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裴洞篇》灵魂观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裴洞篇》灵魂观探析
摘要:《裴洞篇》是柏拉图中期对话的代表性作品,以苏格拉底为主人公论述了自己的灵魂学说:灵魂不朽。灵魂高于并主宰着身体,身体阻碍和干扰灵魂到达其纯粹世界,只有死亡才能真正摆脱灵魂的干扰,实现灵魂的纯粹,同时灵魂不朽也是道德上的至善的根据。
关键词:柏拉图;裴洞篇;灵魂观
《裴洞篇》在柏拉图的对话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代表其中期思想的重要的著作。“讲的是苏格拉底在雅典狱中临刑服毒以前,和他的朋友及学生们就哲学家如何对待生死问题从而论证灵魂不灭进行的一场对话”。[1]本文根据原著的逻辑论证过程来探讨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的思想。
1提出论证的主题
文章开篇以艾克格拉底和裴洞为对话者,引出本篇所要论述的主题:灵魂不朽。首先前者向后者询问苏格拉底被处决前一天的情况,由后者向前者说明苏格拉底临死前状况。其中第一点是为何苏格拉底在判决以后过了好久才被处决,原因是雅典人从到岱洛进香直到返回为止,这段时间要保持城邦清净,不能有任何人被处决,所以才会拖了这么久。裴洞向艾克格拉底叙述了苏格拉底死时的实际情况:苏格拉底在临死时感到非常幸福,言谈举止安详从容。接着裴洞叙述了苏格拉底与家人诀别的情形,这时他感觉既痛苦又快乐。这时格贝插话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在狱中写诗,苏格拉底回答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从事自己神圣的使命,即从事哲学工作,哲学就是自己神圣的使命。在这里苏格拉底解释了人自杀是不能容许的,因为“人生如在狱中,不能自己越狱潜逃”。[2]P8主宰人的生命的神,在其没有表明愿意他死的时候就自杀,是违背神意的,应该接受处罚。那么就可以说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所有物,死是由神指定的,哲人自愿赴死是和神的这种任务不符的,死亡时应该是忧伤而不是象苏格拉底那样幸福。苏格拉底开始对这个问题提出申辩,他说自己坚信死亡就是前往智慧善良的神那里,与神为伍,那当然是不应该忧伤的。在这里苏格拉底说:“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那些真正献身哲学的人所学的无非是赴死和死亡”。[2]P10死亡就是灵魂脱离肉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单独存在的状态,以及灵魂脱离肉体单独存在的状态。而哲学家要尽量地摆脱肉体对灵魂的干扰,保持灵魂的纯粹和独立,这样才能获得纯粹的真理。“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事某物得到纯粹的知识,那就必须摆脱肉体,单用灵魂来关照对象本身”。
[2]P14哲学家应该尽可能把灵魂与肉体分开,使灵魂从肉体返回,集中于自身,而死亡就
能使灵魂真正与肉体分开,所以真正爱智慧的哲学家是仰慕死亡的,怕死就是很愚蠢的。这就就引出本篇对话的主题:灵魂不朽,柏拉图就用大量的篇幅来论证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的学说,抬高灵魂贬低肉体,同时哲学和音乐是净化灵魂的手段。
2论证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人的灵魂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再回到这里,从死者托生,说明灵魂一定存在于彼处,活人是来自死者的。万物都来自自己的对立面,活是死的反面,活与死是相互产生的,从活产生死,从死产生活。“死者的灵魂存在于某处,再从那里回到活”。[2]P22如果活的不是从死产生,而是从别的产生,而活的又必须死,那么一切都会死不会有活,这是不正确的,从而证明了灵魂不朽。
在这里,柏拉图提出了学习就是回忆理论,提出了个别事物与关于事物的理念之间的关系。当一个人听到、看见或者以其他方式觉察到一件东西的时候,不仅知道那件东西,而且觉察到某个别的东西,对这个个别的知识并不是原来的知识,而是不同的知识,这个不同的知识是人本身就具有的。举人和竖琴的例子来说明,人和竖琴是不同的知识,看到竖琴就能想起那个拥有竖琴少年的样貌,这就是回忆。苏格拉底还举例说,我们说有“等”这样的东西,意思不是一块木头等于另一块木头,一块石头等于另一块石头之类的,而这个“等”是离开具体事物的“等”本身。那么这个“等”本身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苏格拉底回答:“我们必须先已经有…等‟的知识,然后才能看见相等的事物,认为这些事物力求类似…等‟本身却又不如它”。
[2]P27我们在具有“等”的感觉之前就已经具有“等”的知识,但是要想获得关于“等”的知识,只有通过视觉、触觉或其他一种感觉才行。利用知识的先天性,柏拉图论证了灵魂是先在的,在获得人形之前就有,与身体分离,具有心智。在证明了灵魂存在于生前,还要证明其存在于我们死后,这样才完整。苏格拉底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把这个问题前面得出的那个结论连接起来就行。
接着柏拉图论述了灵魂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首先,灵魂是独立于身体的,灵魂单独自身查知的时候,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是永远如一,常住不变与永恒相通的。其次,灵魂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是灵魂是处于统治和领导,身体适于服从和隶属,“灵魂像神明,身体像凡夫”。[2]P35最后,柏拉图说明了哲学的具有净化灵魂的功能,哲学教人摆脱肉体的纠缠,同时只有死亡才能使灵魂真正得到解放。在此苏格拉底为自己死亡做了辩护,这是哲人的命运。
柏拉图反驳了“灵魂是一种和谐”观点。首先如果灵魂是一种和谐,当身体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过分松弛或过分紧张的时候,灵魂就必定消灭。其次,组合而成的事物是依赖于其
组成要素或元素的,先有元素然后才能产生这个组合物,而且这个组合物不仅不能领导和控制元素,反而要被元素所控制,这和灵魂的本性相违背的。最后,柏拉图认为所有灵魂都是一样的,是理性和善的,不包含任何不和谐和恶的,如果说灵魂是和谐的,那就意味着有其反面即不和谐和恶,这和灵魂本性是相违背的,所以说“灵魂是一种和谐”是错误的。
3哲学转向,哲学家以追求灵魂的至善为目标
在论证了灵魂不朽以及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之后,柏拉图叙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转向,开始以研究自然为智慧,但是这样不仅没有弄清楚自然,反而把自己原来具有的知识都忘记了。直到有一天,了解了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安排并且造成万物的观点,万物都是由“心灵”安排的。在认识上必须摆脱感官而求助于思想,在思想中考察“是者”的真相。“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从而实现了西方哲学的重大转向,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
接下来柏拉图论证了自己的“相”论,对事情发生的方式不做任何肯定,只坚持一条:“一切美物之所以美的,是由于…美‟”。[2]P61大的东西之所以成为大的、比较大的东西,是由于“大”,较小的东西之所以成为较小的,是由于“小”。任何事物之所以能开始存在,都是由于分沾了它固有的那个实体。在具体事物中,相反的生于相反的,但是对于“型”或“相”来说相反者本身绝不会变成跟它相反者。而灵魂也绝不会容纳它所伴随的东西的反面,灵魂没有生也没有死,是不朽的,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某处。
在论证了灵魂不朽之后,柏拉图为人的道德至善找到根据。由于灵魂是不死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怀今生的时间,也要关怀它的全部时间。如果说死亡就是摆脱一切,那对坏人就是一大鼓励,因为他们可以借助死亡摆脱罪恶。现在把灵魂看成不死的,要想远离罪恶而得救,就只能尽可能的善良明智。因为死后灵魂会被带到另一个世界,亡灵会在那里得到报应,一生纯洁正直的灵魂会得到神灵做伴侣和向导,而那些耽于肉体的灵魂在可见世界上徘徊很久,尝尽苦头才被那专门管它的精灵用暴力勉强带走。接着柏拉图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纯粹的、美的理想世界,这是高贵灵魂的居住地。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觉察到自己住在洞穴中,以为生活在大地的表面,由于懒惰,从未到过大地之上的美好世界,柏拉图说明了灵魂转向和净化的艰难。所以我们应该全力以赴的在生活中寻求美德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