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李郁庄中心小学李彬

一、发现问题

工作至今,当了二十几年的班主任,我发现现在农村父母离异的越来越多,而且离异家庭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和完整家庭子女有巨大的差异。我所任教的六年级(1)班,全班43人,离异家庭的孩子7人,占班级人数16.6%。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家庭变故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压力的影响,他们对学习无兴趣、无动力、得过且过,总想着尽快离开学校去独立生活。还有些孩子性格具有双重人格,在家一挨训就唯唯诺诺,在外遇到弱小者就把在家受到的教育方式使用到别人身上,表现得暴躁凶狠。

父母离异后,如果重新组建了家庭,很多时候就会或多或少地减少对原配孩子的宠爱,孩子就会感觉自己是多余的,从而产生厌世心理,玩世不恭的行为。

有家不温暖,有父母无人疼爱——逐渐增多的离异家庭和单亲孩子,已经日益凸显为社会上又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帮助这部分弱势人群,成为目前社会和学校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典型事件

(一)家校合力改变了他

刘征(重组家庭)十二岁男孩。暴力,固执、不听劝告。因为母亲的再婚,使他的内心产生了无形的压力,看事物总是首先

想到最为不利的一面,不能拥有一个少年儿童本应有的活泼的心态。身为班主任的我应该怎么帮他呢?

孩子由于家庭的裂变,幼小的心灵自然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对事物的看法必定受到影响。我决定及时找到其母亲与继父,把孩子在学校内的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并相应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帮助其“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变得开朗、向上。

我及时与孩子的母亲进行了联系,把孩子的心里忧虑和孩子在校的表现告知,更提醒她,尤其是他的继父,要注意在生活中关爱孩子,不要让婚姻的失败再带来家庭教育的失败。因为孩子社会角色的培养,和父母角色扮演是否成功有很直接的关系。孩子社会角色的实现,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培养和帮助孩子完成这一转化过程,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之后,我又找到他,与他谈了母亲再婚的必然性,以及作为子女应该存有的理解、支持的态度,并告知其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果真,几天后的放学时间,我看到了他的继父来接他。在课间也能听到他与别的同学说书是他的继父买的……当然,他心里的灰暗色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是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我们会高兴地等到那一天的。

(二)家校合力改变了她

刘艳(父母离异)今年十三岁,是个长相甜美、聪明的女孩,可她脸上却鲜有笑容,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上课常走神,

下课常发呆,学习成绩很差;平时还会莫名其妙地流泪,对于下雨天或寒冷天有同学家长送来衣物雨具,她的眼神里既有羡慕而更多的是妒嫉恨,平时班级活动她极少参与也漠不关心,甚至会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她一升入六年级我就发现她与别的同学不一样,凭着这么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这个女孩肯定有问题!所以我一直特别关注她,平时刻意或不刻意地找她谈话聊天,在学习上生活中处处关心帮助她,尊重及保护她的自尊心,慢慢地她对我产生了信任及依赖感,把她的家庭情况对我和盘托出。原来早在刘艳三岁时父母就已离婚,她被判给了父亲,母亲也远走他乡。但她父亲对她、对家庭极不负责任,整天在社会上瞎混而不归家,对她的生活学习毫不关心、莫不过问,她只能跟着神志不清的奶奶生活。由于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辛酸,感受不到关怀和温暖,让她感觉很无助、很自卑也很迷茫。从此,曾经活泼开朗、爱笑爱闹的她变得孤独自闭起来,对于自己的父母她充满了仇恨,自卑的心理让她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极为敏感和不信任。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健康和学习。

对于她的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她无私的关怀和帮助之外,还多次电话联系她的父母,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们知道绝大多数成绩不好、言行心理孤僻不合群的孩子,不是源于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好、父母脾气暴躁等家庭的孩子,心里问题最多。不良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同

时还影响孩子的情感、个性、品德等的发展。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但是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做孩子的父母。这话的意思是说,夫妻虽已离婚,但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仍然存在,父母仍应该关心子女,必须为孩子的幸福着想。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刘艳父母的关系有所缓和,对她的关心与爱护越来越多,久违的笑容又出现在她的脸

上。

三、学校班级教育

(一)传递正能量,消除孩子的恐惧、愤怒和羞愧感

每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成为单亲那刻起,他(她)都会产生自卑、恐惧的心理。这种心理源自于外界的压力。这部分孩子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幸福家庭的时候,会羡慕,会自卑,还会羞愧。久而久之,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和同学来往,不愿别人了解自己的家庭。密切关注离异家庭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冷天提醒他们添衣,热天提醒他们注意防暑,像母亲一般呵护他们。教育班级同学,在言行举止里,不歧视单亲同学,帮助单亲孩子自强自信自立,打掉自卑心理。

(二)多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环境

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很脆弱,集体爱心抚慰、教师关爱,传递浓浓温情,能帮助孩子冲破心理障碍。在班级里经常举行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单亲孩子多参加,多与同学接触,多交知心朋友,

使孩子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

(三)行为矫正,引入正轨

部分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控制能力弱,有的孩子“破罐子破摔”,希望藉此引起家长教师的关注。对这部分孩子,建立“一帮一”的榜样效应,通过孩子间特有的游戏、对话、朋友圈影响,矫正孩子的叛逆行为,把单亲孩子缺失的友谊找回来,重新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挺起胸膛做人。

四、教育效果

离异家庭的孩子通过心理辅导与班级正能量传递,大部分孩子能像正常家庭孩子一样健康地学习生活了,开朗积极向上,充满了朝气。

学习上,教师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是金子总会发光”,适时适量地给予他们关爱,让孩子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活中,及时和家长联系,就离异家庭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对策方法。缓解孩子父母关系,一切以孩子为重,使孩子自我认识良好,懂得自我肯定,收获成长的快乐。

同时,根据离异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家长一起建立了离异孩子记录档案,学校教师全面地关注离异孩子的学习生活,寻求恰当的教育方式,既防止“简单粗暴”又防止“过度溺爱”,让离异家庭的孩子正常快乐地成长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