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作者:王亚楠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07期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武术兴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校学生武术兴趣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武术兴趣;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1.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314-02

1引言

中国武术起源于古时候人们为求生存的斗争活动,最初简单的攻防动作是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产生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武术也随着不断在演变和变化,以满足不同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原先简单的攻防动作逐渐转化演变为健身、技击、表演、娱乐多元化功能的综合体。

由于中国传统武术对中国的儒道思想有着聚合,加上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国武术的运动形式与内在思想,已经有了不少的盲目性。原本以修身养性为重要手段的中国武术,增多了不少急功近利的成份,原本沉稳厚重的中国武术已显得日益浅薄,加之跆拳道、柔道等国外传统的倾入,中国武术正在向西方式体育发展。本题对目前高校武术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阐述在武术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高校的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新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为研究对象

以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关于武术相关的论文,并对素质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等与武术现状与发展方面、武术教育理念方面的论文和相关文件进行深入阅读与分析。查阅了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等方面的文献和书籍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寻找理论支撑依据。

2.2.2调查问卷法。

问卷的问题采用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多方位对课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将问卷初稿征询了导师的意见后,经反复修改制定了问卷。

通过直接回收的放法,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向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份93,问卷回收有效率97.9%

2.2.3数理统计法。

通过采集数据,录入数据,运用 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把数据制成相应图表为逻辑分析提供详实准确的依据。

3.1学生对武术兴趣的现状

3.1.1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态度

学生对一个科目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对教学方式的把握都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针对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对武术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见(图3-1)。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对武术的关注度一般,表示很喜欢的只有 8 人,通过开放性题目得知,很喜欢武术的学生主要是对电影、电视、网络中所了解的武术格斗、武术精神、精彩动作甚至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而对武术学习表示很喜欢的人数不多。表示不喜欢和很不喜欢的学生在开放性题目中作答,表示武术教学无味,套路学习无趣,武术课程缺乏新意。

3.1.2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知识,是否得到了愉悦的心情,是否得到了技能上的提高都与学生主观学习的动机相关。通过表3-1可知,有 36 人次,占总人数 39.5%的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动机中选择了完成课程,这表示学生对当下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对武术教育的兴趣不高,主观学习欲望只达到了完成课程的程度,缺乏对更高层次知识、武德、武术精神的探索和

创新。另外,有 8人选择了搏击对抗,28 人选择了自卫防身。这两个选项都涉及到武术的对抗性、实战性,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武术来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但也要避免打架斗殴现象的发生。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的自尊心理增强,容易感情用事,在自己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做事的形式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密度,既要提高武术教学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挑战性,又不可忽略武术搏击、对抗项目所存在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在有安保措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1.3学生对武术了解的途径

由表 3-2 可知,主要以通过教师教授、电视、网络、和武侠小说为主,其中通过观看电视对了解武术的有 41 人次,占总数的 44.6%,相比之下,通过固定的教科书、民间社团协会、以及讲座获得对武术认知的学生不多。通过开放性题目得知,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多数存在于对虚幻武侠人物的崇拜、对高难度武术动作的观赏、甚至是对搏击对抗中某些暴力片段感到刺激等等,对武术精神、武德方面的中华民族文化了解甚少。虽然通过教师教授而进行认知的人数尚可,但其认知程度仅仅停留在知道基本的武术套路、一些基本的名词,但对动作的分解、运用、武德的学习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这一现象也说明,教师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陈旧的教材和教法,对武德的教育和对武术的民族精神并没有很好的传播和宣传,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情操和民族精神教育,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3.2影响学生武术兴趣的因素分析

3.2.1学校、社会的宣传意识。

学校对武术教学的态度多为不重视,忽略武术教学的积极作用。主观武术意识不强,更不谈加大武术宣传和资金支持。学校对武术的宣传方式多以报刊、广播、宣传栏等,我们可以在这些宣传方式上下文章,设立特色的宣传专栏,独有的报刊专栏以及相应的武术广播节目,大范围推广武术特点和武德精神。

3.2.2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对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在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也存在不少学习而学习的状态,学生对武术的任职情况对武术氛围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关系。应从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和积极性上下功夫。努力营造武术氛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3教师能力因素。

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是主要引导者,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传播者,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武术的精髓进行研究,通过提升自己来更新教学理念,更好的渲染武术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