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a51fcf5700abb68a982fb58.png)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的探讨关键词社区护理问题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现有的医院医疗服务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使得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势在必行。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促进和维护人们健康为己任,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整体护理理念。
近年来,我国社区护理正在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就此问题探讨如下。
存在的问题社区护理缺乏统一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虽然我国卫生部颁发了有关发展社区护理的有关文件,但尚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没有形成独立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社区护理的从属地位。
由于社区护理工作开展不久,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大多数社区护理仍处于“无政府状态”,使社区护理工作开展没有充分的法律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社区护理缺乏专业性强的人才:社区护理人才缺乏,护士编制严重不足,普遍学历较低,大多中专学历。
而相反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层次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社区护士的护理知识及技能要求更高,而在社区部分护士即缺乏临床护理能力,又缺乏社区护理服务经验,这就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可是在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至今还是一项空白,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培养社区护理人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社区护理工作的内容缺乏全面性:社区护理是我国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尚在萌芽阶段。
目前,社区护士多由临床护士转过来,临床护理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她们的社区护理工作更多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伸。
因此,还需要积极转变护理理念。
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广,覆盖面大,仅仅是治疗护理是远远不够,还要包涵到潜在的健康问题。
社区护理缺乏认可、理解和尊重:社区护理在我国是门新型学科,正处在总结完善当中,护理人员是由院内护理转向社区护理,公众对社区护理还是缺乏信任,但是确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士长期超负荷的体力、脑力并用的劳动,却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
总认为护理并不是独立完整的学科,而是机械的被动的无法自主的体力劳动,尽管她们勇敢地担负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重大责任,但社会给予她们的信任、理解、支持微乎其微。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56c46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4.png)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社区护理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目前社区护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社区护理人员短缺、设施不足以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社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并完善设施建设。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社区护理的整体水平。
这将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提高整个社区的健康水平,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重要一步。
加强社区护理的发展是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社区护理、现状分析、短缺问题、服务质量、应对措施、人员队伍建设、服务水平、设施建设。
1. 引言1.1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社区护理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社区护理,可以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社区护理也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减轻医院的压力,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培训社区护理人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可以更好地发挥社区护理的作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加强社区护理的建设和发展,提高社区护理服务的水平,对于解决医疗资源不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护理不仅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1.2 社区护理的定义社区护理是指通过社区卫生机构或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病情监测和康复护理等服务的一种医疗保健方式。
社区护理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全程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包括定期走访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协助居民管理慢性病、协调医疗资源等内容。
社区护理的特点是以居民为中心,侧重于预防和健康教育,强调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和参与。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多,社区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加。
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d0ad4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c.png)
开展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护理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社区护理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1. 护理人员短缺社区护理作为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要求较高。
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短缺现象,这使得社区护理工作难以全面、深入开展。
2.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机制尚不完善,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护理需求。
3. 护理设施不完善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设施支持,如病床、医疗器械等。
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护理设施普遍不完善,部分社区甚至缺乏基本的护理设施,影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4. 护理服务内容单一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疾病治疗和康复护理为主,缺乏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全面护理服务。
这使得社区护理工作的效果和满意度受到一定影响。
5. 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部分社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影响了社区护理的整体质量。
二、社区护理的对策建议1. 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同时,鼓励医疗机构与社区合作,开展护理人员交流,提升社区护理的整体水平。
2. 完善护理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护理设施的投入,完善社区护理设施,为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护理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3. 丰富护理服务内容社区护理应根据居民需求,丰富护理服务内容,如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居家护理等。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cef4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2.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我国社区护理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不足:社区护理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护理需要。
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社区护理设施和人力资源匮乏,导致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护理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
2.人员素质不高: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社区护理服务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
目前,一些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匮乏,无法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导致患者的护理效果不佳。
3.服务模式不合理:目前社区护理主要依赖家庭护理,社区护理中心的服务能力有限。
由于家庭护理存在时间不足、技术不精和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导致一些患者无法得到充分的护理和关注。
社区护理中心的服务能力也有限,很难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4.制度不完善:社区护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政策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社区护理的相关人员培训和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导致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和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护理的资源投入,提高社区护理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还应增加社区护理设施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社区护理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政府可以加大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优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加强社区护理中心的建设,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质量,增加社区护理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
我国社区护理面临着资源不足、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模式不合理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资源投入,提高人员素质,优化服务模式和健全制度建设。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的现代化社区护理体系。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a33a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9.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我国社区护理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以下是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1.资源不足:由于社区护理在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社区护理资源相对不足。
很多地区的社区护理中心设施简陋,设备不全,人员配备不足。
这导致了社区居民在需求社区护理服务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2.服务标准不一:由于我国社区护理服务机构的设置比较随意,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定,导致各个社区护理服务机构之间存在着服务标准不一的问题。
一些机构的服务质量较低,没有良好的管理和培训体系,影响了社区居民的获得的服务质量。
3.护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社区护理是一项专业且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护理人员的教育水平不高,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由于社区护理薪资较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性不高。
4.家庭关爱缺失:社区护理主要是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服务,但由于家庭关爱的缺失,一些有需求的居民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照顾。
一方面,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照料模式逐渐失效,年轻人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老人等有需求的人群;一些居民或者家庭负担过重,无力承担社区护理的费用。
5.缺乏综合性服务:社区护理服务不仅仅是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还应该包括心理护理、社交活动等综合性服务。
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主要集中在医疗护理方面,综合性服务还相对薄弱。
这导致了一些居民在社区护理过程中无法得到全面的支持和照顾。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社区护理需要加强政策制定和资源投入,建设更多并完善社区护理中心。
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待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还应该促进家庭关爱和社区护理的结合,加强家庭护理服务,减轻社区护理的工作负担。
还需要扩大社区护理的服务范围,提供更多的综合性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d9466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e.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社区护理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重要依托,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标准不明确、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一些社区护理机构存在着虚假宣传、不规范操作、服务态度差等不良现象,导致老年人不满意,甚至损害了他们的权益。
我国社区护理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社区护理是一种全程服务,需要通过多个环节、多个部门的合作,才能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服务体系缺乏统一规范,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同机制。
社区护理机构、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康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导致老年人的护理服务接续性不强。
社区护理与家庭护理、医疗护理等服务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调,使得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社区护理的成本问题突出。
社区护理的运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人员、设备、管理、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资金来源有限,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护理机构的运行资金相对紧张。
社区护理服务的价格问题也需要重视,一些老年人无法承担高昂的服务费用,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着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体系不健全和成本问题突出等主要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社区护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提高社区护理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能力;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水平提升;完善社区护理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大社区护理的资金投入,降低服务费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区护理服务。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4fbde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e.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完善对策【摘要】我国社区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社区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我国社区护理在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
为此,建议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未来,我国社区护理将面临更多挑战,但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希望各方持续关注社区护理领域,共同推动我国社区护理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完善对策、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多元化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加强培养、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社区护理是指在社区居民的家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地点,为老年人、病人、残疾人、婴幼儿等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服务的一种护理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社区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但与此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社区护理的需求日益迫切。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护理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加强社区护理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未来,我国社区护理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1.2 研究意义社区护理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康复治疗和生命终结期护理的重要手段。
社区护理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持续性、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向社区延伸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及残疾人群增加,社区护理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范围有限、服务专业化不足等。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d604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4.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一、护理人员短缺问题。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需求。
由于社区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许多护理人员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的供给严重不足。
这使得很多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专业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护理人员短缺,现有的社区护理人员往往工作负荷过大,无法充分关注每个患者的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一些社区护理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较低,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够规范,导致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患者反映,社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对疾病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三、护理设施和设备不足。
由于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相对滞后,许多社区护理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水平也相对较低。
很多社区护理机构没有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社区护理机构的卫生环境也存在问题,一些机构的清洁卫生状况不佳,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等问题。
四、社会对社区护理的认可度不高。
传统观念中,护理被认为是一种低级的职业,很多人对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存在偏见和歧视。
这使得很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让更多的人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失去了兴趣。
社会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不高,也限制了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社区护理的状况。
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
加大对社区护理机构的投入,改善护理设施和设备的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宣传护理职业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对护理的认可度,鼓励更多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还可以建立社区护理人员与医院护士的联动机制,促进护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通过加强社区护理与家庭医生的合作,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护理服务。
通过以上措施的推进,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28af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1.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一、医疗资源不足在我国,社区护理中心和护士站的建设还比较滞后,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医疗资源不足的困扰。
一方面,现有的社区护理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护理需求,导致无法及时、全面地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发展较为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护理资源更是严重不足,居民很难享受到专业的社区护理服务。
二、人才短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护士数量不足、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使得社区护理服务难以保障质量,也影响了老年人和患慢性病的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
三、服务质量不高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而目前的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些护理人员技术不过硬、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患者对社区护理的信任感,也影响了社区护理的发展进程。
四、管理不规范社区护理服务的管理不规范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由于社区护理服务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了服务的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甚至存在一些服务质量问题。
这种情况下,患者对社区护理的信任感也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整个社区护理服务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举措,解决我国社区护理所面临的问题。
应该加大对社区护理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社区护理资源的配置。
加大对社区护理中心和护士站的建设投入,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投入,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能力。
应该加大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增加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数量,从根本上提高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
应该建立健全社区护理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机制。
从立法上加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管理,明确政府、社会和企业在社区护理服务中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社区护理服务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社区护理中的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宣传和普及,增加患者对社区护理的理解和信任。
探讨社区护理在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探讨社区护理在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d3df3d67ec102de2bd899d.png)
探讨社区护理在发展中现存的问题与应对措施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政策的出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出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理念,使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
社区护理的模式不断改革,社区护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越来越高。
根据社区护理护士所面临的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1 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1 社区护理中护士的角色问题。
社区护士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医院临床护士的新型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社区护士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之中进行服务、管理工作,其工作对象、范畴、性质、责任要远大于或高于医院护士,虽然社区护士同样担负着照顾、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合作、研究等角色,但其职责在上述方面均有进一步的扩展。
社区护理中如何把握护士的角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2 解决社区护理中护士角色问题的对策。
针对社区护士的角色问题,要求管理者转变观念,在对临床护士进行培训后,使其转变为社区护士,尽快担当起社区护士的角色,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目前,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是做好社区护理的关键,并要求基层卫生机构做到四个角色转变:一是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服务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二是服务对象从为患者服务向群体(家庭、社区)服务转变;三是人才培养、岗位培训从临床护理向社会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等边缘新兴学科转变;四是工作方式从院内护理向院外、社区、家庭服务转变[1]。
2 社区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及对策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短缺,首先是重医疗轻护理的社会观念使护理专业人员短缺;其次是教育滞后,高素质人才短缺。
解决社区护理人员短缺应采取以下对策。
2.1 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护理观。
现代护理观应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士应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现有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能力。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者和广大护理人员要积极转变观念,看清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对社区护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大力支持。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386744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5.png)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的增加,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 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涉及多学科知识,如医学、护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但目前社区护理队伍中,部分护理人员学历较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健康教育的需求。
2. 健康教育内容单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多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为主,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同时,随着居民健康需求的多样化,现有健康教育内容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教育方式和方法滞后目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多采用口头宣教、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不足。
4. 居民参与度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此外,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5.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目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多依赖于问卷调查、口头反馈等主观评价方法,缺乏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
这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准确评估,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持续改进。
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策1. 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2. 丰富健康教育内容(1)根据居民健康需求,制定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
(2)结合季节性、节日性等特点,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
3. 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1)运用新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活动。
(2)引入互动式、体验式等教育方式,提高居民参与度。
4. 提高居民参与度(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对健康教育的认知。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fd4ff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e.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社区护理是我国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我国社区护理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
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社区护理的投入,但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许多没有得到充分覆盖的社区。
一方面,城市地区由于人口数量众多、流动性大,社区护理资源不足,导致一些社区无法提供健康服务;农村地区由于交通条件较差、人口分散、医护人员流失等原因,也导致一些农村社区的护理服务无法到位。
扩大社区护理的覆盖面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不高。
社区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是导致社区护理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我国在近年来加大了培训和引进人才的力度,但人员数量仍然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一些社区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社区护理的效果不明显,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提升工作的质量,是提高社区护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社区护理与医院之间的衔接不畅。
由于社区护理和医院之间缺乏协调和衔接,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社区护理服务的不连续。
一方面,一些患者在出院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社区护理服务,导致康复效果不佳;一些社区护理机构和医院之间信息不畅通,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全面,服务效果不佳。
建立社区护理与医院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诊疗协作,对于提高社区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社区护理服务的费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尽管我国在加大对社区护理的投入力度,但由于社区护理服务需求量大、成本高,并且社区护理服务的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导致社区护理服务的费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目前,社区护理服务主要依靠居民个人自费和社区财政的支持,缺乏全面的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区护理服务的财政投入,对于解决社区护理服务费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着覆盖面不广、质量不高、与医院衔接不畅以及费用问题等主要问题,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社区护理服务机制,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讨
![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c58871c1711cc7931b716b6.png)
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探讨摘要】在我国社区护理工作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受经济水平的影响,社区护理工作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许多方面工作还有待完善。
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要求,现就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护理问题对策由于受社会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影响,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存在规模小、社区护士紧缺、管理者知识匮乏、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情况严重制约了社区护理的发展。
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科学的和完善的护理制度,鼓励拓展各种渠道,加大培养社区护士的力度;积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建立社区护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对我国社区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主观意识及社会因素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偏见目前,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偏见,护理人员的地位和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加之护理工作繁重、责任重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护理人员产生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同情心,态度生硬,工作主动性差等情况。
而社区服务对象多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病人,他们心理上常因久病不愈而产生焦虑、恐惧、失望,甚至对生活丧失信心等不良情绪,造成护患关系紧张,成为社区护理管理的难题。
1.2社区护理人员紧缺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增多,对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社区护理人员却严重短缺,影响了服务质量,对社区护理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1.3社区护理管理者知识匮乏,素质低下我国的护理管理者的教育层次偏低,学历不高,并且管理能力低下,素质较低,缺乏系统的专业的护理管理培训,社区护理管理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1.4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体系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成立至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科医院共用一套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0f4d0126137ee06eef918ca.png)
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对社区护理的现状、人才培养方法和内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标签:社区护理;对策社区护理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中的网底地位,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1]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
1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1.1人口的老龄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日益增加,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病及慢性病的问题日益突出,仅靠现有的医疗机构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治病就医的需求,医院的规模及医务人员的数目都出现短缺。
1.2医疗费用的增长由于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长,人们花在看病就医上的费用也越来越多,然而,这与人们收入的增加不成比例。
尤其是近两年,企业下岗职工的增加,出现了许多有病无钱治的现象。
根据国内外有关调查表明:通过社区护理可降低居民每年的医疗费用。
1.3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目前,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子女留给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且老人离开子女生活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但传统的观念又促使他们不得不照顾老人,有时子女只好放弃上班时间陪老人就医,他们渴望社区护理人员能帮助他们照看老人,以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1.4健康需求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疾病的预防,这也是国家卫生工作的重点,而社区护理人员将是这支预防大军的主力军。
2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方法和内容目前,我国的社区护士都来自临床,大部分已有多年的临床经验。
笔者认为的护士工作经历10 年,因此,转型上岗培训的内容要与医院护理有区别,培训主要任务是强化社区护理理念,尽快转变观念,对社区护理培训的主要内容,如社区评估与护理程序、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紧急救护、社区人文与关护、社区护理技术及技能等需要在培训中详细讲解[2]。
浅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浅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9805e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2.png)
浅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摘要】社区护理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缺乏专业人才是一个重要问题,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也影响了社区护理的发展。
融资机制不健全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规范社区护理行为。
完善融资机制,保障社区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建设,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社区护理、发展、问题、专业人才、服务质量、标准、规范、融资机制、人才培养、服务标准、融资机制1. 引言1.1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社区护理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社区护理可以有效分担医院的医疗压力,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的医疗照护,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社区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不仅包括医疗治疗,还包括康复护理、心理支持等服务,可以全面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生活压力,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社区护理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
相比住院治疗,社区护理的成本更为低廉,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降低社会医疗负担,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种符合患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医疗模式,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区护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1.2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我国社区护理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我国社区护理服务体系不完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很多社区护理服务只停留在基础护理和康复训练阶段,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我国社区护理机构人才短缺,专业护士和医生缺乏,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专业人才也导致社区护理服务难以覆盖全面,很多地区都存在服务不足的情况。
我国社区护理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6fd0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6.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一、护理资源不足。
我国社区护理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医疗资源的紧张,大部分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医院,导致社区护理资源不足。
社区护理机构数量不足,护理人员缺乏,护理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二、服务质量不高。
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社区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能提供高效、规范、安全的护理服务。
有的社区护理机构质量标准低,管理混乱,服务态度差,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三、社会认知度不高。
对于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人仍存在认知的盲区。
一方面,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认知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社区护理的意识。
一些家庭对社区护理仍存在质疑和排斥态度,不愿意接受社区护理服务,更倾向于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或医院,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压力和经济负担。
四、缺乏社区护理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对社区护理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和标准,导致社区护理发展缓慢。
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于社区护理的重视程度不高,资金投入和支持不足,制约了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壮大。
五、监管不到位。
当前对社区护理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社区护理机构的准入门槛不够高,存在一些非法社区护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卫生安全隐患较大。
对于社区护理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和监管漏洞,容易导致一些社区护理机构违规操作,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一定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社区护理:一、加大护理资源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护理事业的投入,提高社区护理机构设立和护理人员的编制。
加强对社区护理机构的扶持和支持,为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提高社区护理服务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护理培训体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65d64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5.png)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社区护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目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社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服务水平低下;社区护理设施配备不足,影响服务效率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让服务更加全面和便捷;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完善社区护理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区护理、现状分析、人员不足、服务质量、设施配备、应对措施、人才培养、服务体系、服务水平、社区健康1. 引言1.1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连续、个性化和家庭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整体医疗成本。
社区护理还可以提升社区居民对医疗卫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的意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还可以促进社区医疗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作用和意义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医疗服务范畴,成为建设健康社区、促进全民健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2 社区护理的定义社区护理是指通过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和服务,促进其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服务。
社区护理主要是通过居家护理、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社区护理的核心理念是以居民为中心,以病人为本,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组织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医疗保健和人文关怀。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96db4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e.png)
社区护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社区护理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面临着诸多挑战。
人员短缺和培训不足导致服务的不及时、不专业;医疗资源不足影响了社区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让居民难以信任;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使得社区护理工作难以规范和提升。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完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确保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社区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只有这样,社区护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促进社会的健康和发展。
【关键词】社区护理、现状分析、人员短缺、培训不足、医疗资源不足、服务质量、管理机制、人员培训、社区护理服务体系、社区护理管理机制、健全、加强、完善。
1. 引言1.1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社区护理是指在社区内向居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旨在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稳定。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社区护理是医疗资源分配的重要渠道,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减轻医院的就诊压力。
社区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贴心、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恶化,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社区护理在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和支持。
1.2 社区护理现状的挑战社区护理现状的挑战主要包括人员短缺和培训不足、医疗资源不足、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人员短缺和培训不足是社区护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由于社区护理的工作特点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但目前社区护理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短缺的情况,而且部分护理人员的培训水平和工作经验也较为薄弱,无法满足社区护理工作的要求。
医疗资源不足也是社区护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社区卫生站的医疗资源有限,医疗设备和药物供应不足,导致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a4fb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f.png)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人才短缺是我国社区护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社会对护理行业的认知度不高,导致对护理人员的需求相对较小,加之护理人员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使得越来越少的人选择从事护理工作。
而且,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国内的护理培训和教育体系尚未完善,护理人才的培养成本也相对较高,这都成为了制约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障碍之一。
社区护理服务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社区护理服务机构规模较小、服务范围有限,导致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和人群的护理需求。
与此社区护理服务内容也相对单一,主要以基本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照料为主,缺乏专业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这就导致了许多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全面的护理服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社区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服务由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承担,但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不够紧密,导致信息不畅、资源浪费等问题频频出现。
社区护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也不够统一,导致了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这就要求我国建立健全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社区护理服务的高效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应当加大对社区护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护理行业的认知度和尊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选择从事护理工作。
政府还应该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让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职业。
应当完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加大对社区护理服务机构的投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的护理需求。
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统一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社区护理服务的顺利运行。
我国社区护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人才短缺、服务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推动我国社区护理事业迈上新的台阶,更好地服务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满足他们对健康、幸福生活的需求。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7392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9.png)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各项事业进入高速的发展期,同时我国社会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但我国社区护理这一块相应的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现有的医疗服务条件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应加大资金及人力的投入应对新的形势。
关键词社区护理发展问题一、社区护理的概念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是一种全科、完整、多方位、贯穿人的生命过程的全程护理保健服务,它为处于各年龄段的人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护理服务。
二、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1)组织管理系统不健全、经费来源受限:在我国,虽然卫生部近几年也提到发展社区护理,但从机构的管理到经费的预算上却很少向社区护理倾斜。
从政策上,虽然卫生部颁发了有关发展社区护理的文件,但尚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计划,卫生部以下的各级卫生部门更是少有相关措施出台。
限于经济条件,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存在诸多困难。
要广泛开展社区护理工作,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香港社区护理在最近二十年得以迅速发展。
关键在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资助。
也得益于政府关于全面推广社区护理工作的决定。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机构尚难以得到大型慈善组织或有关人士的大力捐助,限于国力,也难以由政府拨巨款资助,但通过某些政策倾斜可以使社区护理机构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发展壮大,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健康保健服务。
(2)缺乏社区护理专门课程培训及专门人才:虽然我国部分中专及高级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社会护理学、预防医学、健康教育及社区护理等有关课程,但尚无社区护理专门课程培训专门的社区护士,也无统一的社区护士执业资格要求。
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工作大多由离、退休护士或一些高年资护士承担,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充满热情,工作认真负责,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不少健康问题。
但她们均未接受过正规的社区护理训练,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社区护理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对我国社区护理工作开展范围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社区护理;问题;对策
1 社区护理开展范围
1.1 社区护理对象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社区护理应以“社区内弱势团体为优先服务的对象”,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最初提出以老、幼、妇、残为重点服务对象,现在改为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社区护理也应以老、幼、妇、残及慢性病患者为重点服务对象。
但目前,只有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是社区护理的重点服务对象,而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社区服务工作只开展了部分。
1.2 社区护理服务工作
研究显示,社区护理人员工作量负荷程度高,日常完成的操作项目多、责任重,但有效工时数低。
家庭护理服务仅占工作量的15.42%,74.17%的时间是在社区服务站工作。
也有研究显示,社区护士总服务时间占总有效工作时间的比例为
60.4%,空闲时间为39.6%,说明社区护理人员工作量不足。
1.3 社区护理服务内容
调查显示,居民最希望社区护士开展的服务项目分别是:社区紧急救护、上门基础护理、老年慢性病护理及预防、口腔卫生宣教,而社区护士提供的是老年慢性病护理、上门基础护理。
已经开展的护理项目有健康指导、门诊(包括输液、肌肉注射)、家庭病床。
2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组织及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各个医院或当地的卫生机构承担,虽然卫生部颁发了有关发展社区护理的文件,但尚无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仅有少数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措施。
国家卫生部门对此没有统一的规划,缺少明确的组织及管理机构。
社区护理机构均没有形成独立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社区护理的从属地位。
从医院到护理部的领导往往存在重临床护理,轻社区护理;重疾病护理,轻保健及康复护理;重院内护理,轻
家庭护理的现象。
护理工作走出医院、面向社会的转轨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
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社区护理基本仍处于自发、无规范、无评价状态,质量评价缺乏明确统一、科学可行的标准。
护理人员绩效难以量化,不能准确客观地比较业绩大小,极大地影响了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我国目前尚没有制定和建立专门的护理法律法规,使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没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社区护理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还表现在缺乏有效的政策、财政支持,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对基层卫生保健方而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投入到社区护理上的资金更少。
另外,政府对社区护理宣传、提倡的力度不够;社区护理所需的交通、通讯、护理仪器和设备欠缺。
这些都是严重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发展。
2.2 缺乏社区护理观念,工作服务范围局限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社区护理能够提供多元化服务,为不同层面的人群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精神支持、语言治疗、健康访问、缓解疼痛以及生活照顾等多项目服务。
而我国社区护士开始大多从事传统的预防护理和家庭访问工作,主要为基础护理和健康咨询,较少进行潜在健康问题的干预。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完善,许多社区护士开始涉及和参与一、二级医疗保健,并与医生合作,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
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仍以病人为中心,护理观念仍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服务,而不是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家庭护理。
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对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紧迫感,工作范围局限在家庭访视,工作项目局限在测血压、静脉输液、肌内注射、送药、体检等,是以个案为中心的一级预防为主的护理,在社区健康教育、咨询、行为干预、社区人群保健等方面参与很少。
家庭护理工作也存在局限性。
社区护士在家庭护理中的任务主要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同时,我国家庭护理服务项目少,服务范畴局限,缺少对家庭的全面评估和对潜在问题的关注,服务模式单一。
主要服务对象仅为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对于健康人及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孕产妇和儿童的服务较为欠缺。
2.3 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
社区护士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医院科室封闭式临床护士的新型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社区护士是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工作环境之中进行服务、管理工作,其工作对象、范畴、性质、责任要远大于或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护士。
虽然社区护士同样担负着照顾、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协调合作、研究等角色,但其职责在上述方面均有进一步的扩展。
目前,我国社区护士角色单一,主要担当照顾者角色,而健康教育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康复训练者、研究者角色功能发挥较少。
2.4 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在岗的社区护士学历以中专为主,占76.9%,尚有15.9%的护理人员无正规专业学历;职称结构以中级和初级为主;50%以上社区
护士缺乏系统化、正规化的培训;在社区工作2年以内的占32.5%,3~5年的占48.9%。
WHO提出,社区护士与社区医生比例应为2∶1或4∶1。
而目前,我国社区护士和社区医生比为0.5∶1,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还有部分护士既缺乏临床护理能力,又缺乏社区护理服务经验。
反观美国,社区护理主要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注册护士承担,各层次护士总数约为300万,而全国人口只有2亿,护士与人口之比接近2∶100,有1/3的护士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社区护士文化教育层次高,2000年在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远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
2.5 社区人群保健意识不成熟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落后,大部分地区群众生活水平低,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防病及保健意识淡漠,卫生习惯较差。
因此,社区护理还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
目前,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性操作,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部分人群对护士的价值并不能真正理解,尤其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不能理解其促进人群身心疾病康复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价值。
2.6 社区护理服务缺少专业特色
社区与医院相比最大的特点应是方便、经济、快捷,而方便快捷需要许多综合条件做保障。
许多社区医疗机构护理条件简陋,护理设施老化,理应由政府投资的社区,却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有了资金也多倾向于医疗,加之护理人员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流动性大,难以形成专业优势。
一些在医院已开展多年的特色服务如“个性化服务”、“殡馆式服务”、“专科优势服务”、“程序化健康教育”等,在社区开展仍举步维艰。
社区护理只能求生存,不能求发展。
3 社区护理发展的对策
3.1 更新传统观念,正确认识社区护理
转变观念是做好社区护理的保证,社区护理人员应从思想上根本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把人看成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精神的整体,从而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使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服务向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维护护理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化、个性化服务;服务对象由患者转向整个群体;服务形式转向预防型为主;服务流程转变为系统的整体化护理。
3.2 建立合适的社区护理模式,增强社区护理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