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籍文献在日本的流传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籍文献在日本的流传简述
作者:我爱国学文章来源:北大歷史係点击数:83 更新时间:2006-1-8
[ 作者:佚名来源:转贴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05-10-31 文章录入:hejin ]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关系史上,日本绝对是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分两个方面,一是汉文献向日本流传,其历史悠远,文献数量庞大而且种类丰富;二是日本对汉文献的研究与整理,成绩卓然,反过来影响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这种文化对流,大约从南北朝以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清代晚期,杨守敬曾到日本访求汉籍古文献,著有《日本访书志》,杨氏在该书的序言里说,不到一年就访求到三万多卷,其中有大量唐代写本和日本古抄本。他还说,由于日本地理条件适合保存古书,没有中国江南地区的虫蛀、霉烂之患,而且日本茧纸坚韧,历千年都不会枯黄发脆,所以日本保存的许多汉籍,中国却早已失传了。杨氏就把这些中国失传的汉籍搜集、汇编,加以刻印,居然编成一整套丛书,这就是后来中国学界极为重视的《古佚丛书》。其实杨氏当时所见远不是全部,还有更多的中国失传的古籍没被发现。
中国古典文献什么时候开始流到日本,中日学者都没有肯定的答复。不过据日本古文献《古事纪》,应神仙天皇时期(约相当于中国晋代),日本就从朝鲜(当时叫百济)传入中国古籍。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密切,日本十多次派遣使节、留学生、僧人等来中国。当时度海交通工具就是木船,风险很大,死了不少人。但日本坚持不懈,每次都派数百人来中国学习,求书。他们或者访求,或者由中国朝廷赐予,带回去的不仅有汉籍文史经典,还有佛经、各种九流杂书、石刻拓本等等。这对日本,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文化都有很大影响。
到宋代,中国有了雕版印刷术,宋板书大为流行。当时虽然已没有“遣唐使”,但民间贸易不断,宋板书随之流入日本,中国印刷术也传到日本,由此日本自己也刻印汉籍。明代以后,汉籍流传仍然不断,日本刻的汉籍也越来越多。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接受西方文化,转而向西方学习,大力抓教育,国力日强,而中国却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海战之后,请王朝被迫与日签订“辛丑条约”。这以后,日本来华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许多人不惜重金,搜访文物,求购图书。举个典型的例子,清代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藏书楼叫“皕宋楼”,专藏宋版、元版珍贵图书和罕见的古抄本,号称“海内第一”。陆氏死后,子孙不能守书,有意出卖,当时
是二十世纪初。日本闻讯,三菱社长岩崎氏立即派代表到中国,和陆氏后人商谈,最后用重金将“皕宋楼”四千部珍本古籍全部购去,运到日本,藏于“静嘉堂文库”。消息传出,国内学界大惊,奔走相告,至
有“痛哭失声”者。其实国内早就知道陆氏藏书要变卖,优柔寡断,无人肯出重金。仅此一例,可以看出日本雄厚财力与处事果断,其他例子多有。例如金史碑版、画册墨函、珍贵邮票,都有被日本购去的。
这些失传的文物书籍,虽然后来通过中日学者交流,以影印、复制、照片的形式流回到中国,但原件都留在日本了。
(二)
中国的古典文献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流传到日本,对中国人自己研究古文献,研究文化、历史等人文科学方面,起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一是由于日本对中国古文献的珍视和良好保存,使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在国内已经失传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汉籍文献;二是日本学者对中国汉籍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已经形成了日本学术的一个传统——汉学,他们在目录学、校勘学、训诂学、文字学、文学、宗教等各方面的研究,以及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出了可以称得上是“卓越”的成绩。他们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方法,虚心地向中国学者学习。而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被中国学者利用,日本许多汉籍研究论文、著作以及为研究编制的各种精良的工具书,早就启发了中国学者,为中国学者所借鉴,给研究带来方便。这,是汉文献方面中日文化对流的一个积极的事实。我说这样的话,可能会引起爱国者的误解,说“日本鬼子”好话。不是的,尽管中日之间有许多不愉快,尽管日本统治者历史上发动对中国的侵略,犯了滔天罪行,尽管现在中日之间有各种矛盾,但中日之间的文化对流(尤其在民间),以及这种对流的积极方面,是事实。(说实在的,我写这个帖子,有点“如履薄冰”之感^_^)
我上面说到推动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两个方面,因为是简述,只能举例说几句。
一、失传的汉籍文献
中国第一部解释楷书单字的字典产生于何时?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不是,《说文解字》是解释小篆的字典,不是解释楷字的。是成书于秦汉之间的《尔雅》?也不是,《尔雅》是解释词汇的,不是解释单字的(《尔雅》的《释诂》篇也只是同义词汇解性质的)。中国第一步楷书字典产生于南北朝的梁朝,作者是顾野王,书名叫《玉篇》。毫无疑问,《玉篇》对了解古汉语字义有莫大帮助,尤其是这书对字义的解释严谨,给出的每一项字义,都引用古书例句作证(训诂学上
称“书证”)。但南北朝的时候,书是靠抄写流传,所以一直到唐代,《玉篇》一直是以手抄卷子形式存在的。宋代以后,才出现木刻本,但
是已经和《玉篇》原本大不相同,失去原貌了。第一,后人自做主张,增入了顾野王时代没有的新字,又不注明“新增”,结果弄得新不新、古不古;第二,尤其糟糕的是,原本大量的例句被删除,字义的文献根据没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广益会玉篇》。“广”是广了,“益(增)”是益了,可原本的学术价值却是又“狭”又“损”也。
国内保持原本面貌的卷子抄本早就没了,但日本还保存着当时流传过去的原本《玉篇》。尽管这些卷子抄本已经残缺不全,但毕竟是国内看不到的原面目。清代黎庶昌、罗振玉先后去日本,把搜集到的残卷汇集成书,以木刻、影印形式出版,虽然罗、黎所搜还没搜全,从此中国人才看到《玉篇》的原面目。这个原本《玉篇》的“回娘家”,大大方便了古汉语的语言文字研究,对训诂学极其重要。
为了说明原本与国内传本的差别,我把日本东方文化学院所藏的原本影印之一页贴出来(见附图。此页黎、罗未见到过到),在这页中对“惸”字的解释如下:
惸仇营反(按:这是对字的反切注音,即念[qiong(阳平)])。《尚书》“无害惸独”,孔安国曰:“惸,单也,谓无兄弟也。无子曰‘独’。”《周礼》“凡远近惸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者”,郑玄曰:“无兄弟曰惸”。字书亦(作)“煢”。煢煢,无所依也,在卂部(按指“煢”字所在偏旁部类)。或为“嬛”字。
从原本对“惸”字的解释,可以知道“惸”和“独”虽都有孤单的意思,但“惸”特指无兄弟,和无子女的“独”不同。并且引用《尚书》、《周礼》的文句和伪孔传、郑玄(汉代著名学者)的解释作为例证。不仅如此,还指出“惸”的异体字作“煢”,而在古文献中还可以借用“嬛”字表达。这对我们了解古汉语中的“惸”字很有帮助,对字义、同义字的意义差别、异体写法、通假用法都有所认识。
现在看看国内流传的《大广益会玉篇》解释:
惸葵营切。独也,单也。或作“煢”。
以上所据是清代泽存堂影刻的宋版,说得就这么简单。这和顾野王的原本能比吗??
象上面这些例子,可以举出上百个来。记得北京某君特别欣赏唐太宗、魏征(《贞观政要》)。可知唐太宗为了了解前代帝王得失,特命魏征等搜集古书中有关帝王兴亡教训的事迹,以供御览。这书叫《群书治要》,内容是经史子集无所不采,其中许多唐代的书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这部《群书治要》中国也失传了,而流到日本的本子还健在,经清代学者的搜求,已经把日本天明年间尾张蕃的刻本介绍到中国。但那还不是唐代原本,据我所知,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还有唐代古写本,日本人愿意提供给中国原样的照片和复制件,但国内出版单位因为怕亏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