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本章结构


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模型 H-O理论 H-O模型广义的学说包括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雷布津斯基定理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基础
一、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 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 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 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 缺的国家。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 与要素价格、收入分配的关系。
结论: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 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 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H-O模型的基本内容: 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要素的自然禀赋 要素的供给 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
要素相对价格差
生产成本差异
商品价格差异
贸易产生
概括起来,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要素禀赋的差 异形成了相对供给的差异;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进一步形成了相对价格的差异;根据比较优势的原 则,一国就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 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便是从供给方面 出发,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阐述贸易起因和贸易格 局的H-O定理. H-O定理实质上阐述了上面逻辑结构从左到右的 演变过程,说明了商品价格差异的决定,也就是找到 了两国贸易的一个均衡状态,属于静态的分析过程.
二、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三、模型基本假设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 动密集型产品; 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由以上假设可知,A、B两国除要素禀赋不同外,其他一 切条件都是完全相同的。
埃气沃斯盒状图分析。
例1: 有人认为,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 国的生活水平将要降到世界上最不发达国 家的水平.你认为了?
第四节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H-O理论说明了从要素禀赋到供给进一步到 商品价格的逻辑过程,而斯托尔泼-萨缪尔森 定理则说明了上述逻辑过程的另一个方面, 即商品价格对于要素价格的影响,而这是斯 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的要义所在.
第二节
H-O理论
H-O模型的提出:
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国际贸易产生 同种商品的价格 成本差异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2 俄林:相同要素的生产力不存在差异,仍能 产生贸易,单一要素不能说明生产贸易。H-O模型以生产 率一致为出发点,从其他方面说明生产成本的差异。
H-O模型的基本命题分析
1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 产品,进口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资源生产的产品。 2 如果两国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即使要素的生产率相同,会 产生生产成本差异,两国会发生贸易。 3 交换的结果,是使各国间要素的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 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4 在这个理论中,还存在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泼-萨缪尔 森定理。
雷布津斯定理:
Y
雷布斯津定理说明
假设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图中显示 劳动要素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生产能力提高,趋势: X生产的扩张速度>Y生产的扩张速度→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在生产的K/L不变的情况下,增长的劳动要素可以充分就业 的条件: 减少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以便有更多的资本与增长的劳动力 结合→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随着劳动要素的增长,得到 绝对的增长,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则出现绝对减少。
H-O理论广义的学说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理 论,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 理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1948年,萨缪尔森对H-O模型分析得到, 又叫赫克希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 定理): 国际贸易使不同国家间的同质生产要 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
需要强调的是: 1.要素价格的均等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 先决条件的。现实中,由于运输成本和一些贸 易壁垒的存在,各国的商品价格难以达到一致, 因此,国际间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现实中一般难 以实现。 2.要素价格均等还要求生产技术条件必须 完全一样,这也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
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 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 价格的乘积。在均衡时,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 报酬应当是相同的。
X的相对价格上升 资本和劳动从Y向X部门流动 X部门是资密型的,需要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 Y部门是劳密型的,释放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资本需求大于供给 资本价格上涨 两部门资本-劳动比都下降 劳动供给大于需求 劳动价格下跌
(二).H - O模型的政策含义 H - O模型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1)该模型指导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 时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 贸易。 马来西亚出口锡,中东国家出口石油, 中国和东南亚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 工产品,便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 (2)但该模型也可能使一国相对落后 的经济结构凝固化。
图3-1中,EA、EB分 别表示A、B两国的 要素总量组合ρA>ρB ,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 国家,B国则为劳动 丰富的国家。
图 3-1
表3-1: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算)
国家或地区 瑞 士
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 73,459
德 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 本 法 国 美 国 意大利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说明了要素价格和 商品价格的另外一个方面;由于牵涉到商品 价格的变化,因此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实 际上比较静态的研究,是对H-O定理的进一 步延伸和发展.
第五节 雷布津斯基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分析在商品价格不变 时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该国产 出及国际贸易的影响。
如果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 不变,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使密集使用 该要素的商品产量增加,使密集使用另一种 要素的商品产量减少。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分析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要 素价格、收入分配的关系。 定理内容:给定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结论,斯托尔 泼-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如果贸易前后经济能维持充 分就业,由自由贸易会使得价格上升的出口行业 使用的富裕要素价格上升,而价格下降的进口替 代部门使用的稀缺要素价格下降,将使富裕要素 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稀缺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水平减少。 所以说,自由贸易带来的实 际福利水平的增长并非每人都可以平等的分享。
第六节 对H - O模型的评价
(一)H - O模型与比较利益说的异同点
(1)相同点 从基本层面看,H - 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基础之上的,要素 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 (2)不同点 1)李嘉图认为商品是由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的,而H - O模型 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为两种。 2)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 H - O模型则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 质相同,交换原则亦相同。 3)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H - O 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自己分析的出发点。
50,116
42,745 37,854 36,480 35,600 34,705 31,640
台湾地区
英 国 韩 国
25,722
21,453 17,995
墨西哥Biblioteka 12,900资料来源:Summers and Heston(1995), Penn World Tables 5.6;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
H-O模型的基本内容
各个国家应该在要素方面发挥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如果一个 国家的劳动要素存量相对丰富,则该国就应该集中生产,出 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反之,如果一国的资本要素存量相对丰 富,则该国就应该集中生产,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果两个 国家都贯彻这一原则进行生产,交易,则各国的资源会更为 有效配置,福利水平将会得到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也将 更为有效配置,福利水平也将会得到提高.
Y1 Y2
A
A’ X
X1
X2
例2:如何根据雷布津斯定理,来解释要素禀 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 差别?
雷布津斯定理定理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以 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来分析H-O理论的动态 化. 雷布津斯定理是在要素禀赋发生改变的条 件下,来阐述一国的相对供给的变化,进一步 研究比较优势的变化;实质上它指出了要素 积累的动态过程对于一国国际分工地位动 态演变的影响,是H-O理论的动态化,是对HO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三).对H - O模型的评价 (1)有益的方面 a.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 生的原因; b.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 c.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2)缺陷 a.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b.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 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c.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 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