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与肺结核区别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与肺结核区别与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而支气管扩张常常伴有肺内感染。
指导意见:
肺结核要抗结核治疗,一般治疗时间是半年左右,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要消炎治疗。
2012-10-17 12:41:13
病情分析:
您好,支气管扩张是因为支气管长期炎症刺激引起的支气管失去弹性,而引起小血管破裂出血。肺结核是因为肺部感染了结核杆菌造成的结核性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形成空洞。两种疾病都有咯血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两种疾病最好的鉴别办法是拍胸片或者做肺部CT,支气管扩张可以看到肺纹理粗重和扩张的支气管,肺结核可以看到肺部结核灶。还有就是,一般肺结核伴有午后低烧,出虚汗,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而支气管扩张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收藏回答添加评论投诉
猛击这里
总共四张CT片,其中1,3,4都是纵膈片(黑的),片2为肺窗片(白色的)。只有片2左肺见小片模糊影。片比较小,不是太清晰。结核不能凭这张片中做出。建议首先抗炎治疗1-2周再观察CT片,抗炎一定要用两类药,一种是常规抗生素,如头孢类药物,另外就是大环内酯类类的药,一定要量到为,用药时间保持血药水平。如果不吸收,再考虑结核的治疗。因为结核治疗时间很长且副作用大,因此还是考虑常见的治疗方案。一是起诊断作用,而是治疗作用。有时确实比较复杂。
可以胸片检查看看确诊结核病。原发病灶及病灶周围炎X线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云絮状影,可大可小,大者可占据数个肺段甚至一个肺叶,婴幼儿以大叶型及肺段
型多见。自原发病灶引向肺门的淋巴管炎可表现为数条索条状致密影,当病灶周围炎范围较大时则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可被掩盖而不能显示。肺门与纵隔增大的淋巴结表现为肿块影(图3-1-20)。原发病灶周围炎范围较小时,可以出现原发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三者组成的哑铃状双极现象
有用(0)[摘要]目的:通过X光片来观察并鉴别肺结核的种类,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用的影像报告。方法:通过观察120名肺部结核病人的胸部X线图像来分析并鉴别肺结核。结果: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以及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这四类都可以通过X 光片进行诊断并和其他疾病鉴别,且不同的肺结核类型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发病率不一,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光片观察肺结核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经过对胶片进行质量的改善,突出显现病变的病理特征后,应用价值较好。
[关键词]X光片;肺结核;病理
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肺结核分原发和继发性,初染时多为原发(Ⅰ型);而原发性感染后遗留的病兆,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可能重新感染,通过血循环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继发感染(Ⅱ型~Ⅳ型)。肺结核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X线影像是临床放射学检查中应用最早和最普遍的诊断手段,X光片诊断肺结核有很长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我院影像科通过X光片诊断肺结核的研究方法及其结果等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自2003年1月-2009年5月共有120名肺结核患者进行X光片检查,这120名患者年龄分布在6-70岁之间。其中3~7岁24人,其中男孩6人,女孩18人;8~14岁6人[1],2女孩4男孩;15~45岁74人,男30人,女44人;45岁以上16人,男13人,女3人。
1.2研究方法:采用稀土高速增感屏拍摄患者胸部的前后正侧位甚至卧位X光片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肺尖、肺内侧面的部分、肺门、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和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胸腔其他部位的观察结果不计入本次研究。
各种肺结核X线胸片特点如下:
A.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在急性进展阶段常见到原发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其病灶周围融合成大片状阴影,易误认为肺炎,只有在炎症阴影吸收后才能见到典型的“双极像”或“亚铃像”......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结核病分类,肺结核可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三类。
原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菌飞沫在空气中被吸入的初次感染,发病率仅为10%左右。感染者如果机体抵抗力强,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内不发生临床结核病。此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成人和老年人少见。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是指进入体内的结核菌进入血循环而导致结核菌的全身血行播散。患者除发生肺结核外,还可能发生结核性脑膜炎、肝脾结核、骨关节结核等。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结核菌初次感染在儿童时期,体内的潜伏病灶可在任何年龄变为活动性结核病,即结核菌进一步繁殖复燃。多见于成年人,是成人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继发性肺结核较前两类型肺结核排菌者多,传染性大,因而在流行病学上更具有重要性。
诊断肺结核,需要综合分析临床表现、痰检及实验室相关检查、胸部X 光片等因素。其中,痰或病理组织中检出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一些患者常常认为,医生通过看胸片就能诊断,其实不然。在临床实践中,不同疾病可以表现为同样影像,医生通过肉眼看胸片,看不到病变组织里的病原菌,有可能导致误诊。因此,确诊肺结核,必须从痰中或标本中查到结核菌。但是,多数患者早期无痰或痰少。如果痰中找不到结核菌,则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的相关化验,参考胸部X线病变的特征,并要排除其他相类似疾病。必要时,可采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观察其效果。
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为何这么难?因为在肺内病变很小、病变尚未液化坏死形成空洞时,痰中结核菌含量极少,结核菌产生的抗原量也很少,此时通
过常规无创检查很难找到证据。当患者不愿接受有创检查时,或医生认为有
创检查对患者存在风险时,往往需要诊断性抗结核治疗,评估治疗有效方能
明确诊断。诊断性治疗的前提是,尽可能不给患者造成药物性损害。因此,
医生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几年前,有一位老年患者诊断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积液为
中量,有午后低热。抽出的胸液多次检查均未找到结核菌,但根据患者的临
床症状和体征判断,患者的胸腔积液为结核性可能性大,医生建议患者诊断
性抗结核治疗。患者不理解,非要确诊后再服抗结核药,也不同意任何有创
性活检。患者等了几天,发热不好转,积液有增多趋势。后来,患者终于同
意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治疗几天,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胸液逐渐减少。
临床上,时有患者胸片“正常”,而胸部CT显示胸椎旁隐藏着空洞型病变。还有的患者有明显的结核症状,一年内反复胸片多次检查均“无异常”,一年后胸部CT检查发现肺内病变,而此时胸片仍是“正常”。
胸部CT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发现普通胸片所发现不了的隐藏在心脏和纵
隔后面的肺内病变。如果是高分辨CT,还可发现早期血播性肺结核粟粒阴影。CT的密度分辨率高出胸片20倍,一旦出现极细小的钙化点即能发现。CT还
可较清晰显示X线普通胸片显示不清的纵膈气肿等。因此,建议病人有条件
应拍胸部CT,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及早诊治。
医师通常是根据临床症状、X光片、痰涂片检验及皮肤结核菌素测验等几种方式来进行诊断,在WHO的标准作业程序中,痰液中是否有结核菌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不过台湾卫生研究院感染症防治组特聘研究员苏益仁指出,台湾的医师太偏重X光检验结果,才会造成改诊率偏高。
全世界肺结核患者有一半以上为痰涂片阳性患者(即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但台湾的检验结果每年都只有三成多,苏益仁强调,这并不是台湾罹患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比率较低,而是许多医师不积极为病患做痰细菌学检查(含涂片及进一步的培养),验痰人数偏低,或是检验结果失真,才使验出阳性的人数偏低。
苏益仁表示,这是台湾独有的问题,有其历史渊源,因为50~60年前的肺结核患者很多,肺部其它病变的患者很少,医师若根据临床症状加上X光片分析患者罹患肺结核,结果大都正确。可是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肺结核病例逐渐减少,而肺癌和其它特殊感染症的比例上升,若医师仍依照过往经验,只根据X光片就分析为肺结核并给药,不重视验痰,当然容易误诊。
更糟糕的是,根据X光片误诊为肺结核的病例中,有很高比例后来发现是肺癌,肺癌必须及早治疗,若因误诊而延后数月才接受正确治疗,很可能就无力回天。苏益仁指出,因X光片被认定为肺结核但痰涂片却呈现阴性的患者,有12%在一年半内死于肺癌,这些人若在一开始就能针对肺癌来做治疗,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苏益仁认为,若医师根据X光片怀疑病人罹患肺结核,但痰涂片检验结果却为阴性,则不应贸然给予结核病药物,而必须进行支气管镜、痰液培养等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