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氏家族起源迁徙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贾氏家族起源迁徙发展
因为本人参与安徽六安霍邱县贾氏家族续修谱,对贾氏进行认真的研究,对中华贾氏的起源、迁徙和发展有一个系统、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收集、整理了贾氏族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拿来与各位族人共同分享。

安徽贾姓人,从史料记载来看,是从明朝初期朱元璋移民开始的。

在近代史上出现象贾起胜、贾德耀这样少数名人。

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民众,也正是这些可爱的普通人,成为支撑国家大夏的根基。

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明朝洪武年间,从山东兖州迁徙到霍邱这片土地上贾姓人以来,已经六百多年了,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自强不息。

我们既要为那些优秀的先人感到无比自豪,也觉得这些平凡的先人更是可歌可泣。

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使得贾氏族人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一、贾氏族人几次大迁徙
贾,是出自山西襄汾的姓氏。

贾姓是黄帝的后裔,其形成的两个源头都是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均出自古代“贾国”或“贾地”的同一个地方。

这个“贾国”或“贾地”,就在今山西襄汾县境内。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贾氏出自姬姓。

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

晋公族狐惬之子射姑为晋太师,食邑于贾,字季他,亦号贾季。

”贾是一个有皇室血统的姓氏。

随着历史的发展,贾氏族人经过五次大的迁徙,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

天下贾姓一家亲,这个“家”就是先秦时期的同一个地方“贾国”或“贾地”。

在当今按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排名中,贾姓由原来一百位之外跃居第四十五位。

所占人口百分比是零点四二。

第一次大迁徙是先秦时期。

晋武公灭贾国后,“将贾氏子孙遣散各地”,其姓氏皆称贾氏,世代相传至今。

贾国灭亡,贾氏子孙开始向外地迁徙,主要进入今河南、山东等省,贾姓在山东、河南两省繁衍昌盛,人丁兴旺,特别是河南省还衍生出许多支派,出现许多历史名人。

第二次大迁徙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军阀割据,相互之间战争不断,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加之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战火遍及于北方各地,对各姓氏宗族均产生了巨大影响,迫使包括贾姓在内的一批士族大举南迁,辗转分布于江浙各地,同时,由于战乱,贾姓一批人开始弃耕、投笔,在战争中积功为宦,因此家族显赫一时,形成一些大的郡望。

第三次大迁徙是唐末宋初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加之外族入侵中原,国之腑地战火频燃,士族发展遭遇重创,贾姓族人几次审势南迁,进入福建、广东、湖北等省,与南方各姓融合发展,此时贾姓族人高官层出,文人墨客迭迭不穷,地位显赫一时,使贾姓在此期间发展进入一个鼎盛阶段。

第四次大迁徙是元明清时代。

这个时期,从山东迁入安徽的人群中也有贾姓人。

贾姓人经不断迁徙、发展,使其宗族成为我国较大的族系,并且稳居于姓氏排行之前列。

如明朝洪武年间,从山东迁徙至今安徽合肥包河区、六安霍邱县等地的贾姓人,在这片土地上有较大的发展。

明代迁入还有在淮南、阜阳、安庆等地的贾姓人。

清末名将贾起胜,合肥人。

他戎马生涯45年,治军威严,令肃凝霜。

他原是军中一名把总,身经百战一路升至总兵、提督,皇封正一品。

朝廷封他祖上三代及其哥、嫂和己妻计十个正一品,可谓荣耀一时。

此间他还一度总理北洋海防各军务处,积极抵御外国侵略者入侵,1898年病逝军中。

贾德耀(1880—1940),字昆庭,合肥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1919年8月,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晋中将衔,在担任保定军校校长的期间里,为培养新式军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1月升任陆军总长兼训练总监。

1926年2月15日暂兼国务总理。

1926 年3月4日段祺瑞特任贾德耀为国务总理。

4月20日辞去总理职,隐居天津,从此脱离政坛。

抗战时期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维持局面”,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语。

1940年病逝,追加上将军衔。

当下,霍邱县人口总数160万,其中贾姓人口1万人左右,所占比例是0.63%,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数字0.42%。

始祖居住地贾家湾,就是现在潘集镇李岗村,现在户籍上的贾姓人口达2000余人。

1977年,邓小平决策,恢复了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贾姓众多农门子弟刻苦学习,通过考试选拔,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改革开放中,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2年前后,霍邱县政府各大局中,有四个局的一把手局长是贾姓族人:县教委主任贾本昌、县委委员及建设局局长贾仁德、县科技局局长贾仁尧、县档案局局长贾仁山。

在县内外各个重要岗位上的贾氏族人更是举不胜举。

第五次大迁徙是当今的城市化发展。

在城市化浪潮冲击下,一大批贾姓人弃耕升学考编、经商务工、到城市养老等,由原来农村集中居住地,向各个城市迁居,分散居住在各个城市的住宅小区,呈现“均匀分布”的态势,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体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

二、贾氏家族历史名人
贾姓历史人物的出现集中在几个区域。

与人口分布成正比,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相应产生的历史名人或人才也较多,反之则少。

总的看来,数千年历史以来,贾姓历史人物主要分布在西北、中原、华北、江浙、江西、福建、四川等地。

长江以北为最多,长江以南较少。

河北及北京市为贾姓历史人物、人才产生最多的地区。

具体有以下若干个集中区域:
一是山西。

此地为贾姓人发源地,自然也是贾姓人物、人才比较多的地方。

因为人丁兴旺,形成了代表郡望——临汾郡。

该郡位于今山西临汾。

除前面提到的贾公明、贾季是此地人而外,还产生了春秋晋国时的贾国大夫贾南屏,将军贾华,政治家贾辛等人物,东汉史学家贾徽,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三国末期及西晋初期重臣贾充。

东晋中华家谱学始创人贾弼之,清初著名画家贾铉就是临汾人。

东晋佛学大师释惠远,元代水利科学家及大臣贾鲁,明朝兵部左侍郎贾仁元也是山西人。

还有历史上留下不好名声的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贾充的女儿),是“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

二是河北、北京。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将军贾偃。

唐代著名诗人贾岛,著名地理学家、政治家贾耽,儒家学者、经学家、“三礼学”学者贾公彦,五代著名历史学家贾纬,北宋初名臣贾黄中,北宋宰相、文学家、书法家贾昌朝及其从子贾炎,金朝的贾少冲、贾益父子,元代活跃于军事、政治领域的贾姓人,大都是河北人,如贾辅、贾文备父子,贾居贞、贾钧父子,都是河北、北京市地区人。

其代表郡望是长乐郡,地点在今河北冀县。

三是山东。

到山东生存的贾姓人较早,最迟在战国时就开始了。

如贾国被晋武公灭后,上大夫贾南屏就逃到了齐国(今山东),还有齐庄王的内侍贾举。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及其兄弟贾思伯、贾思同。

唐代著名清官贾敦颐、贾敦实兄弟。

金代大臣及史学家贾铉。

明代文学家贾仲明、贾三近,鼓词作家贾凫西。

清代大臣贾允升、贾桢父子。

四是河南。

西汉政治家贾山、贾谊,东汉著名经学家贾护、开国将领及政治
家贾复、大名士及学者贾彪,唐代政治家贾言忠、贾曾、贾至(李白友人贾舍人)祖孙三代,唐代宰相贾餗,宋代状元贾黯,明代御史贾继春,明朝内阁大臣贾咏,清代诗人贾开宗等都是河南人。

河南贾姓形成了代表郡望洛阳郡。

五是甘肃。

该省武威郡是贾姓人的代表郡望。

三国时著名人物贾诩,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左长史、将军、中书令贾玄硕,北魏学者、政治家贾彝,医官贾粲,清代四川绵竹知州贾文召等都是甘肃武威等地人。

六是福建。

五代时有贾郁,为闽王王审知的著名廉臣。

元代有音乐家贾虚中及诗人贾蓬莱。

清代有著名海军教育家贾凝喜。

七是江苏浙江。

一是浙江天台的贾似道家族和浙江吴兴的贾安宅家族,二是江苏高邮的贾国维(《康熙字典》纂修官)家族。

这几个点形成了江南贾氏人才集中群。

八是四川。

北宋道士、中国道教学家贾善翔。

南宋三台县进士、抗元英雄贾子坤,清代广汉著名书法家贾承暮和渠县的翰林学士贾秉钟。

九是江西。

宋代有居住在铅山东南的进士、诗人贾遵祖。

高安市畲山贾家村,明清两代,这个村落科举考试,中秀才以上的有120余人,其中进士8人,举人9人,做官最高者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

十是安徽。

清代名将贾起胜,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贾德耀,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陆军总长兼训练总监、国务总理。

中国历史上无法考证当今所在省份的,有西汉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贾让;北宋时期古代杰出的数学家贾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贾氏人才辈出,如雨后春笋。

象毛泽东最好的顾问原中共中央委员贾拓夫、全国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主席贾庆林、原中央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原中央委员曾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及党组书记贾治邦、原中央委员甘肃省长贾志杰……从政坛上这些著名的贾氏人就可见一斑。

三、贾氏文化源远流长
贾逵隔篱偷学。

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

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这个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贾岛推敲。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隋唐演义》中,魏征、秦琼、徐勣、程咬金…罗成四十六好汉英雄,当年结义场所就是贾氏家族提供的“贾家楼”。

其中排位第二十二好汉英雄,就是贾氏族人贾柳店掌柜贾闰甫,其著有《李密传》三卷。

贾闰甫是秦琼的妻舅。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情小说作品,是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的。

让人耳熟能详的“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如此等等,所有这些折射出贾氏文化的魅力。

更有趣的是,本人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在别人听不明白的情况下,贾氏文化中贾宝玉帮了我很大的忙,说自己姓氏时是贾宝玉的贾,别人立即明白!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寻根祭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希望我的收集、整理及研究,能为族人们认识贾姓、追宗思祖有所帮助,我深感万分荣幸!也希望当下族人及后人们,以我姓贾(读音jiǎ)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贾付成收集整理
二〇一七年六月于杭州•萧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