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人口容量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流动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
1、概念
人口 移动
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
1、概念
人口 移动
“长期”或“永久性”跨
人口迁移
越行政区界线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
判断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2) 自发迁移少,政策性移民为主。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
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
阶段二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 (2) 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 (3) 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
人口迁移; (4) 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 (5) 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6) 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有人口迁移; (7) 少量的自发迁移。
方向: 从农村
城市,从内地
沿特海点。:(1) 规模大,频率高。 (2) 基本自发性,务工和经商、求
原学因为:主(.1) 农村人口增长快, 剩余劳动力增多.
三、人口容量的特点
相对性 临界性 警戒性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
思考 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
思考 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人口 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1、概念
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1、概念
人口 移动
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二 战 后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
阶段一: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 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阶段一: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 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特点:由北向南 (黄河流域到长江、珠江流域)
原因: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 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支边、加战争,自 然灾害是原因。
一、概念
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现有条件 下,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 数量(极限)。
人口合理容量——维持理想生活水平的最 佳人口数量(合适)。
环境承载力
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最主要)——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活动 阅读: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二 亚、非、拉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战 后
→西欧、北美、西亚
家及石油产区; 定居移民减少,外籍
工人增加
比较:二战前后欧洲、拉美、北美和大洋洲的变化?
你同意哪 一派的观 点?
乐观派 中间派 悲观派
活动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思
考:
1、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 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活动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思
考:
1、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国际难民定居: 战争和政治
2、分类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永久性移民 国际人口迁移 非永久性移民
国际难民定居
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国内人口迁移
开发国土:开矿或支边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二 战 后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16亿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 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活动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思
考:
1、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16亿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 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东部大于西部,南方大于北方
二 亚、非、拉
战 后
→西欧、北美、西亚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二 亚、非、拉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战 后
→西欧、北美、西亚
家及石油产区; 定居移民减少,外籍
工人增加
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 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
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向: 从农村
城市,从内地
沿特海点。:(1) 规模大,频率高。 (2) 基本自发性,务工和经商、求
学为主.
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
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A A2
A1 C
C1 C2
B B1
判断
ຫໍສະໝຸດ Baidu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A1→B1、C1→A2、A2→D
A A2
D A1 C C1 C2
B B1
2、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国内人口迁移
2、分类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永久性移民:
华人和华侨
非永久性移民: 打工和求学
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 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
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 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
方向:沿海 内地、边疆
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 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
方向:沿海 内特地点、:边(1疆) 规模小,频率低。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
4、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1、概念
人口 移动
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
1、概念
人口 移动
“长期”或“永久性”跨
人口迁移
越行政区界线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
判断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2) 自发迁移少,政策性移民为主。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
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
阶段二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 (2) 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 (3) 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
人口迁移; (4) 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 (5) 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6) 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有人口迁移; (7) 少量的自发迁移。
方向: 从农村
城市,从内地
沿特海点。:(1) 规模大,频率高。 (2) 基本自发性,务工和经商、求
原学因为:主(.1) 农村人口增长快, 剩余劳动力增多.
三、人口容量的特点
相对性 临界性 警戒性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
思考 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
思考 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人口 增长
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1、概念
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1、概念
人口 移动
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二 战 后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
阶段一: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 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阶段一: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 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特点:由北向南 (黄河流域到长江、珠江流域)
原因: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 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支边、加战争,自 然灾害是原因。
一、概念
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现有条件 下,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 数量(极限)。
人口合理容量——维持理想生活水平的最 佳人口数量(合适)。
环境承载力
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最主要)——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活动 阅读: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二 亚、非、拉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战 后
→西欧、北美、西亚
家及石油产区; 定居移民减少,外籍
工人增加
比较:二战前后欧洲、拉美、北美和大洋洲的变化?
你同意哪 一派的观 点?
乐观派 中间派 悲观派
活动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思
考:
1、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 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活动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思
考:
1、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国际难民定居: 战争和政治
2、分类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永久性移民 国际人口迁移 非永久性移民
国际难民定居
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国内人口迁移
开发国土:开矿或支边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二 战 后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16亿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 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活动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思
考:
1、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16亿
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 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东部大于西部,南方大于北方
二 亚、非、拉
战 后
→西欧、北美、西亚
3、二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流向 二 欧洲→美洲、大洋洲 战 非洲→美洲 前 中、印→
东南亚、美洲
特点
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 地区 ; 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二 亚、非、拉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战 后
→西欧、北美、西亚
家及石油产区; 定居移民减少,外籍
工人增加
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 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
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向: 从农村
城市,从内地
沿特海点。:(1) 规模大,频率高。 (2) 基本自发性,务工和经商、求
学为主.
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
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A A2
A1 C
C1 C2
B B1
判断
ຫໍສະໝຸດ Baidu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A1→B1、C1→A2、A2→D
A A2
D A1 C C1 C2
B B1
2、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国内人口迁移
2、分类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永久性移民:
华人和华侨
非永久性移民: 打工和求学
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 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
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 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
方向:沿海 内地、边疆
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 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
方向:沿海 内特地点、:边(1疆) 规模小,频率低。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
4、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