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斯民族问题国外研究综述_孙连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6-22古罗斯民族问题国外研究综述

孙连庆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从19世纪前半期开始,古罗斯民族问题受到了国外,特别是俄罗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按照研

究者研究的主体思路可将古罗斯民族问题研究的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在每个不同的时期,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但对于本研究课题而言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断地深化认识,对我们全面把握该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中世纪,罗斯,古罗斯民族,民族问题

[中图分类号]K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4-0068-06

总第603期Sum No.603

2010年第14期No .14,2010历史教学History Teaching 有关古罗斯民族的含义有很多种,但大体上趋于一致。有俄罗斯百科全书之称的

《从古至今的祖国历史》

一书中,将古罗斯民族的内涵定为:“是在古罗斯国家时期在东斯拉夫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俄罗斯民族、乌克兰民族、白俄罗斯民族的基础。”

古罗斯民族问题的研究涉及俄罗斯中世纪早期的历史,但由于当时俄国保存下来的有关该时期的历史文献资料极其缺乏,因此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一直很薄弱,直到19世纪前半期才得到俄罗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只是,当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语言学领域中,这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所决定的:一是之前提到的资料的缺乏,研究者只能利用仅有的、零散的文献资料做语言学方面的判断;二是在众多学者看来,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民族识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能够证实存在民族固有的独立语言,那么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证明该民族的独立存在。后来,随着考古学领域在该问题上的不断突破,学者们开始试图用考古学的诸多发现来解释古罗斯民族的产生过程,从而实现证明该民族独立存在的目的。可以说,就该问题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综观两个多世纪以来,国外(主要是俄罗斯)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贡献。

从19世纪前半期至20世纪初期,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承认在基辅罗斯时期存在着民族语言的同一性。与此同时,他们都指出了,古罗斯语是俄罗斯语、

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的共同基础。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А.X.沃斯托科夫、И.И.斯列兹涅夫斯基、А.И.索博列夫斯基和А.А.沙赫马托夫等人。

在俄罗斯学者中率先尝试证明古罗斯民族同一性问题的是А.X.沃斯托科夫。他在揭示了古罗斯口语(方言)中的一些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古罗斯语言是从共同斯拉夫语中分离出来的,并具体指出12—13世纪时在个别的斯拉夫语言中产生了分化。他认为,在基里尔和美弗迪时代[1](p.60)

所有

的斯拉夫人的相互交流还相对容易,即他们都使

用共同斯拉夫语[2]

(pp.5~61)

后来И.И.斯列兹涅夫斯基更加具体地研究了这一问题,认为共同斯拉夫语(古斯拉夫语)首先分成了两个分支:西和东南,而后经过了某个时期分化成了古罗斯和南斯拉夫语。研究者认为古罗斯语出现于9—10世纪。这一时期对于古罗斯语来说是非常稳固的。11—14世纪表现在古罗斯语中的方言的特点,符合И.И.斯列兹涅夫斯基的科学研究,而在15世纪时,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一、证明古罗斯民族同一性时期

俄罗斯(分为北大俄罗斯和南大俄罗斯,后还包括白俄罗斯次方言)和小俄罗斯(乌克兰)方言[3]。

在这一时期的古罗斯民族语言同一性的历史学和方言学研究中,А.И.索博列夫斯基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4]。他在分析了11—14世纪的古罗斯文字记载的基础上,区别并标识了古罗斯语言中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斯摩棱斯科、波洛茨克、基辅和沃伦斯基、加利奇等地区方言的特点。他认为,古罗斯语言的方言划分符合上个时代的东斯拉夫人的部落划分。

А.А.沙赫马托夫是第一个以历史学和语言学来理解东斯拉夫民族语言同一性的起源、形成过程、方言的构成和古罗斯语言分化意义的学者[5]。他认为,罗斯人产生的第一阶段(研究者将其命名为东斯拉夫人),是从斯拉夫人的东南分支中分离出来的时期,并注明该分离过程是在5—6世纪完成的。同时,他指出东斯拉夫族形成的“第一发祥地”是在普鲁特河下游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河间地。此时这些斯拉夫人就是6—7世纪历史文献中提到的安迪人,是东斯拉夫人的基础。6世纪时,他们为了躲避阿瓦尔人的侵袭,大部分安迪人迁移到沃伦和第聂伯河中游,А.А.沙赫马托夫将这一地区称为“罗斯部落的摇篮”,因为他认为此时东方斯拉夫人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民族整体”。在9—10世纪,东斯拉夫族开始广泛地向这一区域之外的地方迁徙,占据了从黑海到伊尔门和从卡尔巴特到顿河的广大区域。

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一时期,按照А.А.沙赫马托夫的观点,是东斯拉夫人历史的第二个阶段即人们所称的古罗斯时期。他认为,在东斯拉夫人迁徙的基础上,这一时期分化出了三大方言——

—北罗斯、东罗斯(或中罗斯)和南罗斯。北罗斯方言群体——

—这一部分东斯拉夫人向第聂伯河上游和西德维纳河,伊尔门和楚德湖地区推进,甚至到了伏尔加河与奥卡河的河间地。结果在这里形成了政治联盟,克利维奇人在联盟中占据优势地位,其中还掺杂着一些芬兰语族的部落——

—默里亚族人、韦斯人、楚德人和穆罗姆人。同时认为,东第聂伯河和顿河流域形成了东罗斯方言,其中阿坎(аканье)①最先得到了发展。另外,他还认为乌克兰语及其腔调是复原南罗斯方言的语言学基础,并由此将沃伦人、杜列布人、波利安人、德列夫利安人、底维尔人、乌利奇人归为南罗斯方言群体。对于克罗地亚人来说,研究者的观点并不十分明确,他们要么将其归入南罗斯方言群体,要么干脆就将其排除在东斯拉夫部落之外[5]。

在А.А.沙赫马托夫看来,东斯拉夫人在东欧的广泛迁徙、发展和分化为三个群体的同时,并没有破坏他们同一语言的发展,基辅国家在古罗斯语言的同一发展中起到了决定作用。伴随着基辅国家的产生,形成了“全罗斯生活”,全罗斯语言整体化的进程得到了发展。基辅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在古罗斯的全部领域内同一全罗斯语言的进程。直到13世纪古罗斯语言的同一性开始瓦解。随后的100年中,在古罗斯语的北罗斯、东罗斯和南罗斯方言的基础上,并在它们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形成了独立的东斯拉夫语——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语。

А.А.沙赫马托夫的基本思想极大地促进了随后的对古罗斯语言和古罗斯民族的研究。他的思想被一批同时代的大语言学家所接受,其中包括Д.Н.乌沙科夫[6],Е.Ф.布德杰[7],Б.М.利亚普诺夫[8]。在很长一段时间里,А.А.沙赫马托夫的理论在俄罗斯学者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至今他的某些思想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学术界中就该问题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就是否定东斯拉夫人即古罗斯民族的同一性。这主要是受到当时俄国国内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实际上,从农奴解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经历了相当大的变革,带有“白银时代”特征的不确定性和悲观的情绪对社会各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激进的、虚无的情绪也体现在人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上。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М.С.格鲁舍夫斯基、奥地利斯拉夫学家С.С拖茨基和Т.加尔捷尔,В.Ю.拉斯托夫斯基和А.什柳布斯基,Б.М.利亚普诺夫等人。

历史学家М.С.格鲁舍夫斯基将乌克兰族的产生归于第聂伯河沿岸的安迪人部落联盟,而安迪人在6世纪时就被拜占庭的作者们所知晓。同①根据维基百科全书的解释是,“аканье”和“оканье”是

不同方言对词汇的不同表述,[а]和[о]是在非重音节上

的区别,“аканье”属于南罗斯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方言;

“оканье”属于北俄罗斯语方言。此处的意思,笔者认为

是指以“аканье”为代表的方言群体得到了最先的发展。

二、否定古罗斯民族同一性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