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教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1 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改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特殊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更为重要,体现着特殊教育的终极关怀。

每个残疾人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特殊困难,但可贵的是他们有着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如果能让他们掌握谋生的本领,能自主服务于社会,那是特教园丁的最大心愿。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面对课程改革,也应该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及教育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的领域,更深的了解自我,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让聋哑学生愿学、乐学、学好,掌握一技之长,让他们残而不废、残而有为,为他们的生命奠基。

一、改变传统学习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新课标
指出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美术的过程。

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就没有真正的美术教学。

教师的行为改变,可造成相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不同。

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突出接受与掌握、强调知识与技能,冷
落了发现与探究、忽视了情感与体验,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和技能准确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练,考试时用固定的技法把对象表现出来,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样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

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
的阻力。

在教学中,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色彩课,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色彩渐变,不要给学生讲这部分知识,而是请同桌两名同学,各拿出一种颜色,先进行等量调配,看看变成了什么颜色?再进行不等量的调配,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并能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不等量颜色调配出不同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愉悦。

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课堂属于学生”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师放手,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二、改变传统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

教师再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变成了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共同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再也不是
“坐享其成”式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合作参与下主动地探究,自由地创造,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参与者和体验者。

美术是无声的艺术,将课堂气氛更应该定位于“民主”和“探索”,向学生
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知识。

特殊教育的美术课堂,不论对作品的理解或艺术语言的掌握,更应该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领悟。

由于聋哑孩子失聪,使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受到影响;由于听觉障碍,他们只能以目代耳。

他们的视觉功能特别灵敏,观察能力也较强;由于借助手语来交流,他们的双手特别灵活,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不易受外界环境声音的干扰,做事专心致志;由于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究方式,表现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促使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保持积极、兴奋状态,让学生从接受式学习中走进尝试体验,探究合作、学会反思。

“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喜欢的例子、熟悉、离奇的事情,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巴班斯基)。

如在《人物头像》一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抚摸头部的骨骼结构,共同探究头部骨骼,肌肉所引起不同面貌,表情的原理来解释头部的表现方法,学生在交流体会中悟出道理,又在教师的梳理点拨下表现出神态各异、生动完美的人物头像来。

在体现水粉画工具材料特点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行笔的体验中的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改变单一学习现状,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美术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教学过程活动化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合作交往、发现探究。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为美术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

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更能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再表现个性、进行创新,让每位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

学习上的互相帮助,互相制约,实现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制约及共同发展。

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塑造。

每节课都要进行作业展评,学生先自评、互评,最后教师总
评。

学生的相互评价,用学生的眼光欣赏学生作品,是老师不可代替的,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更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作品中的内涵。

在合作的氛围中,学生对自己的承认和赞许心理,要求变得更加强烈,学生智力,体力和情绪处于饱满和紧张状态中,从而可以发挥最大的身心潜力。

通过合作式的学习,学生会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四、改变传统观念,体现人文关怀
美术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使人充实和完美。

在不同历史、
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中,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理想和愿望、情感和梦想、伦理和道德、智慧和教养、生活和劳动、气质和个性等各种人文特征。

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已更名为“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

其涵义是:“学习艺术与人文素养,是经由艺术陶冶、涵育人文素养的艺术学习课程,这就要求把美术教学置于在这种特定的“人文性”下进行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特殊学校的教学更要结合聋生的特点体现人文性。

在特殊教育的美术教学中要增加了欣赏课,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能具有
一双欣赏美的眼睛,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帮助他们充分理解美术作品,体会画家当时的时代背景、感受以及要表达的情感,帮助他们充分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让残疾学生在艺术教化中形成良好个性,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天地中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要改变特殊学校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这个错误的观念,把美术作为文化来学习,实现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一定的文化和修养的教学目的,为终身发展和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