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摄影系列作品的创作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念摄影系列作品的创作感悟
作者:于海宴
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1期
观念摄影起源于西方,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刚开始的观念设计的手法是通过暗房的后期叠加制作的效果,到现在以数字媒体和电脑后期进行的二次创作。
使观念的表达更加的方便、快捷。
影像评论家W.J.丁.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书中提到,“视觉文化已经脱离开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而逐渐转向以形象,特别是影像为特征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文化发展不单是文化形态的转变,而是人类思维与接受模式的转变”。
而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以马良、刘铮为带表,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来抨击不良的社会现象。
中国的观念摄影还处在前进探索时期。
作品灵感来源于生活,随着现在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人性的贪欲、关爱的缺失、情感的冷漠、病态的网络文化等现象无一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该作品采用观念的叙事方式,通过摄影的手段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利用夸张、讽喻的表现手法导演出一系列具有故事感的场景,通过对作品的诠释引起人们的共鸣与反思。
根据作品灵感中感知的种种社会表现,通过作品的构思,在和导师的交流沟通后,确定拍摄方案。
通过画面中人物的动作造型、服装、表情、道具的摆放去演绎所设定的故事情节,使其具有趣味性、形象性。
通过这种对艺术的加工,来引发观者对其事件的关注,从而引起观者的思考与觉悟。
拍摄前期,在网上搜集并观看与该主题相关的视频、短片、图片;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与主题相关的文字资料并从中吸取灵感,为接下来的创作奠定理论基础。
记得伯格曼的许多影片一直都是探讨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问题和人心灵孤独的话题:亲情的冷漠,疏离,甚至憎恨。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的深刻痛苦。
我很受启发,所以本次的‘沉默的外交’在某种层次上也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
确定好了拍摄的主题,根据拍摄意图和构思开始考究构图:景别、视角、形式,并以草图的形式画出来。
道具的准备:根据画的草图,去丰富道具;人物形象的设定:六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医生、警察、法官、网瘾少年、封闭儿童、迷茫的年轻人这些身份拍摄场景的选择:因为场地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拍摄前去挑选了场地。
每个场地用手机拍摄下来,在对照着每个故事应该发生的场景一一对应起来。
然后在图纸上画出小样,加上详细的文字说明,方便继续实践拍摄。
确定了每幅作品中的环境,再考虑人物的服装是否和环境颜色重复,确定好了再拟出一份草稿,方便后期拍摄。
另外一些辅助的器材是否需要三脚架,散光灯,反光板。
另外,预约模特时间。
根据前期做的准备工作和一遍遍修改的方案,寻找了符合角色形象的模特。
再加之导师的指导意见,最终确定了拍摄的方案。
作品为系列作品,六张画面阐述了一个故事主题。
根据每幅作品中人物的设计进行搭配,有些场景需要女生,有些地方需要男生。
通过一些普遍的符号化概念,尽量把画面布置的的生动有趣,简单明了,形象的表现出故事内容。
所以对每幅作品所表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网瘾少年、封闭儿童、人情冷漠、不谋其职、金钱至上、手机控这六种情境。
运用观念的手法夸张演绎出一个个的故事使其更加生动有趣的描述出来,从而引起我们的反思。
既然是观念摄影作品,也就说明其中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一个好的摄影作品一定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画面美感.
初期作品的拍摄过程,借鉴马良观念摄影的手法,学习拍摄要领和处理技巧,将人物动作夸张的演绎出来。
根据前期制订的计划,进行作品的预拍来发现自己的问题。
总而言之,初次拍摄效果并不如原计划想的那么好。
第一:环境统一选取的太乱,背景出现了与之不相干的元素;第二:构图上显得画面很空,主体与陪体分割的太远,不够均衡;第三;主体没有突出,形象塑造的不生动,视觉中心不明显。
第四:服装道具问题,预拍的四张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服装太过于平常,道具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所要讲述的故事就没有说服力。
针对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拍摄中,调整构图的形式、改变拍摄的时间,加强画面整体性的表达。
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好第二次的方案和创作思路。
利用一些指向性明显的服饰来代表故事中人物的形象,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这次在画面中增加了对比的元素,利用古今对比来表现画面的故事性,统一选取老房子的建筑场景,在显示屏上看画面物体的摆放,仔细构图。
依靠现场自然光进行曝光,特殊情况下使用外置闪光灯和反光板,在显示屏上看画面物体的摆放,进行局部微调。
确定好每张照片拍摄的时间,以保证后面的拍摄顺利进行,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让作品系列感更强,在后期的处理上也下了一番功夫,通过对色彩高饱和的调整增添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彰显了作品的力度。
又加以暗角修饰,使画面内容更好的表现。
作品运用纪实观念的手法演绎出一个个故事,通过对人物着装,表情,动作表情的控制以及对道具的精心布置到后期对画面整体颜色的加工,就是想使整体画面表现出夸张有趣的视觉效果,从而刺激观者的视觉感,引發其思考的同时能领会拍摄者的思想,形成思想意识上的共鸣,以此来反思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是不是我们一味的去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忽视了人们最基本的交流,那就让我们不禁要反思人们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行为?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又该怎样去解决这样的行为?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