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

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
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大出血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75.8%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自限性的,仅需支持治疗,而其他出血病例占上消化道出血有关死亡率的10%。

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可能是急性突然大量出血,伴有明显低血容量。慢性病人常常完全不知道出血。

急性出血表现

?呕血:呕吐鲜红血或咖啡样血。从临床表现估计在T r e i t z韧带以上部位。

?黑便:柏油样,常常恶臭大便,出血量超过500m l。黑便常常是上消化道病

变。

?H e m a t o c h e z i a:鲜红血便或黑便,常常病变位于T r e i t z韧带远端或近端病变

大量出血。

消化道出血-呕血与便血

呕血(h e m a t e m e s i s)

?定义: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是来自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食管、胃、

十二指肠、肝胆胰。

注:鼻腔、口腔、咽喉及呼吸道出血不属于呕血。

呕血与咯血鉴别

呕血咯血

病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肺结核支扩,

出血前方式上腹不适,恶心喉部不适,咳嗽

出血方式呕出,可为喷射样咯出

血中混有食物残渣,胃液痰,泡沫

反应酸性碱性

黑便有可无

呕血的病因(1)

?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炎、憩室食管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

(M a l l o r y-W e i s s)、食管异物等。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药物性与应激所至的胃粘膜病变、慢性胃

炎、胃癌、胃粘膜脱垂症等。

?肝胆疾病肝硬化与肝癌所致的门脉高压、肝动脉瘤破裂、胆囊、胆道结石

与寄生虫,胆与壶腹癌。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脓肿破裂出血、胰腺癌、外伤。

?全身疾病:血液--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

张症。

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爆发性肝炎。

其它--尿毒症、结节性多动脉炎。

呕血的临床表现(1)

?临床表现:上腹不适,恶心。

?呕血的颜色:与出血速度、量、在胃内存留时间有关。胃内出血〉300m l会出

现呕血,咖啡样、暗红、鲜血(h e m a t o c h e z i a)。

?出血量相关的临床表现

<1000m l:心慌、头晕、乏力、出汗;

〉1000m l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

上腹痛消化性溃疡--周期、季节、进餐

胃癌--无规律、消瘦、厌食

肝脾肿大肝硬化肝癌

黄疸胆系---寒战、发热、腹痛

皮肤粘膜出血血液疾病

其它服药、外伤、手术、剧烈呕吐

便血(h e m a t o c h e z i a)

?定义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称

血便。注:需经粪隐血试验确定。

?颜色:柏油便(m e l e n a,t a r r y s t o o l)

暗红便

鲜血便(h e m a f i c i a)

便血的病因

?来自上消化道疾病

?小肠疾病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C r o n h病、空肠憩室

等。

?结肠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

息肉等。

?直肠肛管病变痔疮、肛裂

?全身性与感染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血吸虫、白血病等

便血的临床表现

?粪便带血颜色、与粪便是否相混、量、时间。

?与出血相关的临床表现

小量、缓慢:乏力、活动后心悸、食欲下降。T B、炎症、肿瘤等

大量、快速:体循环障碍。

?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腹痛腹痛伴排脓血便,便后缓解--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排血便后腹痛不缓解--小肠疾病

?里急后重(t e n e s m u s)提示肛门与直肠疾病,以炎症多见(痢疾,溃结),

直肠癌。

?腹块便血腹块,小肠恶性淋巴瘤、结肠癌、肠套叠(儿)、C r o n h病等。全身:发热-急性传染疾病或恶性肿瘤,

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胃癌等。

出血倾向-血液疾病或急性传染疾病,如白血病等。

血压高、胸闷---缺血性肠炎

上和下消化道出血是怎样划分的?

?是以T r e i t z为界,T r e i t z以上的称上消化道出血;T r e i t z以下的来自消化

道的出血为下消化道出血。总称:消化道出血

上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鉴别点上消下消

?既往史溃疡肝胆等下腹痛包块等

?出血先兆上腹不适恶心中下腹不适欲排便

?出血方式呕血伴柏油便便血无呕血

?便血特点柏油便,稀或成型暗红与鲜红便稀

?血块无血块多不成型

慢性消化道出血病人表现为乏力、消化不良、晕厥、心绞痛、大便匿血阳性。病人贫血,但没有明显失血病史。

消化道出血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90%以上是由于溃疡、糜烂性胃炎、贲门撕裂及胃食道静脉曲张。

消化道出血病因

上消化道上或下消化道下消化道

十二指肠溃疡肿瘤痔

胃溃疡动脉-肠瘘肛瘘

吻合口溃疡血管异常憩室炎

食管炎血管发育不良缺血性肠病胃炎

动静脉畸形炎症性肠病

贲门撕裂症血液疾病M e c k e l's憩室

食管静脉曲张弹力组织疾病溃疡性结肠炎

胆道出血假性黄色瘤肠套叠

血管炎综合征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吻合口溃疡,出血可能来自于消化性溃疡,而没有疼痛症状。

胃炎

糜烂性胃炎可以导致出血,其原因饮酒或服非甾体抗炎药,例如:A s p i r i n,

i b u p r o f e n.胃部糜烂在危重病人、创伤或系统性疾病也常见。在危重病人可用H

2受体拮抗剂或抗酸药,使胃p H保持4以上。

贲门撕裂症(M a l l o r y-W e i s s T e a r s)

贲门撕裂发生在近食管与胃连接粘膜,可以有轻至大量呕血。50%病人在呕血以

受体拮抗剂或内镜下注射药物(肾前有呕吐史。主要靠内镜确定诊断。治疗用H

2

上腺素)治疗。

食管胃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常常是大量呕血,而没有预先症状。

门脉高压产生侧支循环,如食管静脉曲张。在美国酒精性肝硬变是静脉出血常见原因。门脉高压其他原因包括门静脉血栓、血吸虫病。

下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结肠及肛门、直肠病变。

非肿瘤直肠肛周病变

在大便表面有小量鲜红的血,可能是痔、肛裂或肛瘘、直肠炎症性肠病,在男性同性恋中最常见,也可产生出血。

直肠结肠肿瘤

结肠癌及结肠息肉,常常有隐性失血,也可能由于癌性溃疡,造成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溃疡、细菌及缺血性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伴有脓血便。细菌性腹泻如痢疾也可在大便中有红白血球。主要前者病程比后者较长,鉴别靠大便培养或试验性治疗,必要时做结肠镜。

缺血性肠炎可伴有血性溃疡,特别在老年人患者,常伴有突然急性腹痛。

结肠憩室

在美国乙状结肠憩室最常见。大部分憩室出血来自于右半结肠。憩室炎可以产生腹痛,但常常不产生出血。

血管畸形病变

大部分病人动静脉粘膜下畸形。这些病变可以产生急性或隐性出血,但常常内镜或血管造影难以发现。

小肠病变

T r e i t z韧带以下小肠出血,如小肠平滑肌瘤或肉瘤、血管瘤、血管畸形等,可以产生急性大量出血或隐性出血。

消化道出血诊断流程

是否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处理,主要环绕三个问题:

1.最重要的纠正低血容量。

2.通过创伤性最小方法止血。

3.预防再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断方法

?急诊内镜检查确诊率80-94%?选择性腹腔脏器动脉造影80%

?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红细胞扫描85%

?小肠镜

?术中胃镜、结肠镜检查

急诊内镜检查

?活动性出血(F o r r e s t I型)喷血或渗血

?近期出血(F o r r e s t I I型)病灶血块、血痂或有隆起小血管

动脉造影指征

?急诊镜检未发现病变和新鲜及近期出血灶者

?临床考虑内镜不能到达病变部位

?内镜发现有出血,但难以作出定性和定位诊断者

?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急诊镜检

动脉造影时机

?活动性出血

?动脉出血在每分钟0.5m l以上才能显示造影剂自血管溢出

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红细胞扫描

?敏感性97%

?特异性85%

?无损伤,适合于危重病人

小肠镜检查

?L e w i s应用探条式小肠镜在33%(20/60)检查出血病灶

A V M占80%

溃疡20%

小肠镜由于操作复杂、耗时长,痛苦较大限制了其应用

术中胃镜检查

?小肠血管畸形,小息肉、肿瘤

?术中结肠镜检查诊断小肠出血性病变指征

?肉眼未发现病灶

?多发性小肠病变

?确定有无术前显示病变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探讨

紧急处理

使病情稳定(维持气道通畅、呼吸和循环)

稳定呼吸(如呼吸状态改变或持续呕血可考虑气管内插管)

开放静脉

恢复血容量

输血:浓缩红细胞,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

询问病史及体检

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及血小板计数

凝血机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肝酶学检查

血生化检查

X线检查(如怀疑穿孔时):立位胸片,胸部X线检查

心电图

出血部位的分析(上、下消化道还是小肠)

外科会诊

消化专业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诊断:确定出血来源,明确出血状态,评价持续出血和再出血的危险性治疗:控制活动出血,降低再出血的危险性

长期治疗

对再出血的治疗

重复诊断及治疗内镜

血管造影

外科手术

预防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措施

持续使用抗胃酸分泌药

根除幽门螺杆菌

严格避免水杨酸(阿司匹林)及非类固醇抗炎药

米索前列醇

外科手术

预防静脉曲张出血的措施

受体拮抗剂

内镜治疗

分流术

肝移植

一、非食管静脉曲张治疗

1.药物:

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开始50m g静脉注消化性溃疡出血用抗酸药、H

2

射,以后400m g,1/日,滴注)、或质子泵抑制剂(L o s e c,40m g静脉注射,2/日),若出血不止,则采用内镜治疗。

2.内镜下止血

(1)局部喷洒:

凝血酶只能对渗血有肯定效果。尚有报告注入组织粘合剂或纤维蛋白胶者与注射高渗盐水+副肾疗效相同。

(2)局部注射法:

副肾高张盐水(配制方法)

3.7%~5%N a C l(20m l)+(1a m p)副肾

7.5%~10%N a C l(20m l)+(1a m p)副肾

加入少量美蓝,使局部着色,易辨认。

蒸馏水:

台湾学者报告,认为无论止血率、再出血率、永久性止血率同上述高渗盐水+副肾法,机理可能是局部压迫和局部炎性反应。

纯酒精:日本学者报告对血管露出治疗是有效的,且无并发症。

硬化剂:

有学者报告,高渗盐水+副肾及合并注射硬化剂与不联合用药

效果相似,未显示联合用药的优越性,且有发生穿孔的危

险。

凝固法与机械法:

高桥(日本)报告,采用钳夹、热探头、注射酒精三种方法的近期止血率相似(82%~100%)。

P u l a n i c R(克罗地亚)报告,注射硬化剂乙氧硬化醇与Y A G激光比较,两种效果相同,但又认为活动性溃疡用激光较好,而血管露出用注射较好。美国也有学者报告,高渗盐水与激光止血疗效相似,但认为前者费用低,疗效尚算满意。

3.动脉灌注药物止血

灌注方法:

(1)先进行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

(2)垂体后叶素,开始以每分钟0.1~0.2单位速度滴注,20分钟后重复造影,了解是否止血。

(3)若上述速度不能止血,可增加每分钟0.3~0.4单位,维持12~24小时,以后递减剂量。灌注期间专人监护,注意并发症。

二、食管静脉曲张治疗

1.药物治疗

(1)血管加压素(V P)及其衍生物。血管加压素通过其内脏血管收缩作用,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脉压,迄今仍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止血成功率在40%~90%之间。剂量一般以0.2~0.4U/分,持续静脉滴注。增大剂量疗效不会提高,不良反应增加。上述剂量使用12~24h后,可减半量再用8~12h。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心绞痛、血压升高、肠绞痛等。

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是血管加压素的人工合成衍生物,它在体内缓慢释出血管加压素,生物半衰期较长,作用持久。开始剂量2m g静脉注射,以后每4小时1~2m g,持续24~36h。止血效果优于血管加压素,与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奥曲肽相似,最好与硝酸甘油合用。该药全身不良反应轻,不减少肝脏血流量。但有高血压、冠心病者禁用。

(2)生长抑素(S S)为一种14肽激素,由胃肠及胰腺D细胞产生。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抑制胰高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释放,从而降低门脉血流量和门脉压。

天然生长抑素(思他宁)半衰期仅数分钟,需首先250μg静脉注射冲击剂量,然后以250μg/h维持24~48h。

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奥曲肽)半衰期为70~90分,可皮下、肌肉、静脉注射。一般用法每8小时皮下注射100μg,或首剂100μg静脉注射,以后静滴25μg/h,持续24h。止血率达70%~80%。

2.气囊压迫止血

由于食管曲张静脉的血液来源于胃左静脉及胃底粘膜下曲张静脉,因此压迫胃底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亦有止血效果。止血有效率可达85%~92%。但放气后再出血率高,可达50%以上。不良反应显著,并发症率可高达35%,包括食管粘膜糜烂、坏死、甚至穿孔,吸入性肺炎,以及气囊滑脱,造成气道阻塞、窒息。部分患者胸痛难以忍受。

3.内镜下治疗

(1)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结扎后的治疗部位见粘膜和粘膜下层有局部缺血、坏死,以后形成浅表溃疡,但肌层完整,并有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增生,最后为瘢痕组织取代,曲张静脉消失。

目前有人报道,套扎术后曲张复发率高,亦有少数患者套扎术后发生近期大出血。因此建议套扎术与硬化治疗相结合,效果可以更好。

(2)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

硬化剂注射后主要作用为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周围纤维化,和静脉管壁增厚。国内1992年北京协和医院报道202例对照研究,硬化组63例,手术组62例,药物组77例。结果硬化组急症止血率92.5%,手术组为54%。硬化组58例平均随访32个月,再发出血率为39%。药物组57例随访33.2月,再出血率为85.9%。5年累积生存率,硬化组为66.6%,药物组0%,手术组为28.5%。

硬化剂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一般为10%~30%。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溃疡、穿孔、狭窄、发热、胸痛、吞咽困难等。

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建立适当门体分流通道,使部分门静脉血流直接进入肝静脉体循环,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成功率一般在90%以上,门脉压可下降40%~60%,出血可立即停止,止血率90%以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减轻甚至消失,(75%)腹水部分或完全吸收,治疗后7~9天出院。资料显示,随访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再出血率,1年为4%~12%,2~11年再出血率为4%~21%。

适应症主要有:

进展期肝病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经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治疗无效者;

不宜于外科分流手术,或外科分流术后再发大出血;

作为肝移植前保守治疗方法之一。

并发症:

肝性脑病,约10%~20%,多发生于术后1个月之内。其发生机制主要与术前肝功能状态和分流道大小有关。一般认为分流道宽度以10m m为宜。

分流道狭窄和闭塞,分别为5%~15%和5%~10%。

5.脾栓塞术

术后可使脾静脉血流量减少,门静脉内径缩小,门脉压力下降,出血停止。主要用于脾脏较大伴有脾亢患者。栓塞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上升,贫血改善。并发症有发热、左侧胁肋部疼痛等,严重的有脾脓肿、脾外栓塞、菌血症等,一般发生率较低。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指导原则

?g u i d e l i n e s.B r i t i s h S o c i e t y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E n d o s c o p y C o m m i t t e e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胃肠病学家处理的最常见急症,其年发病率约为50-

150/105人,在社会经济状况低的地区最高。多数死亡发生在有显著伴发病的老年患者,尽管内外科技术的改善,多数死亡不可避免。死亡率在专业科室较低,这可能与技术发展无关,而是由于对治疗方案和指导原则的遵循。因此,指导原则有可能改善预后,并且可通过确定低危患者,最优化住院时

间,从而可最大程度利用卫生资源。

建议的分级

?A级

●来自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的证据。

●荟萃分析

B级

●高质量的未接受治疗者的非随机队列研究。

●高质量的病例系列报道。

C级

●专家基于生理学、讨论研究、或一级原则的意见。

定义

?●呕血是指呕吐鲜红色血液。

●呕吐咖啡渣样物质是指呕吐变性的黑色血液。

●黑粪是指排出柏油样大便。

●便血是指经直肠排出红色血液,常是由于下消化道出血,但偶尔可因

大量上消化道出血所致。有呕血和黑便的患者的出血一般重于单纯黑便

患者(C级)。

●再出血是指伴发休克(脉率>100次/分,收缩压<100m m H g、中心静脉压

下降>5m m H g或24小时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g/l)的新鲜呕血及/或黑便。

再出血应经内镜证实。

原因

?诊断百分比(%)

消化性溃疡35-50

胃十二指肠糜烂8-15

食管炎5-15

静脉曲张5-10

M a l l o r y-W e i s s撕裂15

上消化道恶性疾病1

血管畸形5

罕见病因5

内镜检查

?应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设备。虽尚无显示诊断性内镜检查能降低死亡率的

临床研究,但胃肠病学家的共识是,准确诊断出血的原因有助于治疗,以及治疗性内镜检查能改善重度出血患者的预后。大多数出血后入院的患者能安全地在早期进行择期内镜检查,最理想的是在入院后次晨,少部分患者需要急诊内镜检查。需要由有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内镜医师轮值。在一些医疗机构急诊内镜是在较安全的手术室进行,在普通病房进行似不恰当。轻-中度出血患者可在次日进行内镜检查,因休克或重度出血而要求急诊内镜检查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护支持。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流程

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

?入院时将患者分为高危或低危组是重要的。表2是R o c k e t定义的独立危险因

素,随后的研究显示这一定义可准确预示死亡(A级)。这些因素包括:

?(1)年龄增加:死亡率和年龄有密切相关性。40岁以下患者罕见死亡,90

岁以上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为30%。

?(2)伴发病:死亡几乎总限于有显著全身疾病的患者。这些疾病可因出血而导

致失代偿。术后并发症较可能发生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并发症的数量以及严重程度与因胃肠道出血而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有晚期肝肾疾病和癌肿播散患者的预后差。识别和处理影响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疾病很为重要。

?(3)休克:定义是脉率>100次/分,收缩压<100m m H g。

?(4)内镜检查发现:内镜检查正常、M a l l o r y-W e i s s撕裂或基底洁净的溃疡伴

有极低的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A级)。相比较而言,有溃疡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患者的继续出血或死亡的危险性为80%(A级)。非出血可见血管伴有的院内再出血危险性为50%(A级)。表2示这些危险因素的评分。总分<3者伴有良好的预后,总分>8者伴有高死亡危险性(A级)。

?肝病患者的预后与肝病严重程度而非出血的处理相关。

?治疗中优先考虑纠正体液丢失和恢复血压。必须建立静脉内通路,识别伴发

疾病并予以适当治疗,并进行血常规检查,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但目前尚无有关这方面的评分系统。轻度、中度和重度危险性的确定仍通过临床进行判断。正如以下所要讨论的,实际上出血和伴发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是容易进行的。与患者的日常处理相比,评分系统与临床试验更具有相关性。

?(1)轻度或中度出血:脉搏和血压正常,血红蛋白>100g/l。患者无显著的伴

发疾病,多数小于60岁。这些患者住入普通病房,病情稳定者可饮水。每隔1小时检测血压和脉搏,监测尿量。然后考虑进行内镜检查。若内镜检查无近期出血、静脉曲张、上消化道肿瘤的迹象,则预后良好,患者可以早期出

院。随后的处理很大程度上由最后的诊断来决定,可能包括H.p y l o r i根除治疗、抑酸药的使用以及关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建议。有持续小出血而无血液动力学受损的低危年轻患者未予进行内镜检查即出院是完全合理的。

?(2)重度出血:患者常大于60岁,脉率>100次/分,收缩压<100m m H g,血红蛋

白<100g/l。多数患者将有显著的全身疾病。患者初次复苏后应即住院治疗,并进行密切监护。使用自动监护仪监测血压和脉搏、插导尿管和每隔1小时监测血容量。在有显著心脏疾病的患者,测定中心静脉压可以决定是否进行静脉内液体补充。初始就诊时的急诊血液检查有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尿素和电解质测定、肝功能试验、交叉配血和凝血酶原时间。

?识别有显著肝脏疾病的患者是重要的,因为这些患者亦要特异治疗。

?患者应禁食直至血液动力学稳定,然后进行内镜检查。

?静脉通路和液体补充

在血液动力学受损的患者中,应于肘窝放置2个大口径的带孔静脉导管。

无肝脏疾病的患者应输注生理盐水以达到脉率下降、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上升以及足够的尿量。表3为血容量丢失的临床指导原则。

多数患者经输注1-2升生理盐水可校正血容量的丢失,若患者仍处于休克,需要使用血浆扩容剂,因为表明至少已丢失20%血容量。复苏足够的患者其尿量>30m l/h,中心静脉压为5-10c m H2O。

?有以下情况者需要输血:

(1)出血过度:根据伴有休克的活动性呕血和/或便血来判断(表3)。在极

度的情况下,可以给予O抗原阴性血。虽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为在标准的输血实验室可快速进行交叉配血。

(2)血红蛋白<100g/l。虽然有慢性贫血的患者在这一水平避免输血是完

全合理的,对于急性出血的患者这一血红蛋白浓度是输血的合理指证。此时可有心排出量的改变,已证实I C U重病患者中死亡率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体怔和液体补充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对于出血量相对小的患者是半择期性的,而对于持续大出血患者是急诊性的。必须强调内镜检查只用于已经复苏的患者。理想地,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应稳定,但在活动性出血患者这并不总是可能达到的。

?临床上罕有要求进行急诊内镜检查,但应有相应的设备,若临床需要的话。

重度出血患者在内镜检查时应放置气管内插管以防发生吸入性肺炎。

?内镜检查有助于明确:

(1)出血原因:虽然较早的文献提示诊断性内镜不能改善预后,识别有静

脉曲张、癌症和溃疡的患者是重要的。

(2)预后:正如以上所讨论的,内镜检查在评估进一步出血和死亡危险性

中是重要的,应采取措施识别出血的部位,包括使用导管冲洗出血点、移除黏附的血凝块以显露内镜治疗的准确靶位。

(3)进行内镜治疗。

?内镜止血

内镜治疗的指证是:

(1)食管曲张静脉出血。

输血病程记录

临床输血相关记录要求及模板参考 一、临床输血相关记录要求 《青岛市医院输血管理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规定: 1、术前备血者,应在术前小结中详细描述备血原因(输血适应症)、品种、用量等。 2、入院病历既往史中关于输血史的描述,应说明输血次数、最后一次输血时间、品种、有无输血反应等。 3、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应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对术前备血进行核查,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4、输血当天相关病程记录内容应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 5、术中用血者,应在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中详细描述失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等情况。 二、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 2020年3月10日 13:00 输血记录(居中标明) 患者现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贫血貌。今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压积19%,有输血指征。为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于今日输注O型RhD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U,输注时间2020年3月10日8:00-10:00。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瘙痒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

2020年3月11日 10:00(疗效评价根据生命体征变化和24 小时内化验检查指标判断,不用单独记录,放在日常病程记录即可)经治疗后,患者头晕乏力减轻,无明显心悸及气短,中度贫血貌。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8%。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 医师签名: 三、术中输血模板参考 1、术前小结:考虑术中可能出血较多,术前备O型RhD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U、冰冻血浆400ml。(备了可能不输,但备了一定要写,急症手术无术前小结的在诊疗计划中记录) 2、手术记录、术后首程:术中出渗血约800ml,输注O型RhD 阳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U。输血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术中追加的可以一并写进去,与麻醉单记录的输血数量相符。非大量出血、无凝血障碍无必要用血浆。) 输血科 2020年3月12日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 2013年11月10日 9:00 输血前评估 患者现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症状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今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压积19%,血小板18×109/L。血色素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有输血指征。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计划给予O型悬浮红细胞2U,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0日 13:00 输血记录 患者于今日11:30在医护人员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O型悬浮红细胞2U,于13:00输血完毕。紧接着输注1个治疗量的O型单采血小板,于14:00输注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0:00 输血后疗效评价 经治疗后,患者头晕乏力减轻,无明显心悸及气短,中度贫血貌。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8%,血小板2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患者随时有大出

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2011年11月11日 13:00 输血记录 患者于今日13:30开始输注O型单采血小板,14:30输血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即刻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6:00 输血后疗效评价 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4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小板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暂不继续予以交叉合血,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医师签名: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入院记录 姓名:陈友伏出生地:湖南宁乡 性别:男民族:汉 年龄:68 职业:务农 婚姻:已婚住址:宁乡东沩社区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申诉者:患者本人,认为可靠。 主诉:腹痛1天,解黑便4次。 现病史:患者自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每次约10分钟,无放射痛,解黑便1次,量不多,约为100克,未予重视。今日两次再次出现解黑便3次,量同前,无畏寒发热,偶感恶心,无呕吐,有头晕头痛,乏力,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查因”收住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同前,体重较前稍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质欠佳,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时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宁乡,无异地久居史,无血吸虫及疫水接触史。吸烟,每天1包,不喝酒,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接触史。 婚育史:25岁结婚,育有2儿2女,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 37℃ P 98次/分 R 20次/分 BP 13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体检合作,慢性病容,精神一般,自动体位,消瘦体型,巩膜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眼睑无浮肿,两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鼻通气良好。口唇发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颈静脉无充盈,双侧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部对称无畸形,双侧语颤正常,两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少量细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间搏动不明显,心间搏动在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内处,无震颤,心率98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剑

上消化道大出血试题

第四十四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一、填空题 1.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呕血还是便血取决于出血部位的高低,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是次要的。 三、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上消化道上出血的原因不包括____B____。 A.胃十二指肠溃疡 B.慢性胃炎 C.门静脉高压症 D.出血性胃炎 E.胃癌 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大量呕血和便血,一般来说,呕血还是便血取决于____D____。 A.出血部位 B.出血速度 C.年龄 D.出血速度和量 E.出血时间

3.男、40岁,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经治疗病情稳定,出血停止,为明确出血原因,首选的检查是____C____。 A.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B.B超检查 C.纤维胃镜检查 D.肝功能化验 E.钡餐检查 4.男、40岁,突发上消化道出血约2000ml。体查:神志模糊,皮肤巩膜黄染,腹胀,全腹浊音,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压9/5(66/45),脉搏132次/分。胃镜发现食管下端曲张静脉出血。该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案为____B____。 A.手术治疗 B.三腔二囊管压迫 C.先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后再手术 D.局部栓塞止血 E.快速应用止血药物 5.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这种检查仅限于_____A___。 A.正在出血的病例 B.出血已停止的病例 C.任何病例 D.胃癌并出血的病例

E.出血性胃炎病例 6.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溃疡一般位于____D____。 A.胃大弯 B.胃底后壁 C.胃体后壁 D.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E.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7.女性、50岁,近三天来剑突偏右上腹剧烈疼痛,呈阵发性。伴畏寒,高热,今日因黑便三次而来诊,无呕血。体检:皮肤巩膜可疑黄染、剑突下及右上腹有压痛肝区和扣痛,其黑便原因最可能为____C____。 A.出血性胃炎 B胃癌出血 C.胆道感染出血 D.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E.出血性肠炎 8.男性,40岁,因上消化道出血而急诊入院。体检:面色苍白,烦躁,血压10/8kpa,心率110次/分,在准备手术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____B____。 A.头低位和吸氧 B.积极开放静脉,补充血容量 C.去甲肾腺素胃管点滴

消化道出血鉴别诊断

(1)胃血管畸形:此病一般表现为呕血,黑便,无明显腹痛,出血量可较大,应用一般保守治疗效果差,胃镜下可见出血的血管,须行胃镜下介入治疗达到止血目的。 (2)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综合征):此病典型的病史为先有干呕或呕吐,随后呕血,一般为无痛性出血,凡在饮酒、饱餐、服药以后出现呕吐继之出现呕血、黑便的病例均应考虑本病,特别是伴有食管裂孔疝的病人。出血多能自行停止。胃镜下愈合后的撕裂表现为具有红色边缘的灰白色线状疤痕。 (3)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门脉高压性胃病:此病一般发病急,可表现为突发呕血,黑便,一般为大量呕吐新鲜血,病情进展快,可很快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一般都有肝硬化或肝炎病史。 (4)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此病一般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痛,呕血,黑便等,一般因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及其他严重脏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大量饮酒后出现,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内镜可见以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损。 (5)胃癌:此病早期多无症状,而后逐渐出现上腹痛,纳差,厌食,体重减轻甚至恶液质,可以并发出血,幽门或贲门梗阻及穿孔,粪常规检查可长期隐血阳性,胃镜下可分四型,I型称息肉型,肿瘤呈结节状,向胃腔内隆起生长,边界清楚;II型称溃疡型,单个或多个溃疡,边缘隆起,形成堤坎状,边界清楚;III型称溃疡浸润型,隆起而有结节状的边缘向周围浸润,与正常黏膜无清晰的分界,IV型称弥漫浸润型,发生于黏膜表面之下,在胃壁内向四周弥漫浸润扩散,同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应用抑酸剂一般无效。 (6)消化性溃疡:此病一般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可以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胃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呈线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应用抑酸剂一般有效。

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所致。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译为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十二指肠悬韧带 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对消化道的传统分段概念的认识。新定义以十二指肠乳头、回盲瓣为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十二指肠 乳头以上)、“中消化道”(十二指肠乳头至回盲瓣)和“下消化道”(盲肠、结、直肠)。 1.上消化道出血 2.中、下消化道出血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溃疡性直肠炎、肿瘤(息肉)、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感染(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缺血等。 (3)结肠疾病感染(细菌性、结核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溃疡性结肠炎、憩室、肿瘤(息肉)、缺血和血管畸形、肠套叠等。 (4)小肠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肿瘤(息肉)、血管瘤、血管畸形、缺血等。 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速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1.一般状况 小量(400ml以下)、慢性出血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急性、大量出血时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甚或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休克等症状。 2.生命体征 脉搏和血压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 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出现休克状态则脉搏微弱,甚至扪不清。休克早期 血压可以代偿性升高,随着出血量增加,血压逐渐下降,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 1.常规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便常规、粪隐血(便潜血)、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2.内镜检查 依据原发病及出血部位不同,选择胃镜(食管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结肠镜以 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 3.X线钡剂检查 仅适用于慢性出血且出血部位不明确;或急性大量出血已停止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的病因诊断。 4.血管造影 通过数字剪影技术,血管内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外溢的部位。 5.放射性核素显像 近年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法来发现活动性出血的部位。其方法是静脉注射99m锝胶体后作腹部 扫描以探测标记物,从血管外溢的证据,可初步判定出血部位。 6.其他 根据原发疾病的需要,可以选择CT、MRI、CT仿真小肠、结肠造影等协助诊断。 根据原发疾病不同、出血量及速度不同,治疗原则各异。 1.上消化道出血 2.中、下消化道出血 (1)对症治疗慢性、小量出血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病因)治疗。急性大量出血时应该卧床休息、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 引起窒息。并针对原发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 (2)补充血容量急性大量出血时,应迅速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防止血压下降;血红蛋白低于 6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考虑输血。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 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3)内镜治疗结肠镜、小肠镜下止血作用有限,不适用急性大出血,尤其对弥漫性肠道病变作用 不大。具体方法有:氩离子凝固止血(APC)、电凝止血(包括单极或多极电凝)、冷冻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介绍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介绍 十四病区:于丽莉一般资料: 姓名:朱世银性别:男年龄:74岁民族:汉族 婚姻:已婚出生地:江苏东台住院号:00450641 主观资料: 1.患者于2012-10-31下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昏乏力心慌不 适,当时未重视,也未就诊,于2012-11-01晚上23:00左右出现呕暗红色血凝块,约500ml,伴解柏油样黑便,不成形,量不详,无腹痛,拟“上消化道出血”收住入院。 2.患者近期大、小便正常,无酗酒史。 3.社会支持系统:已婚、已育,子女体健。 客观资料: 1.体格检查: T 36.5℃P 73次/分R 16次/分BP 10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左锁骨上、双侧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 2.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9.50x10^9/L,N76.7%,RBC2.34x10^12/L,Hb73.00g/L,PLT230.00x10^9/L

病程记录: 2012-11-01 02:30 患者朱世银,男性,74岁,已婚,汉族,农民,江苏省东台市人,因“头昏、乏力一天,呕血伴黑便三小时”入院。2012-11-01 06:00 输血记录 患者因“头昏、乏力一天,呕血伴黑便三小时”入院,现精神差,查血常规示红细胞:2.22×10^12/L、血红蛋白:71.00g/L、血小板:203.0×10^9/L;考虑有大出血倾向,予输红细胞2u支持治疗。 2012-11-02 10:00 患者今日未再解黑便及呕血,感头昏症状较昨天好转,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治疗继前禁食、抑酸护胃、止血及护肝补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可输红细胞支持治疗。2012-11-03 10:00 患者今日未再解黑便及呕血,感头昏乏力,血压偏低,考虑患者血压偏低,予加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继观患者出血情况。 2012-11-03 17:00 患者于13:45突然出现呕吐暗红色液体2000ml,予生命体征监测,埃索美拉唑静推,羟乙基淀粉扩容,复查血常规示红细胞:1.48×10^12/L、血红蛋白:44.00g/L、血小板:160.0×10^9/L;

3 上消化道出血PPI使用病例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PPI使用的病例分析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39岁,“呕吐1—天”于2011年8月14日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1次、呕暗红色液体,量约200ml,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未解大便。既往史:患者入院前3年因“右上腹痛”作B超、胃镜等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继后曾反复呕吐3次,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病情好转出血停止,乙肝标志物为阳性。查体:T:36.9℃,P:104次/分,R:20次/分,BP:111/7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差,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鸣。心律齐,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上腹压痛,脾脏肋下可及。移浊阴性,肠鸣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B超:肝硬化、脾大。入院诊断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呕暗红色液体。其出血原因考虑:(1)肝硬化(失代偿期)2、消化性溃疡?入院后给予:禁食、吸氧、心电监护、静脉双通道,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制酸、止血敏止血,输血纠正贫血,心得安降门脉压,还原谷胱甘肽护肝,及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1年8月20日出院。 二、分析讨论: 本例患者为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表明早期抑酸剂的使用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是治疗的关键之一。且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优于H2受体阻断剂。目前临床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5种。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如何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十分关键,现针对本例患者,做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时,迅速有效地提高胃内pH 值是治疗的关键。当胃内pH > 6 时,血小板聚集增强,胃蛋白酶失活,有利于胃黏膜出血的止血[1]。PPI 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 值,能有效地改善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并能明显减少再出血率、输血量及手术,疗效优于H2受体阻断剂。此外,PPI 与降低门脉压力药物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出血止血效果亦优于单用后者。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H+ - K+- ATP酶,阻断了壁细胞泌酸的最终环节,有强烈的抑酸效应,静脉注射后作用迅速而持久且无耐药性,可显著提高胃内pH,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个案护理报告题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个案护理报告姓名:赵志琳 专业:护理 科室:消化内科二病区 工号:5193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报告 【病史介绍】 主诉:黑便两天 现病史:患者,女,已婚,两天前进食粗糙食物(瓜子、花生)后出现黑便,为糊状便,每次量约50-100个,一天三次黑便,伴头晕、乏力,无出汗、晕厥,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心慌、胸闷,无发热,无咳痰、咳喘。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入院后给予抑酸,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今日又排三次黑便,当地医院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建议到上级医院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遂就诊于我院,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自起病以来,患者未进食,睡眠可,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患者一年前因腹胀,黑便,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诊断为“门脉高压,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高血压病史五年收缩压最高大 150mmHg ,自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具体药物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个人史:出生长大于原籍,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物质接触史,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月经史14 28 2654--50,26岁结婚,育有2女1儿,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有一姐姐和一妹妹,均体健。 【初步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 2、门脉高压 3、高血压病 【治疗方案】 1、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整体护理,禁饮食。

2、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生化全项等。 3、给予止血,抑酸,降低门静脉压力,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窒息,误吸。 4、营养失调:与禁食、上腹部胀痛不适有关。 5、恐惧:与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 【护理目标】 1、循环良好,排便已正常。 2、活动耐力增加。 3、无窒息或误吸发生。 4、营养状况明显好转,无头晕、乏力。 5、焦虑较入院前有好转。 6、患者知晓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和预防知识。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补充液体,立即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3、加强观察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晕厥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 1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失血量的估计]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 5ml 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 以上出现黑粪。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 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一、一般状况失血量少,在 400ml 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 1h 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 400ml 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 1200ml 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2 性失血已达 2019ml 以上。 二、脉搏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1 / 22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 次以上,失血估计为 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 1600ml 以上。 毕业论文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 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3 当急性失血 800ml 以上时(占总血量的 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 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急性失血800~1600ml 时(占总血量的 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 (70~80mmHg),脉压小。 急性失血 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 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有人主张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第四章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第四章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证候演变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第一节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一、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2.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3.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四诊情况、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包括疾病鉴别与证型鉴别,若无可资鉴别疾病只进行证型鉴别。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3)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中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调护等。 4.首次病程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格式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诊断 证候诊断 西医诊断: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2.西医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 2.西医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医师签名 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 2010-07-20,15:0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慢性乙肝病史15年、肝硬化5年。 2.发病急,1小时前出现胸闷、恶心,口中咸味,随即反复吐出大量鲜血约1000ml,伴冷汗、心慌,四肢发凉、出汗。 3.体检:T36.4℃,P130次/分,R25次/分,BP100/60mmHg,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30次/分。 4.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吐血 瘀血内阻 西医诊断: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2.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反复口吐鲜血,累计约1000ml,伴有心慌、四肢发凉、冷汗出,诊为吐血。本病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肝脾。因肝主疏泄,司藏血,肝病则疏泄不行,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健,水湿内聚,进而土壅木郁,以致肝脾俱病,气机滞涩,日久由气及血,脉络瘀阻而成,故见患者面色暗黑,肌肤甲错,胸腹皮下青筋淤曲颈胸前见赤缕蛛纹,舌质紫并见瘀斑,脉细涩微弱,证属瘀血内阻。 2.西医诊断依据: (1)原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并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迂曲。突然出现大吐血。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探究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探究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消化道出血 的病因、病症、检查以及治疗,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现行的治疗方法有待改进。结论:在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降低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诊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66-02 消化道出血是在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候症群,其发病原因多,有多种疾病都 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情况的出现。而消化道出血又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 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 的出血,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畴。屈氏韧带以 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 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 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威胁到患 者的生命安全。 1.消化道出血的具体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的表现与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失血量、失血速度 和影响的部位有关,并且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消化道 出血患者的主要出血方式有呕血、黑便和血便,也与患者的出血部位与出血程度 具有密切关系。而其具体临床表现为:一般情况下,出血量较小(400ml以下) 以及慢性出血患者无显性症状。而当患者出现急性、大量出血的情况时,会出现 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具体症状,甚至达到晕厥、四肢冰凉、尿少、 烦躁不安、休克等严重影响。这时患者的生命体征、脉搏和血压的会根据失血程 度进行变化。并且由于患者本身尤其是老年患者患有长期的慢性病,也会影响到 临床症状,即使出血量不大,也会引起器官病变和衰竭。而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 容量快速减少,患者这时会感觉到心率加快,如果不能及时止血或补充血容量, 就会出现休克状态,脉搏逐渐会减弱。休克早期血压会有升高现象,但随着失血 的增多,血压渐渐降低,患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另外,上消化道出 血常伴有合并症状的出现,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肺部疾病等。这些合并症也会对消化道出血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而由于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 因较多且复杂,所以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同,也会产生较不一样临床表现,例 如出现剧烈腹痛、严重贫血、持续发热、肠梗阻等具体症状。 2.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2.1 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标准 消化道出血一般从四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诊断:第一,就诊患者是否出现呕血、黑便的症状表现,是否出现头晕、心跳加快、血压持续降低等具体表现,如果具 有以上表征,那么就可以基本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第二,根据原发病症的 不同和具体出血部位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内镜检查,如在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 就可以诊断消化道出血。第三,还有些情况,患者的口、鼻、咽部或呼吸道出现 病变出血现象并被患者吞入食管,或者在服用如铁剂、铋剂等药物、食用如动物 血制品等食物,所引起粪便发黑,这些情况可能会被误诊为消化道出血症状。而 对疑似患者,可以对其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行隐血试验以辨别。第四,因为有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入院记录 姓名:陈友伏出生地:湖南宁乡 性别:男民族:汉 年龄:68 职业:务农 婚姻:已婚住址:宁乡东沩社区 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申诉者:患者本人,认为可靠。 主诉:腹痛1天,解黑便4次。 现病史:患者自诉1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隐痛,每次约10分钟,无放射痛,解黑便1次,量不多,约为100克,未予重视。今日两次再次出现解黑便3次,量同前,无畏寒发热,偶感恶心,无呕吐,有头晕头痛,乏力,为求诊治,遂来我院门诊,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查因”收住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尚可,食欲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同前,体重较前稍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质欠佳,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时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宁乡,无异地久居史,无血吸虫及疫水接触史。吸烟,每天1包,不喝酒,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接触史。 婚育史:25岁结婚,育有2儿2女,配偶及子女体健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 37℃ P 98次/分 R 20次/分 BP 13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体检合作,慢性病容,精神一般,自动体位,消瘦体型,巩膜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眼睑无浮肿,两侧瞳孔等大同圆,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鼻通气良好。口唇发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颈静脉无充盈,双侧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胸部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一)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 根据呕血、黑粪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的实验室证据,可作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但必须注意以下情况: 1.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1)排除来自呼吸道的出血: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诊断可参阅《诊断学》有关章节。 (2)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与局部检查。 (3)排除进食引起的黑粪:如动物血、炭粉、铁剂或铋剂等药物。注意询问病史可鉴别。 2.判断上消化道还就是下消化道出血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粪大多来自上消化道出血,而血便大多来自下消化道出血。但就是,上消化道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亦可表现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此时如不伴呕血,常难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应在病情稳定后即作急诊胃镜检查。胃管抽吸胃液检查作为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手段已不常用,因为胃液无血亦不能除外上消化道出血,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病情严重不宜行急诊胃镜检查者。高位小肠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时间久亦可表现为黑粪,这种情况应先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后,再行下消化道出血的有关检查(详见本章第二节)。 (二)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与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据研究,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粪便隐血试验出现阳性,每日出血量50~100ml 可出现黑粪。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因轻度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脏贮血所补充,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慌、乏力等。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急性大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最有价值的指标就是血容量减少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周围循环衰竭又就是急性大出血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将对周围循环状态的有关检查放在首位,并据此作出相应的紧急处理。血压与心率就是关键指标,需进行动态观察,综合其她相关指标加以判断。如果患者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血压下降(下降幅度大于15~20mmHg)、心率加快(上升幅度大于10次/分),已提示血容量明显不足,就是紧急输血的指征。如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大于120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已进入休克状态,属严重大量出血,需积极抢救。 应该指出,呕血与黑粪的频度与量对出血量的估计虽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出血大部分积存于胃肠道,且呕血与黑粪分别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因此不可能据此对出血量作出精确的估计。此外,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虽可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并不能在急性失血后立即反映出来,且还受到出血前有无贫血存在的影响,因此也只能供估计出血量的参考。 (三)出血就是否停止的判断 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过恰当治疗,可于短时间内停止出血。由于肠道内积血需经数日(一般约3日)才能排尽,故不能以黑粪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四)出血的病因 过去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为出血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确诊出血的原因与部位需

消化道出血病历

医院急诊科留观病历 床号:观1门(急)诊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18 岁婚姻:未婚职业:学生 籍贯:陕西省住址:************************************************联系人及关系:联系电话: 费别:自费 入观时间:2017年05 月30日08 时33 分 主诉:呕吐9小时 现病史:9小时前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样物,量少,呕吐频繁,伴有上腹部不适,肛门排气,有腹泻感,心慌、气短,头晕,无胸闷、胸痛,无腹泻,无明显腹部疼痛,未用药,为进一步诊治,遂来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T:36.3℃,P:75 次/分,R: 20 次/分,BP:109/63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辅助检查:心电图:大致正常 初步诊断: 消化道出血 处理意见:留观 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 2017年05月30日

留观病程记录 姓名:性别:男年龄:18 岁门(急)诊号:8888888 2017.05.30 患者自觉腹部不适较前明显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心慌、气短,无头晕,暂禁饮食,精神较前明显好转,小便未见明显异常,未解大便。查体:血压:110/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继续给予补液、抑酸、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继观。 *****

病例讨论 - 上消化道出血

一病历特点: 患者张XX,男,15岁,以“排黑便4次,历5天”为主诉于2010年11月12日 11:00步行入院。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排成形黑便,量约20ml,无腹痛、恶心、呕吐、呕血、头晕等。入院前4天再次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20ml。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非咖啡色胃内容物,未见胆汁,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30ml,就诊于**医院,查生化示:尿素 8.1mmol/L,血淀粉酶正常;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速,HR 为130次/分;2.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腹痛有所好转,无再恶心、呕吐。2天前患者再次排少量成形黑便,量约30ml。入院前1天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11.5×10^9/L,Ne 63.5%,HGB 73g/L,PLT 230×10^9/L。予奥西康、止血敏静滴,吉福士口服处理后腹痛缓解,无再排黑便。入院前1小时复查血常规示:WBC 9.8×10^9/L,Ne 41.9%,HGB 66g/L,PLT 224×10^9/L。为进一步诊治,急诊拟"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入院体检:T 38℃,P 128次/分,R 22次/分,BP 120/67mmHg,神志清楚,贫血外观,全身皮肤较苍白,无黄染及出血点,锁骨上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12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胃肠蠕动波。全腹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墨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直肠指诊未触及包块,指套退出无染血。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消化道出血待查,中度贫血,发热待查。 二病例分析: 章**主治医师分析病历示:患者为青少年男性,排黑便4次,历时5天,查体可见贫血外观,心率快,左上腹压痛,血常规示HB降至66g/l,则消化道出血、中度贫血诊断可成立。入院时考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考虑:1.消化性溃疡:为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患者年龄轻,无其他疾病史,需考虑改病可能性大。可行胃镜协助诊断。2.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发病前无用药时,无精神应激史,该病可能性小。3.消化系肿瘤:患者年龄轻,起病急,无明显消瘦、发热等肿瘤恶病质表现,该病可能性小,可查胃镜及肿瘤标志物协诊。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乙肝病史,无腹水、蜘蛛痣、肝掌,该病可能性小,可行胃镜排除。诊疗计划:完善各项检查,予制酸、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申请急输血,并备血,患者血色素低、心率快,出血量较大,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行急诊胃镜检查。现在我们结合该病历复习下上消化道出血。 三、疾病讲授:上消化道出血 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自食道起始部至十二指肠屈氏(Treih)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Treih韧带以上的空肠、胰腺、胆道的出血,以及胃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及其以上空肠的出血。 成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 (1)最常见病:消化性溃疡(十二措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胃癌、食管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责门粘膜撕裂伤综合症。 (2)次常见病: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食管炎;术后吻合口溃疡;胃、食管、十二指肠息肉;食管溃疡;Dieuldoy病;残胃癌、残胃炎;十二指肠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胆道出血等。 (3)少见病:如Crohn病食管炎;Barrett食管;血友病;过敏性紫癜等。 临床表现:1.呕血与黑粪:一般来说幽门以下出血易致黑粪,而幽门以上出血常为呕血。但如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末引起恶心、呕吐,则全部自下排出呈黑粪。反之,如出血量大,在幽门以下的血液反流到胃内引起恶心、呕吐,亦可产生呕血。有黑粪病例可无呕血,但有呕血的病人,均有黑粪。呕出血液的性质主要取决于血液在呕出前是否经过酸性胃液的作用。

上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诊断与治疗

上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鉴别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胰腺、胆道、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等部位的病变出血,因为位置较高,若出血后立即呕,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而排黑色呈柏油样黑便,除非出血量极大才可能排便呈暗红色。 而下消化道出血是肠道病变引起,出血部位如较高则便血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较低则便血的颜色越鲜红甚至为鲜血,但要注意与大量的上消化道出血及痔疮出血相鉴别,应认真询问病史。而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腹痛腹泻、心跳过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是共同表现。 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观察神色和肢体皮肤是冷湿或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能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多数病人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毋需使用抗生素。 二、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9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全血。对肝硬化站静脉高压的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压力激发再出血的可能性。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 1、胃内降温:通过胃管以10~14℃冰水反复灌洗胃腔而使胃降温。从而可使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并可使胃分泌和消化受到抑制。出血部位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力减弱,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2、口服止血剂:消化性溃疡的出血是粘膜病变出血,采用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8mg加于冰盐水150ml分次口服,可使出血的小动脉强烈收缩而止血。此法不主张在老年人使用。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因抑制胃酸提高胃内pH的作用,从而减少H+反弥散,促进止血,对应激性溃疡和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防治有良好作用。近年来作用于质子泵的制酸剂奥美拉唑,是一种H+、K+ATP酶的阻滞剂,大量出血时可静脉注射,一次40mg。 4、内镜直视下止血:局部喷洒5%Monsell液(碱式硫酸铁溶液),其止血机制在于可使局部胃壁痉挛,出血周围血管发生收缩,并有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内镜直视下高频电灼血管止血适用于持续性出血者。由于电凝止血不易精确凝固出血点,对出血面直接接触可引起暂时性出血。近年已广泛开展内镜下激光治疗,使组织蛋白凝固,小血管收缩闭合,立即直到机械性血管闭塞或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作用。 5、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外科手术治疗: (1)气囊压迫:是一种有效的,但仅是暂时控制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半个世纪以来,此方法一直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首选方法,近期止血率90%。三腔管压迫止血的并发症有: ①呼吸道阻塞和窒息, ②食管壁缺血、坏死、破裂, ③吸入性肺炎。最近几年,对气囊进行了改良,在管腔中央的孔道内,可以通过一根细径的纤维内镜,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静脉曲张出血及压迫止血的情况。 (2)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治疗:使出血处血流量减少,为凝血过程提供了条件,从而达到止血。不仅对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而且对溃疡、糜烂,粘膜撕裂也同样有效。可选用的药物有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二种: ①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以垂体后叶素应用最普遍,剂量为0.4u/分连续静脉滴注,止血后每12小时减0.1u/分。可降低门脉压力8.5%,止血成功率50%~70%,但复发出血率高,药物本身可致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