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和油》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语 油脂工业》(GB/T 8873-2008)等中的相关名称和定义而确定。其中:
食用调和油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用油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脂。
食用植物调和油是引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中
对于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定义。
3.4 质量要求
食用调和油质量要求包括原料要求、质量指标(气味、滋味、色wk.baidu.com、透明度、
5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30354 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
GB/T 37029 食品追溯 信息记录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标准等解读材料
3.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了《粮食、油料及其加工产品的名词术语》(GB
8869)、《粮油名词术语 理化特性和质量》(GB/T 26631-2011)、《粮油名词
1
研究制定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不仅可以规范食用
油市场,对加强我国食用调和油市场的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将推动我国
食用调油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1.2 任务来源、协作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制定项目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
达<茶叶中硒含量的测定>等 561 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正式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制定《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食用油消费量大大增加,2018 年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 近 3850 万吨,2017 年按联合国网络发布的中国人口数 14.1 亿计算,2018 年我国 人均食用油的年消费量为 27.3kg,超过了世界人均食用油消费量 24.4kg 的水平。 食用调和油是我国食用油产品的大品种,是大众消费的植物油品种之一,以其独 特的产品特点和价格优势丰富着我国城乡所有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食用调和油也 是我国小包装食用植物油中的主要产品,每年消费量达近 500 万吨,占到小包装 油脂总量 990 万吨的一半,但是很多消费者因为不知道生产者到底是用何种油配 制,影响了食用调和油的市场。 目前用于食用调和油的原料除了中国消费者认可的大宗植物油(大豆油、花 生油、菜籽油等)外,由于受到植物油的原料来源和价格因素的影响,也不排除 采用分提的棕榈油、棉籽油。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17 年棉籽产量达到 1100 万吨,棉籽油产量约 110 万吨。从目前的市场调研结果看,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农 贸市场以棉籽油产品销售的小包装商品很少,均以散装植物油的方式流通,流向 食用调和油生产企业,作为调和油的原料,但在市场中销售的各类食用调和油产 品的标签配料中却很少标识。另外,近年来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海关统计资料,2000 年进口 139 万吨,2017 年进口量已达 507.9 万吨,2018 年进口量为 532.7 万吨。在食用油主销区域建设了大量棕榈油分提厂,生产分提 棕榈油,约 200 多万吨棕榈油用于方便面等食品加工业,其余的近 200 万吨分提 棕榈油进入食用调和油产品中。但在市售的食用调和油产品的标签中却很少标 识。现行《食用调和油》(LS/T 10292)标准是原国内贸易部 1998 年颁布的行 业标准,该标准对调和油的定义是“根据食用油的化学组分,以大宗高级食用油 为基质油,加入另一种或一种以上具有功能特性的食用油,经科学调配具有增进 营养功效的食用油”,在标准中没有对产品的各原料油含量(比例)或各种脂肪 酸组成标识做出明确规定。
1.3 主要工作过程
成立起草组
查阅相关资料
确定检测方法
验证分析方 法可行性
形成标准 征求意见稿
讨论稿进行所属 技术领域讨论
编写标准 讨论稿
对研究检测数据 进行处理、分析
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修改征求意见稿, 编写送审稿、编制 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
将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 意见汇总处理表送粮标委
形成标准报批稿及相关 上报材料报国标委审批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溶性杂质含量、酸价、过氧化值、饱和脂肪酸含量、反式
脂肪酸和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和食品安全要求。
3.4.1 原料油的要求
目前,食用调和油所用食用原料油有植物油、动物油和新食品原料,本标准
规定“所用食用原料油应符合各种食用油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和“新
2018 年 11 月 20 日起草组向全国油脂生产、科研、设计、质检、流通等 37 个相关单位发出“关于征求《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意见的函”,回函的单位数 22 个,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 11 个。在汇总、处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 再次形成《征求意见稿》。
2 编制原则
2.1 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方法是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 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 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 规则 第 4 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写,并注重方法的科学性、 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建立在科学研究、验证、充分使用基础上。 2.2 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的确定 项目立项后,起草组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整理了现行食用调和油各 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其中食用调和油的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水分及挥发 物含量、不溶性杂质含量、酸价、过氧化值、饱和脂肪酸含量、反式脂肪酸均采 用相关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检验通过引用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方法和规范性附录结合的方式,研究和验证并建立方法。 2.3 主要技术内容
3
脂公司、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香驰控股有限公司、 山东龙大植物油有限公司、西安邦琪制油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三星集团、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等国内食 用调和油主要生产企业,与生产一线的调和油配方研发和质量控制技术人员就 《食用调和油》质量要求设置和“比例一致性检验方法”进行充分调研。为了验 证测试,上述企业不仅提供不同批次的食用植物调和油样品,也按照“比例一致 性检验方法”对正在生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和原料油进行检验,印证了《食用调 和油》标准中设置的质量指标和限量范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为“比例一致性 检验方法”中调和油脂肪酸测量值的误差范围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起草组采用 “比例一致性检验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进一步佐证方法。在汇总分析 数据和验证比例一致性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征求意见稿》。
4
本标准根据我国食用调和油的原料及加工方法,在大量样品检测数据和调研 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 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和标识、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可追 溯性等要求等。
3 主要技术内容质量指标的确定
3.1 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调和油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签和标识、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可追溯性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混合调配的商品食用油。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根据最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对本标准中的引用文件主要包括: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GB 5009.2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GB 5009.25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GB/T 5490 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 GB/T 5524 动植物油脂 扦样 GB/T 5525 植物油脂 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01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T 15687 动植物油脂 试样的制备 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 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2011 年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对食用调和油监管工作的安排,《食用 植物调和油》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计划,起草组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 物油》的制修订,将食用植物调和油的定义、命名和标签标识等内容纳入,按照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的程序,于 2015 年 12 月通过审定。2018 年 6 月 21 日发布,2018 年 12 月 21 日实施。
粮油标委会 组织会议审定
公开征求社会 各方意见和建议
为了完成好标准制定工作,使制定的标准适应市场需要,起草组按照标准制 订的程序,先后完成了多个版本的《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 批稿》。2005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研讨会,参会的九 位油脂行业专家和 18 家大型植物油加工企业代表就《食用调和油》中标准的范 围、分类、质量要求的内容、标签、包装、储存和,由运输等方面,进行了充分 的讨论。2006 年起草组多次与植物油专家讨论标准的技术内容,吸纳我国大型 食用油生产企业参与制定。2007 年多次研讨的标准《征求意见稿》由中国粮油 学会油脂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年会上研讨,各位会长、副会长和大型油脂企业 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肯定了标准的范围、分类、质量要求的内容、标签、
2
包装、储存和运输等。起草组向全国科研、设计、加工和质检等单位发征求意见 函,在汇总、处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送审稿》和编制说明,提交 全国粮标委秘书处公开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2008 年 10 月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 委会在青岛召开第一届十一次工作会议审定《食用调和油》等标准,审定通过了 标准的《送审稿》和相关材料。在审定材料中通过实行脂肪酸组成或比例标识和 留样追溯条款的设置,杜绝随意勾兑、各种原料油含量检验难的问题。但在标准 审定会上就“以一个生产批次为追溯单元,每个生产批次所用的原料成品油、调 配好的成品油和其他添加物均应封样留存,并记录相关质量和工艺信息。留存样 品应妥善保存,保存期不得低于本批次产品的保质期”等内容受到个别企业委员 的质疑。2008 年 10 月 30 日,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粮食行业协 会、中国粮油学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营养学会、有关科研院所院校、检 验机构以及食用调和油加工企业约 70 余位代表在北京召开了《食用调和油》国 家标准座谈会,再次对《送审稿》中有争议的内容充分研讨,会议形成“由全国 粮标委对通过的《送审稿》按照审定意见再作进一步修改,尽快形成《报批稿》 报批国家标准委审批”。2009 年 5 月《食用植物调和油》报批材料送国家标准 委审批。
下达的工作任务,项目编号:20050509-T-449。该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国家粮
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负责起草,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武汉轻工大学、江南大学、中粮集团、中储粮油脂公司、山东鲁花集团、山东龙
大公司和益海嘉里集团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组,开展本标准起草的各项工作,由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薛雅琳研究员负责标准文本起草。
2015 年国标委退回《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报批材料。2018 年 6 月全 国粮标委根据颁布的 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中有关食用植 物调和油的相关内容,再次启动《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的制定。起草组根据食 用调和油目前市场存在种类多、价差大、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食用调和油在标 签上标注了各种原料油的配方比例,需要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评价方法进行确 认,研究了“食用调和油比例一致性检验方法”和完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并前往中粮集团油脂公司、益海嘉里集团公司、中储粮镇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