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A误的一项是 ()
• A.打嗝 灼热 巍峨 纷至沓来 • B.浮燥 逗留 妩媚 名附其实 • C.雇车 穹顶 潦绕 一如即往 • D.斑澜 蔓延 沟壑 轻歌漫舞
13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我国东西向最长的沪昆高铁已全线通车,沿途风景美.不.胜.收.。 B.进出城的车辆纷.至.沓.来.,很快就在收费口排成一条长龙。 C.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发展。 D.只有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命运才会对我们和.颜.悦.色.。
• A.俯看 回首四望 目不暇接 B.远眺 环顾四周 美不胜收
• C.俯瞰 环顾四周 美不胜收 8 D.张望 转身环顾 目不暇接
• 3.下列语句所用修辞手法判B 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 美女的纤指……(比喻)
• B.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 人……(夸张)
• 7.“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 毛毛的、蒙蒙的”一句,突出了景物怎样的
23 特征?试作简要分析。
• 8.作者以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现了阿里山的风 光,怎样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 作者把阿里山写得美不胜收,融入了自己对 美好山川的喜爱,也表达了作者对台湾人民 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的赞 美。
26
• 【推介太白楼】
• 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 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 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 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 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 承。
• (2)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 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沟壑.( hè ) 翌.日( yì ) 霓.裳( ní )
辚.辚( lín ) 巉.峻( chán ) 斑斓.( lán )
皑.皑( ái ) 灼.热( zhuó ) 纷至沓.来( tà )
shùn( 瞬焦 zhì( 炙 ) 怜 mǐn( 悯 ) 急 tuān( 湍 )
皑.皑(ái)
峰巅.(diān)
穹.顶(qiónɡ) 纷至沓.来(tà)
酒气醺.醺(xūn)
3
2.多音字 拾sshhèí拾拾金级不而昧上 3.易混字 一如既.往(即) 名副.其实(附)
4
纤xqiiāànn纤纤细夫
色彩斑斓.(澜) 纷至沓.来(踏)
• 4.重点词语 •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等来来往往,接
•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 19 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
•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 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 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 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 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 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 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zhù( 驻 )留 有 xiá( 暇 ) 俯 kàn( 瞰 )
峰巅.( diān ) 纤.指( xiān )
shè( 拾 )级而上 qióng( 穹 )顶
7
• 2.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C语,正确的一项 是( )
• 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______脚下峡 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______,岩壁 巉峻,丘岗葱绿,______。整个黑首道上, 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 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 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山中人少树多,不知 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荫厚,仿 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
22 如画。
• 6.根据文中作者的游览线路,说说作者重点 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
• 本文从进山到下山,边行边看边写,行踪清 晰:先乘飞机从台北到嘉义,又乘小火车进 山,到达阿里山站;然后到“深山更深处”, 过水潭,走山间曲径;最后看到千年“神 木”。在“深山更深处”,作者用浓墨重彩 集中描写景物,其中重点描写的景物有深山 水潭、原始森林、曲径青苔、红桧林海。
品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 利·费恩历险记》等。
• 6.中心主旨
• 本文以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作者与友人登勃朗 峰时所见的奇绝景观,记叙了下山投宿途中 遭遇的奇人奇事,表达了作者对鬼斧神工、 变幻多姿的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字里行 间流露出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6
一课时 基础巩 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B.第五段中写了逗留高地仰望峰巅美景, 白云缭绕,霞光斑斓,云霞变幻万千,满目
10 华彩,令人流连忘返。
•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四段中“有些顶 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有一怪峰,形如塔糖”一句。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勃 朗峰周围山峰形状奇特的特点,极富画面感。 作者将山峰比作纤指和塔糖,既烘托了勃朗 峰的雄伟,又展现了群峰插天的景观,尽显 大自然的奇伟。
• (3)第六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 11 的感慨?
拓展提 升 基础提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 (1)巉.( chán )岩嶙峋,峭壁如削,探身俯瞰.( kàn )之际方觉心惊。 (2)拾.( shè )级而上时,总有纤.( xiān )细多情的枝条来攀惹你。 (3)这支队伍将于 yìrì( 翌日 )黄昏抵达会合地点。 (4)一群骏马自由地奔驰在无边的 kuàng yě( 旷野 )上。 (5)山路崎岖不平,车子行于其上,diān bǒ( 颠簸 )得厉害。
第五单元
19* 登勃朗峰
以练 名 师助点学 睛
一课时 基础巩 固 拓展提 升
基础提升
拓展阅读
综合运用
以练助 学 名师点睛
1.生难字
翌.日(yì)
焦炙.(zhì)
俯瞰.(kàn) 巉.峻(chán)
斑斓.(lán)
灼.热(zhuó)
霓.裳.(níchánɡ) 有暇.(xiá)
辚.辚(lín) 可悯.(mǐn)
18 渐渐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
•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从火车 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我自小练过脚板, 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寻常事。但是,陪同 的台湾学者却不能都这样。加之一般车辆不 让进山,这时便有人上来揽生意了。他们是 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 迷失的游客,现在却私下里搞“创收”。为 躲避进山的门卫检查,让我们徒步穿过进口 处,他们把车子停放在人所罕至的地方,然 后把我们送到深山更深处。
14
• 4.【2019·山东德州中考】下列C句子中有语 病的一项是( )
• A.电影《流浪地球》以其盛大的场景、震 撼人心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B.为方便市民出行,德州市公交公司自5月 27日起,增加了公交109路运营车辆,缩短 了运营间隔时间。
• C.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 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 队成功捧杯。
• 【走进直播间】
• 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 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 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
25 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
•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 示例一: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 示
例二:《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国宝档案》 播出
•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 毛的、蒙蒙的。这是浓荫遮蔽下的青苔路, 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荫,决
20 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
•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 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 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 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 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 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 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 “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17 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
•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不尽 然是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从 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 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 里才能见到。不过,它经过了改装,变成了 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 样和情调。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 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 了我们的思古幽情。穿过莽莽不尽的林海, 不断爬高、上升,山下尚是阳光灿烂,山上
• 9.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大海啊,故乡》 《高山青》两首歌曲,这在情感表达方面有 什么深刻用意?
•24 从开篇的“台北欢聚”和作者倾注于阿里山
综合运用
• 10.【山东济宁中考】5月18日是“国际博 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 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 完成下面的任务。
连不断。
• 翌日:次日。 • 辚辚:形容车行走时的声音。 • 拾级:逐步登阶。拾,轻步而上。 •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柔和优美的舞
蹈。
•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而快。 •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纷, 5 多,杂乱。沓,重复,多。
• 5.作家作品 •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代表作
•15 D.仔细观察多彩生活,广泛阅读文学名著,
•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A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 后悔。
•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 伴越来越少。
•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 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 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
21 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
•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 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 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 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 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 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27示例一: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 示例
•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 16 着自己的梦想。
拓展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 阿里山纪行
• 吴功正
• 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 风洗尘。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 “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 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 动还作为合唱的歌曲。”我一听,心里一动,
• C.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 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比喻)
•9 D.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
•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 (1)下列对课文理解、分析CD有误的两项是
()
• A.第一段中,作者认为骑骡乘车者“可怜 可悯”,是因为他们只能忍受着太阳的炙烤, 而不能像徒步者那样随时到树林中避暑纳凉 或稍作休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