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变迁的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龚征旗(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阳,550004)摘要:制度变迁的供给比产品供给要复杂得多,可能是单元的、也可能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本文从总体上分析了几种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希望能对制度变迁供给理论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关键词:制度变迁供给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17—01一、制度变迁供给制度变迁的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和组织所提供的制度变迁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是由制度的决定者生产和提供的。一般来说,一项制度供给比产品供给要复杂得多,由于政治秩序可能是单元的、也可能是多元的,但是它的特点还是多层次的。制度创新的供给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利结构和力量对比,各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往往决定了制度供给的内容、速度、方向和形式。

二、制度变迁供给的影响因素相对制度变迁需求而言,决定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要少得多,因为对于制度变迁需求而言,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制度变迁需求,而提供制度供给的只能是政府与立法机构。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就认为决定制度变迁供给的过程更简单明了一些。总起来看,影响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宪法秩序宪法秩序是规定和确立集体选择的条件的规则,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宪法秩序从四个方面影响制度的创新和供给。第一、宪法秩序可能有助于自由的调查和社会实验。

或者起根本性的压制作用。如果是后者,制度变化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将削弱,制度创新将受到扭曲或阻碍。第二、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度。如果在现有宪法秩序下利益主体无法承受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或者既得利益格局对新的立法阻力过大,都将有可能限制制度创新,反之则有助于制度创新。

第三、宪法秩序为制度安排规定了选择空间并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进程和方式。如宪法通过对政体和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规定来决定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形式。第四、一种稳定而有活力的宪法秩序会给政治经济引入一种文明秩序的意识,一种关于解决冲突的基本价值和程序的一致性,这种意识会大大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2、制度设计与实施成本每一项能预期带来收益的制度安排都需要耗费成本。

首先,设计一项新的制度必须要消耗一定的成本,它主要是指用于探索、研究、设计、选择、谈判和缔约形成新制度的初始成本,这种成本取决于设计新的制度安排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要素价格,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是社会能否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其次,一项新制度的推广、实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的,这种成本就是新制度的“贴现率”。因此有了诸多看似很美好但却很短命的“制度设计”。

3、现有知识的积累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正如现有科学知识的积累影响技术创新成本一样,有关制度创新的知识积累也会影响制度

创新的可能性。弗农.拉坦观察到制度变化的供给依赖于两个因素:即知识基础和创新成本。我们拥有的社会科学知识越多,我们设计和实施制度变化就会干得越好。正如当社会科学和技术知识进步时,技术变迁的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一样,当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计划、法律和社会服务专业的知识进步时,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即专业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发展的成本。

4、路径依赖所谓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诺斯认为,一旦一条发展路线沿着一条具体进程行进时。

系统的外部性、组织的学习过程以及历史上关于这些问题所派生的主观主义模型就会增强这一进程。

5、规范性行为准则规范性行为准则是一个植根于文化传统的制度类型。

是制约制度变迁供给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规范性行为准则对制度安排的选择和制度变迁的供给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如诺斯、拉坦等反复强调制度安排应与文化准则相和谐,否则就会使一些制度难以推行或者制度变迁的成本大大提高。

6、居于支配地位的上层决策者的预期净利益上层决策者的净利益对制度安排的供给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诺思认为,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地区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制度的供给取决于政治秩序提供新的制度

安排的能力和意愿,各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往往决定了制度供给的种类、速度和内容。

三、小结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的需求与制度的供给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它受制于现有制度存量的约束。只有当制度供给主体的个人收益大于个人成本,制度供给主体产生了制度变迁的动机,同时又有变迁的能力时。

制度的实际变迁才能发生。最初阶段的制度安排是相继几个阶段制度安排的起点或组成部分。在制度变迁过程中。

当原有的制度存量制约了制度的变迁时,制度供给不足、供给时滞、甚至变迁走上事与愿违的道路都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年版,第125—126页。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4-14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