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马克思的货币非中性论(崔54)
1、批判萨伊定律 2、货币是企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
G —— W … P … W’… —— G’
三、凯恩斯的宏观货币经济理论:
货币非中性论
1、有效需求理论 总收入决定于总就业量,总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有 效需求则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收入一定时,有效 需求决定于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决定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 利率,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货币供给由货币当局决定货 币需求由三大动机决定。
时滞
t=半年
——→P↑(长期)
结论:货币短期非中性+长期中性论
四、卢卡斯合理预期学派的货
币中性论(王32)
货币只是中性的作用,货币当局只
能影响名义变量而不能影响实际变量,
因为人们具有理性预期。
结论:货币无论长期还是短期
都是中性的。
五、哈耶克系统的货币中性论
(一)背景
(二)主要观点(王30)
4、累积过程理论
如果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就会形成累积性扩张过程 :低货币利率—投资增加—生产者等货币收入增加—消 费品价格上涨—资本品价格上涨—投资需求增加—货币 利率提高的循环,直至两种利率相等时为止;反之就会 形成累积性收缩过程。
5、结论(王29) (1)货币既是中性的,又是非中性的。 (2)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一致时,货币既是中性的,经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比决定利率 ,利率与资本的 边际效率的对比决定投资,投资决定就业和收入。
2、结论:货币非中性论 3、只有经济达到充分就业,货币才是中性的。
(图一)
四、现代凯恩斯主义对货币理论的修正和发 展
1、新剑桥学派观点(教材P200) 2、新古典综合派分析(希克斯LM-IS曲线)
五、新凯恩斯主义通过建立有微观基础的宏 观理论对货币非中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定律在内的货币经济模型,并以此促成货币论与价值论 的结合,结束了“两分法”的局面,将货币量与物价的 关系放在市场的动态均衡中来考察,为六七十年代货币 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在t内,P、Q不取决于Md(稳定),而是取决于Ms,
Ms = P Y
Ms↑——→ Q↑——→Y名↑——→P↑——→Q↓
济保持均衡状态。
(3)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实现均衡,必须由政府干预。 6、评价:结束“二分法”局面,提出国家干预的必要,
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二、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货币中性 论
(一)产生背景(王30) 1、背景 2、将希克斯IS-LM模型改建为一种由劳动市场、商 品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组成的“四市场 宏观经济模型”并将“实际货币余额”引入市场, 阐述了财富存量变化对各市场需求函数的影响即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二)主要内容 1、实际余额效应概念(教P98)
经提出过一个标准的定义: “如果在由名义货币供给变动所引起的最
初均衡破坏之后,新的均衡是在所有的实际 变量的数值和货币供给变动之前相同时而达 到,货币就是中性的。当模型不能满足这些 条件时,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对于哈里斯定义,可做如下解释: 1、若货币供给变动(增加或减少),并不改变实 际经济变量,如投资、消费、产出和收入等,只引 起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货币就是中性的; 2、若货币供给变动(增加或减少),改变了实际 经济变量如投资、消费、产出和收入(无论增加或减 少)等,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2、货币数量论给出了绝对价格水平的决定,但没有给 出相对价格的决定;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给出了相对价 格水平的决定,但没有给出绝对价格的决定。这样,经济 学被分为:
货币理论,货币需求函数问题 价格理论,商品需求函数问题 3、两个价格体系(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两个利率)
(教20、24)
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 4、两分法的要害在于否定货币经济的存在,否定货币 对实物经济的实质性影响。
仁等2004)
六、中国货币中性的实证检验 1、理论模型与检验方法 2、数据说明 3、检验过程与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货币
中性检验、M2货币长期超中性检验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谈谈你的看法? 2、试述评一位西方学者的货币性质观 *3、谈谈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你同意哪一种观
1、货币在经济中最理想状态:
保持中立
2、经济均衡条件:三个比例相等
购买消费品的M/购买资本品的M
= 消费品需求量/购买资本品
= 生产消费品量/资本品量
3、保持货币中立条件
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
以上三节课
3.3 对货币非中性理论研究的历 史线索
一、约翰.罗的货币非中性论(崔52)
货币可以推动贸易,贸易可以促进农业、制造业 的发展和就业。
2、实际余额效应原理(教P102)
3、经济运行四个阶段:
一阶段:M0不变,P0不变,现余(现有货币余额)= 期余(期望 货币余额);
二阶段: MS↑,tM0↑,Y↑,现余(现有货币余额)> 期额 (期望货币余额);
三阶段:(1+t)M0,现余(现有货币余额)> 期额(期望货币余 额),(C+I)↑,P0↑
轮毂—轮子—火—普罗米修斯—马克思—蒸气机 (牛顿与瓦特)—硬件与斯密的软件。
3.2 货币中性与两分法的形成
一、萨伊的货币中性论
萨伊定律: 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生产会自 行开辟销路。(过剩供给为零)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转瞬即逝。
(徐P37陈P24)
n
∑ Pi X i XS = 0
i =1
二、李嘉图的货币中性论
(三)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论
1、威廉.配第的货币脂肪观 2、约翰.洛克的货币齿轮观 3、约翰.穆勒的货币机械观
(崔P46)
(三)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 论(崔P46) 4、亚当.斯密的货币功能观
(1)历史背景与生平 (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 货币观:“货币是流通的大轮毂 ,是商业的大工具。” 是“通衢大道 ”。
二、希克斯IS—LM模型
1、意义
2、希克斯模型
r IS
LM
r0
y y1
五、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实证研究(楚P32)
一、因果检验Y,S,I,C = F(MS) 二、协整检验 三、VAR模型分析
五、国内关于货币中性的理论研究 (楚P32)
一、货币长期中性的命题在中国是成立的(谢平2004) 二、货币长期中性在中国并不明显(黄先开等2002) 三、中国明显存在货币短期非中性(刘斌等2002) 四、中国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货币政策的短期中性(夏德
基本观点:收入、就业、实际工资、 实际利率、储蓄、投资等实际变量 不会根据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受 影响。(楚P16)
古典二分法:将名义变量与实际变 量独立分开。
三、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
(零阶齐次性)
在物物交换经济(模型)中, “货币其实是多余的”货币存在 既不有助于也不有碍于经济的 全面均衡。 (教96陈P30)
(二)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区别:
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仅仅引起绝对价格水平 的同比例变动,还是会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消费、 储蓄或投资行为的变化)的变动。(陈P26)
货币中性和超中性(汉达P79)
?二分法 ?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区别 最后插入我国学界的相关理论观点(楚P32)
y s I c(不变) = f (Ms) 中性 y s I c (变动)= f (Ms) 非中性
第三章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货币与经济的关系问题
一是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 二是货币供给是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 三是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还是无效性?
本章可用五学时(多点时间讨论)
3.1 对货币中性理论早期研究的历史线索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基本范畴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定义 美国著名的货币理论家劳伦斯.哈里斯曾
点?为什么? *4、比较思考威克塞尔与凯恩斯货币中性论与非中
性论的异同 5、简析二分法产生的历史成因 6、简述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货币中性论及
其理论意义 7、参照教材P115页的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1、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 进展与述评》第2章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版
3.2 现代货币中性论的理论观点
一、 威克塞尔特殊的货币中性观
(一)产生背景(王28徐174 ) (二) 主要内容(王28 ) 1、货币流通速度是个多变的量 2、仅就媒介职能而言,货币是中性的 但就储藏职能而言,货币是非中性的 (媒介资本的积累与借贷,促进储蓄向
投资转换) 3、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教21 )
四阶段:(1+t)P0,P0↑现余(现有货币余额)< 期额(期望货币 余额)(C+I)↓,P0↓ 最终:现余(现有货币余额)= 期额(期望货币余额)
(1+t)M0 /(1+t)P0 = M0/ P0
通货膨胀消失,经济回到均衡位置,因此,货 币作用的过程是非中性的,但最终结果是中性的。
(三)结论与评说
2、李杨等:《中国金融理论前沿2》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1年6月版
3、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西南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中 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月版
wk.baidu.com
1、结论: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的收入支出 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修正的货币中性理论。
2、均衡条件(王31教108) 没有货币幻觉;价格水平和利率的变动不产生分配效 应;人们对价格水平和利率有稳定的预期;价格与工资 具有充分弹性,市场完全竟争等等
3、评价(王31教111) 帕廷金建立起一个既包括货币数量论又包括瓦尔拉斯
n+1
∑ Pi X i XD = 0
i =1
四、传统货币数量说
(1)近代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思想 MV=PT M=kPY
结论:货币是中性的。
庇古:货币只是在覆盖实体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 。 一式三论:货币数量论、中性论、两分法
五、两分法(陈P30)
1、货币中性论将统一的经济体分为货币面与实物面两 个相对独立的侧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