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

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
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

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

一、引言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通过遗产旅游的方式来实现遗产资源向公众的展出功能,遗产旅游已成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名牌产品或“金字招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徐嵩龄(2002)曾指出:遗产以旅游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郭旃(2002)也提出:世界遗产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截至2004年,我国已拥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资

源共30处,其中对遗产资源进行中强度旅游开发的就有27处,占到遗产资源总数的90%。从遗产旅游的实践来看,这种方式确实使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得到了一定的实现与传播,但同时也出现了对遗产旅游价值超常开发而忽视对遗产资源的保护等问题,并且与旅游者的感知期望效用也存在较大差距。对于旅游者来说,实际上我国多数遗产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符号旅游”阶段,缺乏对遗产旅游价值的深层次开发与研究,也很难让游客充分领略遗产资源的自然与文化内涵。这必然导致人们对遗产旅游价值的理解和领悟缺乏深度,而难以产生共鸣,也不利于遗产价值的有效传播。同时,由于遗产资源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等经济特征,致使遗产旅游所提供的很多旅游产品并不能受到市场的适当调节,即不能由市场产生最优的资源配置。因此,如果简单将世界遗产资源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向旅游产品方向转化,必然造成以旅游价值评价取代遗产价值评价的后果,甚至可能引起遗产资源的核心价值――真实性(aut

henticity)和完整性(integrity)的丧失,进而破坏人们对世界遗产的

传承和持续享用,也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

称《公约》)中对遗产保护、保存和遗传后代的责任要求。

因而,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潜在作用,对遗产资源要进行多方面的价值挖掘,徐嵩龄(2003)指出:遗产的价值涉及多种领域,包括美学、思想史、宗教、社会学、历史、科学与技术等。就单个遗产而言,它们所具有的价值类型彼此并不完全一致。谢凝高(2002)曾提出:对世界遗产的开发包括硬开发(有形开发)和软开发(无形开发)两个方面。而目前,我国多数遗产地对遗产旅游价值采取的都是硬开发,即主要是针对遗产旅游的各种服务设施和商业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如兴建商店、宾馆、饭店、索道、娱乐城等服务设施,而忽视或脱离了对遗产资源真实价值的软开发,即通过考察研究、审美实践而不断发掘遗产资源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并不断提高和深化遗产旅游的科教、游览和山水文化创作体验水平,包括对遗产所在地的文化、民风、习俗等资源价值的研究与开发。实际上,遗产资源的软开发是硬开发的基础和本源,也是维持硬开发的生命线,而硬开发只是软开发派生价值的一种实现形式。可见,对世界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不能仅考虑简单实际的硬开发,更要加强对遗产价值的软开发研究与探索。为此,笔者针对我国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从两个方面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分析:一是对遗产旅游价值的软开发所带来的旅游者满意度和社会福利价值提高进行理论剖析;二是结合世界遗产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对目前我国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模式进行探讨。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开发进行过相关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内容也各有所侧重。针对遗产旅游的概念解释性研究,国外学者更倾向于遗产的旅游产品属性及旅游者的体验感受。如理查德兹(Richards, 1996a, b)认为:遗产旅游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过程,或者作为一种产品。为了在旅游动机和遗产旅游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人们必须了解动机的形式。莫西卡多(Moscard o, 2001: 5)则认为:遗产旅游是由旅游者与资源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经历。米歇尔(Micheal, 2002)坚持认为:遗产旅游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任意性的行为,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心理的需要。类似地,鲍瑞尔等人(Poria et al, 2001: 1048)确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者对特殊地点的感觉而产生的现象。而我国学者对于遗产旅游的认识则更倾向于一种保护性开发。如吴必虎(2002)通过对中国遗产地分布与需求的研究认为:将世界遗产地开发为当地主要的旅游产品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是一种政策性博弈结果。郭旃(2002)认为:遗产旅游中必须注重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反对将“把门权”、“保护权”与“管理权”分开,并提出创新机制的思想。李如生(2002)也提出:“建立一个以法律体系为基础的保护机制,实现部门管理和社会监督;建立世界遗产的有偿使用制度,并建议从企业经营中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用于保护”。郑孝燮(2003)提出:“加强遗产保护,防止‘濒危’问题”。

同样,针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研究,由于国外遗产旅游的开发较早,对遗产的旅游价值研究也更多是与旅游者的感受相联系,即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如理查德兹(Richards, 1996b: 262)曾指出:为了适应人类的偏好差异,注意就要转向遗产的吸引力。遗产资源的独特性和聚合性意味着这种吸引力已经发展成为旅游产业

内一种特殊的小生境。特欧和叶欧(Teo and Yeoh, 1997: 193)也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被吸引到遗产地,它的真实性被推向危险,旅游者选择目的地不再是根据真实性的内在价值,而是基于他们对目的地的期望。阿斯沃斯和拉卡海姆(Ashworth and Larkham, 1994: 16)认为:当前遗产是一种被有目的的创造用来满足当代消费的特殊商品。由于我国的遗产旅游发展与研究较晚,多数学者对遗产的旅游价值研究倾向于对遗产的保护性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相结合。魏小安(2002)从社会福利价值的角度指出:世界遗产要实现福利大众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最终是促进社会福利的增长,而大众福利的分配机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自身自发形成,也要通过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施行得以完善。徐嵩龄(2003)在黄山模式评价的系列论文中指出,要对遗产本身质量指标和遗产所在地环境的质量指标进行区分,“单纯的市场导向必须向多使命指导下的市场操作转变”。同时他认为:“完全从‘市场机制’出发经营黄山的做法是错误的,主张实施国家公园式的非营利性经营”。

可见,国内外学者对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分析更多表现是一种多视角的阐释与说明,而缺乏对遗产价值内在结构的理论剖析及其应用模式的进一步探讨,而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

三、对世界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分析

根据《公约》中的描述:“世界遗产是属于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世界遗产作为全人类科研、教育、游览和启智等精神文化的活动场所,是人与大自然精神联系的理想胜地(谢凝高,2002)。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它的价值原生性是一种自然遗存,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重要力量,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写照。“遗产价值的核心是它的广义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经济价值由此而派生出来”,而作为旅游开发也只是一种附属价值。徐嵩龄(2003)认为:遗产的共同价值特征是其广义的文化价值,并对这种文化价值进行了7个方面划分;这里从旅游资源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将世界遗产资源的价值划分为有形(显性)价值和无形(隐性)价值两大类,旅游价值、科考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4个亚类,具体可参见图1。

从世界遗产的价值构成图来看:有形(显性)价值主要包括旅游(或

展示)价值和科考(研究)价值。它是一种可耗竭的开发价值,即这种价

值将随着不断开发而逐渐衰减,通常认为是一种使用价值;文献中的一种典型方法是将使用价值定义为与资源的实际使用相联系的经济价值,如史密斯(Smith, 1987A)提出的通过参观舒适性景点或观察原始的野

生生物群落一类的方法;而无形(隐性)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传承)价值和环境(存在)价值。有些学者称之为非使用价值,它们就是在总价值中依赖于“使用”的那一部分价值的总和,但不是纯存在价值(pure existe nce value)。它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生命力,并随着无形价值的开发而具有明显的价值增值效力。约翰?V?克鲁蒂拉(John V Krutilla)指出:人们之所以会持有与他们当前的资源利用无关的价值,是与保留选择以备将来使用以及将自然资源传递给自己的继承人相联系的。另外,总价值可视为个人对保护或维护当前状态的资源支付额。如果总价值大于使用价值,其差额就是非使用价值,也有一些人将其称为存在价值、内在价值或保留价值。

根据《公约》的规定,世界遗产被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在价值表现方面各具特点;尤其在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内在联系和匹配关系。根据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将主要针对遗产有形价值中的旅游价值与无形价值中的文化价值、环境价值等不同匹配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前提:H[,01]:自然遗产价值的实现和提升需要无形环境价值的开发和转化;H[,02]:文化遗产价值的实现和提升需要无形文化价值的开发和转化。基于H[,01]和H[,02]的假设前提,本文进一步提出假设H[,03]:若提高遗产资源无形价值的产品转化能力,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者的个人福利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

首先假设旅游者可直接享用或消费的由遗产有形价值开发的旅游产品

为Y(y[,1],y[,2],…,y[,n]),即主要是指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其相应的支付价格为P(p[,1],p[,2],…,p[,n]);同时假设由遗产无形文化(或环境)价值开发和转化的旅游产品为X(x[,1],x[,2],…x[,m]),即主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旅游项目产品;其相应的支付价格为R(r[,1],r[,2],…,r[,m]),则遗产旅游产品可表示为产品组合Q(Y,X)。另外,假设旅游者的个人效用最大化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为:P?Y+R?X=M(其中M为货币收入),则旅游者的条件消费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x=x[,i](P,M-R?X,X);旅游者的条件间接效用函数为:u =u(P,M-R?X,X),在该效用水平下,用希克斯最小支出函数可以表示为:e[*]=M-R?X=e[*](P,X,u)。若假设旅游者开展或消费一项遗产旅游产品为q[,1](y[,1],x[,1]),并令其相应的价格分别为p[,1]和r[,1]。再假设x[,min]为遗产无形价值转化为产品X中的最低水平,或称为基准价值(threshold value);则对照图2中,点E为效用曲线u′[,0]与价格曲线r的交点;效用曲线u[,0]<u′[,0]<u[,1],它们与价值曲线r的交点分别是A、B、C和D,其中A、C两点的效用水平相等;B、D两点的效用水平相等。假设p[*]为遗产产品y[,1]的最高(或称瓶颈)价格,且它是产品x[,1]的增函数;则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形:情形一可用公式(1)表示说明,如果忽视对遗产无形价值的开发与转化,即使免费开放遗产所在地,也不会有任何旅游活动的发生;情形二可用公式(2)表示说明,在此价格上,旅游者对遗产旅游的消费

需求为正值。情形三可用公式(3)表示说明,若支付价格超过了消费者的承受力,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也为零。

可见,遗产资源的无形价值开发有助于其价值的实现。这一点也说明遗产资源如果被完全市场化运作,将很有可能出现价格超过旅游者的承受能力,致使多数旅游者享受不到遗产旅游的福利,甚至将遗产旅游变为少数人的特殊享用产品,这显然也不符合公众对世界遗产价值实现享用的初衷。因此,对遗产价值中旅游价值的实现,必须考虑遗产资源的属性和特点。如果忽视对遗产价值中无形价值(文化或环境价值)的开发与转化,必将影响遗产资源价值本身的存在与实现。通过以上论证,基本假设H[,01]和H[,02]得到了理论解释与验证。

从提高旅游者的福利水平来看,福利的计量可以根据X的变化与R 的变化来界定。R的变化与货币收入的总变化有着相同的影响。由于旅游者个人不可能去调整X的数量,以满足传统的边际替代率与价格比率相等的最优条件。因此,可用补偿剩余(CS)和等量剩余(ES)对旅游者福利的变化进行相对度量。假设,通过旅游者的条件间接效用函数,CS

和ES的数量就是函数式(Ⅰ)和(Ⅱ)的解。

其中CS表示在旅游者有机会购买新产品x[,1]情况下,且价格已经改变,为了使之与初始状态所带来的个人福利相等,旅游者需要增加的支出额。在图3中,CS等于BC段;运用支出函数,CS可用公式(Ⅲ)表示,ES表示在给定初始价格及旅游者消费水平x[,1]情况下,为了使旅游

者个人福利在新的价格和消费点B保持不变;其收入需要增加的变化量;ES等于AD段;运用支出函数,ES可用公式(Ⅳ)表示。

当然,如果对遗产资源的无形或隐性价值进行开发与转化,当新产品x的价格r=0时,那么旅游者从遗产旅游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增加是明显的,即从效用水平u[,0]提高到u[,1],表示旅游者的个人社会福

利水平提高,可参见图3,而这种旅游者个人福利水平的提高,必然使旅游者的消费满意度同步提高,也同样带动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提高。这样,原假设H[,03]也得到了理论解释与检验。这一点也说明开发遗产资源中无形价值的重要性。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者去世界遗产地进行旅游,并不会因为遗产地的魅力或伟大,而仅仅因为它是世界遗产地,并没有一种伟大或自豪感。为此,要使旅游者获得期望的满意价值,就必须提高遗产旅游产品中的无形价值含量。

四、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模式

从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来看,要使遗产资源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让更多的人们能够真正认识到遗产资源的价值与伟大,必须深入挖掘遗产资源中无形价值及其表现形式,为遗产资源的总价值增加含金量。由于遗产资源的类型不同,对其开发的模式也必然不同。这里笔者将根据世界遗产的5种基本类型来进行模式研究。

模式一:自然遗产价值+开发环境(存在)价值=实现与提升自然遗产旅游价值

该模式主要是针对自然遗产类型的资源进行价值开发。有学者曾认为区别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显得画蛇添足。史密斯(Smith, 1998, p3)

也提出:“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均作为有价资产”。因为它们都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如旅游、考古、景观、生态平衡等。在这一系列服务中,有些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能够一起增加或减少,但是通常一种服务的增加必然伴随着某些服务的减少。对于这类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包括在修建一些旅游基础设施时,也应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中国的武陵源、九寨沟和黄龙等自然遗产,这些遗产资源的主要价值就体现在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并吸引人们前去观光游览。因此,对自然环境价值的开发应以保护为前提,同时提高先进、科学的开发手段。如通过特色性、意境性命名或参与一些环保型和公益型的广告宣传片的传播等方法,实现对遗产旅游价值的深化开发与利用。此外,对于那些具有人物传记、宗教文化故事或美丽的传说等无形资源的遗产,可以在有限制的条件下开发一些真实产品,并负载在景区的过渡地带,让游客能够通过亲身登临和观光活动,感触自然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模式二:文化遗产价值+开发文化价值=实现与提升文化遗产旅游价值。

该模式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类型的资源开发,其中包括文物类、建筑群类和遗址类,该类遗产的数量大,占到我国遗产总数的2/3,是开发利用的重点。如北京故宫、颐和园,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丽江古城,重庆大足石刻等。这类遗产资源价值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性,突

出表现在对历史的一种真实、完整写照。由于文化遗产的灵魂就是它们的原生性和真实性,它的根本特点是不可再生性[21]。对于这类遗产资源的无形价值开发,必须注重对于相关历史故事、事件的深入发掘,包括通过影视作品的创作、音像制品的发行等方式进行影像类宣传;但不能损毁或破坏原址、原物的原生性。同时可选择一些与遗产地相关的文学、艺术、传说和故事等进行情境性创作、加工,即可开发或转化为动态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而增进游客对遗产价值的理解。

模式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价值+开发(文化价值+环境价值)=实现与提升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旅游价值

该模式主要适合于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资源的开发。这类遗产虽然是少数,如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等,但是价值高,名气大。由于这类遗产资源具有双重价值属性,对文化和环境价值都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在开发这类资源时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会造成遗产旅游价值的衰减。因此,这类遗产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对其无形价值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一些遗产旅游景区有时为了文化价值的开发而破坏了环境景观,甚至为了旅游服务设施而损毁景观环境,如黄山修建“五里桥水库”就是典型的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例证,黄山的社区化和城市化发展行为也是不利于黄山遗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在注重开发自环境价值的同时,还应将这类遗产资源的文化价值巧妙地揭示出来,而不能让旅游者看到的仅仅是一些自然景

观。可见,对这类遗产双重价值的开发与管理需要一定的权衡与灵活性,才能实现遗产资源价值与文化、环境价值的和谐、延伸与发展。

模式四:文化景观价值+开发文化价值=实现与提升文化景观遗产旅游价值

该模式主要针对文化景观类遗产资源的开发。这类遗产是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文化景观组成。这类遗产资源明显具有开发无形文化价值的潜力。如我国的庐山风景名胜区,突出文化价值的开发,开发模式类似于文化遗产资源。同时,由于这类遗产资源对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因此,对于它的开发还需要重视与自然环境价值的协调。

模式五: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价值+开发文化价值+借助(活动项

目或展示舞台)=实现与提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性遗产旅游价值该类模式主要针对非物质性遗产资源。这类资源本身就具有无形性,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空间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包括语言、故事、音乐、舞蹈、游戏、神话、仪式、风俗、手工艺技术及各种民间艺术表达手段。这类遗产资源是少数,我国目前仅有两种,即中国昆曲和剪纸。这类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需要通过一系列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的表演来向人们展示其价值。不能仅通过简单的参观,且必须要有动态的欣赏过程。因此,这类遗产价值通过借助一定的节庆活动,或者一种舞台表演,尤其最有价值的形式是在民

间开展与民俗活动相关的表演。如通过组织民间的剪纸艺人联合进行现场才艺(或竞技)表演活动,既可开发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旅游活动,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这类遗产价值的开发活动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在旅游方面也缺少对其价值的开发经验,然而这类遗产资源若能与相应的专题或主题公园或旅游活动结合起来,必将有很大的市场消费空间。总之,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过程中,必须从资源本身的属性和特点出发,而不能搞单一的模式,只有这样才是务实和有意义的。

五、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对策

针对我国遗产旅游价值开发的现状,为了保障这种开发模式的有效实施,笔者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本着科学、实际的原则,避免出现超容量的旅游和错位性旅游开发。由于世界遗产是一种保护性资源,而非纯开发性资源。如果将遗产旅游看成是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而忽视遗产资源与旅游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那么难以使遗产旅游与价值得到实现与发展。如在我国一些文化遗产地出现“屋满为患”的现象,以及一些自然遗产地变得日趋“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这些行为都对遗产资源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要形成系统的观点,既要看到遗产旅游中的有形价值,更要注重对无形价值的开发与转化。这样,既有助于实现与提升遗产旅游价值,也有助于遗产资源的保护与长期发展。

第二,对于遗产资源要进行科学规划。无论遗产资源实施哪种模式,都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规划思路,即包括功能分区和活动设计,同时采取科学的规划对策。对遗产资源所在地要进行保护、功能分区、开放区域、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旅游等方面内容的规划。在开展遗产旅游活动时,由于我国对遗产资源的环境容量缺乏科学的界定方法,而使不少遗产地还难以确定其合理的旅游者人数,也就无法对游客人数加以限制。当然,对遗产旅游景区必须要进行一定划分,改变过去那种“山上游,山下住”的做法,而变成“区内游,区外住”,以建立一种好的环境生态圈。另外,在我国遗产地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并未使人觉得有何独特或震撼之处。如旅游者在遗产地游览前缺少“序曲”与“前奏”,在游览结束时也缺少“尾声、回应与升华”等。这些重要环节的缺失,必然抑制了遗产旅游价值的提升。因此,只有对遗产资源的无形价值进行科学地开发与规划,才能有利于提高旅游者对遗产旅游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遗产旅游所带来的社会福利。

第三,加强保护性对策的制定与机制建立。对于遗产价值的开发要注意保护,而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由于我国现有的保护经费明显不足,而随着经济开发和建设的深入开展,未来还将会有大量新的文物出土,其发掘、保护和研究任务对于人、财、物需求会变得非常巨大。当然,由于遗产保护与开发资金、力量的有限性,应鼓励社会多种力量或多种形式参与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但必须以不违背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为前提,以保障文化遗产的原生价值属性为根本。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遗产开发的保护机制,改

变过去那种保护与利用两张皮的现象;而不能再出现自然遗产地的破坏性建筑,文化类遗产地的过量(超过负载容量)游客等问题。

第四,通过立法管理、组建保护遗产专家委员会和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用法律、法规来保护世界遗产资源,如制定国家遗产保护法,尽快组建国家遗产管理局。由于文化与自然遗产涉及许多学科,科技含量很高,社会效益很大。只有在广泛听取各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才能对相应遗产做出正确的评价和鉴定,并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建议。由于遗产资源的价值多元性,以及具有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属性,而且目前在遗产资源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广泛争议。因此,可以在相应组织机构完善的前提下,在进行试点基础上进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可能会更加稳妥与适宜。

六、结论与进一步研究

世界遗产具有多重价值,通过对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研究,体现了遗产价值的科学展示与享用功能。对于它的开发研究不仅限于物质层面和有形资源,更应重视对其隐性或无形价值资源的开发,才能使遗产价值得到进一步实现与提升。当然,对于遗产资源无形价值的深入开发,有助于加快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发展,也为遗产价值的实现提出一种新的科学方向,既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为遗产资源的经营或管理者提出了创新发展思路,并符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期望,是一种多方受益的事情。然而,在具体的遗产价值挖掘与转化过程中,还需要突破一些传统束缚,包括制度的、体制的、文化的和心理的等方面;在关

于世界遗产资源的具体管理与经营活动中,也必然存在与市场环境、政府行为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相协调的问题,这些也将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总之,只有对世界遗产价值的充分分析与研究,才能使遗产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识与传播,进一步保证和激发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或团体参与遗产资源的价值保护、开发与享用。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武当山)

世界遗产与旅游 ——以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发展为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点已成为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为例,分析资源优势、历史文化价值,探讨其作为优质旅游资源应如何将开发与保护结合,寻求有效的发展方案。 武当山的微观环境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II)(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如下: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 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据记载, 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 代有开拓扩建。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问题与策略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问题与策略研究 很多人已厌倦城市的生活氛围,渴望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在宁静、自然中彻底放松自己。现代旅游者也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旅游,希望获得一种愉悦的经历,强调参与和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备受人们宠爱,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乡村旅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境,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策略应用的探讨势在必行。

目录 一、基础篇 乡村旅游开发.pdf1 基于乡村特色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pdf2 乡村旅游开发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pdf6 乡村旅游开发空间结构及商业业态变化调查.pdf8 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9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研究.pdf11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pdf14 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理与管理工具.pdf22乡村文化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pdf29 二、地方篇 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pdf32 肥西县乡村旅游开发探析.pdf36 关于海南省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的研究.pdf38 合肥市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pdf39 湖北旅游名村乡村旅游开发初探.pdf42 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索.pdf45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影响研究.pdf52 生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广西富川县秀水村为例.pdf54厦门岛外乡村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研究.pdf56 厦门同安造水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pdf60

云南省弥渡县乡村旅游开发初探.pdf64 三、发展篇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析.pdf68 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策略应用的探讨.pdf71 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对比研究.pdf74 基于顾客期望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pdf77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创新模式探究古丽扎努尔阿.pdf78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创新模式探析.pdf79 浅谈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pdf80 浅析乡村旅游开发对策.pdf81 台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及启示.pdf82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pdf85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df88 乡村旅游开发我国城市反哺农村的理想途径.pdf91 乡村旅游开发新解读新思路上.pdf93 乡村旅游开发新解读新思路下.pdf96 新农村建设导入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pdf99

旅游节庆开发模式研究

旅游节庆开发模式研究 旅游节庆的一般开发模式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吸引物的数量和种类也日益增多,旅游节庆作为一种旅游营销产品,以其巨大的形象传播聚集效应、经济收益峰聚效应、关联产业带动效应受到旅游企业及旅游目的地的高度关注。从1983年河南省洛阳市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旅游节庆——牡丹花会,全国各地以政府为主导,纷纷创办了很多旅游节庆活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旅游节庆更紧密的与当地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产业类节庆和产品类节庆悄然兴起,到21世纪初旅游节庆在思路、内容、形式、运作方式和组织机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调整,目前全国每年大约举办六千多个旅游节庆活动,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旅游者。 绿维创景通过系统研究我国现有的旅游节庆,总结其一般的开发模式,并结合相关案例,提出区域旅游节庆开发的六个关键思路,以期对国内旅游节庆开发形成一定的指导作用。 虽然目前中国对旅游节庆的研究还比较落后,但是全国以旅游节庆来命名的活动却很多,那么这些节事活动是如何开发出来呢?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呢?绿维创景在系统研究国内现有旅游节庆活动的基础上,以节庆形式和节庆内容为切入点,总结出旅游节庆开发的四种经典模式:

模式一:经典回归型——“老壶装陈酒” 经典回归型就是在保持地方传统节庆形式和内容不变的基础上,以体现地方风俗节庆的原真性为主,向旅游者展示其原有风貌。此模式主要是针对那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节日或待开发旅游区特有的节庆活动,它们多是“养在深闺人未知”的潜力品牌项目,有着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异域风情。在当地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群众基础广泛,对外来的旅游者保持着神秘的吸引色彩。例如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古代又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大理各民族物资文化交流的传统盛会,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199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大理三月街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西藏是一个具有神秘感的地方,而藏历新年与汉区春节的大不同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到西藏体验一把。 在此开发模式下,节庆策划者并不需要对节庆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变,主要是保持传统节庆的“原汁原味”,通过对当地民俗节庆活动系统全面的调研,借助各种宣传策划活动,以传统活动的神秘感和个性化来吸引旅游者。绿维创景在金仓湖策划项目中,还原传统“七月七夕日,牛女会佳期”的七夕佳节,打造传统节庆——乞巧节,发扬民间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教学提纲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它们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化遗产旅游的合理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二者能否达成双赢的局面,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等问题一直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旅游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度开发是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问题和旅游发展所需要资源要素的有效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需要对其构成的社会综合开发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而我国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开发体系,在理论研究上多是一些一般的分析和说明,往往限于一般原则和策略的罗列,也没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系统分析。我国文化遗产的延续、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关注与重视,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也将拥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灵魂是它的原生性和真实性。文化遗产的根本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是永远失去。任何复制品都不具备原来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原真性 原真性又可译为原生性、真实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的、非仿造的等方面的意思。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而人们认识这些价值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要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因此就有原真性的要求。信息源各方面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其他内在的、外部的因素,用这些信息源来检验文化遗产在科学、历史、艺术及社会等方面的详尽状况。 2 完整性 完整性保护原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范围的完整,文化遗产自身是一个整体,又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会有损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又要保护其依存环境,不能只关注单个的“点”而形成“孤岛”现象。比如我们的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山水文化的浓缩,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管理中要保护这种天人合一的融洽和山水风貌的完整。完整性原则的另一层面是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文化遗产的关联性要求我们不能只保护物质的实体,还要关注相关联的历史文化。比如北京故宫,以其空间组合布局、造型艺术、使用功能等诸方面的融合、和谐、秩序,渲染了当时皇权至上的伦理

旅游与世界遗产

《旅游与世界遗产》期末论文 人类艺术的殿堂——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这里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而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美文化体系都戏剧性地在这里交流与融汇了。 莫高窟——历史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而莫高窟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则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石窟。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

莫高窟——风格演变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北朝—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典型洞窟有第249窟、第259窟、第285窟、第428窟等。 隋唐—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五代和宋—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的典型洞窟有第61窟和第98窟等,其中第61窟的地图《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 西夏和元——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典型洞窟有第3窟、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莫高窟——艺术特色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旅游学院国旅2班吴琼莉(20093558)众所周知, 世界遗产已成为我国旅游吸引物的重中之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一批自然和文化遗产而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对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有不同的观点与做法,给遗产保护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遗产,在既遵守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时, 又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世界遗产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含义有多种说法,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定, 它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总结各类说法,构成旅游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对旅游者来说要有游览价值, 即自然地或经开发后可作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 其二, 对旅游业来说要有经济价值。无论何种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如果对旅游业没有经济价值,则难以构成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其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独特性,必须具有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是其生命力所在, 它不仅能使人产生旅游动机,而且能使人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二是区域性, 即旅游资源植根于一定的区域背景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促使旅游者进行区际乃至国际旅游的重要原因。不过,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的国际性特征表现得日益突出。三是可持续性,通常旅游资源不能向旅游者出售, 也不能转让。正是其可持续性,所以加强保护和管理, 能得到长期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发挥其潜在价值。 世界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部分。文化遗产包括:(1)文物,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 具有考古性质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2)建筑群, 即从历史科学角度看, 在建筑样式,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位或连接的建筑群;(3)遗址, 即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自然遗产包括: (1)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物质和生物结成为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2)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性质和自然地理,以及科学明确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活环境区; (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世界遗产都是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 都可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存在。保护好世界遗产, 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一个资源产业, 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 一个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的产业。世界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保护遗产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需, 也是现在和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需。 二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世界遗产保护的目标为: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永久地流传下去。因为它不仅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属于全人类;它不仅属于当代, 更属于子孙后代,其次,要保证在任何遗产利用方式下, 相关的国家和全民利益不致受损。遗产事业是大环境事业的一部分,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如果因开发不当或保护不力, 让遗产严重受损或发生严重蜕变, 将被列入濒危遗产, 这还会产生不良政治影响。我国有许多世界遗产,带动了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尤为突出, 如湖南的张家界,四川的九寨沟等。但是, 20 多年旅游业的发展, 得力于世界遗产,也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有些遗产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或不当开发,出现短视,盲目追求

世界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思考

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思考 班级:12游憩生态1班姓名:吴雁佳学号:201230470120 摘要:中国是目前拥有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众多,旅游业 又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繁荣的旅游业已经使部分遗产地不堪重负,处于十字路口的遗产地,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遗产”变“遗憾”的悲剧。因此,思考遗产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并找到协调的方法。 关键词:遗产旅游关系协调 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历史的载体,记录着丰富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印证,对其进行保护有助于我们延续历史、传承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遗产保护体系,在保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护了大批遗产,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自1978年以来,经过20多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居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中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机蓬勃的大发展时代,而世界遗产地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的。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及对过去时代纪念和追寻的往日情怀也使得文化遗产旅游地倍受青睐。 要了解世界遗产与旅游的关系,当然要了解世界遗产是什么。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① 遗产的概念已经在国际间广为传播和接受,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大,从文物遗产到自然遗产,再到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然而迄今也没有国家严格按照这些类别进行分类管理,而是由相同的或不同的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些“保护地”。目前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任然比较复杂,就类型而言,它包括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类型,其主管部门更是包括国家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文物局等等。 在很多发达国家,遗产地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英国,遗产业被称为“英国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每年约28%的旅游收入来自遗产旅游业,遗产业也因此自称是英国旅游业中的主要潜在增长区。在美国,近400个国家遗产地的年接待游客人数都在亿以上。中国也不例外,目前旅游热点地区大多是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遗产”。以2003年为例,即使受非典的影响,2003年接待游客100万以上的国家风景名

乡村旅游模式及案例研究

乡村旅游模式及案例研究 国内主要模式研究 1.【"农户+农户"模式】 乡村旅游初级阶段,原真性强,发展水平低下 1.1内容: 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也称自主经营模式,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合一,依然存在,具有和理性。 1.2意义: 这种模式具有短平快优势。农户善于学习别人经验,汲取别人教训,因其势单力薄,规模有限,往往注重揣摩、迎合游客心理,极具个性化服务。 投资收益: 该模式主要由农户自负盈亏,最终的受益者为农户。 1.3优势: 1.3.1文化保留最真实 1.3.2游客花费不多,能体验最原生态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1.3.3较适合以“农家乐”为主的小规模乡村旅游 1.4劣势: 1.4.1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 1.4.2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差 1.4.3旅游经济的带动效应较差,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 1.5解决方案: 可以让政府或者企业介入,加大对资金和管理的投入力度,规模化发展。采用合作社方式,对现有农户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分配。 1.6案例:成都的农科村、浙江安吉的天荒坪村

2.【个体农庄模式】 自主经营,相对独立,管理水平不够高 2.1内容: 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模式。它将当前农村最缺乏的现代管理、科技、资金等引入土地,个体经营者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过程中的全部工作。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了附近大量闲散劳动力,他们通过手工艺制作、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2.2意义: 是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的,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 2.3投资收益: 农庄吸纳大量的农户闲散劳动力和资本,集体获利,农户增收。 2.4优势: 2.4.1农庄自主经营,投资少,回报率高。 2.4.2农户可获取大量利益、土地增值、解决就业压力。 2.4.3个体经营者更好的维护当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从而改善投资环境。 2.5劣势: 2.5.1由于农庄自主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相关知识技能底下,影响整个景区运营。 2.5.2农户会承担一定量的资金风险。 2.5.3规模小,竞争优势差。 2.6解决方案: 转变落后的经营生产方式,积极与政府、企业、旅行社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招商引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按现代工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运作。增强农户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培训。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吸纳相关人才。

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景观给予的一种极高的荣誉,同时,也对世界遗产所在国及人民保护世界遗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观念、开发意识、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何对世界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才能达到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双赢、使二者出现良性互动,这成为当前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中最为紧迫的课题.文章从综合分析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的问题出发,就其表现和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1.世界遗产的文化基石 人类社会的文明起源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这就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也必然是多元的,所以即使在资讯发达、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世界的文化依然是多元性的。然而无论怎样的多元,始终有鲜明的共性,这同样从文明的起源开始就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特点。比如,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朴素的唯物思想、对美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寻、对祖先的崇拜、对人类自身生存模式的幻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都反应出人类文明的共性。随着文明的进步,这种共性已经成了或者正在成为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相互连接相互包容的理性内核。 2.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意识的产生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越来越强烈的,可以说,全球意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意识之一。与此相关联的是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海洋污染、传染病等等,不可能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区或某个国度的问题,而是与全人类密切相关的全球性问题。进入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地去认识自己,生命科学的发展,克隆技术的诞生,生命密码的解破等等,促使人类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3.我国的世界遗产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3.1认识错位 当前在我国世界遗产开发和利用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就是认识上的错位。首先,对世界遗产的功能定位不准。世界遗产,不论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遗产,都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的载体,对它的利用应着重在开发其精神文化功能,而不是经济功能。其次,将世界遗产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大手笔、大气魄,唯独没有想到一旦破坏了这些宝贵的资源,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再次,空间开发错位。许多遗产地在保护区甚至是核心区、生态脆弱区内搞

旅游度假村开发模式研究——以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例-精品

旅游度假村开发模式研究——以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功夫、思路、条件、空间、模式、问题、战略、系统、充分、整体、合理、提升、发展、建设、研究、特点、支撑、内涵、基础、需要、利益、素质、项目、资源、体系、需求、方式、特色、结构、主体、关系、吸引、形成、拓展、丰富、满足、整合、规划、确保、方向、实现、实施、中心、核心 ——以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为例 旅游度假村是指一个用作休闲娱乐的建筑群,通常远离闹市区,依山傍水,为了让客人们于假日时可享受他们的假期,度假村内通常设有多项设施以满足客人休闲的需要,如餐饮、住宿、体育活动、娱乐、购物以及赌博等。多年以来,山合水易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旅游度假村开发模式的研究,走在旅游度假村开发的最前列。 由于投资较大、风险较大,度假村的开发应注重在开发建设之前做好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工作,山合水易的专家称具体应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旅游度假村规划开发要符合度假村自身经营的特点,要站在经营的角度来考虑策划规划设计问题,才能够确保未来经营的成功。 第二,旅游度假村规划开发要对旅游与休闲产业的互动关系有深度研究,才能够超越“就度假村做度假村”的层面,而是通过“度假村+休闲+旅游”实现质的腾飞。 古山重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开发项目 古山重旅游旅游度假村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景区提升与度假区开发”。整体定位与发展思路概括为:“一个目标,三重意义,五大支撑和五点做到”。 一、一个目标: 做“纯粹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古山重旅游开发的核心优势就在于田园风光的原始与质朴,虽然目前也存在建筑风貌杂乱,景观风貌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但是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感受,是古山重永久不变的“核心吸引力”。 山合水易认为,古山重整体上也可以按照“农业大观园+民俗博物馆+乡村嘉年华+郊野度假区”的方向进行探索,要体现“原乡原味”。 二、三重意义: 古山重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不仅仅是一个旅游项目的运作,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凸显各个利益主体的开发要求,通过项目的建设,实现三重意义: 示范性:项目规划必须按照打造国家级示范品牌的要求,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时尚农业角度出发,立足特色度假项目、特色体验农庄、特色民俗接待等需求进行设计;

(精)工作心得: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思考

工作心得: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思考 一、引言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通过遗产旅游的方式来实现遗产资源向公众的展出功能,遗产旅游已成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名牌产品或 “金字招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2004年,我国已拥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资源共30处,其中对遗产资源进行中强度旅游开发的就有27处,占到遗产资源总数的90 %。从遗产旅游的实践来看,这种方式确实使遗产资源的旅游价值得到了一定的实现与传播,但同时也出现了对遗产旅游价值超常开发而忽视对遗产资源的保护等问题,并且与旅游者的感知期望效用也存在较大差距。对于旅游者来说,实际上我国多数遗产旅游的发展还停留在“符号旅游” 阶段,缺乏对遗产旅游价值的深层次开发与研究,也很难让游客充分领略遗产资源的自然与文化内涵。这必然导致人们对遗产旅游价值的理解和领悟缺乏深度,而难以产生共鸣,也不利于遗产价值的有效传播。同时,由于遗产资源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等经济特征,致使遗产旅游所提供的很多旅游产品并不能受到市

场的适当调节,即不能由市场产生最优的资源配置。因此,如果简单将世界遗产资源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向旅游产品方向转化,必然造成以旅游价值评价取代遗产价值评价的后果,甚至可能引起遗产资源的核心价值--------------------- 真实性(authe nticity) 和完整性(integrity)的丧失,进而破坏人们对世界遗产的传承和持续享用,也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对遗产保护、保存和遗传后代的责任要求。 因而,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潜在作用,对遗产资源要进行多方面的价值挖掘。而目前,我国多数遗产地对遗产旅游价值采取的都是硬开发,即主要是针对遗产旅游的各种服务设施和商业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如兴建商店、宾馆、饭店、索道、娱乐城等服务设施,而忽视或脱离了对遗产资源真实价值的软开发,即通过考察研究、审美实践而不断发掘遗产资源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并不断提高和深化遗产旅游的科教、游览和山水文化创作体验水平,包括对遗产所在地的文化、民风、习俗等资源价值的研究与开发。实际上,遗产资源的软开发是硬开发的基础和本源,也是维持硬开发的生命线,而硬开发只是软开发派生价值的一种实现形式。可见,对世界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1、国内乡村旅游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兴起,90年代中后期得到较快的发展。1995年以后,双休日的实行,广大城市居民有了闲暇时间,,走到乡村,寻找回归大自然的乐趣,乡村旅游在全国持续升温。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1998年,国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1999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有力的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中国乡村游”,号召到乡村去体验“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7年推出了“中国城乡和谐游”,宣传魅力乡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在我国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乡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也逐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检索引擎,检索1992-2009年中文期刊数据库当中关键词包含“乡村旅游”的文献,相关文章共有3415篇。从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开始,研究乡村旅游的文献急剧增多,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我国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概念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影响等。 早期,许多学者主要关注乡村旅游的概念和乡村旅游的意义、影响进行了探讨。邵琪伟(2007)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26]。大多数学者们更倾向于从功能、产品表现形式等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界定。张文(2006)人将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总结为:增加收入与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方面[27]。大多数学者也赞

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这些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农耕文化在我国过去农业文化中居主体的地位,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普遍而长期。文章在研究现在我国农耕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后,从宏观角度提出我国农耕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不一样的地理环境产生不一样的农耕文化,分析农耕文化及其开发模式,特别是放在现在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加快我国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本文关键词农耕文化;旅游开发;开发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己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财产关联度最高、创汇最多、开放程度最高的财产。而文化作为旅游的生命与灵魂核心,不停是旅游活动开展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在我国的过去文化中,农耕文化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又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对其进行分析和开发,对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耕文化相关概念 (一)农耕文化的定义 有关农耕文化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农耕文化是专指人类在农耕生产实践整个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产的总和[1]。倪宗新认为,农耕文化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社会的文化[2]。并且根据人们所从事的不一样活动,又可以对文化进行不一样类别的细分,农耕文化并且是如此。 (二)农耕文化的类型 我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华文明创建在自身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我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3]。农耕文化包含南稻北麦、水田旱地、绿洲红壤、果园牧场、平川摊田和相应的农牧方式、作业周期、除病防灾等等农事表现和整个过程;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态度与心情[4]。 (三)农耕文化旅游资源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农耕文化原因,并且可以在旅游整个过程当中产生经济效果与利益、生态效果与利益和社会效果与利益。文章继续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具体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和抽象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具体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比力直观的,可经过视觉感知,包括农具、饮食、农耕景观、特色物品等;抽象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为精神层面的资源,包括民间歌舞、岁时节日、农事活动等。 二、国内农耕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难题 (一)国内农耕文化旅游基本情形 现在,我国农耕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农耕文化旅游的办理和分析还很少,农耕文化旅游还没有一个抻邢205>统计标准,统计资料也很少,对消费者消费特征调查与统计几乎没有[5]。我国旅游者进行的乡村旅游还不是一种体验,更多是一种简单的观光。 (二)国内农耕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的难题 1.文化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不突出 文化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宣传上、组织上和内容上等各个环节,缺少品牌文化旅游专线,有关旅游文化的内涵很少被挖掘,这主要体现了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线路类旅游产品特别是特色旅游产品数量稀少,以至于吸引的旅游者并不多。其他方面本地社区和相关的社团在旅游筹谋中发挥作用有限,从而使得民间文化特色没有被充实的挖掘和开发。所以,增强对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挖掘是推动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良好发展的主要任务。

旅游节庆的资源整合模式

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研究 董观志杨凤影 国务院侨办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04CQBZ003)的部分成果[摘要] 节庆旅游是推广目的地形象、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原则,提出了产品体系的主题化、时间安排的序列化、空间布局的协同化、活动内容的人文化等四种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以期为我国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操作框架。 [关键词] 区域旅游节庆活动整合模式 一、问题提出 节庆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旅游产生吸引向性,经开发规划后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动态文化吸引物的各种节事庆典活动的总和(包括各类旅游节日、庆典、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规模不一,在特定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且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以其独特的形象吸引大量区域内外的游客,从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并产生效果不等的轰动效应。可见,节庆旅游是推广目的地形象、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对节庆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相当薄弱,大部分论文都只是从局部的角度,如从节庆的市场运作、从节庆的可持续发展、从区域形象整合的层面、从节庆活动要素的系统构架等角度探讨了节庆旅游开发的资源整合。这些先行研究为我们探讨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奠定了基础。这里所指的区域不是说是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或者一定的区位,而是根据节庆文化和旅游活动的相关性而类聚成的一个构架。本文尝试在吸收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节庆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同时还通过对我国节庆旅游开发中成功的事例的分析,从产品、时间、空间、文化等四个层面对节庆旅游资源整合模式进行探讨。 二、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原则 1.注重节庆资源要素的协调性当节庆旅游资源与区域的旅游发展目标所要求的资源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时,这些资源就会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这一要求说明,节庆旅游的开发应有协调区域旅游发展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区域旅游业相适应,那么,也就不能成为该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节庆资源就有待于进一步整合。这种整合应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区域旅游未来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二是以区域旅游的现有主题为依据。 2.强化节庆产品功能的特色性只有区域的节庆资源是稀缺或独具特色的,才能形成节庆旅游的竞争优势,并由此保持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区域节庆资源独特性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区域传统的独有的节庆文化传承;二是区域通过挖掘开发出独特的节庆旅游活动。 3.形成节庆资源优势的持久性 区域在整合节庆资源时,应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下,加强保护和创造资源优势,并形成持久性趋势。实践证明,只要区域保持节庆旅游的原生的独特风貌,给人以独特深刻的印象,留住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从而保住旅游市场,就能为区域节庆旅游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 4.把握节庆资源整合的有效性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只有围绕着节庆旅游的主题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增加新的活动项目,改进旧的活动项目,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整合并不是所有的节庆资源的整合,而是要按照整合的目的筛选整合的对象,有些节庆资源具有文化优势但是并不具有开发的市场价值,而有些节庆资源缺乏文化优势但具开发价值,对于节庆旅游的开发,其资源整合的客体是与节庆主题相融合的可以用于旅游开发的具有开发价值、市场价值的节庆文化资源。节庆资源需要按照节庆活动的传统性、文化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进行灵活地整合。 三、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 整合就是有机地融为一体,英语单词为“integrate",意思是融为一体。在进行节庆旅游开发时,要完成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并让它们能够和谐共存,关键是根据节庆旅游资源特点,对其文化价值给予不同的定位,优势互补,互为依托,让它们能够满足旅游者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需求,减少它们间的替代关系而加强合作,这也是大旅游原则的集中体现。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应从产品、时间、空间、文化等四个层面进行分类。 1.模式一:产品体系的主题化产品主题化是指以节庆旅游的鲜明主题为主线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相关特性的旅游产品形成产品线。按照“主题”整合一系列协调性良好的、内容衔接的、共同体现特色的旅游节庆产品,有助于增强产品的特色,塑造旅游节庆活动在旅游者心中的鲜明的差异化形象,推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的发展,扩大旅游节庆活动的影响半径。旅游节庆产品体系的主题化主要体现在项目的主题系列化和项目活动内容的系列化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围绕主题的项目系列化。例如,三门峡市以“黄河文化”为

世界遗产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世界遗产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以澳门历史城区为例摘要:澳门特别行政区由路环岛、凼仔岛及澳门半岛所组成,一个土地面积只有28.6平方公里的城市,载有常住人口50多万、机动车辆16万辆、机场一个、港口及2006年旅客突破2000万人次.这个总面积从12.69平方公里的小渔村填海造地发展到如今的一个小城市,有400多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在中西文化交融下建有不少东方传统,西方特式的建筑物,2005年这一系列的建筑物被加载世界历史遗产名录。2005年澳门多座建筑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遗景观亦制约着景点周围环境,是故,有保留特式建筑物外墙而发展,有旧区重整的意向,即在某些古旧区域,有需要保留的建筑物,保留整修,无需要的,清拆重建;但是,澳门特区的土地所有权,有属政府的、有属私人拥有的、有属政府批租给私人发展的,面对的困难特别多,有需要制订法律,有需有制订赔偿方案。如何令附有包袱的历史城市既保有自己的个性,亦需要配合社会的发展,相信仍有不少反思的空间。 关键字:澳门、城市、世界遗产、旅游 世界遗产旅游作为各国新的旅游产品,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遗产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国际旅游业开创了新契机。世界遗产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寻幽访古和感受自然的渴望,而且还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遗产旅游作为特色旅游文化的奇光异彩。城市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最为集中之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于1972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具有社会、文化、科学和经济意义。 澳门素有“东方蒙地卡罗”、“不夜城”、“购物天堂”之称。澳门是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名胜古迹众多,博彩行业兴旺,中西文化荟萃。漫步在历史城区,比比皆是的历史建筑,悠扬顿挫的钟声,香火鼎盛的庙宇,前卫的艺术展览,让游人流连忘返。这座城市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各种艺术和民间节庆活动。回归以来,在特区政府的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