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残根残冠保留修复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牙残根残冠保留修复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10T16:01:31.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张军育李晓波

[导读]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在后牙的修复处理上,为达到恢复牙体外形和功能的目的。

张军育李晓波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为达到恢复牙体外形和牙齿功能的目的,在后牙的修复处理上,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后牙残根、残冠。我科利用根管钉烤瓷冠,铸造柱核+根管钉烤瓷冠进行后牙残根残冠修复145例,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后牙残根残冠保留根管钉烤瓷冠铸造柱核+根管钉烤瓷冠修复体会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256-02 近年,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及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不断提高,在后牙的修复处理上,为达到恢复牙体外形和功能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后牙残根、残冠。2007~2010年,我科利用根管钉烤瓷冠,铸造柱核+根管钉烤瓷冠进行后牙残根残冠修复1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2010年诊治患者145人,其中男性74人,女性71人,牙体数共计17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7岁,平均34.3岁,第一磨牙105例,第二磨牙48例,第三磨牙17例。

1.2 病例选择及修复方法:①选择牙冠缺损1/2~3/4间,缺损位于牙龈缘或龈缘以上,x线照片示根尖无破坏,常规根管治疗2周后无临床症状,修复利用根管钉烤瓷冠,修复107例,修复方法:根管预备后,用玻璃离子粘固根管钉,银汞充填,观察2周后复诊无症状,拍x 片示根尖无阴影,牙体预备后取模,一周后复诊粘冠。②选择牙冠缺损3/4至完全无冠,缺损位于牙龈缘或龈下0.5mm以上,牙根间无断裂,x线片示无根尖破坏,且根分叉区无阴影,根管治疗2周后无临床症状,修复利用校核+根管钉烤瓷冠,进行修复63例,修复方法:根管预备后,为避免后牙牙根管无法取得共同就位道,可采用粗根管行铸造校核,细根管行根管钉固位,均用玻璃离子粘固,为避免剩余牙体折断,必要时可直接将牙体组织去除,采用光固化树脂修复,观察2周后无症状,拍片无阴影,牙体预备后取模,一周后粘冠。

1.3 复查项目及标准:以三年复诊时段,通过视、触、叩、探检查和x线片了解修复体与牙体组织的关系,根据参考文献[1],将检查情况分为Ⅲ级。

Ⅰ级:患者牙咀嚼功能正常,无继发龋,与修复相关的牙龈指数无改变,修复体无松动,x线照片根尖及牙周正常;

Ⅱ级:有继发龋形成,与修复体相关的牙龈指数增加,修复体松动小于1mm;

Ⅲ级:凡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剩余牙冠折断;修复体松动大于1mm;探诊有牙周袋;x线照片根尖或牙周出现暗影。以上Ⅰ级为成功,Ⅱ级、Ⅲ级为失败。

2 结果

170例修复体经过3年~5年随访观察使用情况,第一种方法失败1例,因根管钉松动致冠松动;第二种方法失败2例,因有继发龋,并校核松动致冠松动,需重新制作。

3 讨论

后牙在咀嚼过程中承担主要的咬合力,因此后牙能够正常行使功能对健康尤为重要。常用的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方式包括冠修复及充填等方法,金属冠与传统的银汞合金相比,能够很好的恢复牙齿形态,有利于牙齿均匀受力,防止剩余牙体组织因抗力不够而折断,因此,冠修复在后牙残根残冠修复中应用广泛,而校核、根管钉烤瓷冠的成功与校核、钉的固位、剩余牙体的多少、全冠边缘的位置等密切相关,校核、根管钉的固位与校核、根管钉的长度、直径、形态有关,铸造校核优于成品根管钉。剩余牙体组织较多时,牙体预备后烤瓷冠的边缘置于牙体组织上,使粘固材料、校核、根管钉、剩余牙体形成一个能承受相当负荷的整体。剩余牙体组织较少时,整个牙冠受力集中于校核、根管钉上,必要时可去除牙体组织,以防修复后发生剩余牙冠折断引起修复失败。

铸造校核具有密合度好,结实、固位力强等优点,对于后牙牙冠严重缺损,为避免后牙的根管无法建立共同就位道,可采用粗根管行铸造校核,细根管采用根管钉固位,有利于颌力均匀分散到牙周组织,保护牙周组织健康。因此,正确选择适应征,合理选择固位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姬爱平,王嘉德.应用牙本质粘合剂和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评价.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4):210.

[2]勾玉杰、方永劼. 冠及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22(4):5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