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上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株不断出现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作用,可能是血清 ALT波浪式升高与慢性化原因之一
病毒感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激发免疫 反应。由于免疫介导破坏感染的肝细胞,引 起细胞损伤,参与免疫效应的有T、K以及其 他细胞因子如I L、I FN、TNF等
重型肝炎
细胞免疫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 Th细胞
可暴发 秋冬(散发) 全球不均衡
发病机制与病理
1、甲型肝炎: (1)HAV大量复制并从粪便中排出后,肝细胞损伤才开始出 现。提示:HAV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不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 伤 (2)机体的免疫介导:
NK细胞、CD8+T细胞杀伤肝细胞 (3)与肝细胞凋亡有关
ຫໍສະໝຸດ Baidu
2、乙型肝炎:
(1)急性自限性乙肝:宿主抗病毒反应适宜,肝细胞一过损 伤,病毒清除而痊愈
(2)慢乙肝: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无法彻底清除病毒,肝细 胞持续损伤迁延不愈
(3)重型肝炎:宿主免疫应答强烈致大量肝细胞死亡,非 特异因素及继发因素如内毒素血症,微循环障碍等加重肝细 胞损伤
(4)ASC:可能与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免疫低下,免疫耐 受, 虽有病毒复制,却无明显肝细胞损伤
3、丙型肝炎 可能与乙肝相似,由免疫应答介导。 因HCV的变异能力很强,在HCV感染过程中,新的突
3
RNA (9.4) 单股线状正链 UTR- 编 码 区 ( S/NS )-UTR 6个基因型,准种
1
RNA (1.7) 单股环状负链
1
RNA (7.5) (同HAV) 编码区三个 ORF
1
图 HBV基因组结构
图 HBV在肝细胞中的复制周期
流行病学
全球HBsAg Carrier 3.5亿,其中中国1.2亿(9.75%),感染 率57.6%
临床表现: 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肝炎病毒种类:已确定甲、乙、丙、丁、戊5种;庚与TTV尚在进一
步研究。 病毒特点: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 预 后:少数发展为重症肝炎,部分病毒感染后可发展为慢肝、
肝硬化甚至肝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原学
乙型
甲型
丙型
其他型
较严重型急肝:伴桥状坏死,绝大多数预后好,少数转慢性
2、慢性肝炎:
• 轻度慢性肝炎:
(G1~2,S 0~2) (1)肝细胞变性,点状灶坏死,嗜酸性小体。 (2)汇管区有/无炎症细胞侵润,轻度碎屑坏死。 (3)小叶结构完整。
• 中度慢性肝炎: G3, S1~3
(1)汇管区炎症明显,伴中度碎屑样坏死。 (2)小叶内炎症重,伴桥形坏死。 (3)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慢性乙肝感染的自然史
痊愈
稳定
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 感染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死亡
慢性携带
进展
30–50 年
失代偿性 肝硬化 (死亡)
Adapted from Feitelson, Lab Invest 1994
甲型
乙型
丙型
丁型
传染源
传播 途径
急性病人 隐性感染者
粪-口
急性病人 慢性病人 慢性病毒携带者
体液(水平): 输血/血制品 注射器/针制品/手术 皮肤黏膜损伤 性接触 母婴(垂直)!
体液免疫
– 早期产生大量HBsAb ,形成免疫复合物 – 激活补体,产生“Arthus”反应,
肝细胞凋亡 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炎性细胞因子
病理
基本病理特征: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间质 增生
1、急性肝炎(acute viral hepatitis):
轻型:肝细胞肿胀,形如气球样,胞浆色浅,胞核浓缩,嗜酸性 变,点状坏死,核细胞浸润
G 、 TTV、
戊型
丁型
发现 归属 结构
表 五种主要肝炎病毒
HAV
73年Feiston
嗜肝RNA 病毒科 无包膜 球形核衣壳 (27~32nm)
HBV
HCV
70年Dane
89年Chroo
嗜肝DNA病毒科
黄病毒科
包膜:HbsAg 核心:HBcAg、HBeAg 、 DNA、DNA-P (Dane颗粒42/27nm)
包膜 核心 (55nm)
HDV 77年Rizzeetto 卫星病毒科
HEV
89年Reyes 杯状病毒
缺陷病毒 (依赖HBsAg复制) (36nm)
(同HAV) (32~34nm)
基因组 RNA (7.5)
(Kb)
单股线状正链
抗原/
1
抗体
DNA (3.2) 双股环状有缺口 负链上四个ORF 10个亚型
• 重度慢性肝炎:G4, S2~4
(1)汇管区炎症重或伴重度碎屑坏死。 (2)桥形坏死范围广泛,累及多个小叶 (3)多数纤维间隔,小叶结构紊乱,或形成
早期肝硬化。
表 慢性肝炎病变的分级、分期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上优秀课件
学习目标及重点内容提示
熟悉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掌握各型肝炎病毒的 相关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重点掌握重型肝炎的发 病机制。
概述
定 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 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全球HCV现症感染1.7亿,中国3000多万(3.2%) 我国甲肝流行率80%; 戊肝约17%,庚肝4.2%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图 乙型肝炎世界流行分布
乙型肝炎: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超过20亿的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 当前乙肝感染者达到3.5亿 每年超过100万的人口死于乙肝感染相关疾病 全球52亿人口中有3/4生活在乙肝流行区
(同乙型) (同乙型)
(同乙型) (尤输血/血制 品)
(同乙型)
易 感 性 与 儿童、少年
免疫力
终身免疫
较持久(产生抗HBs者)
未明
未明
流行 特征
可暴发 秋冬(散发) 全球不均衡
散发/家庭集聚 不明显 全球不均衡
散发/输血流行 不明显 全球不均衡
散发 不明显 全球不均衡
戊型
(同甲型)
(同甲型)
青壮年 孕妇 不持久
我国肝炎的现状
是目前感染率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群体HBV感染率为77.2%,HbsAg携带率为9.75%(广西分别为77.9%和
13.2%),每年新发病260万(230/10万)现患肝炎约2800万,其中60%以 上为慢性肝炎, 3%将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 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其中50%死于原发性肝癌,后者90%以上缘于 病毒性肝炎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甲、乙型肝炎可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病毒感染后在肝细胞内复制,激发免疫 反应。由于免疫介导破坏感染的肝细胞,引 起细胞损伤,参与免疫效应的有T、K以及其 他细胞因子如I L、I FN、TNF等
重型肝炎
细胞免疫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 – Th细胞
可暴发 秋冬(散发) 全球不均衡
发病机制与病理
1、甲型肝炎: (1)HAV大量复制并从粪便中排出后,肝细胞损伤才开始出 现。提示:HAV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不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 伤 (2)机体的免疫介导:
NK细胞、CD8+T细胞杀伤肝细胞 (3)与肝细胞凋亡有关
ຫໍສະໝຸດ Baidu
2、乙型肝炎:
(1)急性自限性乙肝:宿主抗病毒反应适宜,肝细胞一过损 伤,病毒清除而痊愈
(2)慢乙肝: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无法彻底清除病毒,肝细 胞持续损伤迁延不愈
(3)重型肝炎:宿主免疫应答强烈致大量肝细胞死亡,非 特异因素及继发因素如内毒素血症,微循环障碍等加重肝细 胞损伤
(4)ASC:可能与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免疫低下,免疫耐 受, 虽有病毒复制,却无明显肝细胞损伤
3、丙型肝炎 可能与乙肝相似,由免疫应答介导。 因HCV的变异能力很强,在HCV感染过程中,新的突
3
RNA (9.4) 单股线状正链 UTR- 编 码 区 ( S/NS )-UTR 6个基因型,准种
1
RNA (1.7) 单股环状负链
1
RNA (7.5) (同HAV) 编码区三个 ORF
1
图 HBV基因组结构
图 HBV在肝细胞中的复制周期
流行病学
全球HBsAg Carrier 3.5亿,其中中国1.2亿(9.75%),感染 率57.6%
临床表现: 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肝炎病毒种类:已确定甲、乙、丙、丁、戊5种;庚与TTV尚在进一
步研究。 病毒特点: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 预 后:少数发展为重症肝炎,部分病毒感染后可发展为慢肝、
肝硬化甚至肝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原学
乙型
甲型
丙型
其他型
较严重型急肝:伴桥状坏死,绝大多数预后好,少数转慢性
2、慢性肝炎:
• 轻度慢性肝炎:
(G1~2,S 0~2) (1)肝细胞变性,点状灶坏死,嗜酸性小体。 (2)汇管区有/无炎症细胞侵润,轻度碎屑坏死。 (3)小叶结构完整。
• 中度慢性肝炎: G3, S1~3
(1)汇管区炎症明显,伴中度碎屑样坏死。 (2)小叶内炎症重,伴桥形坏死。 (3)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慢性乙肝感染的自然史
痊愈
稳定
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 感染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死亡
慢性携带
进展
30–50 年
失代偿性 肝硬化 (死亡)
Adapted from Feitelson, Lab Invest 1994
甲型
乙型
丙型
丁型
传染源
传播 途径
急性病人 隐性感染者
粪-口
急性病人 慢性病人 慢性病毒携带者
体液(水平): 输血/血制品 注射器/针制品/手术 皮肤黏膜损伤 性接触 母婴(垂直)!
体液免疫
– 早期产生大量HBsAb ,形成免疫复合物 – 激活补体,产生“Arthus”反应,
肝细胞凋亡 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炎性细胞因子
病理
基本病理特征: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间质 增生
1、急性肝炎(acute viral hepatitis):
轻型:肝细胞肿胀,形如气球样,胞浆色浅,胞核浓缩,嗜酸性 变,点状坏死,核细胞浸润
G 、 TTV、
戊型
丁型
发现 归属 结构
表 五种主要肝炎病毒
HAV
73年Feiston
嗜肝RNA 病毒科 无包膜 球形核衣壳 (27~32nm)
HBV
HCV
70年Dane
89年Chroo
嗜肝DNA病毒科
黄病毒科
包膜:HbsAg 核心:HBcAg、HBeAg 、 DNA、DNA-P (Dane颗粒42/27nm)
包膜 核心 (55nm)
HDV 77年Rizzeetto 卫星病毒科
HEV
89年Reyes 杯状病毒
缺陷病毒 (依赖HBsAg复制) (36nm)
(同HAV) (32~34nm)
基因组 RNA (7.5)
(Kb)
单股线状正链
抗原/
1
抗体
DNA (3.2) 双股环状有缺口 负链上四个ORF 10个亚型
• 重度慢性肝炎:G4, S2~4
(1)汇管区炎症重或伴重度碎屑坏死。 (2)桥形坏死范围广泛,累及多个小叶 (3)多数纤维间隔,小叶结构紊乱,或形成
早期肝硬化。
表 慢性肝炎病变的分级、分期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上优秀课件
学习目标及重点内容提示
熟悉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掌握各型肝炎病毒的 相关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重点掌握重型肝炎的发 病机制。
概述
定 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 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全球HCV现症感染1.7亿,中国3000多万(3.2%) 我国甲肝流行率80%; 戊肝约17%,庚肝4.2%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图 乙型肝炎世界流行分布
乙型肝炎: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超过20亿的人口感染过乙肝病毒 当前乙肝感染者达到3.5亿 每年超过100万的人口死于乙肝感染相关疾病 全球52亿人口中有3/4生活在乙肝流行区
(同乙型) (同乙型)
(同乙型) (尤输血/血制 品)
(同乙型)
易 感 性 与 儿童、少年
免疫力
终身免疫
较持久(产生抗HBs者)
未明
未明
流行 特征
可暴发 秋冬(散发) 全球不均衡
散发/家庭集聚 不明显 全球不均衡
散发/输血流行 不明显 全球不均衡
散发 不明显 全球不均衡
戊型
(同甲型)
(同甲型)
青壮年 孕妇 不持久
我国肝炎的现状
是目前感染率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群体HBV感染率为77.2%,HbsAg携带率为9.75%(广西分别为77.9%和
13.2%),每年新发病260万(230/10万)现患肝炎约2800万,其中60%以 上为慢性肝炎, 3%将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 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其中50%死于原发性肝癌,后者90%以上缘于 病毒性肝炎 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甲、乙型肝炎可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