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是发源于西方国家的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文化运动,其影响范围包括了哲学、语言学、宗教、文学、文艺评论、新闻学、音乐、建筑、舞蹈、电影、摄影、雕塑、戏剧等社会学及自然科学领域。
“后现代主义”这一艺术思潮自产生以来,社会各界对它的评判就没有停止过。
它的发展途径如同蜿蜒的河流一般曲折而多变,以至于不同的人对它都有各自不同的评价:
多样化、人性化、模糊化、
非理性、叛逆性、颠覆性,
等等。
正是因为它处在不断
的发展变化中,目前学术界
还很难对它做出恰当的定
义。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
就是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
的突破一切禁忌与界限、追求自由的精神,这也是后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进行批判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其所说的“不确定性”正是不满现代艺术对于形式、体系、观念等一切的束缚,不愿艺术创作和创新停滞不前,充分体现了后现代艺术颠覆传统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了艺术对于颠覆旧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
后现代艺术否定传统艺术的目的并不是不要艺术,而是在艰难中寻求没有任何限制与束缚的新艺术和大自由,这是一个先解构再重新建构的过程。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强调复杂性与矛盾性,反
对单一化与模式化,追求人情味,崇尚隐喻与象征
的手法,大胆地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与多
元化。
在造型设计的构图理论中吸取其它艺术或自
然科学概念,如片断、反射、折射、
裂变、变形等一些非传统的手法。
以不熟悉的方式
来组合熟悉的东西,用各种刻意制造的矛盾,如断
裂、错位、扭曲、矛盾共处等手法,将传统的构件
组合在新的情景之中,让人产生复杂的联想。
探索后现代设计风格对于当代社会能起到
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与形成
对于后现代主义设计,一直以来有不少的褒贬与争论,它的相关理论与定义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呢?从20 世纪60 年代著名的的波普运动开始,各国设计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反现代主义设计的尝试,认为现代主义风格冷漠、单调、毫无个性。
他们运用美国的通俗文化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造与颠覆,后现代主义设计由此拉开了帷幕。
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他针对杰出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提出了“少令人生厌”的观点,鼓吹以杂乱、怪诞、暧昧为美的建筑学思想,认为建筑师应该向井文化学习。
他于1966 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堪称一本反对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的宣言。
在书中,文丘里明确地肯定了现代主义对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贡献,同时又严厉批判现代主义丑陋、平庸、千篇一律的风格已经过时,认为设计师的优秀才能被禁锢,从而无法带给人们新的精神愉悦与
享受。
并且对一种混乱的、模糊的、具有隐喻与象征意义的建筑表示了强烈的好感,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设计主流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文丘里提出的传统与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继文丘里之后,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了后现
代主义的概念,
使“后现代主
义”一词广为流
传。
他把1972
年美国市政府
炸毁由日本现
代主义建筑设
计师山崎实设计的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群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结束标志。
他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中说:“我所观察和定义的后现代,其解释如下:一种职业性根基的、同时是大众的建筑艺术,它以新技术和老式样为基础。
‘双重译码’是‘名流———大众’和‘新———老’这两层含义的简称”。
在他的《后现代主义》、《今日建筑》等著作里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各种建筑思潮,并将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应该是从60 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0 年代是后现代主义设计最为活跃的十年,后现代设计以其混合、多元化的装饰风格一度成为设计的主流。
当后现代主义风行之际,也有不少的质疑声接踵而至。
诚然,后现代主义设计缺乏了一种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思想,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的本质,而是对它的一种装饰和修正。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感性和随意的,虽然它表现的是反现代主义设计,但它对现代主义的挑战基本都停留在设计的风格和形式上,并没有涉及到现代主义的思想核心,它薄弱的思想和形式主义特征使其从根本上不可能取代现代主义设计。
相对于现代主义设
计夯实的思想基础和理性化的特
点来讲,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后现
代主义设计是脆弱到不堪一击的。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
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
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
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
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
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
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
剥夺人的主体性、感官丰富性的死
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
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未免走向另一个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及其影响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其一,后现代主义设计注重人性化、自由化。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的叛逆,尤其反叛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
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注重设计的人性化和自由化。
其二,后现代主义设计注重文化内涵,体现个性。
作为一种设计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庸俗及单调,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适、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主观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
计的文化内涵。
其三,后现代主义设计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受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古典与时尚相融合的大众设计。
其四,后现代主义设
计的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
化的统一。
后现代主义以矛
盾性、复杂性取代现代主义
的简洁性、单一性,采用非
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
段,制造出模棱两可的紧张
感,用杂乱无章取代明确统
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在20 世纪70 年代,西方的一些建筑杂志对后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大肆宣传,但事实上一直到80 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
是在美国仍然屈指可数。
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这一系列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巍巍矗立使后现代主义理论得到了完美的阐释。
总体来看,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强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解构。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后现代主义设计是针对现代主义设计所存在的弱点而产生的,它对现代主义设计所提到的问题对我国的当代设计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与应用构想
设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精神和功能上满足人的需求。
后现代主义设计较好地满足了人类对于精神、情感上的某种需求,也满足了设计本身的内在特征。
但后现代设计并没有改变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质,而只是在现代主义设计的表面大做文章,或者是为现代主义设计做一些修正工作。
后现代主义设计中采用大量的历史风格,比如哥特式、巴洛克式等,从古典到文艺复兴包罗万象,进行装饰符号的挪用、调侃、夸张和象征的描述,以多种历史风格的整合拼接最终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属于折衷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矛盾也不对立,可以说,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建立在现代主义风格的基础上,将它的简单、易于生产和国际化发扬光大,也将其过于极简统一的设计弊端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缩小和弥补。
后现代主义设计属于人类在现代主义设计中感情化和艺术化的产物,所以在一阵辉煌后就逐渐式微了。
但后现代主义设计为设计师开启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在它的影响与推动下,设计已成为与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以及意识形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
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
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历史背景,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
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麽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
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
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
当然由于我们巳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不足以完全否定现代文明的生活。
思想家和各种艺术家就以各自的方式,解开我们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迷思。
为当下人类这种情结提供最深刻解说,且为解开迷思提供方法论其基础和实则演练的,是法国的解构主义。
必需注意的是解构主义并不是毁灭主义。
因为解构主义对于任何形式透过语言传达的思想都进行解构,令我们知道思想的不稳定性,知识的无常,对任何思想进行系统化、集体性的统一解说都是谬误的。
不过,这提法并不是极端的反智论,或者虚无主义,因为德里达反对的并不是思想或者知识本身,而是对思想成为体系,或者集结成为政治力量(例如各种意识型态)的反动,德里达为所有我们认为是经典的核心理念,进行原教旨式的辩式,用类似中国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分析方法,令其意义向
外扩散。
论者认为解构主义是
以诠释学的一种变现,而
且是极端原教旨主义的一
种操作。
由于语言成为哲
学论说的必然方式,解构
语言进行极端细微的
close reading ,就能够
策略上解读文字所包裹著的理念。
其实后现代主义所使用的解读文字方法,并不是德里达所独创的。
于七十年代当解构主义传到美国之后,在耶鲁大学的几位学者之中,就有Harold Bloom有关犹太神秘解经学Kabala的研究,成为一种独特的解读语言方式。
这些也是后现代理论中最为神秘的部份。
解构主义的思想根源有现象学、海德格尔和东方哲学。
其中海德格尔晚期
哲学亦深具东方(庄子)色彩。
对东方哲学有理解的,应不难在解构主义中找到东方哲学的脉络。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它主要研究后现代状态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给电影带来的问题与启发。
后现代不只是一个主义,它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
希尔也强调后现代主义一词可以被用来形容一个社会和经济领域的新秩序。
对于电影来说,以这个新秩序为基础的后现代社会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个是研究传统的工业秩序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个是讨论科技革新对后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
希尔在《牛津电影研究导读》一书
中总结了后工业社会的经济转型特征如
下:第一,社会的经济重心由产品制造业
转向服务行业,剩余价值的来源从一、二
产业转向各经济服务领域,如商业、银行
业、信息业等等;第二,传统的大规模生
产模式被“后福特”生产模式所取代,灵活而个性的消费需求成为生产的风向标,即消费主导生产,主动权在买方市场,卖方不再单纯追求产量而是倾力打造品牌并提升产品的品位(这导致广告的兴旺与大众对时尚生活的向往。
后工业时代不仅生产产品,也生产“渴望”和“需求”--- Harvey,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第三,从事服务行业的白领阶层成为社会的主导阶层,他们的意志代替了少数精英分子的高端幻想而成为引领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形态---既大众文化;最后,(受时尚消费观念的影响)后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倾向于具有灵活多变的(不确定的)身份认同特征,人在浮华的社会表层更倾向于在诸如性别、宗教与性取向、理性判断等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身份与性格特征。
于是作为后现代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电影一方面自觉地、无从逃避地反映着后工业社会的现实,另一方面也倾向于对后现代社会生活表现出或焦虑或讽刺的意味,而不管是焦虑的对象还是讽刺的矛头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这个消费日益主导一切的社会,从而反映物质对人的异化。
技术层面对文化的影响,科斯洛夫斯基[德]在《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
社会文化后果》提到“不是艺术应适应技术,而是技术的发展应适应文化及人文情境,这是当今所要求的”--- 这充分说明,后现代社会实际上在科技与人文的立场上采取了折衷的态度并力求在文化中寻求二者的平衡点,注重技术的精神含量。
因此以“后工业为基础的”后现代社会的研究有必要向文化研究视角转移。
首先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社会导致了功能主义的繁荣,这体现在现代建筑的简约风格与批量的廉价上,按科斯洛夫斯基的说法,现代功能主义建筑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方面,“在六七十年代尚能有广泛影响的美学风格,由于其力图摆脱历史主义的桎梏,是历史的东西正在危险的丧失,今天不仅成为平庸之作,而且愈益失误”;另一方面,现代的建筑环境“使人们囿于一个技术的、远离自然的、城市化的世界中”(如香港的水泥森林),这导致人与自然的隔膜,也使科技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受到破坏,即“人自身必须不断去适应技术或在技术中感到自己完全是多余的”。
面对科技与功能主义对人文环境的异化,后现代电影或选取历史、怀旧的场景来唤起观众对历史感的审美兴趣以承接社会文化的历史血脉,或(刻意地)着力突显影片建筑与背景环境的非人文性特征以衬出科技理性的冷漠与作者的焦虑。
另外信息与传媒技术的革新和发展也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希尔指出,新的媒体科技至少在两方面对人的社会经验与主观认识的重塑产生决定性效果。
一方面,媒介信息与图
像通过先进的跨区域传播平台的过剩散布正在
逐步导致时空概念的空前压缩与紊乱,并致使
区域文化与个体身份认同的建构趋向于淡化其
原本明显的空间地域性特征(如民族特色文
化)。
这个趋势很容易被联系到“全球化”概
念的文化领域,并由此出现了后现代电影对待
文化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的三重态度:首
先,后现代电影倾向于揭示(反对)理性的商品作为消费文化的符号对人性本真的抹杀;其次,对文化全球化采取保守(容忍)的态度,通过电影中的杂揉、并置、空间重叠等手段,打着多元文化的幌子追求帝国主义文化的全球均质,
把全球文化统置于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之下,有多元之形而无共荣之实,这虽有利于文化(后)殖民主义的推衍,却也是揭露文化殖民本质的最佳映衬;第三个态度就是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第三世界电影所采取的去同而求和的方针,同的反义词是和,不是异,对于全球化与民族化来说,双赢的结局不是同,而是和,也就是同中有异,异中求和。
新媒介与新技术的另一方面效果体现在人对社会文化、现实观念的转变上。
按照Baudrillard 的阐述,我们正越发地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中,在这里,以信息复制和图像传播为基础的社会再生产秩序正逐渐代替以劳动力和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旧工业秩序。
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
我们无时无刻地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
对真实的证明显得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对于复制的概念有着广泛的理解和体现,小到对经典段落的模仿(或戏仿)(以突出其互文性的消解意义),大到对整个影片的时代背景的旧貌还原与历史追溯,甚至是夸张地再现场景与话语环境…… 这一切都或多或少地引导我们对现实、历史以及自身认识层面的再生产的真实性抱着一种怀疑的心态。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受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生
活趋势的带动,后现代主义
在审美意向的传达上也有
着新的追求,以下将从三个
方面对后现代主义审美在
电影中的趋向作细分论述。
对现代主义审美观的
改造,在审美领域,后现代
主义特征倾向于解决现代主义审美的某些问题。
按John Hill的归纳,现代主义审美的表达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它正走向思源枯竭的失败;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宣扬高雅艺术并缺乏与少数精英以外的公众进行沟通,现代主义审美表达正逐渐失去大众市场的关注与支持。
面对这些问题,电影的审美表达在后
现代那里显现出三个变化性特征:其一,对大众欣赏口味与俗文化表现出热衷的态度并淡化高端品位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以揭露高雅艺术的伪善;其二,在热衷的基础上显露出折衷主义的痕迹,不拒绝(甚至鼓励)不同风格的类型、艺术手法之间的混合以形成文体的杂揉或强调并置、拼贴和挪用的策略;其三,应对现代主义的文化枯竭,电影的后现代表达倾向于淡化对文艺原创性的强调,转而为戏仿、拼贴创造机会以寻求原始文本的新意。
抗击理性与理性的斗争是后现代审美体验的核心问题,而具体的抗争行为又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内。
首先,为了对抗理性的束缚,后现代审美倾向于沉
湎在某种形式的“前理性
的自发性当中”,于是色
情、毒品与暴力---这些
“人”作为生物体的本真
冲动,成为后现代电影审美
体验的一部分。
这些原始的
非理性的内在冲动的观感
对于现代理性生活经验的冲击作用是绝佳的。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对电影人物的自我映射与反省,这种本我的宣泄有助于突破理性思维的障碍,引导观众还原自我的真实性。
其次,后现代审美是反释义的认为释义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贝尔也认为后现代审美观应该对“批评”加以质疑,并使批评陷入无以为“评”的难堪的处境。
因此开放式的文本结构与晦涩的审美表达经常贯穿于后现代电影之中以拒绝观众的理性思辨倾向、引导他们的个性审美体验活动。
最后,后现代美学被强调为一种回归视觉的美学观。
这种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是后现代哲学反对现代文本的理性与结构性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新兴的媒介技术所导致的图象泛滥有关。
回归“视觉”意味着整个社会重新回到了一种感性的审美意识中,生活变得更加平面化,理性的深邃与结构的规范渐渐淡出人们的意识层面。
电影在后现代社会中“更注重视觉的冲击力与眩晕力”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刺激,影片的背景视觉观感也更加精致、奇异或具有对比性。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一直是中国美术界谈论最多的话题,没
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那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和歧义性,人们似乎一时也难以找到超越它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在人的思想意识中不断地扩张与渗透,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如前所述,它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于它的不确定性。
它的不确定性是它本身,作为集社会、历史、文化和思想心态的因素于一身的复杂新事物所固有的性质。
而后现代主义的内在性质的复杂性,又使它具有不可界定的性质。
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思想进步的体现。
它的多元化是对个人的、民族的特定文化的尊重与接纳。
它追求感性的、融合的设计理念,让历史的连贯性混合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缓解人们对机械冷漠的现代主义的审美疲劳。
从审美的角度看,对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后现代主义或多或少还是一种新东西。
这种新东西中到底潜藏着什么样的观念和立场,其中又有哪些可供我们参考借鉴,这一切仍然有待于理论界去总结和反省。
基于对当代设计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我们应该深刻地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而不是盲目跟随和肤浅地运用。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可以并存,有它的合理性,我们在继承和批判历史的同时,要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对待各种设计风格及流派都要做到取长补短、善古融新。
艺术与传媒学院 2011级
工业设计112班 201111302207
吴赵霍。