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于国民劣根性的抒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于国民劣根性的抒写
汉教四班薛花 20080513540
鲁迅给予读者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国民性的批判。
因而他笔下的国民具有愚昧、麻木、冷漠的灵魂,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病态的民众形象,这种形象是鲁迅民众观的主体。
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压迫和封建思想的毒害,是造成民众思想落后的罪魁祸首。
闭塞、贫困、保守及民族遗传的某些心理原型,也部分地造就着民众思想的落后。
鲁迅的大多数作品都淋漓尽致的变现了中国的黑暗和落后,其间充斥着太多的讽刺与责备,但却是出于他对人民的感情和爱护。
他一生致力于用文艺来改造国人灵魂,致力于文学对于国民的启蒙。
一、揭露国民的弱点
(一) 不敢正视现实,妥协,消沉
鲁迅作品中的一系列知识分子, 像《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伤逝》中的子君等等可说是这一类人的代表, 这些人有知识, 能看清现实, 但遗憾的是不敢面对现实。
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出现, 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
由于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 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
他浑噩,但在思想上是清醒的,并且怀着难耐的忍痛。
小说在对吕纬甫的悲剧人生的严峻批判中, 晓示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可重蹈他的覆辙。
魏连殳是由一个清醒的个性主人者转向与封建现实达成妥协, 恭行原来所憎恶的一切, 他终于投靠了在了城具有生杀予夺权力的杜师长, 当了他的顾问。
从此失去了原来的自我, 由原来的自负、自持、自强一变而为自嘲、自虐, 甚至自我, 他真正地变成了一个独头茧, 将自己裹在里面了。
他肆无忌惮地报复社会、作践大良及其祖母。
他放纵自己, 糟蹋自己, 最后他身上那些极其珍贵的精神, 美好的品格终于随着他的吐血而亡被毁灭了。
这是魏连殳的悲剧, 更是与现实妥协的悲剧。
(二)自私冷漠,爱看热闹
鲁迅抨击社会上那种“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现象。
他对群众的麻木不仁有着极为沉痛的体验,悲愤的指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他以锐利的笔锋无情的画出了国民的灵魂来如在《药》中他描写了看客潮一般的前行去观看杀害革命者的“戏”。
如这段文字:“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看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
”在《阿Q 正传》中他塑造了阿Q 这个典型的看客,他向人民大肆夸耀杀革命党“咳,好看,杀革命党,咳,好看。
”在阿Q 被枪毙前游街示众时忽然感到害怕但却无师自通的喊出了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个……”那些看热闹的闲人便发出了豺狼一样的嚎叫喝彩起来然而过了一会他们却又抱怨起来甚至感到愤怒的原因是他们跟着跑了那么多的路,那个可笑的死囚,至死都不会唱一句戏,看客议论了一番后我们才知道他们关心的是他们多半并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充分显示人性的残忍。
(三)奴性、卑怯性
缺乏抗争的勇气是奴性的标志, 阿Q 就是一个奉行奴才哲学的代表。
所以鲁迅在“哀其不幸”的同时, 又“怒其不争”, 在《恋爱的悲剧》一章里, 我们
不仅更明晰地看到了阿Q 不仅处处逆来顺受, 毫不抗争, 而且还显出一副服服贴贴、心甘情愿的模样。
阿Q 向吴妈求爱的方式不只粗俗而且有点荒唐, 但赵太爷的处置显然无理。
他强迫阿Q接受五项苛刻的条件: 包括送红烛、请道士, 甚至还不准阿Q“再去索取工钱和布衫”。
直逼得阿Q 倾家荡产无处安身。
然而阿Q 却自然都答应了, 不争辩一句, 额外的被迫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
阿Q 没有现钱, 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
这些他都不折不扣地一一履行了。
因为在他看来, 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可叹的是阿Q 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胁迫敲诈, 不只是没有和赵太爷、地保之流抗争过, 连想抗争的念头都不曾产生过。
(四)庸俗,势利,愚昧而又中庸巧滑
鲁迅指出:“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不为福先’。
凡是不敢带头不敢竞争,只混在人群中鼓噪,胜了他有一份败了他未必吃亏遇到强敌,不敢应战,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
至于庸俗势利民众更是无师自通。
《孔乙己》中的短衣服帮和掌柜虽然可能并未直接受到过封建教育,但封建道德标准仍然在他们的意识深处烙下了他们自己无法感知的印痕。
他们使用双重的评判标准对同样是读书人但未中举的孔乙己鄙夷戏弄,对丁举人则虔诚尊敬。
“他家的东西偷得吗?”在他们的心目中,权势和道德水准相生相伴有权则崇仰甚至卑躬屈膝无权则唾弃甚至鄙夷凌辱,这是封建思想长期奴役形成的庸俗市民品性最好的表现。
愚昧麻木更是国民普遍的精神状态。
二、对乡土人群的批判
在探索乡村现实时,他以现代理性为参照,以人道主义为基础,表现出鲜明的乡土启蒙和乡土批判意识。
他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典型的悲剧人物,挖掘出积淀在乡土社会深处的有悖于人道、民主、自由等现代精神的思想、观念、信仰,它们是导致主人公不幸人生的最深刻的原因。
在鲁迅的笔下,面对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的观念之网,任何个体都难以有冲破它的力量和可能,它决定着乡土社会所有人的悲哀,而这些不幸的人却身不由己地汇合成力量强大的庸众。
因此,在鲁迅看来,构成庸众的个体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
具体的人物对象中,最典型的就是“看客”们,这是鲁迅最深恶痛绝的群体,所以,鲁迅提出要改良社会和人生,“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因为蒙昧的精神状态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停滞与落后。
三、隐藏于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温情
从民族性角度来解读鲁迅的乡土小说,我们发现,鲁迅个人在乡土文学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中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消极面的展示和嘲讽上。
但事实上,鲁迅并没有鄙弃内外交困的乡土社会,在他貌似冷漠的故乡叙事中,隐约可见缕缕的温情。
将其对故土之爱包含在启蒙与批判之中。
而另一方面,鲁迅虽然在作品中尽现民族的劣根,其实,他从未否认民族传统意识的积极面。
早年对于女娲的创造精神,刑天舞干戚的斗争精神,屈原的爱国精神,这都是民族传统意识的积极面。
茅盾说:“在现代中国,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深刻地理解中国民族性。
”郁达夫也说:“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鲁迅之所以这么做,他的基本态度是为了打破“孤立自是”的局面,推进改革,必须着重剖析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消极面,否则可能会使已有的改革成果受阻甚至倒退。
四、毅然坚持自我的反抗
鲁迅也从不认为自己能够承受,在为整个民族的绝望进行着自我毁灭性的反抗。
而这种反抗的效果是不能被质疑的, 因为,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 能够把这种绝望呐喊出来, 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反抗, 而鲁迅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将悲观主义信仰到底, 并且有勇气将它发扬到底的人, 只是时间未能允许他认真地谛视、倾听、咀嚼。
而时间将鲁迅未竟的突围交付于我们, 那便是“向世人提供一种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既非乐观主义, 也非虚无主义的透彻的启示, 使我们的后人在精神上少走许多弯路。
”有一天当真我们仍然不清楚自己是处在怎样的境遇中, 仍然在精神的旷野上茫然无措时, 有这样一个巨人, 他兀自傲然挺立在只属于他的道路上, 眉间的冷峻仿佛在告诉我们“俯首甘为孺子牛”, 而眼神的深邃又似在说“我以我血荐轩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