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群体遗传-1

第十三章群体遗传-1
第十三章群体遗传-1

第十三章群体遗传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平衡

遗传学上的群体不是一般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指有相互交配关系的集合体。通过个体间相互交配基因以各种不同方式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因此,在群体遗传中通常称这种群体为孟德尔群体(Mendelian population)。最大的孟德尔群体可以是一个物种。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物种。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基因称为基因库。在同一群体内,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型,但群体的总体所具有的基因则是一定的。群体中各种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不同的交配体制所带来的各种基因型在数量上的分布称为群体的遗传结构,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并不能把每个个体的基因型传递给子代,而传递给子代的只是不同频率的基因。

一、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任何一个遗传群体都是由它所包含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所组成的,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

(一)基因型频率

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中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型频率,例如,一个群体中纯合显性基因型AA个体80个,杂合基因型Aa个体14个,纯合隐性基因型aa6个,则AA、Aa和aa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0 0.14和0.06。

(二)等位基因频率

指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占该位点基因总数的比例,就是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例如,某一基因位点上A基因与a基因总计10000个,其中a基因25个,A基因9975个,a基因频率为0.0025,A基历的频率为0.9975。

不论是基因还是基因型,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因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无法直接计算,但是由基因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可以看得见和可以度量的。通过表现型可以了解基因型。因此通过表现型频率可以计算基因型频率。

设在某二倍体生物由N个体构成的群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 ,其可能的三种基因型为AA、Aa和aa。如果这3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别为N D、N H和N R,三者之和N D+N H+N R=N,则3种基因型的频率为:

Aa:H= aa:R=

由于每个个体是二倍体,都含有一对等位位因,群体的总基因数为2N。根据基因频率可知A的频率为P= =D + H

q=

=R+

H ’

并且P+q =1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变动在0—1

之间,不可能大于1也不可能为负数。

例如:设

-一对基因A 、

a 构成的群体,它的三种基因型可以从表现型区别出来 ,它们的个体数是

AA Aa aa 总数(N )

2 12 26 40

基因A 或=0.20

基因a 的频率=q=

=0.80 同理:( 0.30)=0.20

q=0.65+

0.30)=0.80

二、哈德——魏伯格定律

没有一个随机交配群内,基因及和a 的频率分别为P 及q ,三个基因频率则为D=p2,H=2pq ,R=q2,只要在这种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充分进地随机交配,则下一代各种基因型个体间充分进行随机交配,则下一代各种基因型频率就地和亲代完全一样,不会有改变,换言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比突变,选择迁移等干扰时,则基因频率及三种基因型频率常设一群体三种基因型频率是

AA Aa aa

p2 2pq q2

如果进行随机交配,那未这个群体就达到平衡。在平衡时这三种基因型产生配子的频率是:

A=P 2

2pq

)=P

2+pq=p(p+q)=p

(2pq)+q2=pq+q2=q(p+q)=q 在个体间的交本是随机时,配子间的结合也是随机的,于是就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所以下一代三个基因型的频率是:

AA Aa aa

P 2 2pq q 2

所以下一代三个基因型的频率是:

AA Aa aa

P 2 2pq q 2

这个频率和上代三个基因型的频率完全一样。

举例说明,设第一代的基因型频率D 1=0.6 H 1=0.4 R1=0,则第一代的基因频率

H 1= 0.6 + ×0.4=0.8,q1= H1+R1=0.2+0=0.2。

第二代的基因型频率P 2=p 12=0.82=0.64

2=0.64+ ×0.32=0.8 H 2+R 2=0.16+0.04=0.2

第三代基因型频率D 3=p 22=0.82=0.64

H 3=2p 2q 2=2×0.8×0.2=0.32 R3=q 22=0.22=0.04

则三代的基因频率

P 3= D 3+ 1/2 H 3=0.64+0.16=0.8

q 3 = 1/2 H 3+R 3=0.16+0.04=0.2

由上可见,基因型频率,虽然D2≠D1,H2≠H1,R2≠R1,但经过一代随机交配D2=D3,H2=H3,R2=R3。至于基因频率,则自始至终保持不变。

哈迪——魏伯格定律的要点

(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则各代等位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2)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其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一代的随机交配,这个群体就可达到平衡。

(3)一个群体在平衡状态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D=p2、H=2pq 、R=q2

举例:设一经多代随机交配的群体,开白花的25株,开红花的9975株,已知红花为白花显性,计算该群体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解:q=

25997525 =0.05

p=1- 0.05+0.95

AA频率=p2=0.952=0.9025

Aa频率=2pq=2×0.95×0.05=0.095

aa频率=q2=0.052=0.0025

平衡群体的性质

达到哈迪—魏伯格平衡的群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性质:

1、在二倍体群体中,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之间及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型频京广线之间特有的数学关系。

D=p2 p=0R=q2 q=R

H=2

H=2pq, H=2DR于是

DR

上式反映了群体的三种基因型的关系,与群体的基因频率无关,该式可作为检验群体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一个尺度,上式还可写成:4DR=H2

根据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间的数学关系,可以用一个

1,简便的方法计算平衡群体的基因频率,由(P=D+H

2

1)公式计算基因频率时至少要知道群体中某位点的q=R+H

2

杂合体及一种纯合体两种基因型频率,这两种基因型有时不能从表现型上加以区分(如完全显怀时的显性纯合体与杂合体表现相同),而隐性纯合体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总是一致的。因此只要计算出隐性个体比率可得到相应隐性基因型的频率。

隐性基因型频率(R)=隐性个体数/供试群体所含个体

总数

隐性基因型频率为构成它隐性基因频率,平方所以计算

q=R =

∵p+q=1,所以显性基因频率为P=1-q

哈迪—魏伯格定律也适于复等位基因的群体。

人类的ABO 血型受单基因控制,该基因座有3个复等位基因(I A 、I B 、I 0)其中I A 与I B 是共显性,I 0和I B 对I 0是显性。所以ABO 血型有6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其相互关系可用于推导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公式:等位基因I 0的频率Po=Poo 等位基I A 的频率PA=Po Poo PA -+-等位基因I B 的频率PB=1-PA-Po

第二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不论在自然界或载培条件下,影响群体平衡的因素很多,如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移等。这些因素都是促使生物发生进化的原因。其中突变和选择是主要的,遗传漂移和迁移也有一定作用。

一、突变

基因突变(mutation)对改变群体遗传组成的作用有两个,

1、它提供遗传变异的最原始材料,没有突变,等位基因的重组和非等位基因的重组无从发生作用。

2、突变本身改变基因的频率。

设1对等位基因A ,a ,其基因频率为p 和q ,当A 基因突变为a 基因时,群体中A 的频率就会减少,a 的频率则增加;假如长时期A ——a 连续发生,没有其他因互的阻碍,最后这个群体中的A 将为a 完全代替,这就是突变所产生的突变压(mutation pressure)。在一个群体内,如正反突变压相等,即成平衡状态。

设A ——a 的速率为H ,反向速率为V ,某一世代a 的频率为q ,则A 的频率为p=1-q ,在平衡时,即qv=(1-q)H 上式移项qv=u-qu

qv+qu=u ∴q=

v u u + q(u+V)=H P=v u V

+

例如,同A ——a 的突变率是每代百万个配子中有一个突变(u:0.00001)而由a ——A 的突变率V=0.0000005,代入上式计算P=33.00000005.0000001.00000005

.0=+=+v u v

,这说明A 的频率为

33%,群体中a 的频率为67%,当△P=0时,即1qv=pu 时,群体就达到了平衡,如果一对等位基因的正反突变速率相等(即v=u ),则p 和q 的平衡值是0.5。

如果由A ——a 的突变不受其他因素的阻碍,则这个群体最后就将达到纯合性的a 。设基因A 的频率在某一世代Po ,则在n 代以后,它的频率Pn 将是

Pn=Po(1-u)n

因为大多数基因的突变率是很小的(10-4-10-7);因此,只

靠突变压要使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改变,就需要经过很多世代。不过有些生物的世代是很短的。因而突变压就可能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二、选择

选择(selection)对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界一个具有低生活力基因的个体比正常个体产生的后代要少些,它的频率自灰也会逐渐减少。以隐性致死基因为例设玉米群体中具有正常绿色基因C 及其等位白苗基因C ,二者在开始时等位基因频率各为0.5。经过一代繁殖,子代群体中将出现1/4隐性纯合体白苗,不久死亡,这时C 的频率为2/3,C 为1/3,由此形成下一代的个体频率为:(2/3)2CC :2×2/3×1/3Cc(1/3)2a,其中1/9CC 的个体又将被淘汰。如此到n 代,群体内3种基因型的频率B 为:

cc n Cc n n

cc n n 2222

)1(1:)1(2:)1(+++

所以到第10代,在100株中出现白苗的个体将不到1株(0.8%),在育种上,选择是把某些合乎人类要求的性状选留下来,使基因型频率逐代增加,从而促使等位基因频率向着一定方向改变。淘汰显性性状能够迅速改变等基因基因频率,例如,在红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后代中选留白花,很快就能把红花植株从群体中淘汰,而把红花等位基因的频率降低到0,白花等位基因的频率增加到1。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红花植株占84%,白花植株占16%;所以白花

等位基因的频率q=16.0=0.4,红花等位基因的频率P=1-0.4=0.6。如果把16%白花植株选留下来,下一代当然全是白花植株,这时q=1,p=0,等位基因频率迅速发生了变化。 淘汰隐性性状,改变等位基因的频经的速度就较慢了。设在尚未进行选择的初始世代的隐性等位基因频率为q(0)现在把aa 淘汰了,则从杂合子Aa ,还会具有隐性等位基因的配子,下一代隐性等位基因频率(qci )是杂合体比率的一半。

q (1)=)()(2)0(1)

0()(21221o p o P p p o p +=)0(1)0()0(2)0()0(222212p p p p p p +=+-

连续n 代淘汰,得隐性等位勘在频率为:

P 2(n )=)0(1)

0(22np p +

如果白花等位基因的频率P 2(0)=0.4,连续选择达第10代p 2(10)=08.054

.04.01014

.0==++由此可见,只从表现型淘汰

隐性基因是很缓慢的。

在上例中,隐性基因频率逐代下降是:0.400 0.286 0.222 0.182 0.154

……,到第十代,隐性基因频率还保持有0.08即100株中不到1株(R=0.082=0.64%)。由此可见,只从表现型淘汰性状是很缓慢的。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推算出需要达到某一基因频率的世代数。

qn=

nqo qo +1 1+nqo=qn qo nqo=1-qn qo

故 n=qo qn qn qo qo 1

1

)1(1

-=-

利用这个公式,只要知道选择世代的基因频率,就能算出达到某一基因频率所需要的世代数,例如在开始时,隐性基因的频率qo=0.4,如果继续淘汰白花植株,需要使隐性基因的频率减少到0.01,则其所需的世代数为: n=5.975.21004.01

01.01

=-=-

可见经过97.5代选择后,隐性基因频率才能降到0.01,这时R=q 2=0.0001,也不是说在1万株中还有1株是开白花的。

生物在发展过程中,变异和遗传是相互辩证发展的,如是新的变异类比其它类型更适应环境条件,就能繁殖更多的后代,逐渐代替了原有类型而成为新品种。如果新产生的类型和原有类型都能生存下来,那末,不同类型就分布在它们最适宜的地域,成为地理亚种,反之,当新的类型不及原有类型,就会被消灭。所以自然选择是生物界进化的主导因素,而遣传和变异则是它作用的基础。

10代p 2(10)=08.04.01014

.0=?+由此可见,从表现型淘汰隐

性基因是很缓慢的。

一般从选择作用影响等位基因频率的效果来看,可以得到两点结论:①等位基因频、率接近0.5时,选择最有效,而当频率大于或小于0.5时,有效度降低很快;②隐性基因很少时,对一个隐性基因的选择或淘汰的有效度就非常低,

因为这时隐性基因几乎完全存在于杂合体中而得到保护

三、遗传漂变

在一个小群体内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群体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现象称作随机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 drift),遗传漂变也是影响群体平衡的重要因素,但与其他影响群体平衡因素如突变,选择和迁移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改变群体基因频率的作用方向是完全随机的。

在小群体内所包含的各种基因型个体的频率不会刚好和原来的群体一样,因此基因频率势必要改变,现举例分析如下:

哈迪——魏柏格定律的成立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这就是在一个随机婚配的大群体中,所谓大群体在理论上其成员数应该是无限大的,但实际上任何群体都是有限大的,特别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区聚居成一些小群体,他们不与外地区人通婚,或者说他们的婚配并不是随机的。这类实际上是相对近亲婚配的小群体,由于基因的交流受到限制,经常会出现基因频率的增减现象,也就是说与理论概率不一个群体中,某一个基因的频率为2%,那么在一个百万个体的群体中,有这一基因的个体为20000,假如在只有50个个体的小群体中,则只有一个个体具有这一基因,如果这个个体没有和其他个体杂交或偶然机会死去,使这一基因在这一群体中完全消失,当然基因频率也就会发生了改变。

四、转移

个体的迁移同样也是影响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一个因素。设在一个大的群体内,每代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其迁入率为m,则1-m是原有个体的比率,令迁入个体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是qm,原来个体所具有同一等位基因的频率是qo,二者混杂后群体内等位基因的频率q1将是:

q1=mqm+(1-m)qo

=m(qm-qo)+qo

一代迁入所引起的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q则为:

△q=q1-qo

=m(qm-qo)

可见,在有迁入个体的群体里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率等于迁率同迁入个体等位基因频率与本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的乘积。

第十四章本章小结

有随机婚配关系的个体构成的生物集团叫孟德尔群体。群体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这种群体。

群体的遗传组成是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是群体遗传组成的基本因素。在一个大的群体内,和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情况下,只要个体间随机交配繁殖下一代,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哈德—

温伯格平衡,也是群体保持遗传稳定的内在机制。

在二倍体生物的平衡群体中,若有一对等位基因之差群体内显性纯合体频率等于显性基因频率的平方,杂合体频率为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频率乘积的二倍,隐性纯合体频率是隐性基因频率的平方,即D=P2,H=2pq,R=q2。

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有突变、选择遗传漂移和迁移四种。

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库是: A.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B.2代C.2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 4. 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型血有l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 A.非遗传平衡群体B.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 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 *5.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X-连锁基因D.A+B E.A+B+C *6.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50%和10%,b基因的频率为:A.0.65 B.0.45 C.0.35 D.0.30 E.0.25 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D.0.04 E.0.1 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E.0.3 *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 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 11. 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A.健康状况B.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 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A.无变化 B.发病率降低 C.发病率升高D.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 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A.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的关系是: A. q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 B. q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q无关D.无论q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 *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 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十B *1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A.1/4 B.1/100 C.1/200 D.1/300 E.1/400 17.下列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 A.AA:0.20;Aa:0.60;aa:0.20 B.AA:0.25;Aa:0.50;aa:0.25 C.AA:0.30;Aa:0.50;aa:0.20 D.AA:0.50;Aa:0;aa:0.50 E.AA:0.75;Aa:0.25;aa:0

第十二章 群体遗传学

第十二章群体遗传学 例题1:有一种蜗牛(Cepaea nemoralis)其蜗壳的颜色是复等位基因控制的,褐色(C B)对粉红色(C P)是显性,粉红色(C P)对黄色(C Y)是显性。(C Y)对(C P)、(C B) 都是隐性。在一个群体中:褐色236只;粉红231只;黄色33只,共计500只,假设这个群体是符合Hardy-W einberg平衡群体,(C B)、(C P)和(C Y)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6分) 知识要点: 1.基因型频率指在一个群体内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总群体中所占的比率。全部基因型 频率的总和等于1。 2.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占该位点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任一基 因座的全部等位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 3.含3个复等位基因A1、A2、A3(其频率分别为p、q、r.的群体中,随机交配产生的 后代将出现如下频率: (p+q+r)2=p2+q2+r2+2pq+2pr+2qr=1 若显性的排列顺序为A1>A2>A3, 基因型A1A1 A1A2 A1A3 A2A2 A2A3 A3A3 表现型A1 A2 A3 即:隐性纯合体A3A3的基因型频率等于其表型频率,等于其基因频率的平方(r2)。 解题思路: 1.设C B、C P、C Y的频率分别为p、q、r 2.根据知识要点1,黄色表型频率为:33/500=0.066 3.根据知识要点2和3,C Y基因频率r2=0.066,r=0.257, 粉红色与黄色表型频率之和为:q2+2qr+r2=(q+r)2=(231+33)/500=0.528 q+r=0.727,C P基因频率q=0.727-r=0.727-0.257=0.47,

普通遗传学第十一章 核外遗传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 1、母性影响 2、细胞质遗传 3、核外遗传 4、植物雄性不育 5、核不育型 二、填空题: 1、以条斑玉米ijij与正常绿色玉米(IjIj)杂交,产生的后代为条斑(Ijij),再与绿色玉米IjIj)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系”配套中的“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不育系。雄性的育性是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S(rf rf)是控制系基因型,N(RfRf)是控制系的基因型。 3、植物的雄性不育系自交表现为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后代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4、细胞核基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基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 5、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______,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往往____________。 6、各种细胞器基因组主要包括有__________基因组和_________基因组。 7、属母性影响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后代表现型是由决定的,在代表现出孟德尔比例。 8、属持久母性影响的锥实螺F1代的外壳旋向表型与的基因型一致,F2代无论正反交均为旋,F3代左右旋比例为。 三、选择题: 1、玉米条纹叶的性状受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共同控制。今以IjIj(绿)为母本,与ijij(条纹)杂交,F2 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A、3绿色:1条纹或白化 B、1绿色:2条纹:1白化 C、全是条纹 D、绿色:条纹:白化是随机的 2、高等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有:() A、质粒 B、线粒体 C、质体 D、噬菌体 3、下列那种叙述不是细胞质遗传所特有的() A、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 B、F1代的正反交结果不同 C、细胞质遗传属母性遗传因此也称母性影响 D、不能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4、下列有关C质基因叙说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细胞质质基因也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并能转录mRNA,最后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细胞质基因也能发生突变,并能把产生的变异传给后代,能引起核基因突变的因素,也能诱发细胞质基因突变。 C、细胞质基因在细胞分裂时的分配是随机的,在子代的分布是不均等的。 D、细胞质基因通过雄配子传递。 5、当放毒型草履虫(K/K+卡巴粒)与敏感型草履虫(k/k)杂交,如果接合的时间长,后代 的情况为() A、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B、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敏感型) C、K/K(敏感型)与k/k+卡巴粒(敏感型) D、K/k+卡巴粒(放毒型)与K/k+卡巴粒 (放毒型) 6、紫茉莉绿白斑遗传实验中,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给绿色枝条上的花授粉时,杂种植株表现为() A、绿色 B、白色 C、绿白斑 D、绿色、白色、绿白斑 7、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中,S(rfrf)♀×N(rfrf)♂交配,后代基因型及育性为 ()

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遗传学》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本章习题 1、什么叫细胞质遗传?它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答:细胞质遗传指由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规律,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⑴.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一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⑵. 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体的性状,故又称母性遗传。⑶. 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⑷. 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举例:罗兹(Rhoades M. M.)报道玉米的第7染色体上有一个控制白色条纹的基因(ij),纯合的ijij植株叶片表现为白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以这种条纹株与正常绿色进行正反杂交,并将F1自交其结果如下:当以绿色株为母本时,F1全部表现正常绿色与非绿色为一对基因的差别,纯合隐性(ijij)个体表现白化或条纹,但以条纹株为母本时,F1却出现正常绿色、条纹和白化三类植株,并且没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将F1的条纹株与正常绿色株回交,后代仍然出现比例不定的三类植株,继续用正常绿色株做父本与条纹株回交,直至ij基因被全部取代,仍然没有发现父本对这个性状的影响,可见是叶绿体变异之后的细胞质遗传方式。 2、何谓母性影响?试举例说明它与母性遗传的区别。 答:由于母本基因型的影响,使子代表现母本性状的现象叫做母性影响,又叫前定作用。 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与母性遗传十分相似,但并不是由于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于核基因的产物在卵细胞中积累所决定的,故不属于母性遗传的范畴。

普通遗传学第十一章 核外遗传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二套_.

一、名词解释: 1、母性影响 2、细胞质遗传 3、核外遗传 4、植物雄性不育 5、核不育型 二、填空题 : 1、以条斑玉米 ijij 与正常绿色玉米 (IjIj杂交,产生的后代为条斑(Ijij ,再与绿色玉米 IjIj 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系” 配套中的“三系” 是指雄性不育的保持系、和不育系。雄性的育性是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S (rf rf是控制系基因型, N (RfRf 是控制系的基因型。 3、植物的雄性不育系自交表现为 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后代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 4、细胞核基因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_,细胞质基因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 5、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 ______,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往往 ____________。 6、各种细胞器基因组主要包括有 __________基因组和 _________基因组。 7、属母性影响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后代表现型是由决定的,在代表现出孟德尔比例。 8、属持久母性影响的锥实螺F1代的外壳旋向表型与

正反交均为旋,F3代左右旋比例为。 三、选择题: 1、玉米条纹叶的性状受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共同控制。今以 IjIj (绿为母本,与ijij (条纹杂交, F2 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 A 、 3绿色:1条纹或白化 B 、 1绿色:2条纹:1白化 C 、全是条纹 D 、绿色:条纹:白化是随机的 2、高等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有:( A、质粒 B、线粒体 C、质体 D、噬菌体 3、下列那种叙述不是细胞质遗传所特有的( A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 B 、 F1代的正反交结果不同 C 、细胞质遗传属母性遗传因此也称母性影响 D 、不能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 4、下列有关 C 质基因叙说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细胞质质基因也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并能转录 mRNA ,最后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 、细胞质基因也能发生突变,并能把产生的变异传给后代,能引起核基因突变的因素, 也能诱发细胞质基因突变。 C 、细胞质基因在细胞分裂时的分配是随机的,在子代的分布是不均等的。 D 、细胞质基因通过雄配子传递。 5、当放毒型草履虫(K/K+卡巴粒与敏感型草履虫(k/k杂交,如果接合的时间长,后代的情况为(

8.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群体中尿黑酸尿症(AR)的杂合子频率为0.004,那么______。 A.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2 B.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4 C.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8 D.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4 E.舅甥女之间的近婚系数是1/8 2.孟德尔群体是指。 A.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同种个体 B.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C.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所有生物个体 D.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 E.以上都不对 3.基因库是指。 A.一个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一个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E.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4.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即交配多少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 B.2代 C.2代以上 D.无数代 E.以上都不对 5.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 E.N血型者占36.7% 6.______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E.选择 7.Hardy-Weinberg平衡律不含______。 A.在一个大群体中 B.选型婚配 C.没有突变发生 D.没有大规模迁移 E.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______。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 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E.经过一代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会发生变化 9.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______ 。 A.人群中杂合子频率为2pq B.女性发病率是p2 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两倍 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E.女性发病率为q2 10.在遗传平衡的基础上,下列数据不对的是______。 A.对于一种罕见的AD病,几乎所有的受累者均为杂合子 B.对于一种罕见的AR病,杂合携带者的频率约为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 C.对于一种罕见的XD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 D.对于一种罕见的XR病,男性患者为女性患者的1/q E.对于一种罕见的Y伴性遗传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 11.以AR为例,亲属之间的亲缘系数不对的是______。 A.姨表兄妹为1/8 B.祖孙为1/4 C.舅甥为1/2 D.同胞兄妹为1/2 E.同卵双生子兄妹为1 12.能影响遗传负荷的因素是______。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与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 朱军主编 课后习题与答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 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8) 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 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0) 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6) 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0) 第十章基因突变 (33)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5) 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7) 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38) 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2)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 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复习总结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又称非孟德尔遗传、母体遗传) 细胞质基因组:包括细胞器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中心粒基因组、膜体系基因组和动粒基因组)和非细胞器基因组(细胞共生体基因组和细胞质粒基因组)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正反交结果不一样,杂种后代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呈现母系遗传 2、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3、性状直接由细胞质基因控制,并通过细胞质遗传下去,即使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 4、细胞质基因只存在于细胞质的某些成分中,不能在染色体上定位。 5、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往往可传递给其它细胞。 三、叶绿体遗传 1、表现 A.紫茉莉花斑性状类是由于叶绿体前体质体变异产生白色体,导致植物细胞呈现白色。同时含有白色体和叶绿体的卵细胞受精会发育成花斑植株(同时有绿色、白色和花斑枝条)。而只含叶绿体或者白色体的卵细胞受精就会只能对应发育成绿色植株或者白色植株。B.玉米条纹(白色)叶也是由于叶绿体的变异造成,服从与紫茉莉花斑性状类似的遗传特性,只是玉米七号染色体上的白色条纹基因(ij)纯合时ij核基因使胞质内质体突变为白色,且一旦变异就以细胞质遗传的方式稳定遗传。 2、分子基础 A.叶绿体DNA的分子特点 ①.ct DNA与细菌DNA相似,裸露的DNA; ②.闭合双链环状结构; ③.多拷贝:高等植物每个叶绿体中有30-60个DNA,整个细胞约有几千个DNA分子;藻类中,叶绿体中有几十至上百个DNA分子,整个细胞中约有上千个DNA分子。 ④.单细胞藻类中GC含量较核DNA小,高等植物差异不明显; ⑤.一般藻类ctDNA的浮力密度轻于核DNA,而高等植物两者的差异较小。 B.叶绿体基因组的构成: a.低等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 ⑴ct DNA仅能编码叶绿体本身结构和组成的一部分物质; ⑵特性:与抗药性、温度敏感性和某些营养缺陷有关。 b.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 ①.多数高等植物的ctDNA大约为150kbp:烟草ctDNA为155844bp、水稻ctDNA为134525bp。 ②.ctDNA能编码126个蛋白质:12%序列是专为叶绿体的组成进行编码; ③.叶绿体的半自主性:有一套完整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但功能有限需要与核基因组紧密联系。 C.叶绿体内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 1.ctDNA与核DNA复制相互独立,但都是半保留复制方式; 2.叶绿体核糖体为70S、而细胞质中核糖体为80S; 3.叶绿体中核糖体的rRNA碱基成分与细胞质和原核生物中rRNA不同; 4.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需要的20种氨基酸载体tRNA分别由核DNA和ct DNA共同编码。其中脯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半胱氨酸为核DNA所编码,其余10多种氨基酸为ctDNA所编码。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因库是: A ?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 ?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 ?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 传信息 D ?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 息E. —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 ?基因组 B ?基因文库C.基因库D ?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 . 1代B. 2代C. 2代以上D ?无数代E .以上都不对 4.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 型血有1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

A ?非遗传平衡群体 B ?遗传平衡群体 C?x2检验后,才能判定 D ?无法判定 E.以上都不对 *5 ?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 ?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 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 X-连锁基因 D. A+B E. A+B+C *6 ?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 ?群体的大小 B ?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 ?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 ?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 50%和10%, b基因的频率为: A . 0.65 B . 0.45 C ?0.35 D ?0.30 E. 0.25 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D.0.04 E.0.1 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 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E.0.3 *10 ?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 ?群体变为很小 B ?群体内随机交配 C ?选择放松

11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只是分享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一、名词解释 1、细胞质基因:也叫染色体外基因,是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的统称。 2、细胞质遗传:子代的性状是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也叫母系遗传、核外 遗传、母体遗传。 3、母性影响: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 样。 4、持续饰变:环境引起的表型改变通过母亲细胞质而连续传递几代,变异性逐渐减少,最 终消失的遗传现象。 5、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但它的雌蕊正常,能接受正常花 粉而受精结实。 6、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型:也叫质核互作型,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 类型。 二、是非题 1、已知一个右旋的椎实螺基因型为Dd,它自体受精产生后代应该全部是左旋。(×) 2、母性影响不属于细胞质遗传的范畴,是受母亲核基因控制的。(√) 3、叶绿体基因组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后代中不分离。(×) 4、玉米埃型条纹的遗传过程中,叶绿体变异一经发生,便以细胞质遗传的方式稳定传递, 不再受核基因的控制。(√)5、高等动植物的精细胞中几乎不含有细胞质(器),因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主要通过卵细 胞传递给后代。(√)6、核基因型为Aa的草履虫自体受精,产生核基因型为AA、Aa、aa的三种后代,且三者比 为1:2:1。(×) 7、草履虫的放毒特性依赖于核基因K,因此有K基因就是放毒型,否则就是敏感型。(×) 8、利用化学药物杀死一个正常植株的花粉,它的雌花与正常花粉授粉,受精获得的子代也 就能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特性了。(×) 9、植物的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和雌蕊发育不正常。(×) 10、在质不育型的植物雄性不育中,找不到不育系的保持系。(×) 11、在核不育型的植物雄性不育中,找不到不育系的恢复系。(×) 12、核不育型雄性不育植株后代的分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13、持续饰变不能隔代遗传,无论在后代中怎样选择,最终性状终将消失。(√) 三、填空题 1、紫茉莉花斑遗传是受叶绿体控制的;红色面包霉缓慢生长突变型是由线粒体所 决定的。 2、草履虫放毒型的稳定遗传必须有核基因K 和卡巴粒同时存在,核基因K决定 卡巴粒的增殖,而草履虫素则是由卡巴粒产生的。 3、一个放毒型草履虫与一敏感型个体短时间接合,无细胞质的转移,结果半数的接合后体 是敏感型,其余为放毒型的,而后放毒型接合后体自体受精,只产生放毒型的,敏感型接合后体自体受精,亦只产生敏感型个体,则这两个原始品系中放毒型基因型是 KK+卡巴粒,敏感型基因型是 KK无卡巴粒。 4、将生长缓慢的小酵母菌落与正常野生型菌落进行杂交,如子代都为野生型,说明缓 慢生长的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如子代发生了野生型和小菌落的分离,说

第十六章 遗传和进化测验题

第十六章遗传和进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无突变、选择等情况下,遵循()而保持各代不变。(A)孟德尔定律(B)哈德-魏伯格定律(C)连锁定律(D)中心法则 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是在()中,交配一代后情况下能够实现。 (A)自花授粉群体(B)回交后代群体(C)随机交配群体(D)测交后代群体 3.下列群体中哪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 (A)4%AA:32%Aa:64%aa (B)100%AA (C)32%AA:64%Aa:4%aa (D)3%AA:47%Aa:50%aa 4.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A)基因型(B)表现型(C)基因(D)性状 5.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A)0.8 (B)0.64 (C)0.32 (D)0.16 6.在一个随机交配群,基因频率为A=0.2,a=0.8,如随机交配一代,则产生的新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为():(A)0.06:0.62:0.32 (B)0.04:0.32:0.64 (C)0.32:0.08:0.60 (D)0.04:0.36:0.60 7.环境变化突然使一种隐性等位基因完全致死。要使它的频率从10-2减少到10-3,这将经过多少世代?()(A)900;(B)10;(C)1;(D)30;(E)3000。 8.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近亲结婚的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是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 (C)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会增加 (D)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会→分离→复制→分裂(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10.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出现四分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Hardy-Weinberg定律认为,在()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各世代间的()频率保持不变。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初始的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经过(),群体就可以达到()。 2.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完全显性于白色(b),现在一个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如果对白色个体进行完全选择,当经过()代选择才能使群体的b基因频率(%)下降到

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习题)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习题) 1. 什么叫细胞质遗传?它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2. 何谓母性影响?试举例说明它与母性遗传的区别。 3. 如果正反杂交试验获得的F 1 表现不同,这可能是由于(1)性连锁;(2)细胞质遗传;(3)母性影响。你如何用试验方法确定它属于哪一种情况? 4.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5. 细胞质基因与核基因有何异同?二者在遗传上的相互关系如何? 6. 试比较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核DNA的异同。 7. 植物雄性不育主要有几种类型?其遗传基础如何? 8. 一般认为细胞质的雄性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DNA上,为什么? 9. 如果你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你如何确定它究竟是单倍体、远缘杂交F 1 、生理不育、核不育还是细胞质不育? 10. 用某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F 1全部正常可育。将F 1 的花粉再给不育系亲 本授粉,后代中出现90株可育株和270株不育株。试分析该不育系的类型及遗传 基础。 11. 现有一个不育材料,找不到它的恢复系。一般的杂交后代都是不育的。但有的F 1 不育株也能产生极少量的花粉,自交得到少数后代,呈3:1不育株与可育株 分离。将F 1 不育株与可育亲本回交,后代呈1:1不育株与可育株的分离。试分析该不育材料的遗传基础。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参考答案) 1、(P273-274)遗传方式为非孟德尔式,后代无一定比例.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完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质遗传:表现不同,某些性状只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 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第08章 群体遗传学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 群体即是在一定空间内,可以相互交配,并随着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许多同种个体的集群。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中基因的分布以及逐代传递中影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因素,追踪基因变异群体行为,应用数学手段研究基因频率和影响的表型在群体中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本章重点介绍了遗传平衡定律及其应用,对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作了详细阐述,简单说明了遗传负荷及其群体中的平衡多态现象。 一、基本纲要 1.掌握群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等基本概念。 2.掌握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及其应用。 3.掌握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换算。 4.掌握亲缘系数和近婚系数的概念及计算。 5.掌握适合度及遗传负荷等基本概念。 6.熟悉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及近亲婚配的危害。 7.了解群体中的平衡多态现象。 二、习题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群体中尿黑酸尿症(AR)的杂合子频率为0.004,那么______。 A.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2 B.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4 C.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8 D.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4 E.舅甥女之间的近婚系数是1/8 2.孟德尔群体是指。

A.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同种个体 B.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C.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所有生物个体 D.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 E.以上都不对 3.基因库是指。 A.一个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B.一个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E.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4.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即交配多少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 B.2代 C.2代以上 D.无数代 E.以上都不对 5.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 E.N血型者占36.7% 6.______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E.选择 7.Hardy-Weinberg平衡律不含______。 A.在一个大群体中 B.选型婚配 C.没有突变发生 D.没有大规模迁移 E.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______。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 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遗传学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十一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1.解释下列名词:半保留复制、DNA的自体催化和异体催化、转录、转译、密码子、反密码子、起始密码、终止密码、顺反子、突变子、重组子、遗传工程、无义密码、兼并、多核糖体(多体)。 2.那些实验证明DNA是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在遗传学了有什么意义? 3.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基因的概念有什么发展?现在对基因的概念是怎样的?4.有一简单的4核苷酸链,碱基顺序是A-T-C-G。 a.你能识别这条短链吗?是DNA还是RNA? b.如以这条短链为模板,形成一条互补的DNA链,它的碱基顺序怎样? c.如以这条短链为模板,形成一条互补的RNA链,它的碱基顺序怎样? 5.DNA双链的两条互补链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吗?请说明。 6.在双链的DNA分子中A+T/G+C是否与A+C/G+T的比例相同?请解释。 7.DNA,RNA和蛋白质三者的关系怎样?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的程序是怎样? 8.的染色体含有长度约为1100微米(μ)的DNA,问这条染色体有多少核苷酸对提示:DNA双链的每两对碱基间的距离是0.34毫微米(m)。 9.如果一多核苷酸链含有等量任意位置的腺嘌呤和尿嘧啶,三联体的什么比例将编码苯丙氨酸?(b)异亮氨酸?(c)亮氨酸?(d)酪氨酸? 10. 如果有两种生物,它们的DNA的碱基比率有显著差别,那么在它们的(a)tRNA,(b)rRNA,(c)mRNA的碱基比率上,预期也有差异吗? 11. TRNA四个主要环的名称和功能是什么? 12. 简要地叙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13. 链孢霉的许多不同的营养突变型能在添加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一些也能在 14.黑尿病人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苯丙酮酸,他们尿中尿黑酸的排泄量会增加吗?含有大量的对羟苯丙酮酸,他们尿中尿黑酸的排泄量会增加吗? 15.有时由于基因突变,发生代谢障碍,有化学物质积聚,这个事实对于我们说明单个基因突变的多效现象有否启发呢? 16.什么叫DNA的重链(H),轻链(L)? 17.培养链孢霉时,在培养基中添加生物素,但培养青霉菌时在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生物素。 是不是在青霉菌细胞的生化反应中,生物素不起作用呢?把你的解答延伸到其他生物中。18.假使一个基因决定一个多肽,那末为什么一个基因不决定一个性状呢?

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

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第一节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 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有时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质体、中心体等细胞器中。通常把上述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统称为细胞质基因组。 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学的研究表明,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卵细胞内除细胞核外,还有大量的细胞质及其所含的各种细胞器;精子内除细胞核外,没有或极少有细胞质,因而也就没有或极少有各种细胞器(图11-1)。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 1、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2、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故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性遗传; 3、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4、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 第二节母性影响 一、概念:母性影响: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子代表现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母性影响不属于胞质遗传的范畴,十分相似而已。 二、特点: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三、实例: 椎实螺的外壳旋转方向的遗传。 椎实螺是一种♀、♂同体的软体动物,每一个体又能同时产生卵子和精子,但一般通过异体受精进行繁殖。 ∴椎实螺即可进行异体杂交、又可单独进行个体的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第六节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植物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是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一、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特点 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性可分为核不育型和质核不育型等多种类型。 (一)核不育型 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核不育型。多属自然发生的变异。这类变异在水稻、小麦、大麦、玉米、谷子、番茄和洋葱许多作物中都发现过。这种不育型的败育过程发生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不能形成正常花粉。由于败育过程发生较早,败育得十分彻底,因此在含有这种不育株的群体中,能育株与不育株有明显的界限。 多数核不育型均受简单的一对隐性基因(ms)所控制,纯合体(msms)表现雄性不育。这种不育性能为相对显性基因Ms所恢复,杂合体(Msms)后代呈简单的孟德尔式分离。(二)质—核不育型: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docx

精品文档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库是: A .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 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2.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 .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 D .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 . 1 代B. 2 代C.2 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 4. 在 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 M 型血有3600 人, N 型血有 l600 人. MN 型血有 4800 人, 该群体是: A .非遗传平衡群体 B .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 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 *5 .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 .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B .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 X- 连锁基因 D. A+B E.A+B+C *6 .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 .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 、 Bb 和 bb 的频率分别为 40%, 50%和 10%, b 基因的频率为: A . 0.65B. 0.45C.0.35D. 0.30E. 0.25 8.先天性聋哑 (AR) 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D.0.04 E.0.1 9. PTC 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 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 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E.0.3 *10 .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 .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 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 11.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A .健康状况 B .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 1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 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A. 无变化 B.发病率降低 C.发病率升高 D .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 13.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A .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 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 的关系是: A. q 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 B. q 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 q 无关 D.无论 q 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 *15. 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 A .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 十 B *16 .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 )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为 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A . 1/4B. 1/100C. 1/200 D . 1/300E.1/400 17.下列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 A . AA :0.20;Aa : 0.60; aa: 0.20 B . AA : 0.25;Aa : 0.50; aa: 0.25 C. AA : 0.30; Aa : 0.50; aa: 0.20 D . AA : 0.50;Aa : 0;aa: 0.50 E. AA : 0.75; Aa: 0.25; aa: 0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因库是: A .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部遗传信息 D .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 .基因组 B .基因文库 C .基因库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 A . 1代 B . 2代 C . 2代以上 B ?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 ?所有生物个体的全 E . —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D .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D .无数代 E .以上都不对 4.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 M 型血有3600人,N 型血有1600人.MN 型血有4800人, 该群体是: A .非遗传平衡群体 B .遗传平衡群体 D .无法判定 E.以上都不对 *5 .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 .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 . A+ B E . A+B+ C *6 .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 .群体的大小 B .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D .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E .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 BB 、Bb 和bb 的频率分别为 A . 0.65 B . 0.45 C . 0.35 C . X 2 检验后,才能判定 B .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 C . X-连锁基因 C . D . 0.30 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40%, 50%和10%, b 基因的频率为: E . 0.25 &先天性聋哑(AR )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9. PTC 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 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 .群体变为很小 B .群体内随机交配 D .选择系数增加 E .突变率的降低 11.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A .健康状况 B .寿命 C .性别 D.0.04 E.0.1 PTC 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 E.0.3 C .选择放松 D .生殖能力 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 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A.无变化 B.发病率降低 C.发病率升高 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A .同样的速度增加 B.同样的速度降低 E .生存能力 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 D .突变率升高 E .发病率下降到零 C.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 E.二者那不变 q 的关系是: C .提咼的倍数与q 无关 因频率增加慢 D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 A. q 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 B. q 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 D .无论q 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 E .以上都不对 *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 A .基因频率 B .基因型频率 C .群体的大小 D .群体的适合范围 E . A 十B *16 . 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 AR )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为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A . 1/4B . 1/100 C . 1/200 17 .下列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 A . AA : 0.20; Aa : 0.60; aa : 0.20 C . AA : 0.30; Aa : 0.50; aa : 0.20 E . AA : 0.75; Aa : 0.25; aa : 0 D . 1/300 E . 1/400 B . AA : D . AA : 0.25; Aa : 0.50; aa : 0.25 0.50; Aa : 0; aa : 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