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论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度宗教哲学概论》书中对早期佛教思想论述的读后感

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理包括四谛,无常与无我,五蕴,缘起与十二因缘,中道,无记,种姓平等观念等七个理论。我们可以将其做一下简单的划分,第一类为四谛,无常与无我,五蕴,缘起与十二因缘,这4个理论构成了佛教基本的世界观;第二类为中道,无记,构成了佛教的方法论;第三类为种姓平等观念,此为佛教的社会伦理思想,也应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但其与第一类不同,主要从吸引信徒的利益出发,哲学性较少,故单独列为一类。

一.关于佛教的世界观的分析

1.四谛

基本阐述: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认为现实世界充满了

痛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无盛阴),集谛指出

造成痛苦的原因是渴爱,灭谛进一步认识到人们应该灭除渴爱及由此而

生的种种欲望,进而达到解脱,而道谛则指出灭苦的八种方式(正见,

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个人分析:让我们想象一个对佛教一无所知的普通人,如果我要劝他信

奉佛教,该如何开口?首先就是要解决why的问题,即为何要信奉佛教,

于是我就搬出苦谛,告诉他人生太苦了,必须要找到方法脱离苦海。他

想了想,确实是啊,从小到大,升学压力,结婚压力,买房压力,养家

压力,压力一直都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真是苦啊,但这些压力是怎么

来的呢?

于是我就顺势提出了集谛,告诉他痛苦的来源就是自己的渴爱,即欲望,如果没有对好学校,好工作,好房子的追求,那么压力不就小了

很多吗?

但身在欲望交织的社会,如何才能摆脱痛苦呢?

灭谛就会告诉他,必须消除渴爱,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解脱。

怎么消除呢?

自然是通过践行道谛,采取八正道的修行方式,使自己消除渴爱,摆脱世间纷扰。

于是我就成功地把佛教的宗教教义的基础告知给了那个普通人,他会信奉佛教吗?

不妨先把这个可怜人放在一边,我们想一想苦的反面,乐。根据日常经验,苦乐总是交织的,而乐就来源于欲望的满足,如果我们消灭了

欲望,不也同时消灭了快乐吗?

的确,但释迦摩尼指出,快乐是不长久的,易逝的,而生老病死的生理规律注定人终将走向痛苦,与其追求快乐,不如努力去灭除痛苦。

但是我们很难说服一个生活得快乐自足的人去信奉佛教,毕竟四谛决定

了佛教是一个救世的宗教,它的任务是帮人们脱离苦海,如果人们不觉

得痛苦,佛教的理论对他们的说服力是不强的。那么,之前那个被晾在

一边的普通人,如果他饱受生活压力的摧残,生活不如意的话,他对佛

教产生兴趣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在下面我们会看到,佛教对那些生活

富足的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吸引力。

2.无常与无我

基本阐述:“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即认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不存在一个常恒不变的实体,突出了事物的变化性与无主体性。

个人分析:无常与无我的提出是为了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常恒不变的说法,不过它与四谛理论紧密相关,是佛教中很重要的基本理论。

前面提到,佛教对那些生活富足的人吸引力是不强的,因为他们很难接受世界充满痛苦这个基本假设。不过无常与无我的理论指出他们的快乐不过是一时的,易变的,把这种无常,无我的东西当做有常,有我的东西来追求是无明,是对现实的不清醒认识,最终所有快乐都会归于痛苦,唯有灭除无明,实行八正道,才能跳出苦乐的轮回。

不妨结合一下实例进行分析,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继承父业,稳固江山,虚心纳谏,重用贤人,提倡节俭,经济发达,史称“开元之治”,然而,就在这河山大好之际,玄宗怠于政事,淫于酒色,引发“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唐玄宗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荣华江山都是无常的,认为它们将永远属于自己,结果未能守成,从乐走向了苦。

而再看李隆基的前半生,他的行为很好地符合了八正道,如果他能坚持修行这八正道,那么可以想见唐朝的盛世必定会更长久。

事实上,佛教的意义对于生活条件不错的人而言是要胜于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人的。在痛苦中的人,已经落到了生活的低谷,具有背水一战的条件,只要他们采取正向的行动,都是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的,佛教并不是他们惟一的选择。但对于生活条件不错的人,他们则有再度摔下悬崖的风险,他们必须采取一些稳妥的行为方式,而佛教提供了这种方式,可以说佛教是他们不多的选择中的一个,哪怕选择其他的哲学体系,也必须认识到无常与无我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应单纯地因为佛教是一种救世理论就认为它只对底层的人起作用,事实上,佛教的追求是高于世俗的,每一个俗世之人,采取佛教的八正道的修行方法,对自己都是大有裨益的。

不过从理论本身来讲,无常与无我的理论与灭谛中的涅槃一说是令人感到矛盾的,既然无我,那么谁得到了解脱呢?这个问题在早期佛教中似乎没有的到解决。

3&4.五蕴,缘起及十二因缘

基本阐述: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各蕴的意义为:

色蕴: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事物,与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相近;

受蕴:指感受,即由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想蕴:指表象,观念等;

行蕴:指意志一类的心作用;

识蕴:指总的意识活动,如区别与认识事物等。

缘起是佛教有关事物的形成及变化原因的重要概念,它认为人生是

处于一种因缘关系中的,是依一定的条件生灭变化的。《中阿含经》

中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而十二因缘的学说把人生分为无

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十二个彼此为因

果的阶段。

个人分析:佛教与婆罗门教是严格对立的,婆罗门教说世界的根源

是梵,而佛教对此予以否定,那么佛教自己就必须要解释世界的起

源与形成。而由于佛教提出了无常与无我的概念,它认为没有什么

是恒常的,世界上一切都在变化,于是很自然地得出了一切都是处

于因缘关系中的结论。每个事物既是某一事物的因,又是另一事物

的果。

而在佛教的视角下,人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不过是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的聚合,等等,这堆要素是构成一切的最基本元素吗?

那它们不就成了世界的最初来源吗?这不是一个改了包装的梵吗?

事实上再看一遍五蕴的含义就不难发现,五蕴本身不是独立的,它们也是相互依附着的。受源于色,行造就了色,受,想,而识又

又色,受,想,行决定……可以这么说,五蕴本身的因缘关系决定

了它们和合而成事物的因缘关系,这仍然是一个轮回的关系,与婆

罗门教的梵天理论是截然不同的。

二.关于佛教方法论的分析

严格来讲,之前的八正道已属于方法论的范畴,不过此处的方法论更为具体,具有更强的逻辑思辨意义,因此,姑且仍将此称为佛教

的方法论吧。

1.中道

基本阐述:早期佛教中中道的主要表现是苦乐中道,即不追求极端的苦与乐,但也不否定苦乐二者。中道的思想在“无记”,“有记”,“断常”

等问题上也有所表现。

个人分析:中道的观念对于国人而言是不陌生的,它与儒家的中庸十分类似,但又有区别。儒家的中庸偏于个人修身及政治哲学,注重实用性,而佛教的中道则有着更宽广的意义,具有普世意义,而这也导致其理论性更强,更注重思辨。

早期佛教的苦乐中道是根据释迦摩尼的切身体会得出。他经过王室生活得出了享乐难以长久,生老病死终会给人痛苦的结论。于是他走向享乐的反面,用苦行来锻炼自己,但最终除了濒临死亡外一无所获。好在他极为聪慧,明白了极端的苦与乐都该放弃,不过没有苦与乐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因此苦与乐不该被否定。

由此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极端的压抑(工作)与极端的释放(娱乐)是现代社会很明显的标志之一,而这不但对身体不利,也会导致我们在精神上的疲乏,无暇去思考一些关于人生的更重要的问题,慢慢地变得麻木。追求极端的苦与乐最终导致我们完全丧失了对苦与乐的感知,这是我们的初衷吗?必然不是。因此苦乐中道的意义至今仍十分重要,只有有节制地享乐,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吃苦,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并有时间来思考人生的意义。正如《约翰·克里斯多夫》中所说“英雄就是竭力做好他所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这不正是中道的意义所在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