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业绩评价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EV A业绩评价文献综述
EV A作为一种体现企业经营目标及进行经营业绩考核的工具,已经广泛被加以运用。自引入我国,便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及研究。但由于大量的国外文献及中国本土相关研究文献,很难系统的对EV A业绩评价进行整体把握。因此,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方面论述EV A业绩评价相关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EV A业绩评价指标在我国的适用性奠定理论基础及应用思路指引。
标签:EV A;业绩评价;理论基础;思路
EV A用于对企业业绩评价被全球各大企业广泛应用,帮助管理者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2010年,EV A业绩评价指标被运用于我国中央企业。与此同时,更多性质的企业将EV A业绩评价指标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总归,无论从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EV A指标及其业绩评价体系均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大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
1理论研究
1.1EV A理论研究
国外理论界有关EV A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建立了相关研究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企业的广泛采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评价指标。而针对EV A理论的起源,普遍认可的是美国学者弗兰克在MertonMillerher和FrancoModigliani 两者研究(1958—1961)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公司价值模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的财务管理及战略已经不适应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和组织变革,加上传统财务指标存在着忽略股权资本成本、容易造假舞弊等缺陷,为了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必须创造股东财富,提升企业经营业绩。1975年Jensen和Meckling提出代理理论,明确指出股东和债权人要想保护自身利益需向企业管理者支付必要报酬。这些都进一步奠定了EV A的理论基础。直至1989年,EV A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注册并正式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推广并开始得到各界认可。
相比较国外,国内对于EV A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EV A概念于1993年首次引入我国,受到国内各界学者的青睐,自此,对其研究更加广泛。1999年,杜胜利的《基于价值的管理——经济增加值》一文,全面介绍了什么是EV A及其产生的背景、原理、实现方法等。2000年,谷棋发表了一篇名为《EV 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其中详细阐释了EV A系统理论基础及指定标准,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我国有关EV A理论研究大多基于这两位学者研究上展开。
自EV A理论提出至推广以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该理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市场结构还不完善,在应用EV A理论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必须根据自身情
况研究适合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EV A理论体系。
1.2EV A相关事项调整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因素的增多,衡量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EV A在计算过程中也应当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EV A指标既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价值管理体系,又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真正价值,是挑选股票的重要工具。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等一些国际企业开始将EV A指标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1999年,David Young对EV A计算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计算过程不应复杂,所包括项目不能超过15项,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成本效益原则。2003年,David Young又依据其总结的跨国企业实际情况,分析EV A计算过程中使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EV A指标的影响,EV A指标的运用必须调整常见的会计科目,整合其他相关会计数据,才能更好的有效利用EV A指标。
由于EV A引入到我国的时间比较短,对EV A指标所需调整事项的研究较少。2005年,冯兆大等人在肯定EV A指标基础上,分析认为“经营利润”和“投入资本”这两项是需要调整的项目,并且分析了需要调整的会计报表,使之更加符合我国上市企业的业绩评价。2010年,陈晓慧在《EV A业绩评价指标计算问题探讨》一文中,针对EV A指标的计算问题提出了新的探讨,认为应当调整税后营业净利润和投入资本总额这两项项目,才能更好解决EV A指标在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下,EV A指标必须要与之相适应,不断调整其计算过程中的相关项目。另外,由于EV A等相关理论是由国外创造并进行推广,国内对EV A计算过程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国外学者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若想符合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必须要对相关会计项目和计算过程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使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2实证研究
2.1是否优于传统评价指标
针对EV A业绩评价指标是否优于传统评价指标,国内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即在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对市场增加值(MV A)解释度方面和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方面。
在国外,EV A业绩评价指标是否优于传统评价指标有关上述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比我国要早。在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1996年,Stephen O’Byrne在《EVA and Market Value》一文中以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EV A(经济增加值)和NOPAT(税后净经营利润)这两项指标在对企业价值的解释力方面前者更高;而2011年,Mehdi采用EV A、资产收益率(ROA)和每股收益(EPS)等指标对近80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对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其他指标均比EV A指标强。在市场增加值解释度方面:1999年,Rajan S.R.则采用EV A、
投资回报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等指标对本国电力公司上一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EV A在市场增加值解释度方面要优于传统评价指标。在解释股票收益方面:2001年,Joel M.Stern等人采用回归分析法,以本國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得出EV A与MV A相比较前者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更强。在国内,就企业价值解释力方面:2001年,乔华、张双全在《公司价值与经济附加值的相关性——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一文中指出,相比其他指标而言EV A能够综合反映企业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对企业价值更具有解释力;2011年,梁洁以40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指出EV A对企业价值并没有很好的解释力,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就市场增加值解释度方面:2002年,谢明华等人进行实证分析,认为EV A比ROE、BVPS等指标更能对市场增加值进行解释,但却弱于EPS、NOPAT等指标。就股票解释收益方面:2003年,张晓东等人分析得出相比较EV A指标,传统评价指标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度更大。
从上述综述来看,关于EV A指标和传统绩效评价指标孰优孰劣并未达成一致结论,并不像在理论研究中对EV A绩效评价指标所谓的优越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只有将EV A指标和传统指标两者结合运用,才能发挥更强的解释力度。
2.2是否有效性
对于EV 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是否有效性,实证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有两大分歧,即赞同有效和不赞同有效。
在国外,思腾思特公司将EV A指标和非EV A指标分别应用于企业,发现EV A指标对企业分析更有效,更愿意处理一些企业不良资产等,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率。1996年,Lehn等人为了研究EV A等指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选取近250家企业共四年数据,分析发现EV 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比其他指标而言更有效。2000年,Faizad Farsio等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若干企业,分析得出EV A指标在解释能力方面比其他传统指标弱,有效性低于传统指标。
在国内,2003年,肖辉等人以我国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EV A指标分析企业的股东创造价值情况,分析认为EV A指标能够正确反映上市公司的股票内在价值和衡量股东创造的财富,相比其他传统指标而言有效性较强。2004年,王化成等人以1999-2001年为研究区间,分析EV A、会计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EV A指標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具有有效性。2007年,田育新等人以东北三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方法分析了EV A和传统指标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相关性,表明较传统业绩评价指标而言EV A指标有效性更弱。
针对EV A指标是否具有有效性,国内外均进行了实证分析,但仍旧不能达成一致的结论,有些学者认为EV A指标在进行业绩评价时有效性更强,而有些学者则不然。反思,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传统评价指标进行改良,将EV A指标进行完善,而不是一味追求研究EV A指标和传统指标孰有效孰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