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压疮防治应用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

2009年1月~11月跟踪手术患者20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防治压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手术患者154例,设为实验组,将2008年46例设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防治压疮,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术后1~15天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

结果

实验组仅1例术后出现褥疮,发生率1.78%;对照组4例出现压疮,发生率8.9%。两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循证护理:概念: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影响产生的一门分支科学,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临床专门知识和检验与患者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是遵循最佳证据的新理念从医学领域到护理学领域的延伸,其实施对患者和护理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

压疮概念:压疮是长期卧床,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紊乱,局部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组织变性坏死。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一旦发生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

更重要引发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寻找临床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为预防压疮的发生,将临床问题定义为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

检索相关文献: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系统寻找国内外压疮预防方面的文献,以寻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

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经检索与压疮发生有关危险因素的文献36篇,压疮预防有效措施文献25篇,并对其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评审。总结如下:⑴患者自身因素:①年龄:压疮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②疾病因素与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负氮平衡等疾病因素术后压疮发生率增高。⑵术中危险因素:①力学因素,垂直压力可以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红肿、溃疡并与持续时间有关;②皮肤潮湿;③术中的体位,体位决定患者的受压部位,术中变换体位时,位垫失去保护作用;④麻醉:麻醉药物引起血管收缩,加重缺血、缺氧导致压疮发生;⑤术中体温变化,降温后,皮肤循环不良加剧,复温时,需氧量增加,可增加压疮的易感性。⑶护理因素,护士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及对压疮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及护士的责任心增加了皮肤压疮的危险因素。

循证实施:将获得的证据与患者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①成立压疮护理管理课题小组,学习压疮知识。

②加强术前访视工作,积极全面评估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综合分析,作好健康教育,指导作好皮肤清洁。③积极处理原发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如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等。④合理摆放

手术体位,合理将患者置于固定稳妥状态,注意骶尾部、足跟部等重点防范。⑤保持手术床铺的清洁干燥,保持易受压部位的干燥。

⑥术中加强对易受压皮肤的观察和护理。受压部位涂抹凡士林使其形成封闭性油膜,在骨隆凸处使用茶叶垫,变换软垫的支撑力点,术中护士重视对受压皮肤的关注,观察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改善其血液循环。⑦对于体外循环患者,注意室温及体温变化,观察末梢肢体血供情况,复温时温度不能骤然升高。⑧及时制定翻身护理计划。

讨论

在护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可能出现的压疮潜在问题,及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只要提高压疮防范意识和责任心,是可控可防的。研究遵循循证护理程序,采用可行的方法获取循证护理资源,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具体情况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针对各项危险因素作针对性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循证护理后患者压疮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

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强化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提高护士的学习工作要求。善思考,善观察,对患者护理方式发生质的改变。对提高护士的判断观察能力,科研工作技能,信息获取能力有积极作用。循证护理可改变护理人员思维和行为模式,可提高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循证护理注重终末评价和质量保证,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节约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闫文英.循证护理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7:112—113.

2袁玉芹.压疮防治的护理问题[j].中国临床康复,2002,13: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