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液代谢失常(伤寒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液代谢失常

津液代谢,包括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三个方面,它是由多个脏腑共同完成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对津液代谢过程的简要概括。津液代谢过程中,其生成、输布、排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都会影响津液代谢的全过程,导致津液代谢失常。在临床实践中,常将津液代谢失常分为津液不足和津液停聚、代谢紊乱二部分。津液不足,又称津液亏损,通常所说的津液代谢失常,主要是指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

津液不足

概念:指机体津液亏少,致使脏腑、形体、官窍、皮毛失其滋养、濡润和充盈,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外感温热或燥热之邪煎灼津液,或邪热内生,如阳亢生热,或五志化火耗伤津液;或大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及大面积烧伤等耗伤津液;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而伤津;或体虚津液生成不足,或久病耗伤等,致使津液亏耗而发病。

表现:伤津为主,可见口渴引饮,口、鼻、皮肤干燥,目陷螺瘪,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甚则转筋等症。伤液为主,则可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欲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其则动风而见肉陶,手足震颤、蠕动等症。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概念: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和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某一局部,导致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的病理状态。津液的排泄障碍,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为汗、尿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于体内,或外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形成:津液的输泄障碍,主要与脾、肺、肾、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并受到肝失疏泄病变的影响。多由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或肺失宣降;或肝失疏泄,气滞而水停;或肾的蒸化功能减退;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之气化障碍,水液贮留于体内所致。

表现: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其病理表现有三:一是湿浊困阻,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胀便溏,苔腻等症。二是痰饮凝聚,滞留于机体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发作恶心呕吐;痰浊上犯,清窍不利,则眩晕昏冒;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若饮邪为病,则可见饮停胸胁,发为“悬饮”;饮留于肺,发为“支饮”等病证。三是水液贮留,多由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因而水液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则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证。

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

1.水停内阻

概念: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贮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形成:多由痰饮水湿病变发展,影响气机通利所致。

2.气随津脱

概念: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以致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故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津枯血燥

概念: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而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形成: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而致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等所致。

4.津亏血瘀

概念: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滞涩不畅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烧伤,或大汗出,或吐泻等因素,致使血容量减少,血行不畅,从而导致血瘀。

5.血瘀水停

概念:指因血脉瘀滞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形成:多因血瘀而津液环流不利,或血瘀而致气滞,气滞则津停为水等所致

《伤寒论》中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此条中“心下有水气”是指水饮停蓄于心下胃脘部。此处内近肺胃,水饮扰胃,胃气上逆则呕;水寒射肺,肺气失宣则咳。水停

为患,一般不渴,但饮停不化,津液不滋,也可口渴,但多渴喜热饮,或饮量不多;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不利,故小便不利,甚则少腹胀满;水寒射肺,肺气上逆则喘。本证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故以小青龙汤发汗蠲饮,表里同治。

《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可。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1条补述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及药后寒去欲解的表现。“伤寒,心下有水气”说明外为表邪未解,内有水饮停留,与上条相同。表不解自有发热,水饮内停,多不见渴。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渴”者,表明寒饮已消,是病欲解之佳兆。此因发热之后,温解之余,津液一时不足之故。此时虽渴而不甚,可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水津布则愈。

《伤寒论》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便是汗不如法。汗出太多,可产生两种变化。一为汗后外邪虽解,却因汗出太多,损伤津液,出现“胃中干”。胃乏津液之滋而不和,胃不合则卧不安,故可见烦躁不得眠。此时救治之法为“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少少与饮”,

即少量频饮,这既是为了滋其胃燥,复其津液,又是为了防止过饮停水,发生它变。二是汗后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等症。脉浮、微热者,是汗虽大出,但表证未解,另从“微热”可知其证当有所减轻。小便不利、消渴,原非太阳表证的症状,今在汗后见之者,是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水蓄下焦所致。气化失司,水不下排,则小便不利,由于水停于内,故多见少腹胀满;水停下焦,津不上承,则见渴欲饮水。但因气化不利,饮水后津液不能布达,口渴不除,因此形成所谓的“消渴”。本证是外有太阳表邪不解,内有膀胱蓄水,故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两解表里。

72条承接前条补述蓄水证的脉证。发汗后,脉见浮数,为表邪不解之象。“烦渴”乃心烦、口渴之谓。因汗后表邪随经入里,膀胱气化失职,下焦蓄水,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烦渴”亦可释作口渴之甚。证属蓄水,故必有小便不利之主证。其治仍以五苓散解表而利水。

74条论蓄水重症而致水逆的证治。此条与前两条比较,不同在于:一是与前两条太阳病发汗后所引起的表邪内传不同,本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即太阳病未经发汗而表邪内传形成既有脉浮、发热,又有心烦、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表里同病之证。二是与前两条消渴或烦渴不同,本条“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即口渴能饮,水入则吐,吐后仍渴,再饮再吐。此称为“水逆”,是因气不化津而渴,饮入被拒而吐,其较前述“消渴”、“烦渴”为重,故属于蓄水之重症。此时,虽饮水不能解其口渴,虽呕吐不能除其水饮,其标虽在于胃,但本在膀胱气化不利,故仍用五苓散化气行水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