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 说课稿1

草虫的村落 说课稿1
草虫的村落 说课稿1

六年级上册语文《草虫的村落》说课稿

董晶晶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虫的村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过

程分析、评价分析、设计说明等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三课。

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作者以他丰富、独特的想象力,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那不可泯灭的童心。

二、目标分析

感受着作者们的奇思妙想,揣摩着编者们的匠心独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由读者转化为教者的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要引领孩子们依据《草虫的村落》这篇语言材料感悟文本,培养情感;迁移写法,形成能力。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学习11个生字,正确书写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抓重点语句,揣摩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感。

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三、教法、学法分析

读是语文学习之本,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本节课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文中的乐趣。

四、过程分析

通过对《草虫的村落》的整体把握,我将以奇异游历的写作顺序为主线,有点到面地展开授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

3、解题。

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表达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之情。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草虫的村落。

师: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导语,创设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同时为体现本单元的重点——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1、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点评、老师点评:纠正读音)

2、生字词。

(二)浏览课文,文中有一句话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能找出来吗?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三)体会感受,激趣探索

师过渡: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草虫村落的印象,那么在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1、课件出示文中作者三段感受的句子

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②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我发现了草虫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③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2、抽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草虫村落的着迷,

喜爱)

引导学生从“又”、“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漫游了一个下午”、得意”“愿意……”来感受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喜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喜爱。

设计意图:

拿出了作者的三段感受是我们对课文内容的创造性重组。通过重点词语仔细领会作者的情感后。再把三段感受放在一起让学生读,激趣又激疑。随着老师引语的引领和“在小虫子的世界中究竟蕴藏着什么”问题的出示,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让学生充满着阅读的期待和探究的欲望。

三、品读课文,与虫同乐

师过渡:是啊,作者如此痴迷于草虫的村落,究竟村落里有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1、请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在“草虫的村落”里你看到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给不同的画面取个题目。(四人一小组进行学习)

2、反馈学习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

【归来的游侠、幸福的迎接、来客人了、动听的演奏、勤勉的劳作、精细的分工】

设计意图:以概括小标题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在“草虫的村落”里你看到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

四、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草虫的村落”中的画面如此精彩有趣,那么请你画一画你是从哪些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呢?并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一边读这些句子一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巡视,学生勾画,自由交流探讨。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一)预设:“游侠归来”一段

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1)什么是“俠”?你也觉得它是个“游侠”吗?从哪里感受到的?(傲然前进左冲右撞)你能把这种感情带上动作读出来吗?学生兴趣昂然地读。

(2)真像个英勇的侠士啊。如今侠士远游归来了,你想它会跟它的村民怎样打招呼呢?学生想象打招呼,顺势学“寒暄”。

(3)大家想一想,在身高高于他数十倍的森林里左冲右撞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呢?你在森林里行走过吗,联系着想一想。学生谈出小甲虫克服重重困难,然后读出小甲虫的英勇。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

(二)预设“幸福的迎接”一段。

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1)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又问小甲虫吗?(预设:那只娇小的甲虫是谁?从他们意味深长的对视中,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

(2)游侠云游数日,历经千辛万苦回来了,亲人见面不说话,而是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你知道这意味深长的对视包含着什么吗?

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般情,万般意,都凝聚在这对视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读。“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设计意图]:

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喜欢童话的特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走进小甲虫的心里,体会小虫之间的情感,然后带着感情读句子,感受草虫们也有人类社会一般的生活。

(三)学生自主交流5——9自然段

那么在小虫子的世界里到底还蕴藏着什么?用刚才的读书方法,什么方法呢?抓住重点词和句子

联系生活实际想像,自由读五到八自然段,看看在草虫的村落里还蕴藏着什么,我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把有感受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勾画自由交流探讨)

预设: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呵!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1)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读,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因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带着感情读的同时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②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有大自然的音乐引发体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3)从“村民的劳动”“精细的分工”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设计意图]

学要有所得,通过学生的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4)说话练习,模仿写一段话。

师过渡:是啊,在这个小天地里,甲虫们各忙各的,作者还看到了许多许多……

那么请你也在草虫村落中畅游,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段优美的文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此项训练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丰富的想象与独特的感受的这一教学难点在无形中解决了。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引读:是啊,小虫的世界竟然这样神奇有趣,难怪作者会说──

正是因为它的神奇有趣,难怪作者会说──,也正是因为它的神奇有趣,难怪作者会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呵!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全文的升华,升华了作者的热爱草虫村落的情感。

2.说说哪些描写体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