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实现机制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Dec.,2012第30卷第6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0 No.6
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实现机制思考
赵 宏
(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转变发展方式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与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发展应从偏向教育发展向人的发展转变、从外力推动向质量驱动转变、注重内涵转变。建议创新发展理念、探索质量驱动的生成机制、依靠制度建设驱动内涵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转变发展方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6-0159-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面对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等社会环境的变化,外延式高教发展模式已 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已刻不容缓。
一、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客观性探讨
高等教育作为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在于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各层次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正如历史学家哈罗德 珀金教授所言 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积淀和象征,更是一种在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系统;它不仅是 创造了一个延续整个世界文明的场所 ,更重要的是它 培养了大量全面了解这个世界的智者 [1],是社会整体进步的动力和先锋。高等教育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根本大计,是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需要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发挥引领作用
适应并服务于社会生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十分紧迫战略任务。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加快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只有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才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知识、智力和人才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提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讲话指出: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教育能否更好地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源动力,不仅影响着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社会价值的实现。高等教育应加快以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为核心,提高人才培养与创新型人才培育能力。
2.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高等教育扩张性发展满足了人民大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迫切需求、解决了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人才短缺问题,但以学历教育为导向、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智力密集型经济对各种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强烈期待,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及具有国际战略视野的开拓创新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障碍。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改变依靠政府主导并推动高教被动发展模式,改变被异化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摒弃 传道、授业 式教学方式,应在尊重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中探索特色鲜明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式,在实践中推动高等教育从低成本批量集训模式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高附加值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转变,解决高等教育同质化、低成本人才供应与应用性技术人才、创新型高科技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向高教强国转变。
3.转变发展方式是高等教育发展质的提升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解决了上学难问题,成为世界教育大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但主要依靠 圈地 扩大规模、比拼大楼建设、抑或数量扩充的外延式发展,越来越偏离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教育质量日益被社会质疑或指责。朱时清院士曾指出: 高校发展既不
159
[收稿日期]2012-09-25
[作者简介]赵宏(1974-),男,陕西洋县人,硕士研究生,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能盲目膨胀,也不能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才能共同营造出良性发展的高等教育 生态圈 。以创办一流大学为己任的名校,更不应该为这种 圈地热 推波助澜。 国际一流大学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充规模上的,而是以人为本,想方设法吸引一流人才,尤其是顶尖的一流人才,就像一面旗帜,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学校的层次和实力自然就能快速提升。 [2]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外延式大发展基础上应有质的提升,创新发展思维、转变发展方式,从偏向校园、大楼建设转向文化、制度和大师建设,营造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创新的浓厚文化与学术氛围,提升大学精神内涵,依靠内涵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
二、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基本维度
转变发展方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延续和深化,是从外延向内涵转变的重要体现,其价值目标实现,应遵从形式到内涵的逻辑进程,从发展价值观、动力发展动力及内涵发展等维度加以推进。
1.从偏重教育发展的功利性价值向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转变
受计划思维模式与经济中心主义影响,长期以来过分强调高等教育以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己任、科研与人才培养以服从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理应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依附于经济社会发展,学生自由创造性受到压抑、个体内在价值得不到有效开发,高等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异化。
2.从外力推动向质量驱动转变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阿特巴赫根据前几年的数字统计指出: 中国目前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有2700多万在校生;美国有1700万在校生,居第二位;接下来是印度有1000万在校生。从世界范围来看,接受中学后教育的学生数超过了7000万。[3](P3)政府扩张性投资与政策支持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膨胀与办学层次的普遍提高,更以大楼建设 筑巢引凤 ,凝聚了大批高精尖专业人才奉献于高等教育事业,带动了高校对大师的引进与对储备专业人才的重视。
但随着大众化发展,日益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仅依靠政府有限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外在支持与驱动已难以为继。高等教育要在国际化浪潮中站稳脚跟、搏击中流立潮头,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高等教育内部寻求动力。政府在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基础上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刺激高校提升质量意识、注重内部改革,依靠内部结构调整、提高其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借助于 卓越工程师计划 等绝好机遇,狠抓教师队伍质量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密集优势与人才积聚效应深度融入区域经济,把自身优势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在服务社会发展中提升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生命力;努力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呼声通过制度、措施转化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以驱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3.着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专业技术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
应试教育已成为侵袭高等教育肌体的一块毒瘤,高端人才培养亟需创新教育。受工具价值理性影响,以升学为目的、以选拔为主要手段的应试教育长期被践行,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智力、能力及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甚至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工作或教师奖惩与晋升。在利益选择驱使下,应试教育长期久摧不垮,素质教育举步维艰。
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统一。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依靠改革斧正被异化、扭曲的人才评价机制,弱化考试选拔、评判功能,建立从小学到大学一贯制素质测评评价体系和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选拔形式和评价体系,加大人才综合素质评价选拔权重,逐步消除应试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高等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培养,更应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大学自创立就担当着启迪良智、教化大众、推进文明,即通过传承人类文明、求知、探索未知世界、推动社会进步重任。它不仅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与技术支持,而且在传承人类文明、培育教育主体的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素质以及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大学是社会的精神家园,大学教育应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品格、使人不断得到发展。高教应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给学生以思想品格,使学生懂得学习与思考,科学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完善,消解专业教育中 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 倾向,提高人才培养综合效益。正如钱伟长先生所言: 过早专业化的结果常常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懂什么,学生只在一个方向上发展,把这个方向上的东西学四年,别的都不懂,这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而社会需要带着满脑子的问题从大学走出来的人,需要有创造性而不是模仿性的人。通识教育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的长远考虑,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 [4]努力为社会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创新型复合人才。
三、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思考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延续和深化,必须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机制,把改革内容转化为具体实践。
1.确立践行以人为本教育价值理念的保障机制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的 灵魂 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就是要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发展观。
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高等教育应回归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切实改变教育者不相信教育规律、不依靠教育科学的现象。只有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才能真正改变教育发展过程中功利主义价值倾向,改变高等教育被异化为经济社会发展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