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药化学讲义:皂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中药鉴定学讲义:皂苷
考点精要:
1.皂苷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2.皂苷的理化性质(发泡性、溶血性、显色反应);
3.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4.皂苷的结构测定(MS、13C-NMR、IR);
5.中药实例。
定义:
皂苷是一类结构复杂的苷类化合物,其苷元为具有螺甾烷及其有相似生源的甾族化合物或三萜类化合物。大多数皂苷水溶液用力振荡可产生持久性的泡沫,故称为皂苷。c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
皂苷的结构可分为苷元和糖两个部分。
三萜皂苷——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
甾体皂苷——苷元为甾体类化合物。
单链皂苷——由苷元的一个羟基或羧基与糖形成的苷。
双链皂苷——由苷元的两个羟基或羧基与糖形成的苷。
构成皂苷的糖主要有D-葡萄糖、D-木糖、D-半乳糖、D-核糖、D-葡萄糖醛酸、L-鼠李糖和L-阿拉伯糖等。
一、三萜皂苷
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其基本骨架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
皂苷的三萜类型主要有:
(一)四环三萜
(二)五环三萜
续表
二、甾体皂苷
(一)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类
(1)甾体皂苷元由27个碳,六个环,其中A、B、C、D环为环戊烷骈多氢菲结构的甾体基本母核,E 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相连接。
(2)一般B/C和C/D环的稠合为反式,A/B环有反式也有顺式。
(3)分子中可能有多个羟基,大多数在C-3上有羟基。
(4)在甾体皂苷元的E、F环中有三个不对称碳原子C-20、C-22和C-2。C-20位上的甲基都是α构型, C-22位对F环也是α构型。
(5)甾体皂苷分子中不含羧基,呈中性,故又称中性皂苷。
C-25有两种构型:
当甲基位于环平面上的直立键时为β型,其绝对构型为L型,称为螺旋甾烷,如菝葜皂苷元和剑麻皂苷元等;
当甲基位于环平面下的平伏键时为α型,其绝对构型为D型,称为异螺旋甾烷,如薯蓣皂苷元和沿阶草皂苷D苷元等。
(二)呋甾烷醇类
呋甾烷醇类是螺旋甾烷醇或异螺旋甾烷醇类F环开环后糖与26-OH苷化形成的呋喃甾烷皂苷,此类化合物C-22位引入α-OH或α-OCH3,C-26位有β-0H且与糖相连形成苷键,因此,这类皂苷均为双糖链皂苷。研究表明,在新鲜植物中,一些螺旋甾烷类皂苷实际上并不存在,只不过是在植物的干燥、储存过程
中此类原皂苷会在体内酶作用下向相应的次皂苷转化,同时F环环合得到相应的螺旋甾烷类皂苷。如原蜘蛛抱蛋皂苷在苦杏仁酶的作用下生成蜘蛛抱蛋皂苷。
(三)变形螺旋甾烷醇类
变形螺旋甾烷醇类基本结构亦与螺旋甾烷醇类相同,唯F环为四氢呋喃环,C-25连有β-CH 3和
α-CH2OH。如燕麦皂苷B。
续表
续表
配伍选择题 A.螺旋甾烷型 B.达玛烷型 C.齐墩果烷型 D.乌索烷型 E.羽扇豆烷型
1.人参皂苷Re 的结构类型是
[答疑编号505629080101]
【正确答案】B
2.剑麻皂苷元的结构类型是 [答疑编号505629080102]
【正确答案】A
3.柴胡皂苷元的结构类型是 [答疑编号505629080103]
【正确答案】C
4.白桦醇的结构类型是 [答疑编号50562908010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第二节理化性质
一、性状
(1)大多为无色或乳白色无定形粉末,仅少数为结晶体,如常春藤皂苷。
(2)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对人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鼻内黏膜尤其敏感,但也有例外,如甘草皂苷有显著的甜味,且对黏膜刺激性较弱。
(3)皂苷大多具有吸湿性,应干燥保存。
(4)多数三萜皂苷多呈酸性,但也有例外,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则呈中性,酸性皂苷分子中所带有的羧基有的在皂苷元部分,有的在糖醛酸部分,在植物体内常与金属离子如钾、镁、钙等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而大多数甾体皂苷呈中性。
二、溶解度
① 大多数皂苷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热甲醇和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难溶于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② 皂苷在含水正丁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正丁醇常作为提取皂苷的溶剂。
③ 次级苷由于糖数目的减少极性降低,在水中溶解度减少,易溶于醇、丙酮、乙酸乙酯等。
④ 皂苷元则难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苯、乙醚、三氯甲烷等低极性溶剂。
⑤皂苷有助溶性能,可促进其他成分在水中的溶解。
三、发泡性
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荡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缘故。
皂苷的表面活性与其分子内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结构的比例有关,利用表面活性的性质,可用发泡实验初步判断皂苷类成分的有无。具体的步骤是:取1g中药粉末加水1Om1,煮沸1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强力振荡,产生持久性的泡沫(15分钟以上)即呈阳性,含蛋白质和黏液质的水溶液虽也能产生泡沫,但不能持久,很快就消失,据此可判断该中药中是否含有皂苷类化合物。)
四、溶血性
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而溶血作用,这是因为多数皂苷能与胆甾醇结合生成不溶性的分子复合物。
但并不是所有皂苷都能破坏红细胞而产生溶血现象,相反,有的皂苷甚至有抗溶血作用。例如人参总皂苷没有溶血现象,但经分离后,人参三醇及齐墩果酸为苷元(B型和C型)的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溶血作用,而以人参二醇为苷元(A型)人参皂苷则有抗溶血作用。皂苷水溶液肌肉注射易引起组织坏死,口服则无溶血作用。
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可用溶血指数表示,溶血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等渗、缓冲溶液及恒温)下能使同一动物来源的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血的最低浓度,例如甘草皂苷的溶血指数为1:4000,薯蓣皂苷的溶血指数为1:400000。
注意:中药提取液中的一些其他成分,如某些植物的树脂、脂肪酸、挥发油等亦能产生溶血作用,应注意识别。
五、熔点与旋光度
皂苷:无明显的熔点,一般只有分解点。
皂苷元:熔点随分子中的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升高。
甾体皂苷及其皂苷元的旋光度几乎都是左旋,旋光度还与双键有密切的关系,不饱和的皂苷元或乙酰化物均较相应的饱和化合物更趋向于左旋。
六、皂苷的水解
通常采用酸催化水解、氧化水解和酶解等。
由于苷键所含的糖一般为α-羟基糖,水解所需的条件较为剧烈,一些皂苷元往往会发生脱水、环合、双键移位、取代基移位和构型转化等变化,生成人工产物,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麻烦。
因此常需要选用比较温和的水解方法,如光分解法、Smith氧化降解法、酶解法或土壤微生物淘汰培养法等。
七、显色反应
1.Liebermann反应:
样品溶于乙酐中,加入一滴浓硫酸,呈黄→红→蓝→紫→绿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醋酐-浓硫酸(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将样品溶于醋酐中,加入浓硫酸-醋酐(1:20)数滴,呈色同上。此反应可以区分三萜皂苷呈红或紫色,甾体皂苷最终呈蓝绿色。
3.三氯乙酸(Rosen-Heimer)反应:
将含皂苷样品的三氯甲烷溶液滴在滤纸上,加三氯乙酸试液一滴,加热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在同样条件下,甾体皂苷加热至60℃显色,三萜皂苷必须加热至100℃才能显色,也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可用于纸层析。
4.三氯甲烷-浓硫酸反应:
样品溶于三氯甲烷后加入浓硫酸,在三氯甲烷层呈现红色或蓝色,硫酸层有绿色的荧光。
5.五氯化锑反应:
将皂苷样品溶于三氯甲烷或醇后,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不应含乙醇和水),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或灰紫色斑点。
6.芳香醛-硫酸或高氯酸反应:
在使用芳香醛为显色剂的反应中,以香草醛最为普遍,其显色灵敏,常作为甾体皂苷的显色剂。除香草醛外,尚可应用的还有对-二甲氨基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