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0-10-12T15:11:58.013Z 来源:《学园》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维李伟陈建军
[导读]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王维李伟陈建军华南农业大学
【摘要】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学的快速发展,满足农业科学研究和现代农业企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研究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试验性改革,提出农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以建立农学本科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5-0003-02 认真学习和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农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对复合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措施;通过实践,改进高等农业院校传统农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和社会经济的功能。传统农科专业改革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传统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需求。农业专家指出:到 202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 5.8亿吨,到 2008年,中国粮食虽然已经连续 5年丰收,其总产量才达到 5.285亿吨,还有 5000多万吨的缺口。在耕地不断减少的前提下,保障粮食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只能依靠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因而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就至关重要。中国农业院校目前历史包袱沉重,科研成果以公益性为主,贫困大学生比例较高,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不够,农业院校数量日渐减少,招生在全国高校招生的比例也在降低,生源质量严重受到影响。农业院校占农业科技创新的半壁江山,是农业基础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主渠道。特别是中国现阶段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动农民应用先进技术等方面,需要大批的农业科技人才投身到农业,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学习农科专业的大学在校生,总数从 11万名增长到 33万名,增加了 2倍。但同期中国大学生总量增加了 5.5倍,农业院校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的比例,从 3.1%降到 2.9%。中国农业院校数量也在减少,目前全国只有 29所独立的农业院校, 8个省份已没有独立的农业院校。浙江、上海、重庆等地的 13所农业院校已并入综合性大学。虽然并入后生源质量有所提高,但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教授认为其招生规模和发展空间已大大缩小。
一传统专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突出的问题
1.学生生源成分过于复杂,不适应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向被认为是冷门的农学专业,由于纷繁复杂的原因导致在高校录取的时候年年历经考验。学农苦、干农累、从事农没有出息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中国大多数莘莘学子、父母和老师,主客观的大环境直接决定着农学专业是被人遗弃的婴儿。从我院近 3年的数据统计来看,超过一本重点录取线且志愿填报农学专业的人数比例仅仅占总人数的 15%左右,降分和专业调剂的人数占到总人数比例的 68%左右,还有大概 8%左右的招生计划往往因为招不到合适的考生而被迫取消。在录取的高考生群体中,高中阶段“ 3+X”(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因为术科的不同给即将到来的大学课程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及格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就是学物理的,对化学、生物等不懂;学化学的,对物理、生物不懂;学生物的、对物理、化学不懂。
2.知识结构过于传统,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被显露出来,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与外向性农业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加入 WTO,全国尤其是华南沿海地区外向型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 2009年 1月~10月,广东省的农产品累计出口 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2%,整体形势稳定。外向型农业已经成为挖掘农业内在生产力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农学、贸易学、企业管理学、农产品标准化和外语等多重知识背景的复合性人才。传统农学专业由于专业性太强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就更加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改善农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已势在必行。 3.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不适应农业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准。农业科学是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领域。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培养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的人才,是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责任。而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农业人才需求多元化之间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过多的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缺乏对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农业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培养模式多元化,培养“精英型”科技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4.实践能力过于缺乏,不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懂技术、会操作是衡量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人才的社会价值。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很多农学专业的实践安排往往过于形式化;有些实验室让本科生洗洗实验瓶、打扫实验室就当作实践和锻炼;实践教学课程偏少、实践基地的缺乏、实践经费的投入偏少、指导老师的水平差等等,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本来就专业思想极其不稳固的学生们对专业的热爱度和信心。因此,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实现农学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跨学科农学人才培养设想和实践
1.设计农学大平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1)农业生物技术方向 ——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传统农学学科的科研优势,确定以科研为导向的创新性精英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分子生物学精英人才为主,进行本、硕连读精英班试点,精英班学生入学后实行指定导师培养制;第二年开始进入科研阶段,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兴趣定向培养;第三年进行中期分流并确定进入硕士阶段的人选。进行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探讨在农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农、理结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