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獐子岛 AC米兰
8.2.1 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值的概念
边际收益产品(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MRP):企业 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带来产量增加从而获得的 新增收益。 TR TR Q MRP L Q L
MR MP
边际产品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VMP):边际产 Q 品的市场价值 VMP P P MP L 完全竞争条件下:P=MR, 不完全竞争时: P>MR MRP=VMP MRP < VMP
再回忆有关(边际)收益和成本的概念: • 收益测度方面:来自投入和来自产出(销售) 边际收益产品MRP或边际产品值VMP
• 增加投入(边际)产品(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R • 成本测度方面:来自投入和来自产出 要素成本,如劳动力工资W 增加投入(边际)产品(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C
利润最大化条件
要素市场厂商理论的复杂性:决策基于销售收益与要素投
入成本,而它们取决于两个市场状况: • 商品市场上:买卖双方(消费者与厂商)是否有一方是
垄断的?我们将只考虑完全竞争。
• 要素市场上:买卖双方(厂商与要素所有者如工人或工 会)是否有一方是垄断的?我们将只考虑竞争。 居民户
商品需求者:有垄断力量不? 要素供给者:有垄断力量不?
8.5.2.4 劳动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市场劳动供给的其他
因素
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偏好的改变
• 美国家庭主妇与中国发达地区的家庭主妇
• 中国的新生代劳动供给者偏好改变
其他机会的变化 移民
人口增加
8.5.3 劳动市场均衡及其变化
均衡存在于劳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 均衡的变化(思考我们毕业后的薪酬):
边际 收益
边际 产品
边际收 益产品
要素价格 (成本): 工资
W
总成 本 C
边际 利润 MRP -W
总利润
L
Q
P
MR
MRP= MP= MR △Q/△L MP·
R-C
0 1
0 10 10 100 10 10 100 50 50 50 50
2
3 4 5
18
24 28 30
9
8 7 6
162 7.75
192 196 180 5 1 -8
L1
S:闲暇
8.5.2.3 劳动供给曲线的得出 劳动供给决定于(隐藏在劳动供给背后的机制): • 对闲暇和消费的偏好; • 时间与工资率的约束。 因此,工资率影响劳动供——劳动供给曲线: • 替代效应:工资上升用消费替代闲暇,劳动供给 增加。 富人子弟,家庭主妇 • 收入效应:工资上升有能力同时消费更多闲暇与 商品劳动供给减少。 • 综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用孰大孰小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W↑L↑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W↑L↓
利润最大化——商品价格固定、工资固定的情形:P=10, W=50
劳动投 入 产 量
产品价格 = 边际收益
P=MR
总收益
边际 产品 MP= △Q/△L
边际产 品值 VMP= MP· P
要素价格 (成本): 总成本 工资
W
边际利 润
总利润
L
Q
R
C
VMP-W
R-C
0 1
0 10 10 100 10 100 50 50 50 50
Derived Demand(派生需求)
It is derived from the need of produc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rofit maximization.
(是逐利的,解决就业是附带结果。)
赚取利润生产与销售要素投入要素需求
Interdependent with other factor demands
2
3 4 5
18
24 28 30
10
10 10 10
180
240 280 300
8
6 4 2
80
60 40 20
50
50 50 50
100
150 200 250
30
10 -10 -30
80
90 80 50
利润最大化——商品价格递减(需求曲线倾斜)的情形:W=50
劳动 投入 产量 产品 价格
总收 益 R
Factor demand curve exhibits the relationship of factor
price with factor demand.
A profit maximization firm always use factor such that the factor’s VMP equals its price.
8
6 4 2
62
30 4 -16
50
50 50 50
100
150 200 250
12
-20 -46 -66
62
42 -4 -70
8.3.2 厂商要素需求曲线(竞争市场)
假设所有市场都是竞争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VMP曲线:
VMP curve links the VMP to factor uses (demand)
第八章 要素市场理论
现实问题: 我们毕业后薪水是怎么定的?
为什么我们从劳动力过剩变成劳工荒?
如家政工人节假日休息 如送牛奶工人节假日不送
第八章 要素市场理论
理论问题:见下图
居民户:消费者和要素所有者 产 要 品 要 需 素 定 素 求 要素市场 供 价 收 给 与 入 数 要 供 量 产品市场 生 素 给 产 需 求 厂商:生产者和要素需求者
劳动 投入
产量
产品 价格
总收 益
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产品值
L 0 1 2 3
Q 0 10 18 24
P
R
MRP= VMP= MP= MR MR MP· P △Q/△L MP· 10 10 8 6 100 62 30 100 72 48
10 100 9 8
162 7.75 192 5
4
5
28
C:消费=WL WT 预算线 B
C1=WL1
C=WL=W· (T – S )
A
I
F O S1=T-L1 L1 T S:闲暇
S=全部时间T-劳动供给L
C:消费=WL F
工资率提高 的影响:
BL2
预算线向外 旋转移动, 由BL1变化至 BL2。
E
BL1
B I2 A I1 L2 S2 S1 T
均衡点由A到 B,闲暇减少, 劳动供给增 加
MP, W/P F
土地 所得 E
S
A
劳动 所得 B O
MP
L
8.5 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 8.5.1 对劳动的需求
劳动需求曲线:其与工资率的关系 • 对劳动的需求决定于工资率和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L,竞争条件下,就是边际产品值VMPL • 劳动需求要满足: W = P· MPL(=VMPL)
• 为了利润最大化,要素投入应满足
MR MPL WL
• 或者在竞争条件下,上述条件变成:
P MPL WL
• 在产量既定时,上述条件可以确保成本最小。
Understanding the Condition
• How about if the condition is not satisfied?
8.4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 要素供给与需求决定要素价格与使用量
W
S
VMP
L
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要素市场均衡的货币值条件:VMP = W 要素市场均衡的实际值条件:VMP/P=W/P MP=W/P
MP, W/P
S A B E
MP
L
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竞争市场里: •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于该要素市场供给与需求 • 当要素市场处于均衡时,要素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 值相等 •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按照它的边际产品获得报酬(实物 值) W = MPL· P ,或W/P= MPL R= MPLAND· P,或R/P = MPLAND •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所有产品正好全部分配给各个生 产要素所有,即 W· Labor + R· Land = MPL· P· Labor + MPLAND· P· Land = Q· P
W
S1 C A S
B
VMP1
VMP
要 素 价 格 与 就 业
第八章 要素市场理论 各种要素价格如何决定,要素使用量如何决定
收入分配理论
同商品价格一样,要素价格决定于对要素的需求与供 给 要素供给来自居民户的效用最大化决策 要素需求来自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决策
8.1 要素需求的性质: 生产要素: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投入品,如土地,劳动,资 本,企业家才能。
8.2 使用要素获得的收益: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值
收益概念:增加投入边际产品MP卖到市场边际 收益产品或边际产品值 厂商与两个市场有关: • 商品市场:作为卖方,竞争还是垄断? 两者都介绍,但是最后假设为竞争。 • 要素市场:作为买方,竞争还是垄断? 假设为竞争,因此要素价格固定。 后面的分析以劳动市场为例子
商品市场
商品供给者:有垄断力量不?
要素市场
要素需求者:有垄断力量不?
厂商
8.2. 使用要素获得的收益: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值
回忆有关(边际)收益的概念:
• 增加投入边际产品MP • 增加消费边际效用MU • 增加销售边际收益MR或价格P • 增加投入边际产品MP卖到市场边际收益产品或 边际产品值
W
S1 B A C S VMP1 VMP
有些行业劳动供给少,如 蓝领,见右图供给曲线S1 和工资B点,较高工资是 补偿性的。 有些行业劳动供给多,如 白领,见右图供给曲线S和 工资A点。
L
Hale Waihona Puke 8.5.4 劳动市场均衡理论的应用
8.5.4.1 为什么会存在着各种工资差异 W = P· MPL •不同人不同报酬 特殊技能(歌星)或 人力资本(会计师)右图 VMP1工资C点。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劳动需求曲线变化的背后力量) •公共卫生投资MPL •资本使用MPL •技术MPL •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产品价格P MPL
8.5.2 劳动供给 8.5.2.1 劳动供给与劳动价格的关系 决定劳动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显然是其价格,即工资率。
工资率上涨劳动供给增加 但也有可能:工资率上涨到一定程度劳动供给减少
• 资本↑ MPL↑劳动需求↑W↑
• 技术↑MPL↑劳动需求↑ W↑ • 宏观经济↑P↑劳动需求W↑ • 教育人力资本↑MPL↑劳动需求↑ W↑
以上主要为需求方面。供给方面呢?自行思考。
8.5.4 劳动市场均衡理论的应用 8.5.4.1 为什么会存在着各种工资差异
W = P· MPL •不同工种不同报酬
30
7
6
196
180
1
-8
4
2
4
-16
28
12
8.3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8.3.1要素需求要遵循的原则:利润最大化 增加要素投入量的增量收益:MRP
TR TR Q MR MPL L Q L
在竞争条件下
TR TR Q P MPL L Q L
增加要素使用的额外成本 要素市场竞争时,这个成本就是要素价格,W
P×MPL > W, should increase input
P×MPL < W, should reduce input In summary, we can increase profit by adjust the use of labor input. If the condition P×MPL = W holds, is there any way to earn more profit? Anyway, equi-marginal principle applies here.
完全竞争时商品价格固定的情形:P=10,W=50
劳动投入 产量 产品价格 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MP 边际产品值 边际收益产品
L 0
Q 0
P=MR
=△Q/△L
MRP=VMP
1
2
10
18
10
10
10
8
100
80
3
4 5
24
28 30
10
10 10
6
4 2
60
40 20
不完全竞争时商品价格递减(需求曲线倾斜)的情形:W=50
W:工资率 例子: 兼职/下班摆摊/ 亚的建筑工人 C A L:劳动供给
B
东南
W:工资率
例子: • 兼职 • 下班摆摊 • 东南亚的 建筑工人 A
C
B
富人子弟, 家庭主妇
L:劳动供给
8.5.2.2 隐藏在劳动供给曲线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记住劳动是由居民户提供的。 居民户提供劳动的逻辑: • 提供劳动获得收入购物消费获得效用 • 提供劳动闲暇减少效用减少 将这个逻辑纳入到经济学框架中 在时间和工资率约束下寻求在闲暇和消费(来自 提供劳动获得的收入)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