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第二章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思考题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
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① 砝码受腐蚀;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③容量瓶与移液管不准确;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⑤试剂含被测组分;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湿;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⑧分光光度测定中,吸光度读数不准(读数误差);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⑩pH 测定中,所用的基准物不纯。 答: ①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准砝码
②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准天平
③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做校正实验,使其体积成倍数关系
④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做对照实验,估计分析误差并对测定结果加以校正 ⑤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试验,减去空白值
⑥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防止样品吸水,用减重法称样,注意密封
⑦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用合适的指示剂,使其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⑧ 偶然误差
⑨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波长精度 ⑩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校准基准物
3. 说明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
答:误差是准确度的表示,是实测值与真实值偏离程度,而偏差是精密度的表示,是平行测量间的
相异程度;
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重现性,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前
提条件。
7. 为什么统计检测的正确顺序是: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再进行F 检验,在F 检验通过后,才能
进行t 检验
答:精确度为准确度的前提,只有精确度接近,准确度检验才有意义。
习题
1. 进行下述计算,并给出适当的有效数字 (1)
34
1054.210
16.614.1510.452.2-⨯=⨯⨯⨯ (2)6
1098.20001120.010.514.2110.3⨯=⨯⨯ (3)
02.4002034.0512.21003.40.514=⨯⨯⨯- (4)0.53050.11012.21.80324.02
=⨯⨯⨯ (5)
142.35462
.31050.78904.142.551.22856.23
=⨯⨯-+⨯- (6))]lg[(/109.7][3
pH H L
mol H =-⨯=+-+
2.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⑪0.3 –0.2 –0.4 0.2 0.1 0.4 0.0 –0.3 0.2 –0.3 ⑫0.1 0.1 –0.6 0.2 –0.1 –0.2 0.5 –0.2 0.3 0.1
①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 ①
()
)
0.4(31
.01
101.03.02.05.02.01.02.06.01.01.0)
0.3(28
.01
103.02.03.04.01.02.04.02.03.01
)
0.3(24.0101.03.02.05.02.01.02.06.01.01.0)
0.3(24.010
3
.02.03.04.01.02.04.02.03.022
222222222212
2222222212
12211
==-+++++++++===-++++++++=
--===+++++++++===++++++++=
-=
∑∑S S S n x
x
S d d d n x
x d i
i
修约后修约后修约后修约后
②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相一致.而后组数据的标准差较大,这是因为后一组数据有较大偏差(0.6),标准差可突出大偏差的影响.
③S 1﹤S 2 ,前一组数据的精密度较高。
4. 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
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n
x x i
∑=
=12.0104 ()
0012.01
1000001281
.01
2
=-=
--=
∑n x x S i
00038.010
0012.0==
=
n
S S x x x i -
()2
x x i
-
0.0024 0.00000576 0.0009 0.00000081 0.0005 0.00000025 0.0003 0.00000009 0.0002 0.00000004 0.0002 0.00000004 0.0007 0.00000049 0.0009 0.00000081 0.0014
0.00000196
0.0016 0.00000256
()
∑=-00001281.02
x
x
i
样本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为:
±t 0.01,9×x S =±3.250×0.00038=±0.0012 样本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为: μ= x ±t 0.01,9×x S =12.0104±0.0012
6.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
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百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质量分数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ɑ=0.05时)?(无显著差别t=1.7) 解:%51.16
40
.152.171.137.162.146.1=+++++=
x
%131.01
611.001.020.014.011.005.02
22222=-+++++=S
69.16131
.060.151.1=⨯-=
⋅-=
-=
n S
x S x t x
μμ
∵查表t 0.05,5=2.571>t ,∴改变条件前后无显著性差别。
8.用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同一复方片剂中乙酰水杨酸的百分质量分数,测定的标示含量如下:HPLC (3次进样的均值):97.2﹪、98.1﹪、99.9﹪、99.3﹪、97.2﹪及98.1﹪;化学法:97.8﹪、97.7﹪、98.1﹪、96.7﹪及97.3﹪。问:①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别?②在该项分析中HPLC 法可否代替化学法? 解:HPLC 法:%3.986
1
.982.973.999.991.982.971=+++++=
x
%1.11
62.01.116.12.01.12
222221=-+++++=S
化学法:%5.975
3
.977.961.987.978.972=++++=
x
%54.01
52.08.06.02.03.02
22222=-++++=S
对HPLC 法:99.9为可疑值 45.11
.13
.989.99=-=
G 89.105.0,6=G 05.0,6G G < 故99.9保留
∵S 2 < S 1 ,显然化学法也无逸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