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的不足给大学生发展带来的弊端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的不足抹杀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多年来,应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流,不可否认,这种步调一致、标准答案式的应试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其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应试教育把大学生训练成为机械的、被动的答题机器,变成缺乏独立思维能力、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庸才。这种应试教育,在学习方法上,忽视了人才个体在禀赋、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程度上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人才发展的多样性。而人才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根基,创新人才的产生正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结果。应试教育还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使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延长带。更有甚者,应试教育强行把一些不符合一定标准的受教育者淘汰出去,使他们丧失自尊和自信,无法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被扼杀在教条的摇篮里,人才的发展失去了其个性特征,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失去了新鲜的活力。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的不足造成了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数量上讲,各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时也出现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难道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经饱和了吗?造成这种现象,其中的缘由固然是复杂的,从表面上看,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和满足社会长远的需要,造成的人才的相对过剩和就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深究其根,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这主要是由于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所造成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乏恰恰是它的突出表现。随着社会知识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革新,职业变更和劳动变换频繁,单纯满足于学校的书本知识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因此,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而这正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我们常讲的“援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对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最好诠释。
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并且和这些方面相辅相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巩固和丰富人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构成中的核心成分,是综合素质的外再表现,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深化。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摄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的发挥作用。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大学生就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得到只能
是书本上的死的知识,而不能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
3、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习也正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在知识的无限膨胀,陈旧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社会职业将变成更加不稳定,人们对大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基础扎实”、“专业对口”来衡量,大学生从学校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世界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获得。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
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