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 畏,祖宗之法不足守
◆ 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 化 ◆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 宰相
◆ 支持变法 — 态度动 摇 — 继续变法 — 陆续废 止
◆ 新法几乎全被废掉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变法的作用(总)
◆ 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 积弱的局面。
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度支掌管财政收 应了加
支和粮食漕运等;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 强中央
4)另设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审刑院
集权的
(大辟罪案的复核机构)、学士院(为皇帝起草 需要
诏书,侍从皇帝“备顾问”)等。
1)集中军事权: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 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 地方权
成就。
发展要求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理解王安石变
法的失败原因。
说明
注意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评价王安石变
法。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主要社会矛盾
阶级 矛盾
民族 矛盾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
形成的原因
土地兼并,农民少地;重重受剥,赋税沉 重;战争频繁,灾害不断;农民反抗,起 义不断
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 负担,许多人为支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面 的 改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政
变
府收复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 得到实惠
市易法 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思考:从这些“富国之法”所起的作用看,对哪个利益方 最有利?其次是谁?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冗官
积
军队数量急剧增加, 军费开支高涨
冗兵、冗费
贫
小结:北宋集中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 权,但集中军权、实行更戌法及军队经常换防,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 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冗费的增加,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财政危机加剧。另外,农民起义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 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变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
武器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思考:从这些“强兵之法”所起的作用看,对哪个利益 方最有利?起到的总的作用是什么?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取 措施
士
改革科举 制度
之 整顿太学
法 惟才用人
内容
见 教 材
作用或成效
把科举制的立足点放在选拨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 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 新进之士Leabharlann Baidu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农田
富 水利法 国
见
免役法 教
之 (募役法) 材
法 方田
均税法
作用或成效
局限
大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限 强制农民借贷;利
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 息偏高,农民负担
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依然沉重
积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
贫
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
局
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
矛
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朝政的新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盾
1)宰相: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 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 实际执政的宰相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号。 后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
削弱和 分割宰 相的权 力,实 行军政、
作为副宰相。
民政和
2)枢密使(院):宋建立后,其专掌军事政 财政的
选修1 第四
王安石 变法
一、课 标 要 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二、教 学 要 求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了解北宋中期所面临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 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形成。认识北宋中期改 革的必要性。
探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成因。知道庆历新 政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
面临着辽和西夏的威胁,辽、西夏和北宋 之间争战不已
要求改革朝政的新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空前强化皇帝专权,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具体表现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形成的原因
集中军权;更戌法; 积
换防;争战、苟安
弱
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 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 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 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 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下列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据此回答北宋
◆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 社会进步。
◆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 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 得肯定。
主流 评价
主流 分析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变法的失败原因
◆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 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 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
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
都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
央
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 3)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
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
“三权 分立”, 打破宰 相“事 无不统” 的局面, 从而适
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 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 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教材P53 【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宋神宗即位后不久,河北发大水,司马光向宋神宗建议:
改变赏赐群臣的旧例,节省财物以救灾荒。几天后,宋神宗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3)庆历新政即范仲淹改革
改革动机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中心内容 具体措施
整顿腐败的官僚制度,即整顿吏治
1)改革文官升迁办法;2)严格“恩荫” 制;3)改革贡举制;4)慎选地方官吏; 5)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
夭折原因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宋神宗对朋党的防范,改革过于激进;改革思 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
注:(1)缗,古代计算单位,一千个铜钱为一缗。 (2)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古代史载,根据宋辽澶渊之盟,宋应当每年给 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根据宋夏和约,宋政权每年西夏银7.2万两, 绢15.3万匹,茶3万斤。
依据材料概括神宗即位时北宋的财政状况。这一财政状
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 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 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 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 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 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 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缺乏严格贯 彻新法的官员;执行出现偏差,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 象。
◆ 措施脱离实际;性格固执、粗暴;不能广泛 听取他人意见;急于求成;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的一面 等等。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 认识。
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 从而适
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
方
2)集中行政权: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 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
力。
3)集中财政权:设转运使,将各路所属州县
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
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
4)集中司法权: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
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 力集中
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 于朝廷
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 后,又
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 进一步
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 集中于
地 面;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 皇帝,
学习本课要注意理解王安石变法所面临的主 要挑战。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
节领域的具体改革内容。
发展要求
了解王安石其人,认识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说明
结合北宋中期的历史背景,理解王安石变法
的主要内容。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基本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认识王安石变法的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 施 内容
作用或成效
主要表现
积 弱
强 保甲法
兵 之 保马法
加强了对农村的封建统治;维护了
见 教
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 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军事费用
西部边境的
材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约 巩固和开发 了大量养马费用
局 面 的 改
法 将兵法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小结:庆历新政失败了,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更 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一场更大规 模、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已在酝酿之中。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4)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宋神宗为何要起 用王安石
王安石究竟有哪 些变法设想打动
了宋神宗
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并未缓和, 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改革呼 声高涨
治
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
阶
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 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 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
级 内
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
部
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
三个层面:国家贫困的症结;农民贫困 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
宋神宗起用王安 石的标志是什么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 变法
小结: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包括,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同时又有 变法的愿望。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 施 内容 青苗法
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 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 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 极大。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 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 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
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同时,设提点刑
应了加 强中央 集权的 需要, 加强了 中央对 地方的
统治
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材料一 神宗即位时北宋的财政状况。
年财政收入
年财政支出
军费
约4800万缗
6300 — 6800万缗
官俸 皇室
约1200万缗 约720万缗
祭祀
约325万缗
岁币
75万两绢
—— 摘自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等
有利于改革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提资升迁的成规被打破,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 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见教材 P55【学 思之窗】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 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 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 王安石提出“三不变” 的思想
◆ 原因:变法触及到了一 些大地主、大官僚、大贵 族的利益
召集司马光、王安石等人讨论赏赐问题,结果引发了一场争 论。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括民财而已。 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天地所生财物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 家。 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 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 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 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 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 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 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 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中期出现的主要社会矛盾?
阶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 有田者无力可耕。
级
矛
寒耕热耘,霈体涂足,戴星而息。幸而收成,公私之 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
盾民
教材P47【资料回放】。
族 矛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
盾统
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
◆ 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 化 ◆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 宰相
◆ 支持变法 — 态度动 摇 — 继续变法 — 陆续废 止
◆ 新法几乎全被废掉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变法的作用(总)
◆ 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 积弱的局面。
铁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制造等;度支掌管财政收 应了加
支和粮食漕运等;户部掌管户口、赋税和榷酒等。 强中央
4)另设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审刑院
集权的
(大辟罪案的复核机构)、学士院(为皇帝起草 需要
诏书,侍从皇帝“备顾问”)等。
1)集中军事权: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 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 地方权
成就。
发展要求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理解王安石变
法的失败原因。
说明
注意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评价王安石变
法。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主要社会矛盾
阶级 矛盾
民族 矛盾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
形成的原因
土地兼并,农民少地;重重受剥,赋税沉 重;战争频繁,灾害不断;农民反抗,起 义不断
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 负担,许多人为支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面 的 改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政
变
府收复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 得到实惠
市易法 均输法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思考:从这些“富国之法”所起的作用看,对哪个利益方 最有利?其次是谁?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冗官
积
军队数量急剧增加, 军费开支高涨
冗兵、冗费
贫
小结:北宋集中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 权,但集中军权、实行更戌法及军队经常换防,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 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冗费的增加,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财政危机加剧。另外,农民起义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 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变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
武器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思考:从这些“强兵之法”所起的作用看,对哪个利益 方最有利?起到的总的作用是什么?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取 措施
士
改革科举 制度
之 整顿太学
法 惟才用人
内容
见 教 材
作用或成效
把科举制的立足点放在选拨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 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 新进之士Leabharlann Baidu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农田
富 水利法 国
见
免役法 教
之 (募役法) 材
法 方田
均税法
作用或成效
局限
大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限 强制农民借贷;利
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 息偏高,农民负担
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依然沉重
积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
贫
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
局
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
矛
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朝政的新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盾
1)宰相:沿唐制,设尚书、门下、中书三省。 尚书、门下列于外朝,中书设于禁中,称政事堂。 实际执政的宰相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号。 后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
削弱和 分割宰 相的权 力,实 行军政、
作为副宰相。
民政和
2)枢密使(院):宋建立后,其专掌军事政 财政的
选修1 第四
王安石 变法
一、课 标 要 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二、教 学 要 求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了解北宋中期所面临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 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形成。认识北宋中期改 革的必要性。
探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成因。知道庆历新 政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
面临着辽和西夏的威胁,辽、西夏和北宋 之间争战不已
要求改革朝政的新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空前强化皇帝专权,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具体表现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形成的原因
集中军权;更戌法; 积
换防;争战、苟安
弱
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 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 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 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 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下列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据此回答北宋
◆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 社会进步。
◆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 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 得肯定。
主流 评价
主流 分析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变法的失败原因
◆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大 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 令,调动禁军,与宰相文武并立。中书省与枢密
院号称“二府”(政府、枢府)。枢密院的大事
都奏报皇帝批旨。宰相与枢密使分别朝奏,彼此
央
不相知。皇帝由此分别控制了政权和军权。 3)三司使: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地位
仅次于宰相,称“计相”。三司使统领三部:盐
“三权 分立”, 打破宰 相“事 无不统” 的局面, 从而适
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 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 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教材P53 【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宋神宗即位后不久,河北发大水,司马光向宋神宗建议:
改变赏赐群臣的旧例,节省财物以救灾荒。几天后,宋神宗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3)庆历新政即范仲淹改革
改革动机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中心内容 具体措施
整顿腐败的官僚制度,即整顿吏治
1)改革文官升迁办法;2)严格“恩荫” 制;3)改革贡举制;4)慎选地方官吏; 5)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
夭折原因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宋神宗对朋党的防范,改革过于激进;改革思 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
注:(1)缗,古代计算单位,一千个铜钱为一缗。 (2)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古代史载,根据宋辽澶渊之盟,宋应当每年给 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根据宋夏和约,宋政权每年西夏银7.2万两, 绢15.3万匹,茶3万斤。
依据材料概括神宗即位时北宋的财政状况。这一财政状
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 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 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 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 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 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 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缺乏严格贯 彻新法的官员;执行出现偏差,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 象。
◆ 措施脱离实际;性格固执、粗暴;不能广泛 听取他人意见;急于求成;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的一面 等等。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 认识。
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 从而适
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
方
2)集中行政权: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 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
力。
3)集中财政权:设转运使,将各路所属州县
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
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
4)集中司法权: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
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 力集中
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 于朝廷
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 后,又
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 进一步
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 集中于
地 面;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 皇帝,
学习本课要注意理解王安石变法所面临的主 要挑战。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
节领域的具体改革内容。
发展要求
了解王安石其人,认识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说明
结合北宋中期的历史背景,理解王安石变法
的主要内容。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基本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结果,认识王安石变法的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 施 内容
作用或成效
主要表现
积 弱
强 保甲法
兵 之 保马法
加强了对农村的封建统治;维护了
见 教
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 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军事费用
西部边境的
材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约 巩固和开发 了大量养马费用
局 面 的 改
法 将兵法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小结:庆历新政失败了,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更 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一场更大规 模、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已在酝酿之中。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4)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宋神宗为何要起 用王安石
王安石究竟有哪 些变法设想打动
了宋神宗
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并未缓和, 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改革呼 声高涨
治
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
阶
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 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 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
级 内
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
部
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
三个层面:国家贫困的症结;农民贫困 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
宋神宗起用王安 石的标志是什么
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 变法
小结: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包括,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同时又有 变法的愿望。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 施 内容 青苗法
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 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 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 极大。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 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 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
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同时,设提点刑
应了加 强中央 集权的 需要, 加强了 中央对 地方的
统治
狱司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材料一 神宗即位时北宋的财政状况。
年财政收入
年财政支出
军费
约4800万缗
6300 — 6800万缗
官俸 皇室
约1200万缗 约720万缗
祭祀
约325万缗
岁币
75万两绢
—— 摘自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等
有利于改革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提资升迁的成规被打破,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 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见教材 P55【学 思之窗】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 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 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 王安石提出“三不变” 的思想
◆ 原因:变法触及到了一 些大地主、大官僚、大贵 族的利益
召集司马光、王安石等人讨论赏赐问题,结果引发了一场争 论。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括民财而已。 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天地所生财物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 家。 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 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 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 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 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 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 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 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中期出现的主要社会矛盾?
阶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 有田者无力可耕。
级
矛
寒耕热耘,霈体涂足,戴星而息。幸而收成,公私之 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
盾民
教材P47【资料回放】。
族 矛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
盾统
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