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煤集团公务用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_牛森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公务用车消费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据统
计全国每年公务用车耗资在3000~4000亿元(央视报
道),成为最大的公务开支项目之一。这不仅加大了各
级财政负担,同时也影响着干群关系,公务用车改革已
势在必行。2006年,郑煤集团公司对公务用车改革工作
进行了探索,截至目前,除已改制和正在改制的辅业单
位外,集团公司的18个主力单位167名处级干部已全
部参加,公开竞价拍卖车辆241台,收回资金1254.2万
元。经过一年来的运行测算,每年为集团公司节约车辆
运行费用980多万元,较以前节约48%以上,达到了节
约、廉洁、高效的目的。
一、郑煤集团公司公务用车改革的背景
郑煤集团公司原有的公务用车体制同全国一样,是
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
下的公务用车费用支出很大,以2004、2005两年为例,
直属单位年单车费用最高的为14.5万元,其他大都在10
万元上下;年总费用最高的为341.6万元,其他大都在
150万元上下。这一体制下的公务用车主要存在五个方
面的问题:一是公务用车费用开支高,吞噬掉巨额经营
收入。经测算为维持一台车的正常运转,单位用于公车
折旧、维修、保养、燃料、保险、过桥、停车等车辆费
用,桑塔纳单车年费用为7.5万元,奥迪为14万元。另
外,企业用于司机与车管人员工资、奖金、补贴、劳保
福利等人工费用,也需耗费大量经营收入,财务负担沉
重。二是公车成为权力、地位、待遇的象征,公车私用
严重,即人们常说的“三三制”:办公事用、领导私用、
司机私用各占1/3。公家花钱买车、买油,还要贴上维
郑煤集团
公务用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牛森营66DOI:10.13202/ki.cer.2007.08.017
COALECONOMICRESEARCH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修费、折旧费和事故赔偿金,却被个人无偿占去一半以上。三是公车修理存在黑洞。修理厂对私车、公车修理费标价不同,公车修理过程中收受回扣、虚开发票现象严重,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既加重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也导致不少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四是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社会其他营运车辆每万里运行成本为8000多元,而企业则高达数万元以上。出租车的使用效率约为公务用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务用车的13%。五是超标、超编配车问题时有发生。公车档次盲目攀比之风较为严重,每年车辆更新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二、郑煤集团公司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做法
1.统一思想、明确思路。当集团公司提出公车改革时,大家众说纷纭,有人支持、有人怀疑、有人反对,因为很多人都已习惯了享用公车的优越生活。为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行为,集团公司领导班子首先统一了思想,认识到车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集团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车改领导小组,强力推行集团公司车改工作。把建立高效节约型企业、减少费用开支、降低成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治公车私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作为车改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目标。确立了集团公司车改的基本思路,即根据工作需要,只保留少量生产急需车辆,不保留接待专用车辆,全部取消领导公务车辆,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将核减下来的公务用车出售给领导干部个人、司机和职工,实现车辆自有化;同时,对车改对象发放定量的车改补贴,实现领导干部公务交通职务消费货币化和公务交通社会化。
2.精心制定车改实施方案。车改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政策性极强,方向上要大胆,操作上则要稳妥。为制定一个好的方案,集团公司采取调查摸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郑煤集团公司公务用车改革方案》。该《方案》从车改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车改原则、车改的范围及对象、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车辆处置、司机安置、车辆出售的交款办法及优惠政策、服务价格、相关配套措施九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确定了车改对象和车改补贴的档次时,根据郑州矿区经济发展水平、集团公司经营状况和职工收入水平,参照私人养车和乘坐出租车、公交车等方面的费用,按照不同职级确定了正处长级干部每人每月补贴不高于5000元,副处长级干部每人每月不高于3500元的标准。根据车改后运行状况看,以上补贴标准,基本符合企业经营状况,职工收入水平和地区消费水平。3.认真确定车改单位。集团公司横跨五个市区,点多、线长、面广,单位之间差异很大。在这次车改中,集团公司采取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类进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工作方法。鉴于改制和正在改制的单位的车辆已作为资产入股改制后的新公司,确定集团公司除改制单位外的18个主业单位实行公务用车改革。2006年2月15日,召开了车改单位车改领导小组参加的车改工作会议,对车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发统一表格6份,要求车改单位认真调查摸底,摸清所有机动车辆底数、车辆运营及司管人员费用、在职领导干部人数等与公务用车有关的基本情况。会后,组织专业人员对车改单位的报表进行分类汇总,并分赴各车改单位实地调查对账核实,报请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研究,经集团公司组干部门审核,最终确定了参与车改的车辆和参与车改的对象。4.科学合理鉴定估价。聘请专家鉴定评估小组,到各车改单位实地考察,采用“看(看车况)、问(问司机)、听(听声音)、试(短距离试车)”的方式,对车改车辆逐个进行技术鉴定,对每一台车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估。与此同时,抽调企管、财务、计划等六个部门的人员,组成数据资料组深入到各车改单位,对所有车改车辆的原值、净值、购置时间、大修及肇事情况等数据资料逐车进行查对核实,并记录在案。
管理宝鉴
67
然后,两个专业组汇合,采用集体讨论、专家拍板的方式,对每一台车做出综合评估,对每一台车做出合理估价。这样,避开了各种人为因素,基本上体现了车辆本身的实际价值,有效地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5.公开透明竞价拍卖。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拍卖前,车改单位必须提前三天在公共场所张贴拍卖公告,借用多种媒体把每台车的竞拍底价公布于众,避免暗箱操作。同时,由各车改单位纪委负责组织报名工作,并严格审查资格。由于购车款一次付清优惠10%政策的吸引,再加上宣传得力,广大领导干部、司机、职工报名踊跃,共有400多人报名参与竞拍。拍卖现场由纪检监察和新闻舆论部门全程监督,确保“阳光”操作,增强了透明度。
6.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富余人员安置是公务用车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集团公司从稳定大局角度出发,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如提前退休、退养、解除劳动关系、就地转岗、停职留薪创办和领办企业等安置方式,做到了“提前退休的舒心、退养的静心、转岗的安心、解除关系的称心、创办和领办企业的有信心”。
7.严明纪律,强化监督。车改工作涉及诸多环节,涉及各方利益,必须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为此,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了由纪委参加的车改工作纪律监督组,实施全程跟踪,联合有关部门对车辆进行清查,对参加车改的领导干部和司管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对车改费用进行测算监控,对竞标、评标、收款、过户等环节进行监督,对车改补贴的发放和使用进行检查;相继出台了《关于严肃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若干规定》和《郑煤集团公司公务用车改革补充规定》,明确了“八不准”、“九不得”,确保了公务用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公务用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1.规范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长期以来公务用车中存在车辆配备超编超标、购车资金来源渠道不规范、公车私用、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车轮上的腐败”一度成为焦点问题。通过这次公务用车改革,取消了公务用车,从源头上杜绝了上述各类问题的发生,使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党风政风和领导作风的改善。
2.避免了购买新车和维护费用支出,促进了财务费用的节约。公车使用中管理漏洞多,财务支出大,车改前多数单位每年的交通费用都在百万元以上,车改后可节约费用48%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车私用的弊端,压缩了经营成本。
3.有效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了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车改前,个别单位车辆管理松懈,车辆外借随意性较大。以上问题,在本次公务用车改革中得到了彻底解决。
4.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后,自己购车的领导干部外出执行公务、办事十分便利,等车、占车的现象得到根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购买车辆、参加单位组建车队的司机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明显好转。
5.没有购车的领导干部外出办事,几个人租用一台车和搭公交车已十分普遍,拉近了领导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全集团公司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廉洁勤政求作为”的良好风气。
四、公务用车改革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1.随着油价的日渐攀升,交通补贴能否满足领导干部的工作需要?尤其是煤矿企业领导干部不配司机,安全是个隐患,如果配了司机,按每月2000元工资计算,剩余的3000元车改补贴稍微偏低,应根据市场油价变化定期调整。
2.由于领导干部职务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业务量差别较大,用车费用也不尽相同,采用统一的补贴标准,也有不尽合理之处。
3.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点多、面广、线长,情况复杂。最远的在50km以外,近的10km以内,采用统一补贴标准不尽合理,但不采取统一标准也难以真正合理划分。
总之,公务用车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也是可行的,解决了公车私用的问题,大幅度节约了费用,堵住了公车使用中的许多漏洞,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和拥护。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车改是件大好事,应该坚持,但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有待于在改革中逐步完善解决。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郑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潘广涛)
68
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