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倪静娟
来源:《创新时代》2017年第12期
所谓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增强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而结成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专业学习与教学改进的组织形式与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分享学习。
一、基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共同体—学校教师发展中心
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应该成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1.加强专业培训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理念,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落实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培训思路,科学、规范、有效规划培训计划,用规范的培训促进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定位,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有效培训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师德培训,重在引导教师爱岗敬业、规范执教,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二是进行业务培训,让青年教师能把握学科教学的要求、重点、难点,学科教学的方法等。三是进行教育培训,将教育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家庭教育、传统文化等作为培训重点,主要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沟通能力。其二,要精心设计培训方式。倡导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远程式、实地学习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
2.举行各类比赛
教学竞赛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对青年教师而言,教学竞赛的准备过程,能提高他们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所教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教学的责任心等。教学竞赛的进行过程,能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巧,以及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运用等水平。教学比赛后,各位资深评委的客观点评,有利于他们继续在工作中扬长避短。
平常的教学竞赛可以是说课比赛、课堂教学、书写能力、命题竞赛、信息技术、课例评选等。比赛的方式可以是备课组内同课异构、跨学科比赛,也可以是校际联合比赛。
在举行教学竞赛时,学校和青年教师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其一,教学设计。对教学环节要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与应用。其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要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表达交流的环节、更多师生探讨的机会。其三,教学语言和教态。要经常训练自己的语速与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做到语言简练、表达清晰,教态自然可亲。
3.开展沙龙论坛
沙龙和论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平台在促进教师交流、沟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一,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推动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可以每年按计划安排沙龙活动,如“青年教师发展论坛”“论文交流会”“班主任德育案例研讨会”“读书报告会”“听课赛课经验分享会”等。其二,以培育校内名师幼苗为目的,鼓励本校某一领域内有特长的教师做微讲座报告。微讲座可以有经验分享、技能培训、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和内容,一方面让做讲座的教师在讲解、梳理的过程中得到再提高,另方面让听讲座的教师从讲解者身上汲取宝贵的经验。其三,进行专题论坛。专题应该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来确定,如学校中心工作是高效课堂建设,就可以围绕高效课堂,设计三个系列论坛:高效课堂,我们该做什么?高效课堂,我能做什么?高效课堂,我在做什么?主题的确立,有利于教师们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实际去思考、整理、交流,增强了交流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二、基于骨干教师发展的共同体—学校骨干培育中心
学校的骨干教师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中流砥柱,要想促进骨干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可以建立学校骨干培育中心。
1.设立名师成长室
校级名师成长室应该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校级名师成长室的培训方式可以有:自主学习—学校推荐书目,组织名师成长室成员认真自主读书、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集体讨论—成立名师共同体,定期进行交流研讨;教学观摩—学校内部名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专家指导—聘请市内外著名特级教师或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各学科名师成长工作室导师,定期指导和培训及进行课题研究、沙龙研讨、课堂教学展示等;实战训练—与名校的名师进行同课异构,并进行总结反思分析。
2.缔结校际共同体
“校际教育共同体”一定要从学校的需要出发,所以,在建立共同体之前,要求各校要在认真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共同体建设项目,项目可以是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也可以是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还可以是学校心理教育研究方面的。各校项目选好后,把有共同研究兴趣和方向的学校缔结成教育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成立后,就应该从关键点入手,在学校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嵌入行政和专业支持力量,开展共同体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同课异构、名师讲座、学生竞赛等,以活动来促进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校的均衡和优质化发展。
3.成立项目共同体
学校要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名师,另一方面,要依靠大多数普通教师的共同努力,所以,要让名优教师在成名后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让他们带着普通教师一起研究。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最好的做法是,学校推出研究项目,由名优教师和普通教师自己申报。
其一,学校要进行顶层设计,推出有研究价值的项目,如班组文化建设、学生评价体系构建、学生学习习惯培训、学生行为习惯培训、家庭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助学案编写规范研究等。其二,组织发动教师申报,申报办法有两种,一是名优教师集体申报,二是名优教师个人申报,一个名师至少要带三个普通教师。
三、面向全体教师提升的共同体—组本教师发展团队
学校成绩的取得,不是依靠几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应该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让各层次的教师都能主动作为,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组本教师发展团队建设。
1.打造组本文化
以组内制度文化激励教师成长,各教研组要通过岗位、绩效、目标、内在、形象、兴趣、参与等制度激励教师成长,用以激励为特征的人文关怀与规范化管理,引导教师的日常行为;通过组内教师文化建设,引导各组总结本组教师的价值取向,提炼学科文化特色,彰显各组品牌;通过各教研组内教师共同的文化引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学科目标的顺利实现。
2.做实集体备课
说到集体备课,我们的惯性思维就是“开展正常的组的活动”,也就是执行集体备课的规范,备课组在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做到“三定三有”即可,“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三有”即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但实际效果不佳,我们可以尝试进行“有深度的组的活动”。
“有深度的组的活动”要求集体备课要讲究“四步五讲六明确”,四步即“初案”“共案”“个案”“反思”,五步即“上周教学问题及补救措施”“讲本周教学设计”“讲教学疑问和建议”“讲本周最佳教学方法”“讲教学总结”,六明确即“明确基本知识点”“明确基本能力训练”“明确知识迁移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维障碍点”“明确现实连接点”“明确重点、难点和考点”。
3.抓好青蓝工程
为使日常的青蓝工程更有实效,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创新:其一,拓宽帮带的面。老教师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上要帮带新教师,还要在课前备课、课堂反馈、课堂评估与总结方面进行帮带,更要在教学态度、教学责任心、班级管理、与家长学生交流沟通上进行帮带,以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二,拓深帮带的量。青蓝工程的实施要避免单一的一帮一,为了让徒弟能博采众长,也为了师傅能够在帮带过程中发展自己,可以允许一个徒弟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