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转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学院转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石曙光安佰伟张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3期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源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办本科院校的独立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设立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成果。独立学院转设面临诸多问题,失去公办本科院校的招牌后自己的品牌优势如何打造,脱离公办本科院校后师资力量如何解决,生源如何保障,教学管理如何实现等就成为独立学院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独立学院的现状出发,分析独立学院转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22-02

独立学院的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贡献的重要改革举措。独立学院作为脱离于公立本科院校的民办高校,自2011年2月第一批12所学校成立以来,就一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广泛争议。独立学院究竟该走向何方,针对转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成为教育界关心的热门话题。

1.独立学院概述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随之产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院校扩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即使扩招也难以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学,公办本科院校的独立二级学院应运而生。我国最早的独立二级学院,是成立于1996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随后这种办学形式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迅速兴起,进入21世纪后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蔓延。独立二级学院的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校招生的压力。截止到2003年,我国本科生培养任务就已有超过30%的比例在二级学院完成。

2003年,教育部首次将这种高等教育模式定义为“独立学院”,并规范了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管理模式等,随后在2004年第一次确认了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148所独立学院。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超过了180人,在全国的本科招生中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重,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独立学院转设是在新时期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兴起的,其目的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健全高等教育体制。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

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可能和需求。2008年,全国首批4所独立学院申请转设民办普通高校获教育部批准,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独立学院转设后摆脱了原来依附公办本科院校管理的束缚,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学校得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计划开展教学和建设,其效果相比于转设前有了长足进步。当前,各省市教育厅对于本地区内的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大都采取了支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转设为民办高校的态度。应当看到,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需求时的必然选择,是具备独立办学的独立学院的共同愿望,是进一步深化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

独立学院转设后,能够更好地体现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具备独立办学条件的民办高校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有利于我国民办教育的长远发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能因势利导仍然将独立学院束缚在母体高校的保护之下,那将会失去发展的有利契机,最终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2.独立学院转设存在的问题

2.1 转设前投入不足。独立学院转设前存在着前期投入不足的问题,是制约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以及转设后民办高校长远发展的先决问题。在我国教育部颁行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独立办学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有明确要求,其中生均占地面积60平方米以上,校舍生均面积30平方米以上以及学校总体占地面积应在500亩以上,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5万平方米的硬件规定是保障本科高校能够满足基本高等教育需求的最低条件。与此相对的是,独立学院在转设前往往为节省资源并考虑招生情况变化,在学院创立之初与母体高校学生完全同步,独立学院的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完全依托于母体高校,学生也与母体高校学生同学习、同生活,这样在日常运行中只需要一套管理团队就可以实现。但随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缺乏硬件设施就成为了重要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独立学院能否具备独立办学条件的关键,给独立学院转设造成了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困扰独立学院转设的现实问题还存在于土地产权问题中。有些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是社会资本与公办高校联合办学,所以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都不在独立学院的掌握之中。这一问题在独立学院日常运行中尚看不出分歧,但一旦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就会出现由于产权纠纷造成资产过户困难的问题,给独立学院转设造成重大阻碍。

2.2 师资储备不足。师资储备是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的重要条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要求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任教师和学生比例不能低于1:18,兼职教师人数不能超过专任教师人数的四分之一,专任教师团队中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能低于30%,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应在教师队伍中不少于30%。这些对于教师人数和教师学历、职称的严格限定对独立学院转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实情况是,独立学院转设前其教师来源一般是母体高

校的教师队伍或是从社会招聘的临时代课人员,完全隶属于独立学院的教师人数很少。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层次构成等方面来考虑,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一般都从事管理工作,班主任、辅导员等人数远远超过任课教师的人数。这些在独立学院转设时,往往会成为重要的“拦路虎”。

2.3 发展动力不足。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公办本科院校面临庞大生源压力和巨大债务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生源的日益减少和高校债务的日益缓解,公办高校发展出现了转机。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发展特别是转设为民办高校后的发展势头和后劲,成为了人们担忧的问题。当前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后,一般具有强烈的地方性,除个别规模较大外,一般都不是很大。这些特点导致其发展日益出现被动态势。民办高校的招生往往是在获得省级政府单位的招生名额后自己去联系学生,但是学生素质和报到率都很难得到保障。多数情况下,独立学院为了提高学生人数和学费收入以保持学院的稳定和发展,往往忽视学生质量和自身教学特色,再加上缺乏具有创新性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措施,与教育规律渐行渐远,最后形成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

3.独立学院转设对策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是保障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民办高校的物质基础。现阶段,独立学院的转设正面临关键时期。一方面,母体高校不愿意独立学院通过转设而脱离自己使自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社会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社会资金注入母体高校后对母体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助力,母体高校为了获得长远发展也不愿意独立学院转设。因此,独立学院要想顺利实现转设为民办高校的目标就要从现实着手,加大办学投入,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暂行规定》的要求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等尽快满足转设为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

3.2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独立学院在自身的发展中更加重视人才这一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因素,不断加强人才储备特别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储备。我国对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资格有严格的限定。独立学院只有不断充实自身的人才储备,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为其顺利实现转设以及转设后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36条规定,独立学院所聘任的教师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依法落实和保障待遇。为了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权益。调查发现,高校教师在面临选择时往往将公办高校作为第一选择凌驾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之上,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办高校的待遇能够得到保障。因此,独立学院的转设和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要从法规和政策层面更好地满足教师对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需求,解决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

3.3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是独立学院顺利转设和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独立学院的社会办学特点,要不断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校长的职权范围进行明确,既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又不能完全移植社会企业的管理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