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锦还乡的自得 创业艰难的慨叹 希望求得人才安邦定国的感慨
项羽
纵横一世却连一美人一名马都 无法保全的伤感、不解、源自文库平 与怨愤
决定 因素
重视人才的作用 视角高远,不因胜利而失去 清醒
眼中只有自己,却又不能清醒地 认识自己,不正视自身的弱点, 即便是处于英雄末路的情形之下 也是如此
刘邦的人物形象
总评:刘邦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决策东进
追击项羽 垓下败羽
自述成功之因
研习5-7段:起兵入关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 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郦生见沛公”,说明刘邦 能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与秦军大战蓝田” ,战前,用张良计,说明刘邦善亍用人、用计,这 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入关后, “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 护。
知人善用 无勇有能 心狠手辣
刘邦
项羽
肚量 眼光 脾气
豁达大度
志向远大 冷静沉着
气量狭窄 鼠目寸光 狂暴浮躁
研习第三部分18-20段 称帝之后
沛县是刘邦事业的起点,风风雨雨走过多年,创业是何等的艰 第三部分(18—20):称帝之后 难:灭暴秦、诛项羽、灭叛军……虽已威加国内,但守着诺大的 •帝业更为不易,所以回到故乡,触景生情,感慨万分、悲喜交集。 举杯戏父 1、举杯戏父的细节表现了刘邦怎样的性格? “大风起兮云飞扬”,表面上写自然风云,实际写率领千军万 这是什么手法? 马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入咸阳、灭暴秦、战垓下、败项羽…… 粗俗鄙陋,小人得志。讽刺,不虚美。 风卷残云,气势磅礴。“威加国内兮归故乡”是写实,即表现天 •子的非凡气势,也表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安得猛士兮守四 衣锦还乡 2、赏析《大风歌》:高祖返沛,帝业已定, 方”,着眼于未来,他敏锐地感到:内忧外患和人才的缺乏,为 衣锦还乡,可谓人生巅峰,为什么还慷慨伤 大汉王朝守四方的猛士何在?想到这里,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回 怀,泣数行下? 故乡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怎不让人泣数行下? • 高祖之死 《大风歌》短短三句,一句过去,一句现在,一句将来,唱出 了刘邦的慷慨和悲凉,豪迈和隐忧,高度概括了刘邦对西汉帝业 的隐忧和对故土人情的浓厚情感,气势宏大,慷慨苍劲,是难得 的抒怀言志的佳作。明代胡应麟《诗薮》称其为“冠绝千古”之 作。
文中处处以刘项对比来突出刘邦(高瞻 远瞩和深谋远虑, 雄才大略,抱负非凡), 深化主题。
• ① “遣兵入关”中,怀王诸老将百姓的态度的对比。 • 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黔布等攻破函谷关……项羽 遂西,屠烧秦咸阳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 不服耳。; • 刘邦:“诸所达毋得掠卤”,“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余悉 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仓 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同样是入关,两人的做法有何不同?民众的反应如何?
整体感知:
• 一(1—4 ):总体介绍刘邦(姓氏、籍贯、出 生、家庭、年轻时种种行事)。
• 二(5—17):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 。 • 三(18—20):称帝后情况(未央宫噱父,高祖 还乡,高祖之死)。
研习第一部分1-4段 高祖出身出生
第一部分(1—4)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 以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行事,体现了《史记》以人物 为中心的传记作品特点。
在《高祖本纪》的“鸿门宴”事件 描述中,鸿门宴前后的诸多细节都被略 掉了,为什么独保留了“归,立诛曹无 伤”这件事?
鸿门宴
• 鸿门宴:
• 这场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体现 出丰富的历史内涵。因为它 标志着两种转折: • 刘项命运的转折 • 中国历史的转折
这一细节的保留,实际上起到一种对比的作用,把刘邦性 格中果断的一面和项羽性格中优柔寡断的一面作了对比, 从而揭示出两人最终的人生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 是一种互见法.在整个“鸿门宴”事件中,高祖是被动 的,他无所作为,但回到军营中就不同了.他要做他必须 做的,也就是说他此时必须做出杀曹无伤的举动才能体现 作为一位胸怀大志者应有的作为.高祖是一个性格比较复 杂的人,他一方面宽宏大度,能够笼络人心,能够虚心听 取他人的意见,只要能有助于最终实现他的人生梦想, 他会忍一时的不快和屈辱;一方面他又心狠手辣,能够果 断行事,这在<<高祖本纪>>中的其他地方有较详细的 体现.而在“鸿门宴”事件中,高祖的表现只有“立诛曹 无伤”可以在其本纪中大书,司马迁用最简洁的笔墨作了 最富深意的记录.
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 耳
• ②刘邦、项羽对待各路诸侯的策略。 • 项羽一听到有自立为王的消息,便“大怒”,便“发兵”; 而当刘邦听到韩信自请立为“假王”时,开始头脑发热,打算攻 打韩信,但一经张良提醒,立刻转变态度,“乃遣张良操印绶立 韩信为“齐王”。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形势下,在争取同盟 者方面,又是刘邦高出一筹。 • 待诸侯策略 • 项羽 意气用事,有勇无谋 • 听到有自立为王的消息,便“大怒” “发兵” • 刘邦 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镇定自若, 随机应变 • 听到韩信自请立为“假王”时,立韩信为“齐王”,用计
其母尝息大泽之陂,生高祖。 隆准龙颜美须髯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狎侮庭吏,好酒及色,其上常有龙。 观秦皇而叹 形貌、言行举止既有不 同凡响之处,能成大事 的素质,又有普通小人 的无赖。 ————出生不凡
空手赴宴而诈称“贺钱万”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高祖对自己境况的不满?品味它的含义。 2。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反映刘邦性格中的什么特点? 3。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刘邦的哪些性格特征? 仁厚爱人 好酒好色 性情豁达 言行粗鲁 志向远大 奸诈圆滑 4。由上可见,司马迁记人记史的特点是什么?
今义“家庭成员”
研习第二部分5-17段 建功立业
第二部分(5---17)刘邦领兵西进,入关灭秦,击败 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第一阶段(5---7)领兵西进,入关灭秦。 郦生见沛公 与秦大战蓝田 入关约法三章 第二阶段(8—14)楚汉相争 鸿门谢罪 刘邦封王 刘邦三让 第三阶段(15—17)建立帝业
• 本纪: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
•
《高祖本纪》中是司马迁给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写的 传记,不仅收录刘邦起事以来的所有征战、封赏、诏 诰等朝政大事,而丐把刘邦的生活琐事,起沛以来的 谈论、谋略等细节叙写出来令人如观一幅丹青长卷, 在这篇洋洋万余字的鸿篇巨制中,形象地记录秦汉之 际的战争风于,生动再现我国古代富有传奇色彩的政 治家刘邦的真实形象,深刻揭示了刘邦灭楚兴汉的成 功奥秘。
刘邦 ( 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做法 反应
⑴ 善于包装自己,把自己塑造 成解民困于水火之中的形象 ⑵ 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克制自己的 欲望 ⑶ 善于笼络人心
项羽 (意气用事,有勇无谋)
⑴ 不善于克制自己 ⑵ 不分析不考察形 势(苦秦久矣,人心思定),自恃勇武, 凶残暴虐⑶ 不但不善于笼络人心,而且 常常把别人推到自己的敌对面去
1。有远见卓识。突出表现在他入关的所作所为。与民约法三章, 实行宽民之政,嬴得了人民的拥护。
2。智谋超人。他性格上的宽厚大度,狡诈甚至无赖,都可以说 是他有谋有略,非同一般。如在军事策略方面采用顺应时代、 笼络人心、分化敌人、团结内部等措施,如与秦军大战蓝田前 后,采用游说秦将、以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总高人一筹。 他脑瓜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3。善于使用和驾驭人才。“垓下之战”就是刘邦善于用人的典 型事例。还善于听取意见,立刻改正。如张良劝他“止舍咸阳 宫”一事。
刘邦入关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刘邦有何影响?
• 1、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表明轻财重义) •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与父老约法三章(表明入关不 是侵暴是为民除害、保障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3、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 他的仁慈宽厚,体恤百姓,廉洁守信,自然会受到关 中人民的欢迎,拥戴他为王.这为他以后统一中国奠定 了基础.
研习8-14段:楚汉相争
•
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 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
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史记》 常用“互见法”。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对某些人物的 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在他传中写了,这是有无互见。对 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事迹,在一篇传中详写,在其它传中略 写,这是详略互见。其主要目的是从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认 识出发,将材料有意识地加以安排和剪裁,以使他们服从于对 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司马迁在很多地方采用了这种方法,有的还注明“其事在 《商君》语中”、“语在《晋》事中”、“语在《淮阴侯》 中”、“语在《田完世家》中”等等。
项羽
鲁莽直率、旁若无人 ① 志向远大 ② 自视甚高,极其自负
鲁莽轻率,自以为是, 不善克制
从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
练习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 轻视)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 ) 欺骗 2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 使动用法 使……与众不同 )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 ) 意动用法 认为……奇怪 • 及见怪 (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怪现象 3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 句中古义“平民百姓” 1
不虚美,不隐恶
对比
瞻望秦始皇的车驾、仪仗
•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本纪》) •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 其口,曰:“毋妄言,族矣!”(《项羽本纪》) 刘邦
语气 心态 性格
充满企慕,语气委婉、 不留话柄 ① 不满眼前处境地位 ② 渴望占有权力 渴望权力,善于掩饰, 能自我克制
如何看待本文的“互见”表现?
1。“互见”的内容: 《高祖本纪》凡属灭项兴刘的大事, 凡属表现刘邦成功的原因及其性格特征的文献资料,事无巨 细悉入其中。凡涉及“叙汉非”的地方,则用“互见法”, 或删繁就简,只叙事件轮廓,或略而不述,放在他人传中。
2。“互见”的作用: 2。“互见”的作用:这样既做到保持本篇文章自身的匀称, 又不至于和有关系的其它篇章重复,同时又突出了刘邦这 位中心人物。
高祖本纪
不虚美
不隐恶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中本纪的形式。
2.疏通字词掌握文章内容,了解刘邦的 事迹及品质。
3.了解本文体现出的不虚美,不隐恶及 互见法的史家传统
• 纪传体: •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 马迁的《史记》。《史记》由“本纪”、“世 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 ,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 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去掉“世家”并入 “传”,这样就只有“纪”、“传”两种了。 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 传体。
• ③用人方面的对比 • 本篇还特别记下了刘邦在平定天下后,“高祖置酒雒阳南 宫”,君臣共议得失天下的原因所说那段脍炙人口的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亍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 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 为我擒也”。这是用人方面的对比。项羽刚愎自丏,而刘邦 则虚怀若谷,知人善任。 • 用人 • 项羽 刚愎自用 • 有一范增,不能 • 刘邦 虚怀若谷,知人善任 • 不如子房 不如萧何 不如韩信
研习15-17段:称帝定都
•
写了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等情节。 汉五年(前202)正月,诸侯及将相共尊刘邦为 皇帝,二月甲午,刘邦即位亍氾水之阳。刘邦 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他不仅会用人 ,而丐能驾驭人.
•
请从5-17段中找出用对比方法描述刘 邦和项羽的内容,说说这种方法在塑造人 物形象、揭示事件发展趋势方面的作用。
• ④治军方面对比 • 治军 • 项羽 目光短浅 • 治军不严 项伯告密,听其言 • 刘邦 雄才大略,高瞻远瞩 • 立诛曹无伤
正是通过这样层层对比,逐层推进,从而 揭示了楚汉之争的必然结局。
刘邦
出生 性格 处事 用兵 用人 能力 为人
平民 能屈能伸 圆滑果断 善于用计
项羽
贵族 宁折不弯
优柔寡断 匹夫之勇 刚愎自用 有勇无谋 儿女情长
•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高祖本纪》
)
• 项羽: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 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 之。项王泣数行下。(《项羽本纪》)
刘邦
情感
项羽
纵横一世却连一美人一名马都 无法保全的伤感、不解、源自文库平 与怨愤
决定 因素
重视人才的作用 视角高远,不因胜利而失去 清醒
眼中只有自己,却又不能清醒地 认识自己,不正视自身的弱点, 即便是处于英雄末路的情形之下 也是如此
刘邦的人物形象
总评:刘邦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决策东进
追击项羽 垓下败羽
自述成功之因
研习5-7段:起兵入关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 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郦生见沛公”,说明刘邦 能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与秦军大战蓝田” ,战前,用张良计,说明刘邦善亍用人、用计,这 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入关后, “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 护。
知人善用 无勇有能 心狠手辣
刘邦
项羽
肚量 眼光 脾气
豁达大度
志向远大 冷静沉着
气量狭窄 鼠目寸光 狂暴浮躁
研习第三部分18-20段 称帝之后
沛县是刘邦事业的起点,风风雨雨走过多年,创业是何等的艰 第三部分(18—20):称帝之后 难:灭暴秦、诛项羽、灭叛军……虽已威加国内,但守着诺大的 •帝业更为不易,所以回到故乡,触景生情,感慨万分、悲喜交集。 举杯戏父 1、举杯戏父的细节表现了刘邦怎样的性格? “大风起兮云飞扬”,表面上写自然风云,实际写率领千军万 这是什么手法? 马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入咸阳、灭暴秦、战垓下、败项羽…… 粗俗鄙陋,小人得志。讽刺,不虚美。 风卷残云,气势磅礴。“威加国内兮归故乡”是写实,即表现天 •子的非凡气势,也表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安得猛士兮守四 衣锦还乡 2、赏析《大风歌》:高祖返沛,帝业已定, 方”,着眼于未来,他敏锐地感到:内忧外患和人才的缺乏,为 衣锦还乡,可谓人生巅峰,为什么还慷慨伤 大汉王朝守四方的猛士何在?想到这里,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回 怀,泣数行下? 故乡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怎不让人泣数行下? • 高祖之死 《大风歌》短短三句,一句过去,一句现在,一句将来,唱出 了刘邦的慷慨和悲凉,豪迈和隐忧,高度概括了刘邦对西汉帝业 的隐忧和对故土人情的浓厚情感,气势宏大,慷慨苍劲,是难得 的抒怀言志的佳作。明代胡应麟《诗薮》称其为“冠绝千古”之 作。
文中处处以刘项对比来突出刘邦(高瞻 远瞩和深谋远虑, 雄才大略,抱负非凡), 深化主题。
• ① “遣兵入关”中,怀王诸老将百姓的态度的对比。 • 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黔布等攻破函谷关……项羽 遂西,屠烧秦咸阳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 不服耳。; • 刘邦:“诸所达毋得掠卤”,“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余悉 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仓 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同样是入关,两人的做法有何不同?民众的反应如何?
整体感知:
• 一(1—4 ):总体介绍刘邦(姓氏、籍贯、出 生、家庭、年轻时种种行事)。
• 二(5—17):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 。 • 三(18—20):称帝后情况(未央宫噱父,高祖 还乡,高祖之死)。
研习第一部分1-4段 高祖出身出生
第一部分(1—4)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 以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行事,体现了《史记》以人物 为中心的传记作品特点。
在《高祖本纪》的“鸿门宴”事件 描述中,鸿门宴前后的诸多细节都被略 掉了,为什么独保留了“归,立诛曹无 伤”这件事?
鸿门宴
• 鸿门宴:
• 这场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体现 出丰富的历史内涵。因为它 标志着两种转折: • 刘项命运的转折 • 中国历史的转折
这一细节的保留,实际上起到一种对比的作用,把刘邦性 格中果断的一面和项羽性格中优柔寡断的一面作了对比, 从而揭示出两人最终的人生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 是一种互见法.在整个“鸿门宴”事件中,高祖是被动 的,他无所作为,但回到军营中就不同了.他要做他必须 做的,也就是说他此时必须做出杀曹无伤的举动才能体现 作为一位胸怀大志者应有的作为.高祖是一个性格比较复 杂的人,他一方面宽宏大度,能够笼络人心,能够虚心听 取他人的意见,只要能有助于最终实现他的人生梦想, 他会忍一时的不快和屈辱;一方面他又心狠手辣,能够果 断行事,这在<<高祖本纪>>中的其他地方有较详细的 体现.而在“鸿门宴”事件中,高祖的表现只有“立诛曹 无伤”可以在其本纪中大书,司马迁用最简洁的笔墨作了 最富深意的记录.
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 耳
• ②刘邦、项羽对待各路诸侯的策略。 • 项羽一听到有自立为王的消息,便“大怒”,便“发兵”; 而当刘邦听到韩信自请立为“假王”时,开始头脑发热,打算攻 打韩信,但一经张良提醒,立刻转变态度,“乃遣张良操印绶立 韩信为“齐王”。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形势下,在争取同盟 者方面,又是刘邦高出一筹。 • 待诸侯策略 • 项羽 意气用事,有勇无谋 • 听到有自立为王的消息,便“大怒” “发兵” • 刘邦 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镇定自若, 随机应变 • 听到韩信自请立为“假王”时,立韩信为“齐王”,用计
其母尝息大泽之陂,生高祖。 隆准龙颜美须髯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狎侮庭吏,好酒及色,其上常有龙。 观秦皇而叹 形貌、言行举止既有不 同凡响之处,能成大事 的素质,又有普通小人 的无赖。 ————出生不凡
空手赴宴而诈称“贺钱万”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高祖对自己境况的不满?品味它的含义。 2。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反映刘邦性格中的什么特点? 3。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刘邦的哪些性格特征? 仁厚爱人 好酒好色 性情豁达 言行粗鲁 志向远大 奸诈圆滑 4。由上可见,司马迁记人记史的特点是什么?
今义“家庭成员”
研习第二部分5-17段 建功立业
第二部分(5---17)刘邦领兵西进,入关灭秦,击败 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第一阶段(5---7)领兵西进,入关灭秦。 郦生见沛公 与秦大战蓝田 入关约法三章 第二阶段(8—14)楚汉相争 鸿门谢罪 刘邦封王 刘邦三让 第三阶段(15—17)建立帝业
• 本纪: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
•
《高祖本纪》中是司马迁给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写的 传记,不仅收录刘邦起事以来的所有征战、封赏、诏 诰等朝政大事,而丐把刘邦的生活琐事,起沛以来的 谈论、谋略等细节叙写出来令人如观一幅丹青长卷, 在这篇洋洋万余字的鸿篇巨制中,形象地记录秦汉之 际的战争风于,生动再现我国古代富有传奇色彩的政 治家刘邦的真实形象,深刻揭示了刘邦灭楚兴汉的成 功奥秘。
刘邦 ( 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做法 反应
⑴ 善于包装自己,把自己塑造 成解民困于水火之中的形象 ⑵ 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克制自己的 欲望 ⑶ 善于笼络人心
项羽 (意气用事,有勇无谋)
⑴ 不善于克制自己 ⑵ 不分析不考察形 势(苦秦久矣,人心思定),自恃勇武, 凶残暴虐⑶ 不但不善于笼络人心,而且 常常把别人推到自己的敌对面去
1。有远见卓识。突出表现在他入关的所作所为。与民约法三章, 实行宽民之政,嬴得了人民的拥护。
2。智谋超人。他性格上的宽厚大度,狡诈甚至无赖,都可以说 是他有谋有略,非同一般。如在军事策略方面采用顺应时代、 笼络人心、分化敌人、团结内部等措施,如与秦军大战蓝田前 后,采用游说秦将、以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总高人一筹。 他脑瓜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3。善于使用和驾驭人才。“垓下之战”就是刘邦善于用人的典 型事例。还善于听取意见,立刻改正。如张良劝他“止舍咸阳 宫”一事。
刘邦入关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刘邦有何影响?
• 1、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表明轻财重义) •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与父老约法三章(表明入关不 是侵暴是为民除害、保障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3、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 他的仁慈宽厚,体恤百姓,廉洁守信,自然会受到关 中人民的欢迎,拥戴他为王.这为他以后统一中国奠定 了基础.
研习8-14段:楚汉相争
•
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 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
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史记》 常用“互见法”。可分为有无互见和详略互见。对某些人物的 某些材料,在本传中未写,在他传中写了,这是有无互见。对 某些史实和某些人物的事迹,在一篇传中详写,在其它传中略 写,这是详略互见。其主要目的是从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认 识出发,将材料有意识地加以安排和剪裁,以使他们服从于对 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司马迁在很多地方采用了这种方法,有的还注明“其事在 《商君》语中”、“语在《晋》事中”、“语在《淮阴侯》 中”、“语在《田完世家》中”等等。
项羽
鲁莽直率、旁若无人 ① 志向远大 ② 自视甚高,极其自负
鲁莽轻率,自以为是, 不善克制
从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
练习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 轻视)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 ) 欺骗 2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 使动用法 使……与众不同 )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 ) 意动用法 认为……奇怪 • 及见怪 (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怪现象 3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 句中古义“平民百姓” 1
不虚美,不隐恶
对比
瞻望秦始皇的车驾、仪仗
•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本纪》) •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 其口,曰:“毋妄言,族矣!”(《项羽本纪》) 刘邦
语气 心态 性格
充满企慕,语气委婉、 不留话柄 ① 不满眼前处境地位 ② 渴望占有权力 渴望权力,善于掩饰, 能自我克制
如何看待本文的“互见”表现?
1。“互见”的内容: 《高祖本纪》凡属灭项兴刘的大事, 凡属表现刘邦成功的原因及其性格特征的文献资料,事无巨 细悉入其中。凡涉及“叙汉非”的地方,则用“互见法”, 或删繁就简,只叙事件轮廓,或略而不述,放在他人传中。
2。“互见”的作用: 2。“互见”的作用:这样既做到保持本篇文章自身的匀称, 又不至于和有关系的其它篇章重复,同时又突出了刘邦这 位中心人物。
高祖本纪
不虚美
不隐恶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中本纪的形式。
2.疏通字词掌握文章内容,了解刘邦的 事迹及品质。
3.了解本文体现出的不虚美,不隐恶及 互见法的史家传统
• 纪传体: •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 马迁的《史记》。《史记》由“本纪”、“世 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 ,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 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去掉“世家”并入 “传”,这样就只有“纪”、“传”两种了。 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 传体。
• ③用人方面的对比 • 本篇还特别记下了刘邦在平定天下后,“高祖置酒雒阳南 宫”,君臣共议得失天下的原因所说那段脍炙人口的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亍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 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 为我擒也”。这是用人方面的对比。项羽刚愎自丏,而刘邦 则虚怀若谷,知人善任。 • 用人 • 项羽 刚愎自用 • 有一范增,不能 • 刘邦 虚怀若谷,知人善任 • 不如子房 不如萧何 不如韩信
研习15-17段:称帝定都
•
写了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等情节。 汉五年(前202)正月,诸侯及将相共尊刘邦为 皇帝,二月甲午,刘邦即位亍氾水之阳。刘邦 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他不仅会用人 ,而丐能驾驭人.
•
请从5-17段中找出用对比方法描述刘 邦和项羽的内容,说说这种方法在塑造人 物形象、揭示事件发展趋势方面的作用。
• ④治军方面对比 • 治军 • 项羽 目光短浅 • 治军不严 项伯告密,听其言 • 刘邦 雄才大略,高瞻远瞩 • 立诛曹无伤
正是通过这样层层对比,逐层推进,从而 揭示了楚汉之争的必然结局。
刘邦
出生 性格 处事 用兵 用人 能力 为人
平民 能屈能伸 圆滑果断 善于用计
项羽
贵族 宁折不弯
优柔寡断 匹夫之勇 刚愎自用 有勇无谋 儿女情长
•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高祖本纪》
)
• 项羽: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 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 之。项王泣数行下。(《项羽本纪》)
刘邦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