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各高职院校的难题,其原因一方面是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则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各方面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对此,各高职院校纷纷转换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迅速发展起来。本文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优势,并对其所面-I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订单式”;模式;“零距离”

文献标识码:A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兴起的必然性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日渐广泛和深入。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教育理论家和职业教育工作者,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矛盾,展开了指向实践,旨在提高办学效益的“零距离”上岗的研究。“零距离”上岗是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职业能力,特别是指专业实践技能,基本上能在其所学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直接顶岗工作。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尤其是职业教育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现状的出现,用人单位迫切要求降低用人前期的培养成本,希望录用可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的人才。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也更进一步的表现出了用人单位对“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可见“零距离”上岗既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也是高职院校贴近社会需要办学的一种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如何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摸索出一种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于是,一种叫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由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在校企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为我国职业教育注人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最佳的途径,是实现学生与企业、

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学院树立了“学生为本、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通过采取企业“订单式”培养的形式,和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就业率。2006年以来,学院与湖南联通、湖南电信、湖南润讯、深圳电信、深圳移动、东莞移动、广东工程监理、广西润建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了定向培养教育,为企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湖南省电信有限公司2006年在我校通过订单式培养共招收125名毕业生,2007年招收164名毕业生;湖南联通2006年通过订单式培养在我校招收员3287人,2007年招收员工115人;深圳电信2006年在我院招收员工55名,2007年招收员5266人;深圳移动2006年通过订单式培养在我校招收员3247名,2007年招收员5264名,2008年招收员5295名这些学生到单位后,能够马上接手交给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兴起和发展跟其自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具体看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质量

课程体系的开发和设置一直都是职业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课程体系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而这恰好又是职业教育中的难处所在。到底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是市场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到底开设哪些课程才能培养出实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一直是让老师们头疼的难题。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由学校和任课老师根据相关制度、规定以及对行业领域发展的了解来安排和设置。尤其是占到整个教学内容三分之一的实际应用课程,全部由任课老师自行设置,因而针对性不强。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计划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置都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了重新设置,技术性、实用性大为增强。

同时,学校与订单企业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就业实习,让学生以企业职工的身份,带着具体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去实习,切身感受即将进入的就业环境。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尽快熟悉就业岗位、提高岗位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通过岗前培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8年,东莞移动公司在我院定向培养的“移动营销班”,根据培养人才将从事工作的岗位特点,开设了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情绪与压力管理、电话礼仪、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移动通信技术、录音与情景模拟、电信条例与服务规范、客服中心的前世今生、客服中心系统架构、职业生涯规划等12门课程。这与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后共同制定出来的结果。

(二)稳定毕业生就业

在当前就业紧张的大环境下,学校的名气、专业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市场需求是否对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质量。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学校单方面制定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所学技术性和实用性不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出现了用人单位“招聘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怪现象。

而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的培养是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的,学校和企业之间有就业意向协议,学生毕业后即进入企业相关岗位工作;同时,学生所学课程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有这两条做铺垫,学生的就业较为稳定,质量也较高。学院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步提升,2006年就业率达到94.3%,2007年就业率达到95%,2008年就业率达到96.5%,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现已达到87%左右。

(三)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对企业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通过向高校下订单的方式,将自身的实际需要转达给高校,并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避免了新职工的二次回炉学习,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开销,同时还省略了一系列繁杂的招聘程序及其相关的费用,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此外,通过“订单”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前就已经熟悉了订单企业的企业文化、产品性能、生产工艺流程、管理规章等,到企业后可立即上岗工作,成为企业未来稳定的骨干队伍,节省了企业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2008年,东莞移动公司在我院定向培养的60名移动客户服务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就通过电信条例与服务规范、客服中心的前世今生、客服中心系统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