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治愈奇病集成.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手掌汗疱症

[病案]栾某,男,42岁。1964年4月初诊。两手掌皮肤起白疱

疹已有三年多,初起时两手掌潮红热胀,稍痒3~4天即起白疱,以后一层一层脱屑。每年春天发作为剧,伴五心烦热,神疲食少。患者曾去他院就医,长期内服维生素、激素、抗生素及涂

敷消炎杀菌等药膏,药水均无效。检查两手掌皮肤起白疱如粟

之大小,疱内无浆液,干瘪。舌淡红,脉弦而虚。

[治则]养血祛风,调和肝脾。

[方药]当归2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服2剂后白疱减少,心烦热、手掌热胀改善,饮食正常。守原方再服2剂,两手掌皮肤恢复正常,以后随访未见复发。(见《中医函授通讯》1982年第5期) [评析]手掌汗疱症为肝脾不和,影响运化,化源不足,则血虚,血虚生风,风胜则燥,另血虚不能滋润肌肤亦会皮肤干燥,皮肤干燥则脱屑作痒。方用荆防逍遥汤治之,以达调和肝脾,养血祛风之目的,故该病治愈。(李祥云)

皮肤阵发性潮红

[病案]胡某,男,46岁。患者一年来时常突然全身皮肤发红发热,活动或看书后明显,开始一月发作1~2次,数天后自退,近来

发作频繁,甚则持续数天不退,以面部、胸部,上肢潮红为著,伴

发麻发烫。曾去医院进行诊治,诊断为“划痕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行脑电图检查,拟为“癫痫”。舌紫,脉数。[治则]清营化瘀。

[方药]丹参18克,红花9克,穿山甲9克,桃仁9克,赤芍9克,丹皮9克,川芎9克,泽兰12克,生地12克,牛膝9克,生首乌12克,广犀角粉3克(冲服)。另每日肌注丹参注射液2毫升,共用药50剂,阵发性潮红愈。(见《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评析]皮肤阵发性潮红症属罕见,面红,颈、胸、肢红为热甚,属血分之热;舌紫肢麻为瘀阻脉络。古人有“病久必有瘀”

之说,故用桃红四物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味,清营化瘀并镇肝育阴,使瘀祛热清,阴液复,气血通畅,阴阳调和,病乃愈。(李祥云) 指甲青紫症

[病案]陈某,男,28岁。1982年11月24日初诊。两手指甲青

紫已年余,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诊断不明。症见手指甲青紫如

猪肝色,触之凉感,无肿痛,脉细涩。

[治则]益气和营,温经通脉。

[方药]炙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白术10克,制附子6克,当归10克,细辛5克,3剂后青紫已去大半,原方续服3剂,指甲红润有泽。(见《江西中医药》1988年第3期)

[评析]本例罕见。依据症状推理,为脾阳不振,卫阳不充,肝血不

足,爪失所养之故;又因阳虚血亏不能温养四肢,血寒凝滞则

脉行不利,故指甲青紫。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营通痹,加附子、白术温肾暖脾,当归、细辛温补肝血,散寒通脉。辨证得当,药到病除,竟6剂而收全效。(吕志连)

手掌发黄

[病案]潘某,女,28岁。1986年1月2日就诊。两手掌皮肤突

然发黄已一个月,前医曾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剂无效。证见两掌皮肤如桂圆壳样黄染,手心黄于手背,无痒痛,局部欠温少汗。两腕关节后及全身皮肤均正常,巩膜、小便、尿三胆及肝

功能正常。舌苔白,脉缓。

[治则]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6克,芍药6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红枣10枚,茯苓皮10克。2剂后皮肤黄染减退。半月后复诊,述近两天手掌又黄染,仍予上方3剂治愈。随访至今未发。(见《江西中医药》1991年第2期)

[评析]本例病因不明,根据症状表现通过辨证,从营卫不和入

手考虑,以桂枝汤加茯苓皮治疗,使营卫调和而病愈。(吕志连) 手足黄染

[病案]陈某,女,18岁。月经愆期已半年余,手足黄染。经治疗

后月事正常,但手足黄染反而加深。作肝功能、超声波等检查无阳性反应。刻诊见两手足黄如橘色,鼻及唇口处亦轻度黄染,经来量少挟血,少腹胀满,大便干,小便正常,口苦纳差,舌质偏

红、苔黄腻,脉沉涩。

[治则]通下逐瘀,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30克,制大黄10克,黑山栀10克,元明粉(冲)10克,郁金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桂枝5克,甘草3克。5剂后,加入柴胡5克,枳实3克,赤芍10克。又服10剂,黄染明显减退,大便已行,经来色红,量中等,腹满减,唯手足足趾多处疮疖,搔痒流水。乃瘀热外达,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服5剂而愈。(见《浙江中医杂志》1985年第4期)

[评析]此病起于经闭,瘀血内宿,新血不生,必碍脾之运化,水津不布,聚而成湿,湿蕴化热,瘀热内蓄,即可发黄。四肢为脾之主,故黄染以四肢为主。治当逐有形之宿瘀,引湿热外出,初用桃核承气汤合茵陈蒿汤,次诊又加四逆散疏肝解郁,最后因势利导,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解表散邪,仅服数剂而愈。(吕志连)

小腿红绀病

[病案]胡某,女,38岁。1990年10月29日就诊。一年前自觉

双膝以下对称性暗红色斑,不规划片状,不高出皮肤,无搔痒疼痛,遇冷红斑增多,遇热红斑减退。曾服多种西药无效。红斑

上沿至大腿内侧,行走后下肢酸痛无力,四肢厥逆,面萎黄。平素白带多,味腥,舌淡夹青,苔腻中淡黄,脉沉细无力。西医诊为小腿红绀病。

[治则]益气补血,调和营卫,温经散寒,化瘀通络。

[方药]当归15克,桂枝15克,杭白芍15克,细辛6克,通草10克,红枣5枚,炙升麻6克,鳖甲20克,黄芪30克,麻黄6克,杜仲10克,木瓜6克,焦山栀10克,赤芍12克,苡仁30克,桃仁6克,生草6克。上方加减服12剂,并配合针灸,两下肢红斑减少转淡,四肢渐温,行走有力,白带减少,基本痊愈。(见《云南中医杂志》1991年第2期)

[评析]本病应属中医阴毒范畴,病理为气血两虚,营卫失调,寒湿内蕴,经脉瘀阻。究其病因,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寒冷侵袭有关。故治疗以当归四逆汤合升麻鳖甲汤化裁,配合针灸疗法,取得一定疗效。(吕志连)

面颊黄褐斑

[病案]王某,女,21岁。1974年秋初诊。半月来两颧骨处发生

黄褐色斑块,不痒不痛,面积逐渐扩大,因妨碍面容要求诊治。[治则]温经祛风,消瘢除疵。

[方药]白芨6克,白芷6克,白蔹4.5克,白附子6克,白丁香(即雀粪)4.5克,密陀僧3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用少许药末放入鸡子清或白蜜内搅调成稀膏,晚睡前先用温水洗脸,然后将此膏涂于斑处,晨起洗净。治疗一月斑除而复本来面容。(见《新中医》1980年第6期)

[评析]面颊部黄褐斑,多发于女青年鼻梁两旁,其色颇似妊娠斑,只是色素较淡。此“五白药”制成之“五白膏”系有效验

方,方中白附子祛风痰,逐寒湿,除一切风冷之气,除面部皮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