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信息化对提升审计质量的思考

审计信息化对提升审计质量的思考
审计信息化对提升审计质量的思考

审计信息化对提升审计质量的思考

(缙云县审计局姚涛)

摘要:审计的信息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狼来了,而是审计工作飞速发展的车来了。如何在审计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做好审计质量的控制,提升审计质量,确保审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所有审计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审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字:审计信息化现状质量控制风险防范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整个社会进程及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我们当前的审计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建设一支强大的计算机信息队伍,应对信息化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发展审计的信息化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署原署长李金华曾经说过:“如果不搞计算机审计,我们将失去审计资格”,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信息化已经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也必将席卷整个审计领域,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隐患。

审计的信息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狼来

了,而是审计工作飞速发展的车来了。如何在审计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做好审计质量的控制,提升审计质量,确保审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所有审计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审计信息化特点及我国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所谓的审计信息化是指在被审计对象运行各自业务的过程中,审计部门及其人员为了实现其监督、评价、保证的审计目标,全面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通过合理必要的审计程序,有效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内的各类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审计结论,并依法对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评价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审计信息化的精良装备。精良的装备是科技强审的基础和保障,也是走审计信息化之路的基础性工作。二是信息化审计的办公自动化,即OA系统。它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前提与基础,它的功能是可以实现与其他部门或上下级的间文件数据自动传输,并与审计现场系统有机结合,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系统。AO系统基本打破了纸笔计算器等传统审计模式,有效的推动了审计信息化的进程。四是数据联网平台系统。它可以使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前介入,有效加大审计监督的频率。五是合理配臵的人才队伍。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是审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因素是第一,只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审计队伍,才会推动审计信息化工作快速发展。

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金审工程”第一期、第二期已经顺利开展实

施,第三期工程正在设计研究当中,审计信息化的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计算机审计已经逐步地开始得到应用,并在基层审计机关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传统的审计方式正在向全新的信息化审计方向上转变,审计效率、监督力度、监督范围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审计信息化的制度规范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当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年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清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的地方。

1.审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

实现审计的信息化是未来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观点已经成为所有审计人的共识,同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02年国家审计署开始实施“金审工程”到现在已快12年时间,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在该工程的第三期正在规划制定中,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已经逐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的审计人员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了该工作的重要性。各审计单位都增强了硬件软件的配备,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人才,使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审计信息化程度仍处于较低层次。许多审计人员在面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资料时束手无策,无法下手,而绕过计算机审计,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审计效率、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2.审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我国审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全部省一级审计单位

和大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已经开始应用审计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各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环境,加快了审计信息化的进程。审计管理的信息化代替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审计管理信息化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一是审计管理系统运用状况还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基层审计机关的管理系统应用主要在公文的流转方面,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如审计的复核、审计项目档案管理、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并没有得到普遍运用,审计管理系统的运用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二是审计管理的系统在基层机关还未全部覆盖。虽然我国的金审工程建设已经完成一二期,单位审计管理系统的覆盖率还没达到预期中的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审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还需要继续不断努力。

3.审计软件开发还不够完善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各式各样的财务软件已经非常成熟且广泛使用,甚至出现了一批具有舞弊功能的财会软件。但是,与之对应的审计软件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如果说把财务软件比作一座城门,审计软件比作一个守城的卫兵,那么一个没有卫兵的城门如何能抵挡住敌人的入侵?所以说审计软件的开发必须引起重视。虽然说随着这几年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审计软件的开发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审计软件。但是由于从事审计软件开发的公司少,审计软件开发复杂,审计软件与财会软件接口处理问

题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审计软件开发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外的审计软件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也并不能借鉴使用,严重制约了我审计软件发展的步伐。

4.人才短缺制约审计信息化发展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主要还是以人才为支撑,当前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审计人员要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专业知识,既要掌握财务审计知识,又要懂得计算机技术,还要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远远达不到这种环境审计的要求,这就对当前我国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极大地挑战,限制了审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大部分的审计人员还不能运用计算机和审计软件来处理财务数据,更谈不上数据的分析,很多老审计的审计手段还是以传统的审计为主,给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审计风险。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加大了计算机审计的难度,它已成为我国审计信息化进程中最难克服的瓶颈,严重阻碍了我国审计信息化工作前进的步伐。

二、审计信息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我们每一个审计人员都应该牢记审计质量是我们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充分认识到审计质量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位臵,将这条生命线不断延长。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审计手段正在逐渐颠覆,信息化的发展对审计的取证、审计的效率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审计人员面临

着打不开帐、进不了门的尴尬局面。

1.审计对象发生变化。信息化高速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会计手段正在向电算化数据处理的方向演变,我们的审计对象也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手工会计条件下所有的会计业务处理均在纸质材料上反映,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每个环节都由计算机完成并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肉眼是不可见的,很容易被篡改或删除而毫无痕迹,传统的监督机制已经很难适应。审计对象的重点正在由对人的控制向对人、计算机的双向控制转变,使审计对象变得越加复杂。

2.审计线索发生变化。在当下信息化的时代,财会软件的广泛普及使会计人员的工作变得轻松,但是原来存在于纸面的大量审计线索消失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手工审计,审计线索全部隐藏在纸质资料中,各种资料都按照一定得标准与格式填写,并且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经手人的签字,所包含的信息是直观可见的,需要时取得也方便简单。但在信息化系统的条件下,存在于手工会计过程中的凭证制度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同时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下的分工制度也逐渐消亡。审计线索的取得必须依靠计算机实现人机对话。而且现在很多财会软件都有后门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痕修改,从而让审计人员无法发现其修改痕迹,使审计线索的发现增加了难度。

3.审计技术方法发生变化。审计技术方法是顺利完成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的普遍应用,会

计数据存储的磁性化及办公系统的自动化等多方面的变化,使我们的审计技术方法不得不转变以应对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法是可以从纸质材料上看到所有记录,可以随时查看每一笔帐的记录,而会计电算化系统却不能每登记一笔帐就可以打印查看,必须经过一个时间节点,而且很多记录只能通过计算机查看。这样一来我们的审计方法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已经成了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必不可少的审计技术。

4.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发生变化。审计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审计技术方法要发生转变,审计技术方法的的转变决定了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发生变化。审计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纸质的可见的审计资料,接触更多的是被审计单位及电算化系统中庞大的电子数据资料。而要通过这些电子资料得出我们想要的线索或结论,必须借助各种审计软件及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这就对我们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财务知识,又得懂得计算机技术,同时还得了解各种法律法规。为此我们审计人员要不断丰富知识结构的层次,提高计算机技术水平。

三、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风险分析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得到普遍应用,我们审计工作必定也为适应这种形式发生了转变,当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审计风险。主要有:

1.审计线索和证据不真实、不完整的风险。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由于无纸化的自动化办公系统的普及,审计人

员必须利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进行电子资料的收集,然后进行转换分析。电子数据的存储形式使审计线索和证据更加不容易被发现,同时采用的可信性大大降低。数据的采集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前提,必须保证采集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办公软件管理系统的联网作业模式,使得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审计线索的发现变得更加困难,容易造成某一部分数据的遗漏,同时以数据的存储形式容易造成数据的损毁、篡改、隐匿而不被审计人员察觉,造成审计线索和证据的取得不完整、不真实。

2.电子数据拷贝、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审计,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的采集和转换是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前提和基础。由于财务软件和审计所涉及的数据库的架构、组织、文件格式的不同,审计过程中所采集的电子数据往往需要进行数据的转化,转换过程的不恰当易导致数据的不完整、数据不兼容或重复记录,从而使采集的数据失真,形成数据采集转换风险。计算机运行当中的故障、者病毒亦或是人为操作的失误、程序处理及网络传输的故障也可能引发数据的丢失和错误的产生。以上情况中任何一种的发生都会大大影响数据的质量,增大审计过程中的风险。

3.审计计算分析过程发生的风险。审计数据的分析是审计工作的关键步骤,通过数据的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确定延伸的方向,或得出相应的审计结论。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审计人员要面对海量的审计数据,根据审计方案进行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分

析,很容易疏忽某方面细节。审计中最常用的分析计算工具是SQL语句,审计人员如果在SQL语句编写过程中出现逻辑错误,也会使SQL得运算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导致出现错误的审计结论且不易被审计人员所察觉,从而造成审计风险,这在审计过程中须引起高度注意。

4.系统内部控制及复核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信息化的发展使原有的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发生了改变,很多适用于手工环境处理的一些制度措施已经失去了作用,各种类型的财会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普遍上各单位部门都有出台相应的内控制度来保障其数据的真实完整及其规避其出现的风险,但是毕竟还不够完善。同时,在审计部门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核、复核、审理和审定过程中,由于电子数据分析的专业性较强,原先的负责审计复核工作的人员或部门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没有及时掌握计算机审计的知识,而造成审计复核环节形同虚设,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没有被发现,造成审计风险。

5.审计人员缺乏计算机审计技能而带来的审计风险。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有专业的财会、审计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基层的审计机关的人才队伍还是比较匮乏,很大一部分老审计人员虽然说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经验,但是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却很少,面对电算

化软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很多审计人员打不开帐、进不了门的现象依然存在。精通审计知识同时又兼备计算机技术的审计复合型人才在基层审计单位寥寥无几,所以当我们审计人员面对点算系统数据进行审计时,常常会因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能力的限制使审计分析结果产生误差,造成审计风险。

四、信息化条件下做好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的建议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有审计行业就会有审计风险,加强审计的质量控制,防范降低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为审计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的对象、审计的证据、审计数据的记录载体、审计的技术方法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低层次的的违法违规问题越来越少了,经济领域违法违规的手法越来越隐蔽,违规数额越来越巨大。因此,不断创新审计质量控制的新思路,研究审计质量风险防控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发应用具有自身特色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

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为的开发应用是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审计决策层次化的需要也是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需要,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审计部门规范审计流程,实现领导对审计动态的实时掌握,随时调整审计力量,同时提供准确、一致、标准的文档数据,实现复核人员对审计项目各个阶段进行复核管理。我国金审工程的建设为审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带了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我们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管理体系。我们必须借信息化大环境的东风,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促信息化、以信息化应对信息化,不断完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逐步强化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集中、统一和专业性,以满足现阶段审计形式不断发展的需要。

2.创新思路提高认识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审计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我们的审计技术方法审计风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审计理念的缺陷日益凸显,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审计人员必须转变审计管理和传统观念,引入审计风险导向理念,提高审计干部对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审计信息化思想观念建设。较传统的审计模式,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风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子数据的拷贝转换过程中失真、电子数据被篡改而不留下痕迹、计算分析过程中语句的错误、审计人员缺乏的计算机审计的知识等各种新新的审计风险考验着我们审计人员,我们必须对审计风险有个清楚的认识和分析并预先做出判断,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主动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最大限度降低审计人员的责任。

3.建立健全信息化条件下质量控制规范体系

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是指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审计质量管理,使审计处于牵制状态的。它是整

个审计质量管理的核心,它具有系统性、一致性、有效性等特点。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审计领域的扩大,审计业务变得越加复杂,业务量也越加繁重,这就要求我们的审计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审计的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这就要求我们审计部门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信息化条件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审计内部控制体系、审计人员素质控制体系、规范化标准化的审计作业程序及完善的审计人员考评机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并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我们审计机关必须不断联系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与信息化环境的特点,不断健全审计信息化制度规范。对计算机审计项目管理、业务过程、审计行为方式、审计质量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规范计算机审计程序,不断健全并落实各项有关制度和内控措施,使系统中涉及的所有审计流程都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从而保证审计质量,为探索建立信息化质量控制规范体系奠定基础。

4.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复核把关

审计复核是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审计复核相比,传统的三级复核机制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仍然适用,而且需要不断细化,更加严格。相比传统的手工审计情况下,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对复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的信息化,要对电子数据的生成情况、采集过程、数据的关联性及审计方法的适当性等进行复核,及时发现数据在转化及SQL语句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强化传统审计复核的各个环节,确保审计结构真

实可靠,降低审计风险。由于现在计算机审计人才有限,各审计部门应该积极组织成立计算机审计小组,将复核责任落实到实处,通过相互沟通学习,充分发挥其在数据复核中的作用。最后在审计报告审理前,增加对信息化审计内容的专门复核,检查通报办公自动化OA与计算机现场审计AO交互情况。

5.不断加强计算机审计人才建设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始终要以人才作为支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是推动今后审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加强对审计信息化操作人才的培养。各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强审计信息化培训力度,让越来越多的审计人员掌握计算机审计的知识,包括掌握计算机系统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及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掌握几种较好的通用审计软件,掌握审查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文档和评价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方法和技能等等,最终提高广大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推动我国审计信息化进程。第二,加大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充分认识到我国的计算机审计人才队伍还十分薄弱,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形成庞大的审计信息化人才库,发展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解决计算机审计过程中的复杂技术问题,并带动整个审计队伍计算机审计水平的提高,推动金审工程的快速。第三,建立人才选拔有效机制。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学会留住人才,建立健全人才选拔的长效机制,保障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待遇及晋升渠道,逐步建立计算机审计人才考评机

制,让技术型人才有盼头,形成一个百家争鸣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使推动审计信息化工作的燃料能源源不断供应。

五、审计信息化对提升审计质量的作用

刘家义审计长说过:“在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发展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量,深刻体会到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审计效能、改进审计手段、推动审计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必经之途、必奠之基,如果稍有停滞,不但会影响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发挥,更会影响到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进程。从这些年情况看,凡是审计工作搞得好的地方,审计信息建设发展很好,对审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也比较到位;凡是审计信息化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审计工作成效也比较明显;反之,凡是认识不到审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地4方,审计信息化建设搞得比较差,就进而影响到整个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刘家义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讲话)。”

所以,从形式发展和实践应用来看,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狼来了,而是审计工作飞速发展的车来了,审计信息化必将有效的提升审计质量。

1.有利于提高审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普及,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审计信息化系统平台,能够在审计项目实施前协调好各种审计资源,合理进行审计分工,节省审计资源,

减少重复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可以规范审计各项步骤的管理,使得审计行为更加规范,促进审计质量与管理的提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审计信息化系统实时汇报审计成果与审计进度,让领导可以实时掌握了解审计工作量及进度,以便审计及时调整审计的分工及重点的调整,实现机关领导对审计全过程的动态监督与指挥,促进效益的提高。

2.有利于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审计项目的效率,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审计工作者的共识。以前依靠传统手工条件下对某局下属60个单位开展审计,全部审一遍三年完不成,但是现在审计信息化推广以后,依靠计算机审计软件的辅助,一个月就能把60个单位全部审计完毕,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计算机审计软件可以实现一切手工审计不可想象的海量数据批量快速处理,这是以前审计人员不敢想象的事情。过去手工模式依靠人工查账,十分复杂,但是依靠计算机审计软件辅助则非常简单,从报表到明细账再到凭证,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实现查账的三级跳,十分方便。同时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的审计通知书、审计底稿、审计取证单、审计报告等模板标准化,还可以通过统一制定的统计指标体系收集汇总数据,采用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审计分析水平,极大地规范了审计流程和审计行为,提高了审计的质量。

3.有利于拓宽审计范围

在审计信息化发展之前,传统的手工审计因为受时间和人手等因素的制约,对很大审计项目的范围和时间上只能通过抽查的方式,容易遗漏一些重要线索及问题。审计信息化后,通过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或业务数据,就能达到审计覆盖面百分之百的效果,审计范围大大提高。同时,利用计算机分析,审计人员可以对会计核算的组织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硬件及系统软件和操作控制等方面进行审计,有效拓展了审计范围,减少了审计风险,使全面审计成为可能。

4.有利于审计结果的深层次分析

审计人员可以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分析功能,及时了解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业务流程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能更好地运用比较法、分析性复核法、趋势分析法等诸多方法确定各项技术指标,可以非常快捷、方便地得到分析结果, 从而达到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的审计目标,使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变化趋势一目了然,有效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5.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

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审计模式习惯与纸质、账目、会计凭证等所有的数据的提取与分析都是人工为主,存在不可规避的认为失误,一旦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数据或者业务资料不完整或者不真实,就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而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可以直接针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数据实施审计,通过访

问最基础的原始数据,得到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和资料,并通过计算机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类违规违纪问题,避免人为分析出现的失误,有效地防范了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言方: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质量控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4卷第20期

[2] 李健:浅谈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审计署审计资讯;2011年3月

[3] 薛晓儒储文胜: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思考;审计研究;2011年8月

[4] 王鲁泉: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商场现代化》;2008年35期

[5] 徐鹤田: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方式研究;中华会计网校;2009年11月

[6] 章法宏: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审计质量提升的思考;甘肃省审计厅审计论坛;2011年4月

[7] 周杰峰: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质量控制;中国审计;2011年第9期

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讲究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机关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和各级人大、政府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审计质量的高低体现出审计机关和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汉工作能力。随着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AO系统的运用,审计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不可讳言,目前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 一、审计项目质量不高的原因 1、审计准备工作不充分。一是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了解太少。尤其是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业务流程、关联交易及其内控制度等未作审前调查;二是忽略了制定审计方案时的前置工作。如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后,未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性复核,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对重要性水平好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三是审计方案过于简单。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四是、对审计的目的不明确。对审计后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没有十分明晰的思路要求。

2、财会业务知识不熟练。一些审计人员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利用会计手段作弊看不出、拿不准、识不破,必然会使其违法乱纪问题蒙混过关,加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 3、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法律法规不熟悉的表现情形有:一是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及其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待到审计碰到问题后,有的回避疑点,轻易绕过,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 4、审计方法不当。有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运用不当或方法单一,抓不住审计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泛泛而审,虽然下了功夫,费时费力,但顾此失彼,审计查得不深不透。 5、审计责任感不强。一些审计人员审计责任感不强,在审计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淡化自己的职责,只求完成任务,不顾审计质量。 二、提高审计质量的几点对策 1、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准备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周全、详细,分工要明确、合理;审前培训工作要到位,要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

(完整版)工程结算审计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

工程结算审计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 服务方案 我公司针对政府工程政策性强、要求高、结算资金量大、专业种类多、时间紧迫、内容繁琐等特点,拟定出以下工程造价咨询结算审计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服务方案。 为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计局关于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工程结算审计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我公司将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程序,并认真贯彻执行质量三级复核控制规程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工程咨询项目评价意见反馈制度,并由审计局填写评价意见表,对我公司结算审核咨询工作成果,服务质量,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评价,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一、审核工作安排和质量保证措施 1.1成立工程结算审计项目小组。

1.2 项目工作小组职责内容。

1.3 质量保证措施 (1)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即审计人员→技术负责人(一级复核)→项目经理(二级复核)→项目负责人(三级复核)。同时根据基本建设审核的一般原则,制定由委托单位、施工单位、审核单位三方共同签审意见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定案表》,以进一步保证审核工作质量。 (2)我们将严格按建设部149号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和建设部150号令《注册造价师管理办法》、《工程造价操作业务指导规程》及省市相关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确

保工作质量,并严格执行我公司制定的技术保证措施及审计质量的控制办法。 (3)以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中立、负责的执业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实施,不私下与任何投标单位接触。 (4)结算的编制和审核严格按现行计价要求执行,完善工作底稿制度,对任何偏离定额规定的情况,做出书面记录和说明备查; 1.4 廉政制度 为保证审计人员廉洁自律,规范执业,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以确保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真正维护业主经济利益。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项目审计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倡导审计人员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责任重于泰山、形象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遵守谨慎从业的工作原则,发扬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 (2)针对工程造价审核方式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我审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四不准”准则。即:审核人员不准对甲、乙方提出工作以外的任何要求;不准收受任何礼品和礼金;不准参加乙方的任何宴请和娱乐活动;不准利用工作之便要求甲、乙方办私事。 (3)遵照公司制定的《执业人员自律考评办法》,项目部按各执业层次实行层层考评制度,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如出现因个人不良行为造成审计有失公正,损害业主利益和公司声誉的,一经查处,将追究各执业层相应责任。

审计质量保障措施

7.14质量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现叙述如下: 7.14.1制度建设基本情况 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系经北京市财政局批准,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的具备独立执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2009年,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其管辖的会计事务所会计规范工作检查评比中,会计师事务所成绩名列第一,得到了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中国会计报、香港凤凰网做了经典报道。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授予我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单位”荣誉称号。 2012年9月,在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对北京市120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中,成绩优秀,是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当年度所查事务所中,内部控制制度最完备的一家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内控制度管理手册》作为范本,被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所高度认可。 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概况: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

道德守则》规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等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所实际,以人力资源为资本,建立完善了人才招聘、培训制度、员工业绩评价、人员素质考评、专业胜任能力综合评价、人员晋升、薪酬制度等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质量管理为主线,建立并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质量为导向的风险评价、承接业务、考核人员专业性胜任能力、评价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委派人员、督导执业、底稿复核、出具报告、业绩评价、业务标准化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等全方位的内控制度。以诚信建设为目标,对本所合伙人机制、公司组织管理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补充和完善。对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行政事务管理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注重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培育、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特别强调了风险控制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流程控制,力求源头消灭,防患未然。做到了全方位,网格化,无缝隙管理。 (1)质量控制环境:本事务所2008年,与中央财经大学冯春安教授一道探讨,研究并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发展规划(2009-2014)》,深入探讨了会计师网事务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有利与不利环境。确立了以创新为重点、信息化、专业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的发展思路。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网站,全面梳

浅谈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若干问题

浅谈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若干问题 一.摘要 政府环境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并且提出环境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由于我国试行政府环境审计时间不长,现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随着21 世纪环境问题的更加突出,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便成为当务之急,环境审计也就成为必然。 本文介绍了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理论,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尝试通过对西方政府环境审计的借鉴以及对外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深入分析,找出适合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道路,以推动我国环境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同时,结合政府环境审计基础理论和对国外政府环境审计可借鉴之处的归纳、总结,提出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环境审计国外国内建议 二.引言 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明确了以下一些问题: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受上述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政府环境审计今后的发展,是继续探索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一方面,受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很大。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在促进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组织各区域交流环境审计经验和信息等方面非常活跃;其二,自2000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并且审计署当选为委员会主席后,我们参与环境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增多;其三,我们应该向政府环境审计经验丰富的国家学习,如荷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在对海洋环境的国际协议方面的审计、对固体废弃物的审计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国家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可以说代表着一定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对外交流中,也必然受到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这促使我们在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扩展,例如,今年在参加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按照会议的分工,我国要提供有关固体废弃物审计的案例。而在这之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均没有开展过此类审计,为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审计署实施了对北京市医疗垃圾的审计调查,在组织方法、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 题研究姓名周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王 善平20071010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摘 要从审计业务承接起点开始风险就已经跟随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业务承接决策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专题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的影 响因素、主要方式与风险控制等三大问题。本文认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的主要因素有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声誉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与地缘因素热衷于低价揽客的会计师事务所势必对其业务承接风险的考虑有所欠缺容易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产生误导作用注重于培育审计 声誉和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追求高质量 审计服务的客户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利于客户资源在审计市 场上的最优配置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是否能 够被合适的利用将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到的客户质量非 人力资本殷实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获得客户及其利益相 关者的青睐从而更容易承接到审计业务上市公司和证券期 货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域分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 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承接守株待兔式、毛遂自荐式、中介推荐式、广告宣传式和招标投标式各有优劣必须从客户风险、自身风险和审计环境三方面入手控制审计业务承接风险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业务承接承接方式承

接风险Ⅱ硕士学位论文缸?9?9—…时…。Ⅲ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图图插图索引非人力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发挥路线图…………………………………”审计业务承接风险分解图………“Ⅵ硕士学位论文附表索引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收费情况…………………………………………………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审计收费分布情况……………………………………”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事务所本地与异地客户分布情况…………………………………………”表事务所异地客户率分布情况………………………………………………?9?9表不同注册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异地客户的倾向…………………………表不同注册地的上市公司选择异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倾向……………………表北京地区的上市公司和事务所相对情况…“表基于被审计单位视角的承接方式比较……………………表基于事务所视角的承接方式比较…………………………………………“Ⅶ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

审计体制_审计方式与政府审计质量_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_王芳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Economics ———————————————— —收稿日期:2012-03-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22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541111122);湖北省会计学会科研课题(HBKJ201109) 作者简介:王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研究;周 红,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国际会计与国际审计研究;任康,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副处长,主要从事政府审计研究。 一、引言 国家(政府)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归谁领导、对谁负责以及最高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 之间的关系(刘力云,2002)。[1]审计体制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审计模式,二是审计领导体制。从审计模式来说,我国属于行政型模式;从审计领导体制来说,我国是双重领导型体制(郑石桥等,2010)。 [2] 审计体制是政府审计组织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决定着政府审计的工作质量与政府审计制度 安排的有效性(马曙光,2006)。[3]因此,政府审计体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政府审计体制研究相关的文献包括:( 1)探索审计体制的新模式(项俊波,2001;李齐辉等,2001);[4-5] (2)论述审计体制与政府审计独立性的关系(刘力云,2002;尹平,2001;吴联生,2002);[1][6-7] (3)探讨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具体策略和原则(尹平,2002;杨肃昌等,2007;杨肃昌等,2010 )。[8-10] 纵观政府审计体制方面的文献,学者们主要集中于研究多种政府审计体制的比较和选择,以及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具体路径。然而,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政府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审计体制改革是关乎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牵涉几乎所有社会领域中的利益关系 审计体制、审计方式与政府审计质量 ———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 王 芳1,周 红2,任 康3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3.审计署南京特派办,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审计体制在改革与重构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和较高的 改革成本。与之相比,作为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审计方式更容易改变,能够在提高政府审计独立性和政府审计质量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叉审计”方式下的审计质量高于“非交叉审计”方式下的审计质量;现行审计体制下特派办的审计质量高于派驻局的审计质量,实行垂直领导的特派办在审计质量上高于实行双重领导的地方审计机关。因此,在审计体制难以在短期内重构的现实条件下,可以采取更为灵活和可行的审计方式以弥补现行审计体制下政府审计独立性的不足,从而改进政府审计质量。从长期来看,改革政府审计体制则是提高政府审计质量的根本途径。但无论是审计体制改革还是审计方式创新,均需要提高政府审计的实质独立性。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体制;审计方式;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 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2)08-0106-14 106

试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的制度保证。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影响的不断扩大,审计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审计工作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坚持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规范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就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进行一些探讨。以人为本,领导先行,创造审计质量控制的环境基础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因素是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力培养独立公正、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员。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积极试行主审竞争上岗等制度,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与审计职责和能力相适应的干部考评制度。其次,审计质量控制作为各级审计机关共同面临的任务,同样需要全体审计人员的共同参与。通过全员参与,可以使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审计质量控制中扮演的角色:审计人员既是审计项目的执行者,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管理者。从而最大地激发广大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审计质量控制非常重视组织中领导者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制定审计质量控制的方针、原则和目标,并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与审计质量控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为审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统一组织领导审计质量管理活动,履行好与审计质量控制有关的指导、审批、审定职责,以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抓住关键,讲求实效,突出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审计质量控制要善于抓住审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审计质量控制中实际问题,增强审计质量控制的实效。一是把好审计项目计划关。审计项目立项和计划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好的审计计划有利于切实履行审计职责,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选好选准审计项目,加强调查研究和项目论证,保证审计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二是把好依法审计关。坚持依法审计,是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价值所在。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把好这一关的核心在于确保做到坚持原则,敢于如实揭露和反映问题,敢于依法处理问题,保证国有资产和国家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三是把好审计报告关。审计报告是反映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结果的载体。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不仅要求形式规范,报告要素完备,在内容上更要做到如实揭露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宏观的、全局的高度,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另外试行审计公告制度,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这对审计报告质量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empirenews.page--] 四是把好审计结果的跟踪落实关。审计意见建议和审计决定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和执行,是审计成效的具体体现。要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健全审计结果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办法,疏通审计落实情况的信息反馈渠道,使审计结果落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此外,审计机关对移交查处的重大案件线索,要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督促落实,跟踪到底。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健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审计工作规范化,即能不能依法规范审计活动,不断健全并落实各项有关制度和内控措施。一是加强审计规范体系建设。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准则和操作办法的贯彻执行方面,要通过学习、领会和运用,使审计规范成为指导审计活动的一只无形的手,在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影响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作为地方审计机关,更要密切联系实际情况,在准则规范的细化方面下工夫,增强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要善于根据地方审计的特点,及时总结经验,把实践证明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制度化、规范化,甚至通过立法程序,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

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 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明确了以下一些问题: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受上述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 政府环境审计今后的发展,是继续探索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一方面,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受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很大。其一,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在促进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组织各区域交流环境审计经验和信息等方面非常活跃;其二,自2000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并且审计署当选为委员会主席后,我们参与环境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增多;其三,我们应该向政府环境审计经验丰富的国家学习,如荷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在对海洋环境的国际协议方面的审计、对固体废弃物的审计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国家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可以说代表着一定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对外交流中,也必然受到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这促使我们在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扩展,例如,今年在参加最高审计

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按照会议的分工,我国要提供有关固体废弃物审计的案例。而在这之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均没有开展过此类审计,为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审计署实施了对北京市医疗垃圾的审计调查,在组织方法、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将逐步增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从一开始就将环境政策作为主要关注对象。目前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所关注的环境政策主要是环境经济政策,这是因为命令——控制型的环境政策执行的成本太高,并且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各国更多地采用环境经济政策。而且,就审计机关的评价能力而言,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要强于对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的评价。环境管理的这个特征,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影响正好与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关注环境政策的趋势是相符的。其一、政府环境审计要关注政府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政府运用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使其进入了审计机关的工作范围。其二、对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功能的侧重,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操作手段等更强调对资金的考虑,这恰好可以使目前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审计类型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逐步过渡到绩效审计上。 2.在审计类型上,将逐渐增加绩效审计。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国际上审计的发展趋势已经转向绩效审计,环境问题是绩效审计关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增加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需求量,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也被纳入经 济监督的范围中。接连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审计失败案例,不但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 的损失,而且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推上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了满足我国证券 市场乃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 景下,本文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进行了相应研究。 一、审计质量的含义及特点 1.审计质量含义 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质量主要指审计工作过程的质量,行业准则就是其评价标准。于审计服务的对象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主要指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报告能否提供可信 程度高的会计信息是其评价标准。 2.审计质量的特征 ①审计质量具有适用性。主要体现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潜在投资者的需求;满足 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的需求。 ②审计质量具有系统性。审计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和审计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审计 质量的好坏是由贯穿审计过程始终的多种因素如独立性因素、道德因素、专业胜任能力因 素等共同导致的。 ③指审计质量受到成本的约束。随着审计规模的扩大、审计要求的提高,相应的审计 成本也会不断增加,但是,从审计活动的收益角度来看,却是非常有限。因此,审计过程 经常会由于受到成本的制约,而放弃某些对提高审计质量有利的审计程序。 ④审计质量具有主观性。对同一审计结果,不同个体对其质量的判断往往不同。一般 来说,社会大众对审计质量的判断标准是审计能否发现财务信息中存在的重大错弊;而审 计者的判断标准是遵守审计准则的严谨程度。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现状 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现状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注册会计师99045人,非执业会员103566人,会计师事 务所8295家,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事务所40家。 ①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现状

提高审计质量工作经验材料经验交流材料

提高审计质量工作经验材料经验交流材料 精选范文:提高审计质量工作经验材料(共2篇)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机关如何树立科学的审计质量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是摆在我们全体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审计质量管理谈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审计同行参考。 一、应将审计质量管理贯穿于审计全过程 1、做好审前准备是保证 审计质量的前提条件 一是认真研习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下达后,审计组要进行认真学习,吃透方案精神,明确任务目标,掌握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审计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要准确把握审计要点,设定符合项目要求的质量控制点,并根据审计组成员业务素质情况,将这些控制点分解到人,为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扎实搞好审前调查。审前调查应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方案

和上级要求实施。通过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全面实施审计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审前调查应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或业务经营范围、财务收支规模、银行账户、会计报表、执行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及其执行情况等。通过以上情况的调查,使我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就为审计项目的实施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合理进行人员分工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拟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创造了条件。 三是精心拟好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机关为了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的工作所作的计划和安排。一份高质量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项目的行动指南。因此,审计前一定要科学地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分工、审计任务完成时间等,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好地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质量等奠定良好基础。 2、取好审计证据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性材料,是反映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财政法规行为的最真实、最直接、最能充分说明事实真相的直观载体。审计证据应包括文字记录、文字复印、影相资料、实物证据、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审计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就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水平要求高、工作量较 大得具体工作,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招投标活动得正常开展,影响投资控制效果,要保证工作结果准确,既要依靠科学得工作程序与科学得工作方法,还必须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 1 、质量控制制度 为严格技术规范,确保审计质量,我所建立了严格得管理制度, 对咨询服务实施有效得监控,进而使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实施项目经理全程负责——高级项目经理(行业主管)全程督查——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部门经理)会审——决策高层(所领导)审签把关得四级监控模式。 1、1、项目经理全程负责制度 项目经理负责全程质量控制与一线技术支持,并认真履行一级审 计得责任。 1、1、1、必须熟悉审计项目得状况 自明确接受审计项目之始,要及时、主动地与客户关联方进行沟 通,合理、全面、可靠得取得审计所需相关情况,以保证审计工作依据充分,判析可靠、计划可行、进展顺利。 1、1、 2、必须把握政策法规得运用 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得政策、法规与标准, 尤其要注意全国性与区域性、行业性得联系与区别,以及调整变化得情况;在利用市场信息时,要注重其权威性、合理性与可靠性,保证审计判析与结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法规为准绳。 1、1、3、必须提供技术操作得支持 在实施项目审计得过程中,尤其就是现场作业,对项目小组成员提 供技术支持,把一切疑难问题解决在现场,并严格技术操作得检查与把关,保证审计工作按规则、按程序、按方案、按标准进行。 1、1、4、必须严格工作底稿得审查 在实施审计得始终直至工作底稿归档,要认真负责对项目小组得 工作底稿逐一审查,及时调整、补充或更正,确保工作底稿填制规范、内容完整、情况真实、数字准确、判析可靠、签署齐全。 1、1、5、必须保证审计报告得质量 每当项目基本完成,要对审计全程及时汇总,而后草拟审计报告, 认真实施一级审计,审计记录随报告一并上呈。要特别注意审计报告及其附件附表得规范性、完整性、可靠性与一致性。如二级、三级复核对其审计报告提出建议或意见,要及时进行修改、调整或更正,并记录在案。呈送所领导审签时,必须附呈一、二、三级复核记录,确保审计报告无一失误。 1、1、6、必须搞好内外上下得沟通 审计实施过程中,对内要坚持请示报告制度,对外要主动进行协 商沟通。因重要事项变故而产生疑难问题,应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不拖,力争现场解决。当自身职责或能力不及时,应及时请示报告行业主管(高级项目经理),讲明情况,要求支持。要自觉处 理好与客户得良好合作关系,争取积极、协调、有效得配合。审计结

我国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自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以来,审计行业取得飞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也快速发展,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误、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件不断暴露,对会计审计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前,改变现状,摆脱的困境,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的时刻。因此,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完善和成熟,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各个层次上的控制系统,并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随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审计质量将大大提高。然而,近年来,审计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法律诉讼案件层出不穷出现,暴露了审计质量控制薄弱,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也使得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审计市场的审计为背景,影响因素和目前的形势分析的质量控制,并试图建立系统审计质量控制,提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措施。本文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①系统分析法。通过研究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回顾国内相关文献,系统研究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解决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对策。②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调查文献来获得审计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的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③统计分析法。文章通过分析审计质量控制基本资料,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兴亡。随着国内、国际职业环境日趋复杂,审计失败案例频频发生。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认知的提高和对其执业质量要求的提高,财政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财会(2006)4号《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体系共计48个项目,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原有的质量控制准则进行了相应修订,并发布了《会计师事

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的措施

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的措施 摘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得人们不再只是追求吃饱穿暖,而是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而对我国国家发展更加关注。工程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而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工程中,造价审计质量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效益,因此成为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问题。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以及造价的审计质量存在巨大关联也要求企业在工程中必须加大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的措施,从而促进工程发展,提高企业效益。文章就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的措施做简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措施 工程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的好坏不仅有效作用于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其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有效提高措施历史以来都是建筑施工工程在施工中所关注的问题,其造价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计划、监督以及控制等方法,贯穿施工工程的始终。提高审计质量的主要是在施工工程竣工以后,因此,要求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进行仔细审核。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中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有碍于工程质量的提高,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消极影响。笔者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提高的有效性措施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对解决工程造价审计问题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促进施工企业的发展。

一、工程施工中造价审计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工程施工中造价审计质量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主要是因为,不管是建筑、铁路或者是隧道以及通信等等各种工程中,在工程还没有正式实施以前,都会先制定科学的工程预算方案,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加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管理质量,是企业施工工程造价的控制手段,是保证企业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工程施工中造价审计质量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工程造价审计是企业工程所固定的资产审计内容,由相关法律法规所指导规范,专门设立审计的企业机构,以便于对企业施工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最终保证企业施工的顺利开展,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支出。最重要的是,相对于其他施工阶段内容所不同的是,造价审计工作不仅是施工中的一个阶段性内容,而是贯穿施工的始终,需要财务人员对施工每一个阶段进行提前计划以及造价审计工作进行预算,保证资金的有效支出,减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的变量,减小企业施工中存在的难度,最终实现工程的质量高要求化、企业高收入化,保证建筑行业的持续性发展,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进步。因此,在企业工程施工中造价审计质量是十分重要也是企业在施工中国必 须重视的问题。 二、加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检查以及项目监督的力度 由于受到传统的施工观念的不良影响,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并没有预先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可行性分析,甚至有的施工企业完全忽视这一工作,这种不良状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工程

我国政府审计环境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日期:2007-08-17] 来源:作者: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王本强[字体:大中小] 自1983年以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直十分重视环境审计,先后开展了排污费、运用外资等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1998年被明确赋予环境审计的职能后,又先后开展了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青藏铁路等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的审计。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萌芽、探索和逐步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审计范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专业审计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各级审计机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对环境审计内在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入,环境审计在发展定位、审计范围等方 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渐清晰。 环境审计的特点 一是兼顾审计专业的不同分工,实现了环境审计的合理定位。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从“环境是人类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的理念出发,将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审计机关内部多个不同的专业部门。2003年,《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这意味着一方面,环境审计成为一项全署性工作,定位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与环境审计相关的各专业审计(主要是投资审计、外资审计、经贸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要在“整体统一、分工配合、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协调机制下,逐步加大环境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环境审计合力。 二是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科学地界定了政府环境审计范围。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按照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个方面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搞好国家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的审计监督,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环境审计模式”的思路与要求,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着眼,以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为切入点,科学地界定政府环境审计的范围。

关于新形势下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175720.html, 关于新形势下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思考 作者:姚春庭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14期 摘要:本文对当前形势下审计工作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审计工作质量提升 随着党和国家对审计的工作质量的高度重视,建立审计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审计质量建设已迫在眉睫。当前,大数据时代已全面到来,审计也同样面临着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冲突与矛盾,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审计部门及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信息化数据分析处理水平,规范审计行为,促进审计事业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审计工作质量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执行不严 近年来,我国审计工作一直致力于强化内部控制,进行各项制度建设。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轻过程重报告、轻内容重形式问题。尤其是在考评标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标准不一、规范不严、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实际工作缺乏可操作性等。 (二)环境缺失 当前,许多地方的审计工作环境不够理想,直接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的环境缺失,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外部环境缺失,从国家制度层面上,我国仍然处于审计工作探索的初级阶段,国家未能对审计制度进行进一步有效规范,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第二,单位内部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甚至是普通工作人员都未能深刻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审计工作的内部环境相对狭窄,甚至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歪曲和误解,从而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具体开展质量。 (三)组织缺失 当前,审计组织建设不善问题比较明显。第一,人员数量少,审计工作由于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了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少,在人员工作及个人发展方面也空间不足,机会不多,从而让原本就人数有限的工作人员还存在着较高的流失率,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稳定开展。第二,工作队伍专业技能偏低,许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门的审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许多审计人员都是由财务会计人员转岗而来。虽然,财会人员也有其在审计工作中的优势与长处,但财会工作毕竟与审计工作有着许多本质区别,这种专业不对口、知识不匹配的问题,让审计工作难以实现质量上的有效提升,也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工作。

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6T17:16:19.0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朱雷蕾 [导读] 摘要: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审计工作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 浙江省审计厅浙江杭州 310007 摘要: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审计工作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日后的建设成绩上更好的巩固,需要通过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将政府审计质量做出科学性的提升,这样不仅能够在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做出良好的巩固,同时能够对今后的地方稳定做出卓越的贡献。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政府审计的质量提升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为了在将来的工作体系上不断的健全,必须对多项内容开展持续性的分析和探讨,要坚持将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做出良好的巩固,提高综合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揭示和抵御的功能,要求将工作当中的不足充分揭露出来;坚持对政府审计体系持续完善;针对外部影响因素和错误的工作思想,开展有效的抵御。 一、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人员因素 第一,工作人员在政府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有些人在工作态度上不够端正,总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来开展工作,表面上能够得到不错的成绩,实际上无法将工作的综合目标积极实现【1】。第二,在人员因素的影响当中,还需要对团队工作高度的关注。有些地方政府审计的开展,过分看重个人工作能力,对于团队能力的塑造未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此种操作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成绩不断下降,对于政府审计的长久进展,反而是产生了一定的阻碍【2】。第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部分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掌握上不足,对于动态影响因素和审计的软件应用,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准,由此容易出现审计的偏差。第四,很多地方政府的审计人员,都存在较大的紧缺现象,面对不断增加的审计任务,展现为审计覆盖要求和现有人员有限之间的矛盾。 (二)制度因素 第一,制度的设立过程中,未跟随时代发展来做出良好的革新。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政府审计制度不可能永久停留在固定的水准上,需要做出适当的更新,无论是在固有的条文上更新,还是在整体的制度上全面革新,都要持续性的进步。第二,审计的独立性也会对审计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会受到较多部门的制约,自身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权利行使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但我国的政府审计机构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地方审计机关接受地方政府和审计署的双重领导,这导致审计独立性欠缺,影响审计质量。第三,制度的确立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特色发展做出综合性的考虑【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领土面积广阔的国家,每一个地方的发展战略部署、经济策略等,都存在特别大的差异性,倘若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一味的对成功案例做出效仿,丝毫不考虑自身的特色内容,将很容易在未来的工作上造成严重的矛盾和冲突,并且不容易在短期内较好的排解。 二、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对策 (一)完善招聘机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了地方建设、发展的必要性工作内容。为了在日后的工作成绩上进一步的巩固,应坚持完善招聘机制。简单而言,要利用正确、灵活的招聘手段,促使政府审计的团队建设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壮大人才队伍,这样不仅能够在日常的工作效率、质量上提升,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工作任务做出积极的应对,由此来对政府审计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做出全面的弥补。我国政府审计问题体现在我国现有政府审计规模不够,在实施政府审计过程中出现政府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本文建议扩大我国政府审计队伍,当务之急是完善政府审计机关招聘渠道,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属于公务员系统,招聘渠道过于单一,丰富招聘渠道吸引更多优秀的高端审计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完善招聘机制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过于冒险的手段,需要循序渐进的变革,加强人才的吸引力和各项福利待遇。 (二)完善审计体制 第一,审计体制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既往所发生的一些问题,或者是错误的决断等,都做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要结合现代化工作的要求和要点,做出正确的改变,从而将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做出大幅度的提升。第二,审计体制的实施过程中,绝对要保持公平、公正、公开,任何违规现象的出现,都必须按照体制的要求做出严厉的惩处,对于执行正确并获得预期效果的工作人员、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坚持在体制的实施过程中,达到赏罚分明的效果。第三,审计体制的完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对工作理念、工作技术、工作系统的合理运用,尤其是结合一些科技公司所研发的最新产品,加强审计工作效率的合理提升,确保在数据、信息的分析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第四,审计体制的落实,还要加强时事热点的分析,及时的颁布一些合理的条文和规范。第五,建立审计整改体系,体制上保障设立相应的督查整改机构,配备相应人员,促进督查整改。另一方面,审计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改落实,不能出现任何的拖沓现象;针对屡审屡犯的问题,应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出严厉的惩处,为其他地方树立典型,减少工作的反复犯错现象。 (三)加强审计法律体系建设 经过前几项工作的开展,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能够逐步的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在相关问题的处理、解决过程中,不会出现过于严重的问题。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建议在未来的政府审计工作中,还需要在法律体系上不断的加强。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法律体系的建设是政府审计的重要保障内容,如果没有按照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肯定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审计工作人员违规后,遭受到的法律惩处需要对不同的问题、动机、影响等,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不能总是停留在一刀切的模式上。另一方面,法律体系的建设需要适当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健全对问题的预判和防治,不能总是等待问题发生后再进行解决。法律体系建设是持续性的工作,要搜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来完成。综合而言,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过程中,纵然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存在,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差异性的手段应用,对相应的影响因素做出综合性的处理,在问题的应对上需要做出积极的考量,按照多元化的思路来应对。 总结: 本文对政府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实施,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充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因素的处理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日后,应继续在政府审计方面开展深入的研讨,要定期开会总结,分析工作局势和审计的不足,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