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分子Complement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激活过程:细菌--巨噬细胞--IL1 6 TNFa--肝细胞--MBL CRP--C4 2--C9( 见图)
三 旁路途经:
1. 特点:LPS为激活剂 , B D P因 子参与,直接从C3始活化补体,在感染 早期发挥效应。
2. 激活过程:(见图)
膜攻击复合体(MAC)
MAC组成: C5 6 7 8/1分子+C9 /1216 MAC效应机制:在胞膜上形成小孔 ,使得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以及水分 子可自由透过胞膜,但蛋白质之类的大 分子却难以从胞浆中逸出,最终导致胞 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此外,末端 补体成分插入胞膜,可能使致死量钙离 子被动向胞内弥散,并最终导致细胞死 亡。
于自行衰变,成为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一 种自控机制。例如C4b、C3b及C5b易 衰变 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一) C1抑制物(C1INH)
C1 INH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与活化的 C1r或C1s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而导致 C1丝氨酸蛋白酶失活。其作用机理是 ,C1INH通过提供一个酷似C1r和C1s的 正常底物的序列为“锈铒”(“bait”), 被C1r和C1s裂解暴露出一个活性部位, 然后再与C1r或C1s结合形成共价的酯键 而发挥抑制作用。
1、激活过程: 识别阶段: C1活化 活化阶段: C4 2 3活化
膜攻击阶段: C5-C9活化形成MAC(膜 攻击复合体)
2、激活条件及特点:
(1)IC为激活剂 (2)Fc/2+C1Q (3)C1-C9均参与 (4)体免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二 MBL激活途经:
1、特点:病原菌甘露糖为激活剂,无需 抗体参与,越过C1直接激活C4C2,在 感染早期发挥溶菌作用。
1 固有补体成份:C1-C9 B D MBL
MASP-1
MASP-2,C3含量最高
(1200mg/ml)
2.调节蛋白:C1INH C4bp H I C8bp CD59 S DAF MCP
3.受体:CR1-CR5,C3aR,C5aR,C1qR
(二)理化性质:
补体成分均为糖蛋白,多属球蛋白,少 数属(如C1s、D因子)及球蛋白(如 C1q、C8)。多数补体成分(尤其是固有 成分)对热不稳定。经56℃温育30分钟 即灭活;在室温下很快失活;在0~ 10℃条件下活性仅能保持3~4天。因此 。用于研究或检测的补体标本须保存于20℃以下。
一.补体的概念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组织 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不耐热的一组经活化 后具有酶活性的与免疫有关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故被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与抗体的区别为存在于正常人血清 中,不耐热,具酶活性,β球蛋白。
二、组成、理化性质和命名
(一) 组成:30多种蛋白质
补体三条激活途经比较
CP
AP
Baidu Nhomakorabea
MBL
激活物
IC
LPS 病菌甘露糖
参与成份 C1-C9
C3-C9
C2-C9
C3转化酶
C4b2b C3bBb
C4b2b
C5转化酶 C4b2b3b C3bnBb C4b2b3b
作用
体免效应 早期非特异 早期非特异
第四节 补体激活的调控
一、自身衰变调节 某些补体成分的裂解产物极不稳定,易
(四)补体的合成
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 胞,肝细胞病变可致补体异常如肝坏死 、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等致补体减 少。炎症状态时,补体可增高。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结构 一、补体分子的结构
C1Q R S C2 6 7 9/a链 C3 5/a+ 链 C4 8/ a+ + r
二、补体受体
补体受体是细胞表面的重要膜结构。补 体系统激活的级联反应产生的多种生物 学效应, 诸如调理促吞噬作用、免疫调控 作用、粘附作用、清除IC及炎症作用等 ,都是通过补体受体而介导的。各种补 体受体分布不尽相同,但其主要作用是 识别配体、传导信号和诱导细胞应答等 。
第三节 补体的激活途经
一、经典途经(Classical pathway,CP)
补体分子ComplementC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内容简介
一.补体概述 二.补体及受体的结构 三.补体激活途经 四.补体的调控 五.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六.补体异常与疾病
第一节 概述
1895年Bordet通过免疫溶菌试验发现新鲜血 清中存在一种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 体介导的溶菌作用。由于这种成分是抗体发挥 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被称为补体 (complement,C)。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 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 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 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目 前对各类补体的cDNA已克隆成功,并获部分基 因工程产品.
(三) 促衰变因子(DAF)
促衰变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 DAF)。膜DAF广泛分布于各种血细胞及其他 各处的细胞上,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T、B)等。DAF的生物学活性是可 保护宿主细胞免遭补体介导的溶解破坏。其作 用机理是,DAF不仅可阻止经典或替代途径 C3和C5转化酶的装配, 并且可通过诱导催化 单位C2a或Bb的快速解离而使已形成的C3、 C5转化酶失去稳定性。
(二) C4结合蛋白( C4bp)
C4bp由8个亚单位组成, 电镜下观察形似 蜘蛛, C4bp以两种方式抑制补体的活化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其与C2竞争C4b,而 从C4b2b中取代C2b,并通过其与C4b的 结合而阻止剩余的C2同C4b结合,由此抑 制C3转化酶的形成。第二种方式是 ,C4bp作为I因子的一种辅助因子,促进I 因子对C4b的裂解。
(三)补体系统的命名
固有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分别命名为C1(q 、r、s)、C2、……C9;其他成分以英文大写 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 、MBL等;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其功能命名,如 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衰变加速因子等; 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面 附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C3a、C3b等;活 化的补体在其符号上划一横线表示,灭活的补 体片段,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i表示,如 iC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