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体系的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镇体系的概念
村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
集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
系统!农村居民点,包括集镇和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表面看起来
是分散!独立的个体,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以集镇为中心,吸
引附近的大小村庄组成了一个群体网络组织"他们之间既有明
确的分工,又在生产和生活上保持了密切的内在联系,客观地构
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2 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村镇体系一般由基层村!中心村!乡镇三个层次组成"基层
村又叫自然村,是一个或几个村民小组的聚居点,是从事农业和
家庭副业的最基本单位,没有或设有简单的生活服务设施
"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设有为本村和附近基层村服务的基
本的生活或服务设施"乡镇是县辖的一个基层政权组织(乡或
镇)所辖地域的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分为一般集镇和中心镇"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获省批复力争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18日
经报省委、省政府审定,省发改委原则同意《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并将我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城市。

批复指出,鄂州市政府作为《规划纲要》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取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鄂州”的要求,勇于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

力争到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为全省的城乡统筹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和示范。

省发改委将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积极支持我市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加
强对改革试点的指导和协调推进。

批复要求我市在试点推进工作中,要做好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有关专项改革的方案的衔接,积极与省直相关部门做好衔接。

对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统筹研究,妥善提出相应对策。

把改革发展的任务完成好,把改革发展的目标实现好。

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设想
城乡一体化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鄂州”为主题,以五项改革(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农村综合体制)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力争到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四个原则力推城乡一体化
1、统一规划,循序渐进。

从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好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效对接武汉,整合城乡资源。

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2、市场运作、体制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

3、城乡联动、双向推进。

按照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4、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前后两期力保总体目标实现
前期目标(2008—2011 年):建立起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

率先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建立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和乡镇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突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和以土地合理集约经营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产业化逐步展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基本形成。

到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缩小为0.51。

后期目标(2012—2016年):形成城市经济反哺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助推城市经济新格局,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得到明显发展壮大,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明显增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初步建立起配置合理、高效统一的城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一体化。

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互助共荣的城乡空间系统,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别明显缩小。

到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7%,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进一步缩小为0.45,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两个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
拟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2011年):编制规划,改革行政体制,出台政策,重点突破。

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工作重点是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实施重点改革,制定配套政策,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工作格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第二阶段(2012—2016年):全面推进,缩小差别,提升层次,实现跨越。


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攻坚和跨越阶段,工作重点是大力提高城乡经济总量和质量,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并提升“六个一体化”融合档次,及时发现问题并作针对性的政策调整,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实用、规范,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形成特色,接受省城乡一体化检查验收,实现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

8、教育设施
配置内容:规划配建高中8 所,中学19 所,小学35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4 所,保留3 所民办学校。

9、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中心体系:规划构筑“3+X”型公共中心体系。

“3”为“城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中心体系,“X”为生态城公共中心,注重城市、片区中心与客运枢纽的结合以及社区中心与轨道轨道交通站点的结合。

■鄂州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不同的学科对城乡一体化有不同的解释,就鄂州市而言,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系统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市场体系、生态保护上一体化,改变长期实际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公共政策上的差异,实现城乡在政策保障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

■鄂州城乡一体化规划布局
把市域1593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科学布局,远景城乡空间结构为“两区互动,城乡融合;一主三新,组群集聚;一带两轴,空间拓展”。

形成“一主、三新、十特、百中心村(新社区)” 四位一体的城乡空间体系,建设宜居宜业的组群式大城市。

城乡生态建设遵循“一带、两廊、多节点”远景生态结构,在规划期内重点开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重点建设百里长港生态示范带,通过长港生态修复、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特色产业园配套和公共基础设施四大工程建设,实现长港特色旅游、产业优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新型社区、生态景观、地方文化、水网治理和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二是通过水、渠连通长江、湖泊的方式,建立鄂州中西部水体生态(梁子湖-梧桐湖-红莲湖-紫菱湖-武四湖-七迹湖-长江)廊道,实现湖泊水质的改善;三是通过天平山、葛山、白雉山、沼山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建设,构筑东部山体生态廊道,提高鄂州整体森林覆盖率水平,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百中心村(新社区)规划指引
■目标任务
按照“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风貌突出、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的要求,先在燕矶镇池湖、杜山镇路口、杜山、庙岭镇恒大开展农村中心村(新社区)示范点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新建房按规划向新社区集中,到2011年完成106个农村中心村(新社区)规划和长港示范区及20个试点新社区建设,2016年完成所有新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中心村(新社区)全覆盖。

■百中心村(新社区)规划策略
我市现有21个乡镇、3个街办和1个鄂州开发区,共辖318个行政村、54个居委会、3126个自然湾。

在规划建设百(中心)村(新社区)工作中,市委、市政府立足鄂州农村实际,科学规划,务实推进。

(一)规划分区
按照我市城乡总体规划2020年远期发展目标,将全市域划分为“城镇发展区域”和“乡村发展区域”两大类。

“城镇发展区域”:“一主三新十特”规划区所覆盖的范围为“城镇发展区域”。

共438平方公里,覆盖行政村和居委会现状数量分别为135个和54个,共189个。

被城镇发展区域覆盖的现状行政村(居)及自然湾统一集并,按照相对集中规划选址建设城镇新社区。

未被“城镇发展区域”所覆盖范围为“乡村发展区域”。

未被“城镇发展区域”覆盖的用地面积共1155平方公里,183个行政村位于“乡村发展区域”内。

在该区域内的行政村及自然湾统一集并规划选址建设农村新社区。

(二)构建体系
(三)平均规模
农村中心社区平均人口规模达到2000~4000人(500-1000户),用地规模按50平方米/人计,约为15-20公顷(200-300亩)。

农村一般社区平均人口规模达到1000~2000人(300-500户),用地规模按70-80平方米/人计,约为10-15公顷(130-230亩)。

“一主三新”内的城镇新社区规模宜控制在10000-15000人,用地规模为30-45公顷(450-800亩);“十特”内的城镇新社区规模宜控制在5000-8000人,用地规模为15-25公顷(250-400亩)。

(四)科学选址
1、学习参观,统一思想。

2008年11月24日-29日,市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举办鄂州市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培训班。

全市各区、乡镇的主要领导参与学习。

并参观学习上海一城九镇的建设情况。

2、深入基层,收集资料。

2008年12月,工作组分三个组,下到三个区的各乡镇,听取基层领导对新社区建设的意见,并初步确定农村新社区的数量和位置。

3、座谈讨论,确定布点。

2008年12月,工作组分别邀请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的分管领导和各乡镇的主要领导到市规划局进行座谈讨论,确定新社区的数量及选址。

4、民意决策,依法审批。

按《鄂州市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新型社区的选址及建设须听取村民的意见,并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区人民政府审批后方可实施。

(五)实施策略
重点投入、鼓励发展农村中心社区。

在乡村发展区内选取发展条件好的行政村确定为农村中心社区,作为永久性的农村居民点,鼓励临近行政村居民点向此集并。

控制投入、限制发展农村一般社区。

未设农村中心社区的行政村原则上只设1个过渡性的基层村,作为本村居民适度集聚的地区。

严格控制基层居民点。

对有历史价值和传统特色的古村落居民点;对村域面积较大,耕作半径较远的居民点;对现状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有一定基础设施规模的居民点,基层居民点作为中心社区和一般社区的补充形式。

加强投入、引导发展城镇新社区。

在城镇发展区内被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覆盖的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并,建设城镇新社区。

(六)引导聚集
1、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开发区建设、新城建设,将拆迁征地的农户向新村和新社区集聚:在汉鄂快速建设需要对5000农户房屋拆迁的问题上,一改过去依靠建房安置和货币补尝安置为现在全部集中到新村。

2、通过群众拆旧建新,向新村新社区集聚:以自然因素推算,全市平均5%(约5000户)的农户需拆旧建新。

3、通过出台政策鼓励散居户向新村集聚:自2007年至今,省市两级政府就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出台了大量政策文件。

(七)资金筹措
1、资源整合。

实行“统筹规划、项目集中、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资金整合、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对涉农资源进行整合。

如杜山镇整合包括农村新社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国家科技示范镇等项目资金249.7万元,做好了东港新村一期工程的征地、基础设施和部分农户新房建设工作。

2、政策引导。

我市出台了“以奖代补”等一系列鼓励政策,激发农民投入和建设
的积极性。

3、民间投入。

在政府政策资金的撬动下,社会政策资本纷纷跟进。

如燕矶镇池湖新村将有经济收益的公益事业公开招标,优先赋予社会民间资本的建设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吸引社会资金80万元建设便民超市和幼儿园。

4、部门帮扶。

省直30家成员单位与市政府签订厅市共建协议。

97家市直单位与建制村(新社区)党组织广泛结对。

5、乡情回报。

一些鄂州社会成功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

(八)突破重点
1、谋划建设百里长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规划范围以长港带状流域为中心,范围涉及1个开发区(鄂州经济开发区)、6个乡镇(蒲团、杜山、泽林、东沟、长港、梁子)的28个新社区,总规划面积192.6平方公里。

按照“生态长港、吴楚水乡”的发展思路,打造集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镇村建设、特色旅游于一体的百里长港精品旅游线。

2、扎实推进中心村(新社区)示范点建设。

市委、市政府确定28个中心村(新社区)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安排两名市级领导挂点,一个市直部门具体承办。

(九)建设模式
1、规划引导模式:引导农民向106个农村新社区和47个城镇新社区集中,禁止在规划区外建新房。

2、迁村腾地模式:将农村新社区建设与国土整理项目相衔接,通过迁村腾地实施“增减双挂钩”项目,享受增减挂钩的优惠政策;鼓励分散居住的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新社区内的住宅用地,腾退节约的土地原则上由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管理,用于土地规模经营和集中建设。

此模式已在横山、东港等社区实施。

3、项目拆迁模式: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配套建设新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动农民利用征地补赏费、房屋补赏费统一建设新社区。

此模式已在恒大社区实施。

4、城中村改造模式:把拆迁村民的安置房建设和开发商的商品房建设结合起来,捆绑开发。

城中村土地依法公开招拍挂,所得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建设新社区。

此模式已在司徒社区实施。

5、产业培育模式:以产业龙头企业、规模种养殖板块为基础,规划建设核心产业园区,配套发展农业社区服务、交通运输、商贸餐饮、观光旅游等产业,依托产业建新社区。

此模式已在池湖、峒山等社区实施。

6、环境整治模式:对人口相对集中、居住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和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生态村、文化村,以及边远农村,以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为重点,推进村庄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形成生态旅游型新社区。

此模式已在路口社区实施。

(二)新村建设方面
2009年共启动新社区51个,计划投资8.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92亿元,建筑面积120万㎡。

市级领导挂点的中心社区进展顺利。

建设标准化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目标,建设集党(委)支部、村(居)委会和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村党员群众电教中心、农家超市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民政、卫生、劳动、广电、公安、司法、文体、计生、供销、残联等部门配套投入,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个社区50万元资金支持。

市、区两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并随着财力增长逐步加大扶持力度。

(三)培育产业方面
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板块基地扩规模、上档次、提效益。

水产品重点建设长港示范区"三大五小"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三大基地:2000亩武昌鱼原种基地、梁子岛万亩中华鳖基地、东沟杨林湖鳜鱼、黄颡鱼基地;五小基地:峒山翘嘴红白养殖小区、东港青鱼养殖小区、横山南美白对虾养殖小区、路口鱼鳖混养养殖小区、建新网箱养鳝养殖小区。

对“三大五小”基地按照鱼池鱼舍标准化、道路交通网络化、供排水机电化、养殖模式高效化、产加销一体化的"五化"要求建设,创建全省一流现代渔业示范区。

畜禽业以省原种猪场、大丰牧业有限公司、华农大种猪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建设杜山、蒲团、东沟5万头优质种猪基地、樊湖沿线40万头优质三元猪标准化养殖、沿湖地区200万只优质水禽“156”养殖模式示范带。

蔬菜业重点发展大棚菜和冬季马铃薯。

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

马铃薯面积达8万亩。

林业重点建设百里长港沿线1.5万亩的高产林果花卉苗木示范基地。

实现6大农业板块基地。

(60万亩优质水稻板块、40万亩双低油菜板块、60万亩水产板块、100万头生猪、3000万只优质水禽、万只牛羊和100万只优质蛋鸡养
殖小区、20万亩无公害蔬菜板块、30万亩林果板块)
(四)迁村腾地方面
积极探索农民房产权化、迁村腾地项目化的新途径。

将国土整治项目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相衔接,通过迁村腾地实施“增减双挂钩”项目(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享受增减挂钩的优惠政策。

出台农民到新社区建新房补贴政策(每平方米按50-200元),通过“迁村腾地”的形式,鼓励农民集中居住。

具体做法是: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采取宅基地置换方法,将村民旧宅基地与新宅基地置换,再将旧宅基地退还集体,实现土地整体还耕。

(五)均衡服务方面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均衡城乡公共服务的意见》30条,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七个全覆盖”。

一是户籍改革全覆盖。

在城区由固定住所和固定收入并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城区落户,享受城市居民同等权利。

二是城乡供水全覆盖。

将市自来水公司和各区自来水厂供水管网联通并向农村延伸对入住农村新社区的农户给予一次性政策补贴。

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

三是城乡医保全覆盖。

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网合一”。

居民参保不分城乡、不按身份、不设门槛,实现可衔接、可选择、可转换。

四是社会保障全覆盖。

建立普惠型医疗、临时生活、教育、住房救助制度。

在全省率先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五是城乡公交全覆盖。

计划用3-5年时间,在中心村—特色镇—新城—主城之间形成完善的客运系统,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市、区、乡镇、村互通户达的市域“半小时公交圈”。

六是城乡教育全覆盖。

按照规模适度、便民惠民的原则,用3-5年的时间,完成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农村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中心村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高中向区政府所在地集中。

七是广电文化体育全覆盖。

加速电视、电话、互联网三网融合,3-5年内实现村村恢复无线广播、开通有线电视。

完成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维修改造和行政村农
家书屋工程。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以提高镇域经济发
展水平为根本,围绕御苑等大型旅游景观节点,借助长安乃至西安经济的推力,逐步形成以旅游服务业、观光农业和房地产开发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方向(表2)。

(1)旅游服务业。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人们出游的次数不断增多,周末郊区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子午镇距离西安市较近,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通过开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服务产业链,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市民来此度周末,体验农家乐。

(2)现代农业。

子午镇距离西安市和长安区
较近,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市区提供农副产品,还可鼓励居民进行农副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同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深层次开发农家乐、果品采摘等休闲游乐服务。

(3)房地产开发业。

随着西安市的娱乐、游览功能重心的南移,大量的企事业单位落户该镇,为该镇的房地产开发提供了一个机遇;同时为了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应遵循集约化发展的原则。

为了给子午镇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
境,并使社区居民能安居乐业,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子午镇的移民主要是生态移民,通过对其迁村并点的实
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村镇规模。

在西部地区,由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较
弱,城市规模必须很大,才具有规模效应[8]。

因此,该区应
该集中发展,包括生产要素、人口等向城镇集中,扩大中心
城镇的规模,以便带动周边的中心村。

各个中心村大多数以
农业为主,规模应适中,因为农村排水处理、垃圾处理的条
件不够,环境卫生差,废弃物主要靠自然环境净化,村庄规
模不太大,自然净化可以保持生态平衡,如果规模太大,产
生的废弃物就会超出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破坏生态环境[9]
同时考虑到小学、医疗站等设施的服务人口半径,中心镇的
规模以3万人为宜,中心村的规模以3500—5000人为宜。

(2)中心村选址。

①要依靠原有的村落,充分利用现有
村镇的市政供给和公建配套条件,可以节省公建和市政配套
的投资;②保证生产和生活用地相对接近,道路交通方便,
使居民外出劳作便捷;③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将新建与
扩建相结合,集中新建或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节约土地;④
与集镇或中心镇的联系方便;⑤处理好新居住地与种植土地
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耕作半径,根据江西的经验,半径5公
里以内为宜。

(3)邻里关系的处理。

对原有的社会肌理、邻里关系、
人际交往形式、居住形式进行深入调研,总体上按原来的邻
里关系进行房屋布局,居民可自愿调整,争取塑造一个符合
原有社会肌理的居住环境。

(4)发展的出路。

耕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剩余的劳动力
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中心镇应抓住城市产业调整“退二进
三”的机会,吸引企业向该区转移;旅游资源条件好的镇可
以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