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土壤与气候及其互作对湖南三大烟区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

(.湖 南省烟草公 司 烟叶处,湖南 长 沙, 10 4 2 1 4 0 0 ; .湖南省衡 阳市烟草公 司 衡 南县分公 司,湖南 衡 阳,2 0 1 4 10 ; 3 .湖南中烟工业有 限责任公 司 技术研发 中心, 南 长沙, 1 0 7 湖 400)
摘
要 :在统一栽培措施 前提 下,于2 0 年分别在湖南湘 西北 、湘 中与湘南三大烟 区代表产 区桑植 县、浏阳市、 07
永州市 同时进行大 田本土 正常栽培、客土与本土 同时盆栽烤烟K36 分析土壤 与气 候及其互作对湖 南三大烟 区烤烟烟 碱含量 的影 响.结果 表明:湖南三大烟 区大 田正 常栽培烤烟 的烟 碱平均含量存在显著 差异 ;气候对湖南烟 区烤 烟烟碱含量有显著影 响,土壤及 其与气候的互作对 其影响有 限.气候、土壤及其互作对湖南烟 区烤烟烟碱含 量变 异的贡献率依次为6 . 00 %、1.%和2 .%. 28 7 2
L n 。ig,I UOJ gqn J i ANGXi .n, H N Q —i2P NGXi.u a 1 C E i n, E nh i oi x (. e a met f o ac- eeH n nT b co op rt n C a gh 10 4 C ia2 Heg a rnho 1 D pr n T b coL a u a o ac roai , h n sa 0 0 , hn ; . n n nB ac f t o C o 4
品种与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主要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ora o A1 i .Si20 ,6 9 :75—32 ,74 Junl f lu A I 1 c.083 ( )32 76 3 8
责任 编辑
李玮
责任校对
李玮
品 种 与 土 壤 类 型 互 作 对 烤 烟 主 要 性 状 和 品 质 的 影 响
ZH NG Lne l (ntueo Tbco n u Aa e yo A r ut a S i cs ee,A hi 30 1 A i ta Istt f oac ,A h i cdm f gi l rl c ne,H f i c u e i nu 0 3 ) 2
A s at [ b c v } pro w so i ush e s fn r t n e i r t s n it e o t u j nd o r f u- r t a o b rc O j te t ei u s a t d cs t e c i e c o t nv i i dm l ps n e a 竹a l f e ue o c 、 pe s e f to ta i b w aeea y h ql c ool c d b c 『 e o j i s f u- r bco a ee w r p n di t it e o e m r e ad i(di no2 % f e hl adt M t d k d o f e ue t a r t s e l t e s ly s fh p vd d y ! ad i 0 l e ) e汹 h 4 n l c do v i i e a e nh 2 o p t i o p t f o es 1n h
s l a d 山e arn mi a de o o cc aa tri o ac lnsi iee tt qlel d tea p rn u lis r i h mia mp n n n e sr o1 n goo c n n mi h rce tb copa t ndf rn r .n lSa p a tq aie ,t n c e c lc c n  ̄1 tn h e t a o o e t a d snoy s
品种和土壤及其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l. nnA r utr nvr t C agh 1 1 &P C 2 T e e ate tfR wMa r l 1 Hua gi l a U i sy hnsa40 2 R ; . h p r n a t is c ul e i, D m o ea , Huc rn ho hn oac ds i o oao , h f a4 0 1 , R j nmB a c C iaTbcoI uta C r r in C e.h 1 04 P f n rl p t c
湖 南农 业 科 学
2 1 , 1 ) 1- 8,2 0 1( 3 :6 1 2
tu a giutrl cecs tnnA r l a S i e c u n
品种和土壤及其互作对烟 叶化 学成分 的影 响
卢志伟 , 克 。 易 , 韩定 国
(. 1 湖南农 业 大学 , 湖南 长沙 40 2 ; 118 2 湖南 中烟 工业有 限责任公 司原 料技 术部 ,湖南 长 沙 40 1 ) . 10 4
Abs r t t ac :Usn orlt n a ay i,v  ̄a c n lss a d fco n lsst td h o tns o ioie oa — ig c reai n lss a n e a ay i n a tra ayi o su y te c ne t fnc t ,ttl o n
n t g n o u l s g r e u i g s g r tr h a d p ts i m n t b c o l a e r m o g n o a c l ni g a e . i o e ,s l b e u a ,r d c n u a ,sa c n oa s r u i o a c e v s f o S n mi g tb c o pa t r a n
论现阶段如何提高烟叶质量

论现阶段如何提高烟叶质量论文导读:若想解决土壤活性、肥力与复种的矛盾,提高烟叶品质,就要从改良土壤和完善施肥的角度造就烟叶的优良品质。
尤其是在烘烤过程中把握变黄后期和定色初期的时间,不仅能促进烟叶质量高分子物质的充分转化,促进烟叶质量的物质积累,烘烤后更能促进烟叶颜色橘黄,组织结构疏松,油润丰满、弹性好、香气量足的优质烟叶特性。
关键词:现阶段,提高,烟叶质量1.改良土壤,为烟叶生产创造条件当前,由于人多地少,烟田(地)难以推广轮作、换茬等耕作方式,复种指数较高,致使烟地土壤生物活性降低。
若想解决土壤活性、肥力与复种的矛盾,提高烟叶品质,就要从改良土壤和完善施肥的角度造就烟叶的优良品质。
采用测土配方技术,搭配肥料种类,实现肥料的经济合理利用和烟草生长营养的改善。
对部分耕层浅、养分贫瘠的植烟土壤,通过实行轮作、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深耕冬翻、扩大垄体以及烟田水利配套等措施,调节土壤营养,这样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整碳氮比,增强土壤生物活性和保水供肥能力。
植烟土壤的轮作和改良等措施有力于土壤营养平衡,进而可促进烟株营养平衡,生产出香气品质好、内在成分协调、可用性高的烟叶。
烟农可以利用烟草与前茬作物的空闲期,对烟田进行冻、晒结合,实施秸秆还田或种植绿肥或增施饼肥,这样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提高烟叶品质的目的。
生产中还应努力推广使用复合肥料,增加烟田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可保证烟株对土壤营养的平衡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增进烟叶的油份和弹性,烟叶的香气量必然能提高。
此外,烟叶生产应选择适宜烟区,发展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根据生态条件以及烟叶生长的需要,合理安排适宜的轮作作物。
注重微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肥的使用,改善烟叶生长环境,提高烟叶田间耐熟度,真正做到以优良土壤环境养烟叶成熟度。
2.利用生态多样性,种植优良烤烟品种植烟生态环境多种多样,在不同生态区应该栽植适应不同生态型的烟草品种,以便更好的发挥生态条件的优势,为生产各种风格的烤烟提供基础,生产出多种类型的优质烟叶,满足配方的需要。
烟草连作障碍及防治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2期经济作物作者简介王鹏(1995—),男,福建厦门人,硕士,从事烟草栽培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3-02-07烟草连作障碍及防治研究进展王鹏(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烟草是忌连作作物,连作会严重影响烟叶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生产。
本文从烟草连作障碍的危害、产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角度,综述了国内外烟草连作障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烤烟的栽培和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连作障碍;化感自毒;微生物互作;养分失调;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2-0024-04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烟草农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连作成为大多数烟叶产区不可避免的选择[1],但烟草是忌连作经济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烟叶的产质量和土壤质量会下降,土传病害会大大加重,严重影响烟叶的高质量和可持续生产[2]。
本文从烟草连作障碍的危害、产生的机理和防治措施等角度,综述国内外烟草连作障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烟草连作障碍的防治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烤烟的栽培和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烟草连作障碍的危害1.1烟叶的产质量下降烟草长期连作会降低田间长势和农艺性状,进而显著影响烟叶的产质量,晋艳等[3]研究表明烟株连作4a 田间长势、产量、中上等烟比例、外观质量明显下降;长期连作会改变烟叶化学成分,蛋白质和烟碱含量会增加,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会减少,进而对感官评价产生负效应。
苏海燕等[4]研究表明连作对烤烟化学成份和中性致香物质有影响,烤后烟中的致香物质(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和苯丙氨酸类)会阶梯式下降,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产物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
1.2烟草土传病害加重烟草连作为病原体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病原体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a ,加重了土传病害的传播。
中国大部分植烟区主要的土传病害(青枯病、黑胫病和花叶病等)的发病率和连作年限呈正相关,烟草连作黑胫病的发病率为28%~99%,4年内种植两季发病率降为8%;烟草连作第2年青枯病的发病率由5%升到22%,严重影响优质烟叶的健康生产。
云烟121在钟山区的适应性研究

云烟121在钟山区的适应性研究发布时间:2022-11-08T00:58:28.10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3期第7月作者:张元波朱广兵李长权尚军周开油杨桦徐勇[导读] 为验证烤烟品种云烟121在六盘水钟山区的种植适应性,2021年与当地主载品种云烟87进张元波朱广兵李长权尚军周开油杨桦徐勇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贵州六盘水553001)摘要:为验证烤烟品种云烟121在六盘水钟山区的种植适应性,2021年与当地主载品种云烟87进行对比验证。
试验表明:云烟121较云烟87整个大田生育期晚4d。
云烟121较云烟87自然叶数多2片,可采烤烟叶多2片,主要农艺性状优于对照云烟87。
云烟121病毒病发病害率低于云烟87。
产值量较云烟87分别高154.5kg/hm2、6066元/hm2,主要经济性状优于云烟87,同部位示范品种叶长大于对照6.56cm,叶宽大于对照3.76cm,单叶重大于对照5.45g,含梗率低于对照2.8个百分点,叶面密度大于对照8.31 g/m2。
中部叶化学成分、安全性和燃烧性优于云烟87。
综上所述,建议云烟121进一步示范验证。
关键词:云烟121,农艺性状,发病率,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S572Adaptation Study of Yunyan 121 in Zhongshan DistrictZhang Yuanbo, Zhu Guangbing,Li Changquan,Shang Jun,Zhou Kaiyou,Yang Hua, Xu Yong(Guizhou tobacco company Liupanshui company,Guizhou Liupanshui 55350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verify the planting adaptabi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Yunyan 121 in Zhongshan Mountain Area of Liupanshui,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local main load variety Yunyan 87 in 202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of Yunyan 121 was 4 days later than that of Yunyan 87. Yunyan 121 has 2 more natural leaves and 2 more flue-cured leaves than Yunyan 87.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re better than Yunyan 87. The incidence of Yunyan 121 virus disease was lower than Yunyan 87. The output value is 154.5kg/hm2 and 6066 yuan / hm2 higher than Yunyan 87 respectively. The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are better than Yunyan 87. The leaf length of the demonstration variety at the same part is6.56cm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the leaf width is 3.76cm wider than the control, the single leaf weight is 5.45g heavier than the control, the stem content is 2.8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and the leaf density is 8.31g/m2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safety and flammability of middle leaves were better than Yunyan 87. In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Yunyan 121 should be further demonstrated and verified. Key word:Yunyan 121;Agronomic traits;Incidence rate;Economic character;Physical properties;chemical compositionChina Library Classification No:S572基金项目贵州烤烟品种区域化布局及配套技术集成应用(2020XM07)作者简介张元波(1997-)男,贵州盘州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烟草科技项目管理研究和推广工作。
AMMI模型在评价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稳定性中的应用

( u h uIstt o oac cecs G iag 50 1 C i ) G i o tu f bcoSine, uyn 0 8 , hn z ni e T 5 a A src : MM oe W S sdt ea aeh ait 7kns f hm cl o p nns( i t e ta sgr rdcn g b t t A I d l a e vl t te t ly f id ce ia cm o et nc i ,o a,euigs - a m u o u s bi o o on t u l u l tt n r n pt s i, o ioe , o sim, ho n n rtn nf e ue b covr t s(ie) n es blyrsl e r ne l a tg " l a u cl ieadpo i)i u —crdt ac a e e 1 s ,adt t it eut w r a agd r e l o ii n h a i s e r f m h ht l .T ers t id ae a:( )E cp f erdcn u a, ece i o pnnsi d e n ai i a r i w h u sn i t t t 1 xeto t euigsgr t hm c cm et n i r t r t shd o s oo el c d h rh h l a o f e v ee
vr t s(ie)wt s l pt s m cn n c ddZ na o , S 1 dl 2 . ai i 1 s i t e oa i ot t nl e uynN .6 G 58a 36 ee n h a s u b e i u n (
土壤-气候和烤烟品种及其互作对昭通烟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3 . Z h a o t o n g T o b a c c o C o m p a n y o f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 Z h a o t o n g , Y u n n a n 6 5 7 0 0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F i e l d e x p e r i me n t s we r e c a  ̄i e d o u t a t t e n t o b a c c o - p l a n t i n g c o o — r e g i o n s i n Z h a o t o n g ,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表 明,昭通烟 区烟 叶铜 、汞和砷含量较低 ,镍含量较高 ,而锌 、铅和镉 与其他烟 区烟 叶的含 量相 当。土壤. 气候 、烟 草品种 及其互作和烟 叶等级对 昭通烟 叶重金属含量 的影响程度不 同, 它们 对烟 叶 中7 种化学成分含 量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 为5 7 - 3 %、
3 . 4 %、2 2 - 3 %、1 7 . O %,土壤. 气候对 烟叶重金 属含 量的影响最大,品种 的影响最小。在土壤. 气候 因素中,土壤对烟 叶重金属
a n d c a d mi u m we r e s i mi l a r t o o t h e r t o b a c c o - p l a n t i n g r e g i o n s . T h e i n lu f e n c i n g d e g r e e o f s o i l ・ c l i ma t e a n d o t h e r f a c t o r s o n h e a v y me t a l c o n t e n t s o f t o b a c c o l e a v e s v a r i e d . Th e r e l a t i v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o i l . c l i ma t e . t o b a c c o v a r i e t y a n d t h e i r i n t e r a c t i o n nd a l e a f g r a d e t o t o t a l v a r i a t i o n o ft h e s e v e n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n e n t s i n t o b a c c o l e a v e s wa s 5 7 . 3 %, 3 . 4 %, 2 2 _ 3 % a n d 1 7 . 0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i s i n d i c a t e d
烟叶主要化学成份

浅谈烟叶主要化学成份与卷烟配方的相互关系在化学分析工作中,多年来,我一直本着尊重科学,大胆实践、探求科技新路为目标,结合实际工作,分别对进厂的烟叶和成品烟丝的内在质量进行了化验分析,对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本人长期为事业默默无闻地探索着,为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始终以那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无私地奉着,并在本岗位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近几年来,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其中“运用检测手段分析降低原料消耗增加企业利润的途径”获省级一等奖;“浅议烤烟四十级标准烟叶的化学成份与烟叶质量的相关性”获省级二等奖等。
最近“浅谈烟叶主要化学成份与卷烟配方的相互关系”一文刊载在《中国发展探索世纪优秀文库》一书中,并获一等奖。
由于自己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努力,通过了高级化验员考核,并取得了合格证书。
自学了科技日语并达到一定水平,学习了计算机技术及各仪器的操作技术。
结合平时的工作实际写出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获奖。
在平时工作中,个人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努力探索本行业新路子,自己的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烟叶的主要化学成份是决定烟叶内在品质的因素之一。
现在已发现烟叶和烟气中各种化学成分已达5259种。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烟草科研工作者,均想从烟草化学上来探索出一种用化学成份表示烟草质量的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提高和现代化的分析仪器的应用,只能够说明烟草的主要化学成份对其质量的影响,但还不能完全用化学成份的含量来表示烟草在“吃味”、“香气”方面的特性。
从长远来说,对烟草所含更多的化学成份的探讨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研究课题。
从目前卷烟生产对烟叶的要求来看,我们必须掌握烟叶的主要化学成份和特性以及对烟草质量产生的影响,为设计卷烟配方提供参考。
一、烟叶的主要化学成份及特性1.碳水化合物烟叶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可溶性的糖和不可溶性的多糖。
(l)可溶性糖有单糖和双糖。
烟叶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双糖。
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1.引言1.1 概述烟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化学成分对于烟草行业的发展和烟草产品的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是指烟叶在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如叶片和茎部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
了解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对于了解烟叶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烟草产品的品质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中发现,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
叶片部分是烟草品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和呈香味的化学物质。
而茎部分则相对贫乏,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
因此,叶片部分相较于茎部分,其化学成分更具有烟草产品的风味特色。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对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其对烟草产品的影响。
同时,该研究也有助于了解茎部与叶片部分化学成分的比较,从而为烟草产品的改进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对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叶片部分和茎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
并比较茎部与叶片部分化学成分的差异和变化。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总之,通过对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烟叶的组成结构和其对烟草产品品质的影响。
这对于烟草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烟叶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概述,介绍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重要性。
接着,说明了本文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整体框架。
正文部分分为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茎部分与叶片部分化学成分的比较两个子部分。
其中,烟叶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部分主要介绍了叶片部分和茎部分的化学成分差异,通过对各部位的不同成分的分析来揭示烟叶中各部位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与特点。
不同烤烟品种叶片物理特性的差异分析

不同烤烟品种叶片物理特性的差异分析雷佳;赵玲玲;邵兰军;舒晓康;张胜;杨会丽;杨永锋【摘要】Through the plot experiment with a number of localities, we studie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lue - cured tobacco leaves of five varie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jiang No. 3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ingle - leaf weight of middle leaf and lower leaf than other varieties, and it also posses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af specific weight of upper leaf than other varieties,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ingle - leaf weight and leaf specific weight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leaves among other varieties. K326 had the highest leaf - stalk rate, and the narrowest leaf width. Among 5 varieti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f length, leaf width and length -width ratio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leaves except the middle leaf length.%通过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5个烤烟品种调制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南江三号中部叶、下部叶的单叶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上部叶的叶质重又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间各部位叶片的单叶重和叶质重均无显著性差异;K326各部位叶片的含梗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其叶片宽度明显窄于其他品种;在各品种间,除中部叶的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各部位叶长、叶宽和长宽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4)012【总页数】3页(P85-87)【关键词】烤烟;品种;叶片;物理特性;差异【作者】雷佳;赵玲玲;邵兰军;舒晓康;张胜;杨会丽;杨永锋【作者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145;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145;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145;湘西自治州烟草公司永顺县公司,湖南永顺416700;湘西自治州烟草公司永顺县公司,湖南永顺416700;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01烤烟叶片的物理特性是烟叶产量和质量特征的重要表现因素,也是工业利用上重要的经济指标,特别是烟叶的含梗率和长宽比直接影响烟叶原料的使用成本和使用价值。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

烤 烟 叶 片 成 熟 度 生 理 基 础及 配套 技 术 研 究 》 2 0 — 0 7 (0 5 2 0 )
不 同部 位烟 叶 两糖 差值 的变 化情 况见 图 l 随着 ,
9月 6日采 收烘烤 5次 , 常分 级后取 样 。 品烘 正 样 为制 定合 理 的栽 培 技术 措 施 和提 高 烟 叶质 量 提 供理 日、
论 依据 。
干 并粉 碎 后过 4 目筛 ,装 入塑 料 袋 中密 封保 存 , 0 采
用 自动分 析仪 法 测定 烟 碱 、水 溶性 总糖 、还 原糖 含
单 92 片 糖/ 烟碱 比值 变化 的 系统研 究 报道 极 少 。我们 通 过在 打 顶 , 株 留叶 1 ~ 1 。
. 黑 龙 江省 生 态 环境 与栽 培 条 件下 测 定 烟 叶下 、 、 中 上 12 试 验 方 法
3个 部位 叶片 总糖 、 原糖 、 还 烟碱 含量 , 并计 算 出其 相
试 研 0. 验 究20 11
舭 桃龇 -
烤烟 不 同部位 叶片 中主要
化 学成分 派 生值 的变化
郭 永新 李 冬 明 李 大壮 刘德 玉 赵 光伟 ( 中国烟草 总公 司黑 龙江 省公 司牡 丹 江烟草 科 学研 究所 1 7 1 ; 1. 0 5 1 2 .黑 龙江 省烟 草公 司哈 尔滨 烟 叶公 司肇东分 公 司 1 1 0 0 ; 5 1 3.黑龙江 省烟 草公 司哈尔 滨烟 叶公 司肇 州分公 司 l 6 0 4 0) 6
摘要 : 对烤 烟下 、 上 3个部位 叶 片主要 化 学成 分派 生值 的变化 进行 了分 析 。结 果表 明 : 中、 随着烟 叶 部 位 的上升 。 片 两糖 差值 、 原糖/ 叶 还 烟碱 、 总糖 / 烟碱 比值 均表现 为 随之上 升 的变化 规律 。 随着采收
烟草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烟草遗传特性研究进展孙计平;李雪君;孙焕;平文丽;俎焕新;侯勇【摘要】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otany, agronomic traits, disease resistance, economic traits, and flue-cured tobacco ba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was reviewed. Main problem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also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and research of quantitative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reed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future.%从植物学、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烤烟烘烤特性等方面对烟草遗传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杂种优势利用、数量遗传和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1)009【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烟草;遗传特性;现状;展望【作者】孙计平;李雪君;孙焕;平文丽;俎焕新;侯勇【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烟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烟草生产水平。
烤烟栽培学(题库)

烤烟栽培学(题库)名词解释1、烟叶品质2、外观质量3、成熟度4、种植制度:5、轮作制度6、壮苗:7.烟草漂浮育苗8.早花9、烤烟产量10、外观质量:11、身份12、油分13、弹性:14、物理特性:15、评吸:16、劲头: 17、刺激性: 18、苦味和辣味: 19、香气: 20、杂气21、吃味: 22、燃烧性: 23、阴燃性: 24、连作: 25、轮作: 26、间作: 27、套种: 28、格盘育苗: 29、托盘育苗30、需水量: 31、耗水量: 32、水分利用效率: 33、团棵:34、旺长: 35、圆顶: 36、底烘:37.烟叶的吸湿性38.烟草的弹性39.烟草湿润育苗40.烟叶的外观质量41.晒烟42.包衣种子43.烟草优质适产44.烟草的内在质量45.烟草漂浮育苗46.早花简答题1.简述烟草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2.简述烟草根的生理机能。
3.简述烟草叶的构造及其生理机能。
4.简述烟草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其需要的条件。
5.简述环境条件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6.如何进行烟叶质量评价?7.如何统一烟叶产量与质量的矛盾?8.简述烟草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9.烟草轮作、倒茬的意义。
10.烟草连作的危害有哪些?轮作有哪些优点?11.简述确定烟草移栽期的依据?12.简述育苗的要求及壮苗的标准。
13.如何正确决定大田期施肥量和氮、磷、钾搭配比例?14.简述烤烟测土配方施肥方法?15.简述烤烟大田需水规律和需肥规律?16.试述烟草大田期生长特点与管理要点。
17.烟草为什么要中耕培土,中耕培土的主要技术有哪些?18.试述烟田深耕的作用和技术。
19.烤烟生产时中如何划分生育期?20.如何确定烟草的移栽期。
21.试述打顶抹杈作用?22.如何决定烤烟打顶高度和留叶数?23.早花发生的原因及弥补措施,生产上如何避免早花的发生?24.如何预防烟叶底烘。
25.简述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6.分析烟田地膜覆盖栽培的优点和缺点。
27、请你根据田间烟株长势和土壤肥力情况,说明如何进行封顶打杈?(7分)28、试论影响烟叶烟碱含量的主要因素。
不同生态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筛选

陈祖销,过伟民,徐文韬,等.不同生态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7):171-178.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7.024不同生态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筛选陈祖销1,过伟民1,徐文韬2,张书伟2,张艳玲1,许 衡2,彭玉富2,张子颖2(1.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烟草行业生态环境与烟叶质量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为准确评价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利用我国6个香型生态区上部烟叶质量梯度典型样品制备试验,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贡献率方法,研究不同生态区烟叶化学成分与其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
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点各异,淀粉含量、非烟碱氮含量和糖碱比值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
不考虑区域差异情况下,随含氮化合物含量下降,糖含量和糖碱比值上升,上部烟叶的香气质感和口感舒适性显著改善,随着含氮化合物含量上升,淀粉含量和糖碱比值下降,上部烟叶的香气饱满度显著增强(P<0.05)。
考虑区域差异的情况下,清甜、蜜甜和清甜蜜甜香型生态区碳水化合物含量适当提高,总氮含量和烟碱含量适当降低对感官品质有利,焦甜焦香、焦甜醇甜、醇甜香型生态区的规律与之相反。
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烟叶感官品质回归预测模型精度较高(R2为0.80~0.90),两糖比值和烟碱含量对香气饱满度的贡献度较高,两氮比值对口感舒适性的贡献度较高。
不同生态区影响上部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不尽相同,应有针对性地建立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评价方法。
关键词:烤烟;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化学成分;香气质感;香气饱满度;口感舒适性;相关分析;随机森林 中图分类号:TS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17-0171-08收稿日期:2022-12-01基金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编号:110202101084);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编号:AW202145)。
烟草生物碱性状的QTL定位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4, 50(1): 42 54 /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E-mail:***************DOI: 10.3724/SP.J.1006.2024.34047烟草生物碱性状的QTL定位刘颖超1方敦煌2徐海明1童治军2,*肖炳光2,*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58; 2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烟草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650021摘要: 生物碱是烟草的重要化学成分。
为明确烟草生物碱的遗传结构, 发掘控制相关性状的主效位点, 以烟草品种Y3、K326为亲本, 构建大小为271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分别于2018、2019和2020年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玉溪市研和种植群体材料, 检测总植物碱(TPA)、烟碱(NIC)、降烟碱(NOR)、假木贼碱(ANAB)和新烟草碱(ANAT) 5种生物碱表型。
对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 构建包含46,129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
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方法及软件QTLNetwork 2.0, 进行QTL定位分析。
共定位15个具有显著加性效应的QTL, 加性效应对表型贡献率为0.58%~11.57%。
其中4个主效QTL即控制总植物碱的qTPA14、烟碱的qNIC14、假木贼碱的qANAB14和新烟草碱的qANAT14, 均可以解释相应性状10%以上的表型变异, 且均位于14号连锁群上。
6个QTL具有显著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 对表型贡献率为0.80%~1.81%。
5对QTL具有显著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 对表型的贡献率为0.15%~2.31%。
2对QTL具有显著的上位性与环境互作效应, 对表型的贡献率为0.81%~1.16%。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离候选基因、解析遗传机理和促进烟草生物碱性状分子改良奠定了基础。
烟草含氮化合物.

第三章烟草含氮化合物烟草中含氮化合物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叶绿素、硝酸盐、亚硝酸盐、TSNA和其它含氮杂环化合物(烟碱)等。
它们不仅影响烟叶特性,决定经济产量,对烟草的评吸质量和吸烟者的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概述一氮素的地球化学1地球上的氮素98%(质量比)存在于一种叫原生岩(火成岩)的岩石中,这部分氮素对氮素循环贡献甚微。
(提问)存在形式:金属硝酸盐1.9%(质量比)存在于大气圈中,是供应所有生命需要的唯一氮源。
存在形式:N2, N2O, NO, NO2, NH3, HNO3-, NO2-, NH4+0.01%(质量比)存在于生物圈中,生物圈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海水中的N2和生物体中的有机态氮。
2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形态:NO3-, NH4+。
但是大气中的氮素(注意这是所有生命所需氮素的唯一氮源)主要以氮气分子(N≡N)存在。
所以就有以下三种方式将大气中的氮气分子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形态:矿质氮:NO3-, NO2-, NH4+。
3植物生长所需氮素来源:1) 70%来自生物固氮2) 20%来自工业合成氨(化肥):氢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氨成本高,污染重3) 10%闪电:氢和氮气在闪电或UV照射下形成氨,形成矿质氮通过雨水淋刷进入土壤。
大多数植物从土壤中,而不是空气中获得氮素,即它们没有固氮能力,它们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氮是由周围环境中得到的,例如施肥。
4反硝化作用、生物脱氮,将矿质氮再转化为N2无论是化学固氮还是生物固氮,其结果都是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最终转化为生物体所需要的含氮化合物。
某些植物及微生物还有一种与固氮相反的作用,即催化脱氮,也就是可以将NH3、NO-3NO-2转化为N2. 因此天然界中氮的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模拟生物固氮是一个课题。
对于多数植物来说,无机硝酸根和铵离子是有效的氮源,即植物对这两种离子的吸收都很多。
但常常更倾向于硝酸盐,例外的情形即在铵盐中生长得更好的有马铃薯、菠萝以及禾谷类幼苗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但是使人惊奇得是,当研究的禾谷类作物长大时,它们利用硝酸盐的能力就提高了,以致在成熟时,它们对硝酸离子的反应反而比对铵离子为好,当把植物利用硝酸根离子和铵离子的能力加以比较时,就会遇到pH效应这一复杂的情况。
烟草育种学试题库1

绪论一、名词解释1.烟草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烟草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遗传改良:通过改良植物的遗传性,使之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自然进化: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4.人工进化;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5.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的遗传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和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并通过简单的繁殖手段保持其群体的恒定性。
6.品种的特异性: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性。
7.品种的一致性: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特性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
8.品种的稳定性:繁殖或再组成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保持不变。
二、填空1.进化的三个基本要素:遗传、变异、选择2.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
从进化的角度看,烟草育种学是:人工促进烟草进化的学科。
3.品种的三个基本属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三、判断1.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区适应性和时间性。
T2.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工选择进化来的。
T3.品种是经济上的类别,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名称。
T4.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T5.品种特征特性应具有相对稳定的一致性。
T6.拿一粒种子出来不是品种。
T7.万能的品种是没有的。
T8.永久牌的品种是没有的。
T9.品种是人工创造的。
T10.从1982年国家烟草总公司成立后,我国烟草品种便以自育品种为主。
F四、简答1.请列举出3本学习烟草育种学的参考书目,注明编者和出版社。
《烟草育种学》杨铁钊中国农业出版社《烟草育种学》佟道儒中国农业出版社《烟草育种学》陈学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植物育种学》胡延吉高等教育出版社《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潘家驹中国农业出版社2.烟草育种学的基本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uzo oac c ne eer ntu , uyn 5 01 C ia G i uTb coSi c sac Istt G i g 0 8 , hn ) h e R h ie a 5
江西农业学报
2 1 ,4 8 :5— 8 0 2 2 ( )2 2
AcaAgiu ua in x t r h reJa g i c
基 因型 和环 境及 其互 作对 中部 烟 叶主要 化 学成 分 的影 响
王志红, 轶, 王 谢升东, 杨春元, 史跃伟, 春, 吴 赵杰宏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 贵州 贵阳 5 08 ) 50 1
摘
要: 选用 1 0个烤烟品种 , 6省( 设置 7个试验点开展 了小区品 比试验, 在 市) 分析 了基 因型、 环境及其互作对 中部烟叶
主要化 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 中部烟 叶 7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在 基 因型间、 环境 间及其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 显著水 平; 环境对 中部烟叶化 学成分含 量的影响最大, 次为环境 与基 因型互作 , 因型的影响最小。 其 基 关键词 : 烤烟 ; 因型 ; ; 基 环境 互作效应 ; 学成分 化 中图分类号 :52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5 12 1 )8— 0 5 0 ¥7 .1 A 10 88 (o2 o 02 — 4
作 为世 界上种 植 最广 泛 的非 食 物性 叶用 经济 作 物 ,
一
次性打掉 , 封顶时先摘除 2~ 3片无效底脚 叶, 按各 品
烟草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 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当今烟草贸易市场上竞争的焦点是 烟叶质量 , 而烟叶的化学成分是决定烟叶品质 的重要内
i d e l a e f o a c r l z d a c r i gt t e t e u s h e ut i iae t h f t f g n tp ,e v rn n m d l e v so b c owe ea ay e c o d n et s r s t.T e r s l dc td ta eef cso e oy e n io me t d t n oh l sn h t e n a
t er itr ci n o e7 p i cp h m c o o i o s i h d et b c o la e e e al e y s n f a t h n i n n a h i n ea t n t rn i a c e o h l i a c mp s in n te m d o a c e v sw r l v r i i c n .T e e vr me th d l t i l g i o t e g e ts efc n te c e c o o i o o tn h d e tb c o la e , o lw d b e oy e × e vr n n n ea t n h r ae t f t h h mia c mp s in c ne ti t e m d a c e v s fl e y g n tp e o l t n i l o o n i me titr ci , o o
种( 的特性 , 系) 单株有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叶数达到 1 2 8~ 5片, 封顶后
2d内施用化学抑芽剂。在各生产环节 中高度重视病害 防治工作 , 其他栽培管理按 当地优质烟叶生产的规范要
求进行。 13 样品检测 . 烟株封顶后及 时挂牌标记各供试材料 全部烟株的中部叶片( 从上往下 9~ 2叶位)分材料 、 1 , 分 重复和按部位及 时采烤 , 并妥善保存。样 品的主要化学
poics(ie) adt f ecso eo p ,ev om n adte t atno ep ni lce i lcmpsi si e rv e c i , n ei une gnt e ni n et n i i e co nt r c a hmc o oio t n ts h n l f y r h rn r i h i p a tn n h
a e oy e h d m n mu e e t nd g n tp a i i m f c. Ke y wor s:Fl d ue—c r d t b c o;Ge oy e;En io me t n ea to fe t u e o a c n tp vr n n ;I tr cin efc ;Ch mia o o sto e c c mp iin l
I fue c s o n t p n l n e fGe o y e.En i o m e ta d Ther I t r c i n o i cpa vr n n n i n e a to n Prn i l Che c lCo o ii n n M i d e Le v s o ba c mi a mp sto s i d l a e fTo c o
Ab ta t T ep o o aaie t s o 0 f e—c r d tb c o v rei swee c rid o ti 0 i i e e tlc t n f6 s r c : h ltc mp r t e t fr1 u v s l u e o a c a it r a r u n 2 1 n 7 df r n o ai so e e 1 f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