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往的贴膏剂多选wk.baidu.com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亚 酰胺(DM F)作为透皮促进剂,但由于其对皮肤的 刺激性,令人恶心的气味以及局部使用会引起全 身性毒性损害,其使用已受到限制。近年采用氮 酮(A zone)较为普遍,其特点是无色无臭,对人体粘 膜产生最低刺激,有效浓度低,对亲水亲油性药物 均有促进作用。其使用浓度一般在2%~10%之 间。
定义
200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对中药巴布剂定义为 : 巴布剂系 指药材提取物、药物与适宜的亲 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布上制成 的外用制剂。
巴布剂
1.泥状巴布剂 2.定型巴布剂
泥状巴布剂是将有效成分与甘油、 明胶、水或其它液体物质混合,涂布于脱 脂棉上3 ~5mm 厚,贴于患处,以绷带固 定。起到保温和防止污染衣物的作用。 泥状巴布剂与泥罨剂相似.
中外学者还对中药透皮促渗作用进行了研究, 发现某些芳香性中药中的脂溶性成分也具有类 似A zone 的促渗作用。吴宋夏等通过苍白试验、 兔在体及离体透皮试验 , 发现薄荷醇能明显增 加氟轻松、水杨酸、氟尿嘧啶的透皮吸收。
巴布剂的制备工艺
巴布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基本按基质原 料 → 粉碎过筛 → 混合 → 加温软化 → 加主 药混合 → 药膏 → 加温软化涂布于背衬 → 加衬垫裁切→包装→成品。
3. 赋形剂 可选用高岭土及粘土、滑石粉、 碳酸钙、氧化锌等无机盐。高岭土作为赋 形剂具有吸附性 , 可吸附挥发性药物以降 低其损失。高岭土的用量占药物的5 %~ 20 %为理想范围。
4. 软化剂 软化剂可增强巴布剂的柔软 性和耐寒性 ,常选用蓖麻油及其他油脂。 其用量为药物总量的1 %~10 %。
2. 保湿剂 为改善巴布剂基质的稠度,避免贴敷 后膏面干燥而结成硬膜,常加入保湿剂使巴布剂 具有适宜的稠度。保湿剂也可防止胶粘剂凝胶 基质中水分的挥发,使含湿量在贮藏和使用中保 持恒定,这是因为水分的挥发将会影响药物的释 放速率。常用保湿剂有 : 乙二醇类或糖类 , 如乙 二醇、二甘醇 ( 一缩二乙二醇 ) 、聚乙二醇、甘 油、山梨醇、丙二醇、1 ,3 2 丁二醇等。保湿 剂常用范围为1 %~70 % ,最好为10 %~60 %。
感官指标是指将所制备的样品贴在健康人 身体的某个部位 ( 一般为活动关节或根据病种 选择合适的部位) ,通过身体对药物的感觉,以及 药物贴至皮肤后的反应,诸如对皮肤的密着性、 贴敷性、活动关节的追随性、对皮肤的刺激性, 来判断制剂的优劣。
中药巴布剂体外质量评价的理化指 标应包括药物黏着性、赋型性、稳定 性、皮肤刺激性、药物释放度等方面 内容。
巴布剂的基质:
透皮巴布剂的载药基质是亲水 性基质。亲水性基质的组成主要 包括胶粘剂、保湿剂、赋形剂、 软化剂等。
1. 胶粘剂 一般为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包括明胶、 淀粉、琼脂、甘露聚糖、海藻酸、聚丙烯酸、 聚丙烯酸盐类、糊精、甲基纤维素、PVP 、甲 基乙烯基醚和顺丁烯二酸酐的共聚物、阿拉伯 胶、西黄耆胶、梧桐胶、槐树豆胶等,也可用以 上物质的金属盐和以上物质与有机或无机交联 剂的交联产品。具体某一胶粘剂凝胶基质中常 使用一种或多种高分子物质,其用量为0. 5 %~ 50 %(重量百分比,下同) ,最好为5 %~25 %。
胶粘剂凝胶基质中含湿量应为10 %~70 % , 最好为20 %~50 %。为更有效地保持胶粘剂凝 胶中的含湿量,可使用一些吸水性很强的高分子 物质。例如,淀粉和丙烯腈的接枝聚合物、淀粉 和丙烯酸的接枝聚合物、聚乙烯醇的交联产品、 丙烯酸/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皂化产品、聚乙二 醇二丙烯酸酯的交联产品等。在胶粘剂凝胶基 质中常用范围为0 %~20 %,最好为0. 01 %~10 %。
5. 其他附加剂 必要时也可用一些传统的吸收剂, 例如,水杨酸、透明质酸、油酸、N , N -二乙基m-苯甲酰胺、n-硬脂酸丁酯、棕榈酸异丙酯、聚 丙二醇、克罗他米通、月桂醇等。还可在凝胶基 质中用表面活性剂。此外 , 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也可适量加入 , 其用量和类型取决于是否影响药 物的控制释放和对皮肤的刺激性.
巴布剂基质膏体的制备,在工艺条件方面, 有三个重要因素 A 、搅拌炼和时间,它是使多组分膏体均 匀混合的关键。 B 、炼和时膏体的温度,它与时间相辅相 成 , 温度高 , 时间长则混合均匀 , 但温度太 高,时间太长又会使膏体粘性下降。 C 、各基质组分的添加顺序。
巴布剂的质量评价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生物学指标
2 - 吡咯烷酮和N -甲基-2-吡咯烷酮(N P)被认为与氮酮一样具有用量低、毒性小、 促透作用强等优点。
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使用有时效果不是很 理想,故经常联合使用,称为二组分系统,一般 由一种亲水性分子和一种亲油性分子共同组 成,对药物渗透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氮酮-丙 二醇系统是常见的二组分系统,在氮酮中加 入少量丙二醇可以影响皮肤多层亲油层和连 续性通道而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巴布剂的基质对主药的作用有很大影响 , 在选择 基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主药稳定性没有影响,无副作用. 2.有适当的弹性和粘性. 3.不在皮肤上残存. 4.能保持巴布剂的形状. 5.不因汗水作用而软化. 6.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和保湿性.
巴布剂的透皮促进剂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一般中药的透皮吸收 率约为 10%~18%,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中药有 效成分均为大分子物质,不易透过角质层和类脂 双分子层所致。所以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 透皮促进剂,增加透皮吸收率。
定型巴布剂是将药物与甘油、明胶、 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等良好的水溶 性高分子物质的基质混合,涂布于无纺布 做的背衬上。表面覆盖聚乙烯或聚丙烯 薄膜,按使用要求裁成不同规格,装入塑料 袋或纸袋内。
巴布剂的基本结构
1. 支持层 , 又称底材或裱被 , 主要起膏 体的载体作用,一般选用人造棉布、无纺 布、法兰绒等. 2. 膏体层 , 即基质和主药部分 , 在贴敷 中产生适度的黏附性使之与皮肤密切接 触,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3. 背衬层 , 即膏体表面的覆盖物 , 一般 选用聚丙烯及聚乙烯薄膜、玻璃纸、聚 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