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化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时代下报纸视觉化的表现
时间:2012-05-09 19:42:00 作者:杨萍来源:青年记者
● 杨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报纸受到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夹击,巴菲特曾说:报业似乎进入了“漫长的衰落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延续报纸生命,挽回日益下滑的报纸发行量?报纸视觉化被提上议程。
阿莱斯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经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
”这一社会被阿莱斯称为“图像时代”(Toward The Image)。
从深层意义上来理解,“所谓图像时代,是指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和经验都视觉化、形象化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用视觉化和形象化的方式来接受和理解信息时,报刊就开始显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
视觉新闻应运而生。
视觉新闻的奠基人美国摄影家尤金·史密斯认为:“所谓的视觉新闻就是依附于视觉信息的新闻报道形式,不仅包括图片报道,也包括文字报道,因为文字也必须通过人眼才能转化为新闻信息。
”
图像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报纸传播目的、受众与报纸传播语境的变化
首先,报纸传播目的的变化
大众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播信息,传播者将信息通过报纸传递给受众,使之有效地接收信息,报纸的最终价值才得以实现。
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报纸为了扩大信息量,不可避免地进入厚报时代,常规日报、都市生活报可达64版、30万字以上甚至更多。
如果是逐条阅读,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当可观,但很多读者通常采用快速浏览或者部分阅读的方式,在30~60分钟之内就看完报纸,折算平均每版的阅读时间不到1分钟,这时报纸如果依旧要“强迫”读者通过精读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就会导致阅读效果的低下甚至放弃阅读,这样的后果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并致使报纸日益衰落,传播的目的自然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更加有效。
其次,报纸受众的变化
办报者为避免报纸受众的老龄化、报纸读者群的流失,必须吸引年轻读者。
年轻读者对图像的兴趣大大超出了对文稿的兴趣,人们已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视觉偏好倾向。
这种情况下,报纸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在精选信息的前提下增加报纸的视觉性。
从新闻图片的选用,标题、色彩、框架、版式的控制等各方面提高报纸的“注意力”。
第三,传播语境的变化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语境下,报纸不缺乏信息量。
厚报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吸引了部分读者,如今,时间的紧促意味着今天的报纸受众不再像过去一样不紧不慢地阅读,而是快速有选择性地浏览。
报纸只有适应这种状况,减少枯燥的冗长文章,才能满足报纸读
者的需要。
也只有这样,才更符合传播规律。
报纸视觉化的主要表现
首先,报纸版式多样化、新颖化
美国曾经有这样一份调查:一个人决定是否要买一件商品,是他在看到这个产品1.5分钟时间内作出决定的,大多数人决定购买的原因有两个:外观设计和颜色。
读者在选购报纸时,首先看到的不会是新闻的写作水平和新闻内涵,而是新闻标题、图片、信息制图、文字等各种视觉因素的综合产品,他们看到的是一份“完整的报纸”。
作为平面视觉媒体,报纸主要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以及版式等一系列符号向目标受众快速传递信息。
受众只有通过阅读文字和图片才能获知其信息的详细内容。
报纸的版式是报纸的视觉形象,它刺激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着读者的视线,所以,版式在报纸版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评价一张报纸,首先是看其报纸版式,版式就是报纸版面构成的组织和结构。
每一张报纸的版面都是由文字、图片、色彩、字体、栏、行、线、报头、报花、报眉以及空白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要靠版式设计来完成。
不同类型的报纸不仅提供给受众信息的侧重点不同,而且凸显的媒体性质也不同。
因为不同的版式设计和色彩运用,体现着不同的编辑思路,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报纸风格。
对于报纸来说,头版也是一个封面识别系统,就是通过个性化的元素来树立报纸的封面品牌,这些元素包括版式、报色、报型和报纸的职业理念等,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除头版头条外,报纸内部也做了相应调整,如增加图片使用的数量、标题字加大加黑、彰显视觉中心等。
中国美术学院陈晓蕙教授曾说道:“报纸要做到向速读方式的转变,就要更多地采用非写作方式,更多地以视觉方式传递新闻信息。
报纸必须具有良好的功能界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版面构成,才能促进、维系读者的阅读行为。
”
其次,图片为报纸视觉化增光添色,图片在报纸中的分量加重,比例增大
图像时代的来临,要求报刊更加注重对图片的使用。
如今大部分都市报晚报形成了以图片为核心的视觉化,图片在线条、色彩、空白等版面元素的映衬下更加突出,在新闻传播中的传播效应日益彰显。
图片作为视觉的延伸,为新闻的真实性提供了强大说服力。
“跟广播、电视相比,报纸是一个纯粹的地地道道的视觉媒介,报纸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球来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耳朵,也不是通过手去触摸,因此报纸作为一个纯粹的视觉媒介,必须挖掘自身的视觉潜力。
”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奉行“眼见为实”的原则,视觉新闻通过目击者的眼睛、耳朵和鼻子,把读者带到从未目击过的场面,借助图片强大的视觉冲击,带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的图片现场配上文字的背景说明,强化了新闻与生俱来的“真实美”。
图片的特性,比如与生俱来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等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幅好的新闻图片,既能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又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现场性,为整个报刊增辉不少。
另一方面,文字与图片要实现质的融合而不是量的简单
叠加。
从表面上看,图片在传播中所占的份额相对加大,但纯粹的图片永远无法支撑起
一份报纸。
单就一则图片报道来说,图片需要文字为其限定标题,更需要文字来消除其
本身特有的多义性,并对图片所表现的事件的时间、地点作具体说明。
对于整份报纸而
言,文字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是由文字和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不同功能所决定的。
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文字的地位是无法超越的,可以说,文字可以离开图片,而图片离
不开文字。
所以,我们要在图文并重的基础上理性认识图像的作用。
图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图片粗放式经营、泛视觉化现象严重,假照事件频发,致使报纸的信息含量越来越
少,甚至出现信任危机。
另外,报纸在引用图片时不注明版权及出处,也给广大读者带
来了疑问。
在媒体格局大变革的时代,报纸只有充分重视读者对视觉化信息的需求,以视觉化
的方式传达信息,做优报纸的视觉传达设计,才能使读者愿读、想读、悦读,使报纸充
满活力地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①孟建,Stefan 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③刘翔,《报纸视觉化传达的趋势及手段》,《传媒观察》,2010年2月
④《报纸商业化推动视觉思维视觉传播》,《新京报》,
/c/2007-08-30/183613780863.shtml
⑤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周哲:《读图时代的视觉盛宴》,《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中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2年4月中
会刊D2:纸媒的视觉化变革
2012年05月02日11:36中国新闻摄影家网
字号:T|T
内容提要:面对电视、网络、手机等视频媒体的包围夹击,视觉化变革是纸质媒体在当下的生存之道。
视觉化变革是大势所趋的时代潮流,有其生理的、心理的基础,也有历史的、
流行的因素。
纸媒视觉化的途径包括:形式上——视觉元素的突出性运用;内容上——新闻标题的场景化制作;新闻叙事的画面感营造。
纸媒的视觉化,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变革,更是新闻报道由内至外的涅槃。
关键词:视觉化纸媒变革
字数:4999字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上个世纪初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上世纪30年代也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表述,指出世界将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的预言。
时代的车轮进入21世纪,巴拉兹和海德格尔的预言日益得到验证:除了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乃至楼宇视频广告、公交视频广告的异军突起,将视觉文化发展到了触目皆是的程度,以其突出的时效性、画面性、形象性占领了相当一部分受众的眼球,对纸质媒体形成合围之势。
面对大军压境,纸质媒体如何应对挑战,突出重围,同时又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笔者认为:视觉化变革是纸质媒体在当下的生存之道。
一:纸质媒体视觉化变革的时代必然
1、报业的视觉化脚步从来没有停止
从摄影记者到摄影部,再到图片总监;从制版员到美术编辑,再到视觉中心,纸媒从来没有停止过视觉化变革的脚步,而机构设置的变迁历程,就是“视觉”、“观感”等抽象名词对报纸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的过程,也是报业顺应眼球经济、读图时代到来的求变之举。
2005年,由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华商报、东方早报、京华时报等七家中国新锐报纸和著名门户网站发起的开放性媒体联盟组织——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在平遥国际摄影节上闪亮登场,更是宣告了平面媒体视觉时代的到来。
2、数字技术的成熟为视觉文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如果说,过去的图形图像还只是少数人士的专利,那么,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数字相机、拍照手机早已进入寻常家庭,使得人人都可能成为影像的获取者。
同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painter、3Dmax等图形图像软件的流行,使得普通受众亦可以成为图形图像的生产者、传播者。
技术手段的成熟为整个社会营造了浓郁的视觉文化氛围。
3、视觉化传播是人类接受信息的天然选择
无论是史前文明的岩画还是上古时期的象形文字,都足以佐证:形象化、视觉化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科学研究对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一个人接受的所有信息当中,通过视觉接受的信息占据了最大部分,其次才是听觉和触觉。
在这个讲究快速阅读的消费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人们的思维方式、阅读习惯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形象性、视觉化成为受众接受传播信息时的天然选择。
4、视觉化对文化产业的深刻影响
视觉化的冲击和影响在其他文化行业早已显山露水,最为突出明显的例子就是“影视同期书”现象。
在以往,作家通常是先推出小说,再将适合拍成影视的作品改写成剧本。
而现在程序却有所颠倒,即作家先创作剧本,再改写成小说,然后把小说和拍成的影视作品在同一时间段内推向市场。
比如,作家王海翎的小说《中国式离婚》,就是视觉化小说的成功典范。
总之,这是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一切都无可逃遁。
视觉化的浪潮波及到报业改革,是时代和受众的必然选择。
二、纸质媒体的视觉化变革途径
1、形式上——视觉元素的突出性运用。
所谓的视觉元素,包含图片、插图、图表、版式,以及作为符号形态而存在的文字。
一张报纸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版式外观。
因此,如何强调版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无怪乎有人预言:“谁掌握了版式,谁就掌握了报纸的未来”!曾任美国《纽约时报》图片总监的米切尔麦克丽娜就说:“对于刊物的发行而言,版式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雨玫在《图片编辑与版面设计》的扉页写到:只有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版面,才能在人们匆忙阅览时吸引眼球,留有印象。
这是后消费时代纸媒竞争的残酷现实,也是纸媒视觉化变革的时代背景。
突出运用报纸的视觉元素,表现在重视版式设计、重视图片地位、重视图表制作。
视觉化突出的报纸往往都有共同点:图片面积大、数量多,一看,一种设计感和冲击力扑面而来。
对于如何突出运用报纸的视觉元素,业内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
设立图片总监,设立科学合理的图片运行机制。
图片总监对总编辑和报社编委负责,掌握包括本报摄影部、各个图片网站、新华社、国外通讯社以及读者自由来稿在内的各种图片资源,有权决定每天各个版面上所刊用的照片,并与版面编辑沟通图片的位置、大小。
图片
总监与摄影部分属编辑序列和记者序列,但图片总监可以指导摄影记者贯彻自己的策划意图。
设立版式总监,下设美术编辑若干,对报纸的版式外观负责。
除了传统的飞腾排版软件之外,充分利用流行制图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painter等制作插图,丰富版面语言,强化视觉效果。
重视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与版式的情感因素。
与过往作为点缀出现的图片不同,如今许多报纸都在头版刊登整版大图,同时也逐渐摒弃大而全的全景照片,越来越多采用局部特写镜头营造强烈视觉冲击力。
与此同时,版式语言也越来越倾注了丰富的情感因素。
汶川地震期间,多家纸媒不约而同推出黑白的头版,浓郁的悲情扑面而来。
笔者所在的《赣州晚报》推出的“老结婚照的故事”系列专栏,将老照片全部处理成棕褐色调,并辅于撕边的底纹效果,整个版面充满了浓厚的怀旧意味。
这样的报纸,是视觉化的报纸,更是有情感的报纸。
如果说,关于版式和图片的运用探讨早已热火朝天;那么,关于图表、插图的讨论则略显冷清,事实上,这也是突出视觉元素的重要手段。
正如能用图片反映的,就不用文字;能用图表和插图阐释的,也尽量用图表和插图。
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记者未能拍到突发新闻的现场图片,这时,还原事发经过、模拟事发现场的插图就派上了用场。
有人称之为“新闻仿真图”,或“新闻图解”,无论如何,这种插图的出现有助于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实。
法制晚报执行总编辑王林对其给出了详细分类:
现场还原:车祸、灾难
结构剖析:建筑、工程的结构;事物运作
人物幽默:人物合成图
流程分析:新闻事件中环节的关连
地理方位:地理环境的描述
在一些带有说明性文字的新闻稿件里,配上一张这样的插图,往往会取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这种做法目前正在流行开来。
《赣州晚报》曾报道过赣州市区一疯狗连续伤人的事件。
疯狗在主要街道连续咬伤十余
名市民,终于在次日上午被警方击毙。
此事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关注。
该报记者根据疯狗行走路线,使用Illustrator软件,制作了一张疯狗伤人路线图进行配发。
这一举动开该报社会新闻报道之先河,获得广大读者和媒介的好评。
这也说明:新闻的视觉化代表了纸质媒体的潮流和方向。
2、内容上——新闻报道的视觉化写作
如果视觉化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报纸的外观形式上,那么未免失之于狭隘了。
事实上,新闻标题、文字内容同样存在视觉化的巨大空间。
《东方早报》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他们率先提出“新闻视觉传播时代”的概念,开创性、探索性地完成了媒体文本系统和视觉系统的并行,实现了视觉系统的整合传播与新闻的视觉化。
他们说:“我们热爱生活,所以,我们选择用最直接的新闻视觉方式来记录和呈现生活。
”
大众传播学研究者发现,人对信息的理解有4道防线,由外而内依次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读者对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会通过这4道防线层层挡驾,同时选择与自己口味相符的信息。
因此,新闻报道的视觉化写作,是让新闻突破上述四道防线、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理论研究证明:新闻的可感性越强,可信程度越高;可感性越强,可接受程度越高。
受众不能从新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新闻的真实性就失去了植根的土壤。
(1)新闻标题的场景化制作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不仅要在内容上接近读者,要将新闻表达出来,更要在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才能引起读者的选择性注意和读解。
视觉化正是使标题易读的一种方式。
其中,描述新闻发生的现场场景,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就是所谓新闻标题的场景化制作。
比如以下两个标题:
a、温家宝在云南看望地震灾区群众
b、温家宝在普洱地震灾区踩着瓦砾沿着断墙残垣察看灾情
显然,后者的现场感、画面感、细节感都跃然纸上,总理心忧百姓的亲民形象也呼之欲出,虽然没有看到图片,但场景化的标题同样实现了新闻的视觉化效果。
由此可见,场景化标题的作用:勾画图景,可读性强,通过简练的文字描摹出图像,增强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细节感人,意在言外,深化言外之意的内涵。
另外一种做法专用于针对长篇稿件,为了让读者尽快了解每一部分内容,在制作小标题的同时,将该节最精彩的段落场景单独提炼出来呈现给读者,以此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实现新闻标题的场景化制作,要求记者具有相当的新闻发现力、内容概括力和文字表现力,技术层面上可以适当运用有动感的动词与视觉化的形容词副词,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标题语言空洞无物、陈旧乏味,另一方面由于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容易细腻、传神地勾画图景,是构成视觉化新闻标题的重要元素。
(2)新闻叙事的画面感营造
诚然,新闻不仅仅包含叙事,但叙事是新闻的重要手段,也是新闻吸引读者的重要法宝。
不同的叙事手法,曾是区分作家语言风格的典型标志,如今,也成了张扬报纸个性的鲜明旗帜。
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为代表的深度调查报道,以独具画面感的叙事手法在业内独树一帜,深受好评。
所谓新闻叙事的画面感,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借鉴影视创作中的技巧,突出场景性、形象性,强调细节感、镜头感,以蒙太奇手法流畅转换时空,结构全篇,营造真实、生动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
通俗地说,当你阅读某段文字时,大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幅幅画面,这就是画面感。
新闻叙事的画面感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
它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巨匠那样,用视觉化的文字报道新闻。
就像电影一样,除了循序渐进外,还有近景、远景、特写、定格、慢镜头、长镜头、空镜头、蒙太奇……这样的稿件才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画面感固然不受制于长短和体裁,但在长篇特稿写作中尤其讲究。
这是因为:在这个快餐阅读的时代,长篇稿件若要吸引读者阅读,叙事风格上一定要有强烈的可读性。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
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
”这里的“表现”,与本文强调的“画面感”可谓殊途同归。
2007年8月14日,江西于都盘古山工农煤矿发生井下透水事故,7名矿工被困井下。
经过三天两夜的紧急救援,4名矿工获救,其余3名矿工不幸遇难。
《赣州晚报》记者在井口蹲守三天,采写了通讯《盘古山:56小时生命大营救》,文中大量采用画面感、镜头感的写作方式。
比如,文章的开头:天气微凉。
周英村望了一眼盘古山有些阴沉的天空,嘀咕了一句什么就下井去了。
立秋已过,盘古山麓有了些微凉意,山风里夹杂着丝丝恼人的细雨。
这是8月14日上午8时。
四个小时后,几名矿工惊惶失措地从井口跑出来,一边跑一边喊:“井下透水啦——”,嘶竭的声音随风飘散,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和心灵。
这一系列的画面描写仿佛电影里的一个长镜头,从一个矿工的特写摇到周围细雨飘摇的环境,再拉回视觉中心:失事的井口和逃生的矿工,从而推出了悬念,文章的张力得以形成。
接着,第二部分叙述了事故发生后人们的救援准备工作,结尾是:他们的许多物什都成了抢险物资,锄头、铁锹、木料……此刻,所有人的心思全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井下。
随后第三部分宕开一笔,叙述被困矿工在井下的历险:周英村在井下推矿车。
慢慢地,脚底下越来越湿,越来越凉,低头一看,水面已经漫过了脚背。
不知谁喊了一句“透水啦”,几个矿工呼啦一声往上跑。
周英村和同伴张连生、张祖芳正要跑时,水已经漫上来了。
他们被迫向更高的巷道转移。
转眼间,水已经封堵了下面的坑道,他们被困在高处,无可逃遁。
第二、三部分间以“井下”这一中心词汇巧妙过渡,完成了场景的自然流畅转换,属于影视创作中典型的蒙太奇手法,引领着读者的“视线”有序转移,营造了浓厚的视觉效果。
《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南香红说:“呈现现场感的技巧在于你采访的细致与耐心程度,要想文章不枯燥就得不厌其烦地问。
”《逼近真实——〈冰点〉体会》中也提到,好细节,就是那些你不用录音机,不用往本子上记,也牢牢记在心里的东西……唯有让自己心动和印象深刻的东西,才能让读者心动和印象深刻。
在强调叙事的画面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做到真实性与故事性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无论情节多么引人入胜,画面多么身临其境,必须要符合新闻事实本身。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的《赣州晚报》的视觉化,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凤凰涅槃,更是新闻报道由内至外的浴火重生,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份报纸的外观和内容,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阅读方式,成为报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出路。
(CCNPS,中国新闻摄影家网供稿特约记者:谢东琳)
全媒体时代纸媒如何利用视觉识别hold住读者
——基于《北京青年报》的个案研究
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