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暴力倾向的心理分析及规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暴力倾向的心理分析及规避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主体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需要理论、人格理论及归因理论进行儿童暴力倾向的心理分析,同时针对该类儿童的个体分析,提出了以下对策:需要的满足、合理宣泄途径的释放、感情移入与正确归因的培养,以期望能有效规避儿童暴力倾向的产生。
暴力倾向;心理分析;规避
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儿童期是被研究较多且较早的部分,而有暴力倾向的儿童则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偏差。本文通过需要理论、人格理论及归因理论进行儿童暴力倾向的心理分析,从而找出相似儿童的共同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预防和规避。
一、儿童暴力倾向的需要理论分析需要可分为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满足人的生理健康,而社会性需要满足人的心理健康。需要的丧失与匮乏会带来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借用马斯洛的需要分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身处儿童周围的长辈却极少真正重视儿童的需要,真正重视儿童的要求与心理变化,于是儿童在长时间的心理忽视环境中成长。
有些暴力倾向型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经济拮据,在穿衣吃饭等日常消费上明显地与身边的儿童拉开距离,儿童虽然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思想,却处处会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与紧张感,于是儿童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的实现的匮乏导致儿童自卑心理的产生,是儿童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表现为担心失去小朋友,和他人对自己的喜爱的心理状态,从而在学校里体验到更多的压抑和苦闷。部分儿童因为心态的恶劣,从而养成了内向,不善言谈的性格,由此更加压抑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发挥,使其在学校中进一步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学习也不被认可,这一结果使得儿童的心态更恶劣,自卑心理更严重。此类儿童的自卑情结与孤避封闭又导致其匮乏归属与爱的需要、匮乏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实现,由此更深层次地形成恶性循环,无休无止,使此类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痛苦的折磨。此类儿童痛苦的成长过程,其一方面源于儿童自身的自卑情结与孤僻封闭,不向外界敞开心扉,而另一方面则源于家庭、学校、同学对儿童个体的忽视。
该类儿童表面上看来内向,少言寡语,但是该类匮乏“需要得不到的儿童与极度自卑的儿童却有着超出常人几倍的自尊需求,且此类儿童的自尊心缺乏一个稳定的内核和坚固的外壳,很容易因为一些较小的事情与误会而产生暴力倾向,一些常人可能不会在意的小事就可能使其受到巨大的伤害,对儿童本已压抑的内心造成沉重的打击,这样在需要的实现匮乏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暴力倾向。
二、儿童暴力倾向的人格理论分析对于人格比较形象化的理解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作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象舞台上所佩戴的面具,同时也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不愿展现或内隐的人格成份,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早期弗洛伊德的脑解剖模型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潜意识与无意识。能被感知到的意识就象露出水面的冰山,只占整个冰山的一角,而大部分则淹没于无意识的海水之中。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精神分析是对无意识的提示与重视,其肯定主体心理深处存在着许多无意识冲动,其基本内容是源于“需要缺乏”的欲望,寻找满足,在主体社会化过程中受到压抑,这种冲动因为与社会文化不能相容而作为一种潜在的能量保存在无意识中。有暴力倾向的儿童由于个体的性格弱点导致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而沉溺于个人的世界无法自拔与超越,其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而积聚起来的心理能量变得非常强烈,这种强烈的无意识冲动将造成该类儿童在某种程度上的精神障碍与行为变态。
到了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的结构模型把人格分为本我(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认为“本我”是人格结构之最原始部分,完全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之中,蕴含着被意识压抑的本能,它寻求着冲撞意识的机会,遵循“快乐原则”,时刻伺机以某种方式释放和宣泄压抑的各种本能的愿望与观念。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完全处于本我状态,但是随着年纪的递增,不断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发展出来了。
有着暴力倾向的儿童的“自我”往往不是积极主动的释放而是以回避和压抑的方式对其不加理会,导致其无意识的更加强烈的反弹,干扰其正常的意识活动。无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象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任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无意识的缠绕。具有暴力倾向的儿童有时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是一种被压抑的各种需要与观念积聚起来的潜在能量,“本我”由于某种不可预知的导火索而得到彻底的释放,使其最后诉诸于暴力而得到宣泄。
三、儿童暴力倾向的归因理论分析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由于不同的归因,使得儿童对他人的合作行为影响了儿童的回报行为,同样,对他人的损害行为的归因影响了儿童如何作出反应,如果认为是恶意的和侵犯性的归因,往往会采取同样或更激烈的行为进行回报,因此报复是产生暴力倾向的主要根源。
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儿童会有不同的归因判断呢?由凯利、海德、琼斯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认为,在归因时应采取正确方法,但现实中并不总是遵循着这些方法与原则,相反会出现错误与偏见。具有暴力倾向型的儿童在加工信息资料的过程中,在其非动机因素的归因偏差中一致性信息失效,即琼斯等人提出的先前期望的推断极易发生偏差。
该类儿童如果对一件事情或行为有了先前期望,但在事情的发展进程中却表现了与他的先前期望相悖的非预料性的行为或话语,容易使得该类儿童对其先前的倾向性归因进行反思觉得是受到了无视与挑衅,无法自控而可能以暴力来解决问题,产生报复行为。
许多学者对人类报复的侵犯行为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侵犯性理论。他们把侵犯作为一种内在的倾向,作为一种引发出来的驱力,而个体生态学家劳伦茨提出本能理论的观点认为,侵犯本能对于所有动物都是共同的,但是一定要有外界诱因引发,否则侵犯行为不会发生,而有暴力倾向的儿童的侵犯行为的诱因就是其对实施暴力行为的对象的行为非先前期望的归因。
四、如何有效预防和规避儿童暴力倾向的心理疾病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群体在情感发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等方面其实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很多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对其内心世界予以真切的关心和有意识的疏导,如不能及时扭转该类儿童的“心理危机”,那么此类儿童极易产生暴力倾向行为。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对于如何规避和预防儿童暴力行为的产生,如何适当的释放与宣泄儿童自身的负面情绪,如何消除心理障碍,如何让儿童进行自我治疗心理疾病等等已经迫在眉捷。
针对本文进行的三个理论的分析,特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需要的基本满足。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社会应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融洽的人际关系,创造条件给予个体成功的快乐与成就感的实现,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儿童也不例外;学校应及时发现儿童潜在的心理需要失衡并予以正确的疏导;家长应尽力保障儿童的基本的生理需求,同时有效的塑造子女健全的人格及积极向上的处世心态。
需引起关注的是,时下的学校校风也无可避免地沾染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即便是小学就已经使得贫穷与富有的对比表现极为显眼,农村与城市观念也在激烈碰撞,加重了物质和精神上处于劣势的儿童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结、孤僻情结以及封闭情结,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仇视感,因为社会的不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儿童个体作为一个普通人本来能够更多去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