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儿童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而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自身发展水平的原因尤其显得更加突出,目前国内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研究并不十分充分和完善,本文对一例弱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进行个案研究,根据个案出现异常的行为,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行为矫正的手段,综合运用行为矫正中的各种方法,并辅之以家庭疗法和学校疗法,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最终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行为矫正;智力障碍儿童Abstract: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is a kind of common bad behavior and mental disability due to their own level of development reason especially more prominently, the current domestic for intelligence obstacle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research is not very full and perfect a weak-minded, this paper orthodontic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through the cas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case appear abnormal behavior,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behavior modification method,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method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assisted by family therapy and school therapy for children aggressive behavior, to correct, eventually eliminate children's bad behavior.

Key words:aggressive behavior;behavior corrective;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正文】

一、前言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1]。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都属于攻击性行为[2]。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取乐性攻击、手段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模仿性攻击、习惯性攻击[3]。而弱智儿童由于其智能的不足,、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4]。韦小满等人的调查显示,智障儿童发生的不良行为中最多的就是攻击性行为,比例高达71.6%[3]。因此矫正攻击性行为也成为智障儿童训练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每个学派都秉承自己深刻的理论基础对攻击性行为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和应对方案。可是深刻总避免不了片面,如果只以一个理论模式为基点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进行矫正,效果未必彻底。因此,分析儿童早期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综合性干预教育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成为各界教育人士努力和关注的方向[5]。

行为矫正也称行为矫正方法,主要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通常行为的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没有到有,是指某些良好行为的建立或塑造;另一种情况是指从有到没有,常用于不良行为的矫正,即将个体的行为从不良改变为良好[6]。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的徐继红老师在《行为矫正技术在多动症儿童身上的应用》一文中明确指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多数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

的结果。有的儿童通过良好的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品行,建立了良好的行为模式;但是,也有部分儿童在不利条件影响下,进行了不正当学习,形成了不良的行为方式。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这便是行为矫正技术的功能[7]。对于一些智障儿童来说,由于自我控制等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问题行为,这不仅对别人同时也会给其自己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其问题行为及时地给予矫正就显得更加迫切[8]。目前,行为矫正法已经成功运用于弱智儿童的攻击行为中,例如:宁波市达敏学校的姚俊老师在《重度智障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一文中把正向行为支持法、模仿学习策略等成功运用于一例有攻击性行为的重度智障儿童的研究当中[9]。但是国内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普通幼儿和问题行为青少年,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仅局限于运用行为矫正的个别方法及单独从学校或家庭出发对弱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比如龚惠芳老师在《一个弱智儿童行为矫正的分析》一文中仅仅采取行为矫正法中的正强化策略和惩罚策略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10]。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某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智障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从家庭和学校出发,综合运用行为矫正中的多种方法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有效矫正。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小鑫,男,2001年出生,是一名被人领养的弃婴,1岁时由于意外交通事故,造成头部受伤。同时额头有一条疤痕,受伤后对其头部进行绷带绑扎,而为期6个月的绑扎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在认知、感知觉、模仿等发展领域均存在明显的发育迟滞。受伤后,多以哭闹来表达自身的需要。而家长出于愧疚心理,对孩子

要求尽可能加以满足,但与孩子之间几乎没有正常的交流,也从来不带其与外界接触。2岁时被确诊为患有癫痫,偶尔发作。5岁时进入某普通幼儿园幼儿园学习一年,期间,其学习成绩落后,癫痫会偶尔发作,遭到同学的歧视、排斥甚至是打骂。在家呆了一年后进入成都市某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至今,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不合群、孤僻、容易冲动,经常无故打人或欺负同学,破坏教室环境布置内容,喜欢撕毁同学的东西,朝窗子外边乱扔东西,但是,也会遭到高年级学生的欺负。另外,对父亲有一种惧怕心理,因为爸爸会打他。

(二)研究目的

通过个案研究的形式,根据个案出现异常的行为,分析原因、探索如何从家庭和学校出发,综合运用行为矫正中的多种方法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有效矫正,最终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

三、研究方法

本个案研究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原因分析法对个案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获得较丰富的有关弱智儿童行为矫正的第一手资料。在本个案研究中所采取的主要行为矫正方法包括:认知改变、模仿学习策略、正向行为支持、厌恶疗法。其他方法包括:个人社交技能训练、集体帮助、家庭环境的调整、学校教育的调整。

(一)个案资料收集

1.访谈

家长访谈:主要了解小鑫的成长史,家庭条件一般,养父母经常在外做点小生意,住在老家,所以,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就经常把小鑫送到老家让爷爷照料,4岁时,爷爷经常带小鑫去老家附近的一条大河边散步、游玩,那时候爷爷为了使孩子体格发育良好,就教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