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作者:李庆阳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23期

21世纪是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时代,人类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而心理素质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在小学期间,学生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控制能力较差,面对一些挫折与困难,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强烈的反应。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我,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互相了解、互相协调,搞好人际关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调查的原因

近段时间来,部分教师反映,有些学生在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时,常常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许多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出现焦虑、厌学的情绪,造成自卑、懒惰、冷漠、羞怯等人格障碍,影响教师的教学教育工作。

二、成因分析

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孩子兴趣、习惯的场所。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小学,大部分学生属于外地农村户口。学生家长是从外地农村来珠海打工的人员,家长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家长主要是小本经营的个体户、小贩及菜农等,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对子女的教育无暇顾及、疏于管教,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

2. 居住环境。

孩子多居住在城乡结合地带,这里人员相对复杂、卫生差、治安复杂、建筑规划杂乱无章。“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熏陶作用”,所以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从调查统计看,城郊边沿学校小学生心理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

3. 社会的发展。

这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生活的改变,部分学生在各种物质的诱惑、影响下,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心理发生了变化;加上杂乱的环境、盗窃、打架、黑网吧等不利因素,学生的心理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学生虽然聪明但比较任性,行为偏激,学习上出现困难,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学生本人、教育者及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调查的结果和方向

为了证实和了解我校学生的心理情况,学校多次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心理系的八个学生共同调查研究,经过商量和讨论,我们一起做了归因风格的心理研究。所谓归因,是指对自己或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是人主动地从行为的结果中提取意义,并从因果关系上推断原因的心理过程,而成功与失败归因则是指“对成败结果所进行的原因推断,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国外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学习的成就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了解学生的归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方面了解學生的归因方式,对其不正确的归因方式进行疏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我们对四到六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总人数为298人,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为87.58%。男生137人,女生126人,其中四年级79人,男生为39人,女生为40人;五年

级77人,男生40人,女生37人;六年级103人,男生53人,女生51人。问卷共设置了42道题目,采用单项选择的方式回答。情景内容可以分为学习、生活、与人交往三个方面,有关学习方面的题目有6题,有关生活事件方面的题目有24题,有关与人交往的题目有14题。选项方面,分别编制A、B、C、D四个答案,A为个人能力,B为任务难度,C为人人努力,D 为运气、身体情况和他人帮助。记分方式为统计A、B、C、D四项的分别得分,受试者选择哪个答案最多,则具有被归因方式(个人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的倾向。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超过八成学生倾向于个人努力程度,部分学生倾向于学习中的任务难度、家庭环境及学习方法。四至六年级学生中,倾向于努力程度的归因方式,少数学生倾向于任务难度、个人能力和运气的归因方式。总体上,高年级学生在归因结果上,男生和女生没有差异。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归因结果比较集中地倾向于“努力程度”,比例分别达到

87.34%、81.82%和82.52%,均远高于其他三种归因方式(个人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四、对策研究方向

通过此次调查,学生对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有了客观、全面的正面评价,在面对生活上的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有一个正确而积极的态度。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水平还是健康的。

对于部分学生或者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具体原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如成长中的烦恼,不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刺激,防止和克服心理冲突,让学生懂得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往往十之八九,要善于请教他人,善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会松弛,学会适度。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有自尊心,有自知之明,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缺乏自尊心的人,容易产生郁闷、烦恼,甚至颓废。另外,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区、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友好往来,增进了解和认识,增强集体观念,这样也有利于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因此,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规律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